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官制 978754511410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4180112 类别: 图书 少儿 科普百科 历史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官制》由辽海出版社出版。

目录

引言
一、禅让帝位,始建官制的夏朝官制
二、“内服百官”,“外服诸侯”的商朝官制
三、“体国经野”,设官分职的西周官制
四、“官职不则”,图霸变革的春秋战国官制
五、“废封建,行郡县”的秦朝官制
1.建立的条件
2.组织体制及主要职官
六、“遵赢旧”,亦多损抑的西汉官制
1.百官的组成
2.爵秩印绶制度
七、务从节约,并官省职的东汉官制
1 官制的特点
2.百官的组织结构
3.百官的俸禄
八、“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魏晋南北朝官制
1.三国时期的官制特点——同源分流的三个官制
2.两晋官制的渊源和特点
3.十六国官制的特点
4.各具特色的南北朝官制
九、承“汉魏之旧”,启唐宋后世的隋朝官制
1.一统官制的建立
2.百官的组成
3官品与禄秩
十、“沿隋故”且又发展变化的唐朝官制
1.官制的发展过程
2.三省六部官制的定型化
3.官品爵位勋级俸禄
十一、复杂多变与叠床架屋的两宋官制
1.变革的历程
2.职官的组成及特点
3.官的品阶与“杂制”
十二、蕃汉体制并行的辽金官制
1.辽朝双重官制的建立
2.金朝官制的发展
十三、大一统体制及创建更新的元朝官制
1.大一统官制的创建
2.百官的组成
3.官品俸禄制度
十四、高度集权的明朝官制
1.官制的继承与开创
2.百官的组成
3.官吏的奖赏与俸禄制
十五、满汉杂糅,集大成的清朝官制
1.从后金到清朝的官制演进
2.官制的结构与百官组成
3.清末的改官制及其结局

文摘

版权页:

(4)九寺卿。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并置卿、少卿各一人。各置丞、主簿、事等员。太常寺统郊社、太庙、诸陵等署;光禄寺统太官、肴藏、良醖等署;卫尉寺统公车、武库、守官等署;太仆寺,又有兽医博士,统骅骝、乘黄、典牧牛羊等署;鸿胪寺统典客、司仪、崇玄三署;司农寺统太仓、典农、平准等署;太府寺统左藏、左右尚方、司染等署。此外国子寺置祭酒一人,属官有主簿、録事。统国子、太学、四门、书算学,各置博士、助教、学生等员。将作寺,大臣一人,其属有丞、主簿、録事。
(5)军事武官。有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及各大将军、将军,并有长史、司马、録事、功、贪、兵、骑等曹参军和法曹、铠曹行参军、行参军等员。左右卫,掌宫掖禁御,督摄仗卫。左右武卫府,领外军宿卫。左右武侯,掌车驾出,先驱后殿,昼夜巡察,执捕奸非,烽侯道路,水草所置等等。
(6)太子官。太子置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又有门下坊,置左庶子、内舍人、録事、主事令史等官。统司经、宫门、内直、典膳、药藏、斋帅六局。司经置洗马、校书、正字。宫门置大夫。内直置监、副监、监殿舍人。典膳、药藏,并置监、丞。斋帅置四人。
(7)诸侯王国官。诸侯王共分九等,即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皇伯叔昆弟、皇子为亲王。置师、友、文学、长史、司马、谘议参军事、掾属、主簿等。
ISBN9787545114102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作者孙琰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