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书系:追梦的孩子 9787541498893,754149889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追梦的孩子》讲述了诺贝尔得主聂鲁达少年时期的追梦旅程,这段充满无限诗意的成长时光,是聂鲁达梦想起航的地方,让他由此走进诗歌之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本书荣获普拉?贝尔普利奖、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等多个国际奖项,文学性与故事性并重,属于国际一流水准的儿童文学作品。
★本书由著名诗人北岛倾力推荐。
★本书遵照原版,全篇字体颜色采用绿色印刷,绿色是聂鲁达写诗时所用的墨水颜色,也代表着希望,一次呈现原汁原味的梦想之书。
★本书作者帕姆?穆尼奥兹?瑞恩已为青少年创作超过四十部作品,荣获包括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民权和人权奖、佛吉尼亚汉密尔顿奖之多文化文学奖、威拉凯瑟文学奖之写作奖在内的多个奖项,2018年她还荣获了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本书被巴西、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十余个国家引进,翻译成十多种语言,畅销世界各地。
★原版插画由美国著名插画家彼得?西斯绘制,精致而富有想象力,提升了整本书的气质,营造出文学与视觉的双重体验。彼得?西斯于2012年因“持久的贡献”获得安徒生奖。

媒体推荐

生长的过程神秘而深不可测。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诗意,就像种子,需要土壤、营养、阳光和空气,如果只剩下水泥的环境,一颗种子根本不可能存活,更谈不上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少年聂鲁达的故事就是一颗种子的故事。——著名诗人 北岛

这部作品字里行间都给人一种经典之感……整个故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相信它会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美国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论

在这部作品中,具有美感的文字与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插画相得益彰。——美国 《学校图书馆杂志》星级评论

作者简介

帕姆?穆尼奥兹?瑞恩(Pam Mu?oz Ryan),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她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半墨西哥血统,深受拉美文化影响,这使得她的文学创作体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她自幼便对书痴迷,想通过阅读与写作,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对不同文化的感受表达出来,传递给各个角落的孩子们。至今,她已经为青少年创作了超过四十部作品,包括《追梦的孩子》《为风上色的女孩》等,这些作品为她带来无数国际荣誉,如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民权和人权奖、佛吉尼亚汉密尔顿奖之多文化文学奖、威拉凯瑟文学奖之写作奖等,2018年她还荣获了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目录

一 雨
二 风
三 泥土
四 森林
五 树木
六 松塔
七 江河
八 大海
九 浅湖
十 爱
十一 热情
十二 火焰

序言

成长的诗意
1971年10月,瑞典文学院宣布授予巴勃罗?聂鲁达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如此郑重地写道:“他的诗篇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对聂鲁达也赞誉有加:“巴勃罗?聂鲁达是20世纪所有语种中最伟大的诗人。他书写任何事物都有伟大的诗篇,就好像弥达斯王,凡他触摸的东西,都会变成诗歌。”
聂鲁达一生周游世界,灵魂在各大洲中游荡,为每一段生命旅程历尽沧桑,却始终是葆有一颗童心的孩子。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在年少时最易被发掘,因那时他们的感知力最强,想象力没有边界,那从生命深处奔涌而出的诗意便与这个让他们充满无限幻想的世界碰撞在一起。
这本书即写诗人聂鲁达在少年时期如何走进诗歌之门,如何与诗歌碰撞出耀眼之光的。这段纯真诗意而又曲折的成长时光,是他的生命之源,也是他梦想起航的地方,为他日后的生命历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这段时光里,他梦想的触角一点点张开,从天而降的雨水、广袤的大地、浩荡的森林、威严的山川、奔涌的江河湖海等,在他的心里敲响令人震颤的鼓点,传唱出神奇美妙的韵律。是的,他还对爱充满热情,家里的每一个人、想象中的朋友、陌生人,甚至是平凡的事物,他都真挚地爱着。这种爱,最终冲破他小小的身体,翻山越岭,在一个又一个大洲之上翱翔。
他决心把感受到的这一切,行诸于文字,幻化成诗歌。“我能够把宇宙间难解的奥秘以及人类的种种可能性写成诗。”这是他闪耀的梦想。
但这条梦想之路,他走得并不轻松,尤其是受到了父亲严厉而坚决的阻挠。在父亲看来,只有商人或医生才有前途,其他一切都是白日做梦。所以在看到聂鲁达收集大自然中无用的东西、为写一首诗而苦思冥想时,他不禁火冒三丈。他逼迫聂鲁达离开书桌,走到户外和其他人玩耍,要他变成四肢健壮的人。
尽管追逐梦想的路如此艰难,聂鲁达也从未想过放弃创作,而是怀着超乎自己想象的勇气,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程。他坚定的步伐和义无反顾的决心,是他梦想的最好注脚。
他一生中有三个主题——诗歌、爱情和革命,这三部分在他少年时期已初现端倪,因而本书也以诗意的讲述搭建起他的人生构架。而这构架之所以如此稳固,与他心中始终秉持的信念与希望分不开,这也便是为何他写诗时总是要用绿色墨水——因为绿色代表着希望。所以,这本将聂鲁达追梦的少年时光娓娓道来的小说,全篇的字体颜色也采用绿色印刷,以此呈现原汁原味的梦想之书。
梦想的实现需要希望,孩童心中诗意的萌发需要呵护。正如著名诗人北岛在读完这本书后所写:“生长的过程神秘而深不可测。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诗意,就像种子,需要土壤、营养、阳光和空气,如果只剩下水泥的环境,一颗种子根本不可能存活,更谈不上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少年聂鲁达的故事就是一颗种子的故事。”
本书的作者帕姆?穆尼奥兹?瑞恩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半的墨西哥血统,深受拉美文化的影响。出生于智利大地的聂鲁达的诗歌以极其浓郁的情感令她产生共鸣,于是她开始大量阅读聂鲁达的诗歌、随笔、回忆录以及传记。这段充实的阅读时光,最终促成了她创作这本童年传记小说。通过此书,她也希望读者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找到成长的诗意,坚守内心深处的渴望。
由此,岁月纷沓而来,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整个下午,内夫塔利都在探索这座蔽日的森林,与火车离得越来越远,直到来到一小处空旷的地方,那里有一棵高大的松树。内夫塔利望向松树高耸的顶端,不由得想,这棵松树高处的树枝都看到了什么。它会把森林的所有秘密都藏在自己那幽暗的僻静之处吗?它会不会也知道,内夫塔利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内夫塔利在树下四处搜寻,找到了一些散落的松塔,松塔闭合的鳞片就像握紧的拳头一般。最后,他找到了一颗已经张开的松塔,这颗又大又圆,外面点缀着大小不一、像珍珠一样的树液。内夫塔利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自己的掌心里旋转着。层层叠落的鳞片看起来就像一个有着色彩斑斓的翅膀的旋转木马。他又将松塔翻转过来,这回它倒像是一大摞袖珍雨伞。他用双手捧起这颗松塔,凝视着它的美丽。
接着,为了表达心中的谢意,内夫塔利抬头注视着这棵赠予他如此珍宝的苍松,轻轻地说道:“谢谢你。”
在苍松的树枝上,有什么东西在动。
内夫塔利仔细地扫视着每一根树干。可是除了被和风拂过的松针在缓缓地摇动,别无其他。但当他站定不动,他马上又看到了动静。
一只鹰落在内夫塔利头顶高高的树干上,低头瞧着他。
内夫塔利害怕得不敢动,怕惊扰到它。他看着这只鹰掉转了头,好似在品评这座森林,然后它用喙整理了一下胸前,接着抖动开羽毛。随后,带着舞者般的优雅,它扬起了翅膀。只见白色的鹰尾掠过,它就跃上了天空。
内夫塔利一直盯着它看,直到再也看不见为止。他环顾四周,叹了一口气。他渴望和别人说说那只鹰和那颗松塔。他渴望和一个朋友分享他所看到的一切,那是一个可以让他在兴奋时紧握双手的朋友,是一个能够在对其说话时自己不会结巴的朋友。内夫塔利全心全意地期许着拥有这样一个朋友。
他甚至想过,也许他可以和父亲分享这一切。
他愿意等到他们一同乘火车回家的时刻。等到那时,父亲肯定忙完了所有的工作,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肩并肩坐在火车上。那时,内夫塔利就会有大把的时间跟父亲讲那只鹰,并给父亲看那颗松塔。
ISBN9787541498893,7541498890
出版社云南晨光出版社
作者帕姆?穆尼奥兹?瑞恩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