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 采用便于随身携带和查阅的口袋书的形式,把现场急救常用知识和技能,通过通俗易懂、易学好用的方式出版。2.本书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时序为脉络展开,以EMT 层次的救援人员所需掌握的技能为标准,具体内容包括:现场安全评估、个人防护与传染病预防控制、启动应急支援系统等程序。在患者评估上包括一次评估、二次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在常见救护技能章节,分别介绍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装置使用、气道梗阻处理、气道管理、氧气使用,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4大经典创伤救治基本技能。
作者简介
作者:汪方;刘小路
汪方,1977 年出生,安徽安庆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 年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现名海军军医大学),2008 年获外科学博士学位;2009— 2011 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 2013 年公派赴英国研修运动医学,受聘为英国Stepping Hill 医院创伤与骨科荣誉医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教育部重大专项等课题13 项,参与完成教育部科技进步等奖等4 项省部级奖励。担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灾难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肩肘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骨科学会(SICOT)足踝学组中国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与《中华肩肘外科杂志》等杂志通讯编委等职。作为中国红十字总会国家救援队成员,积极推动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主译国际权威教材《院前急救医学ABC》,创立国内首个急救保障与运动康复医生集团“医遛健康”,获得2016 年度上海市卫生行业“十大青年公益项目”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二章 个人防护 / 3
一、急救人员接近时是否安全 / 3
二、院前急救人员基本防护装备 / 5
第三章 现场安全评估 / 7
第四章 启动应急支援系统 / 9
一、明确是否需要启动紧急支援系统 / 9
二、常用应急支援系统 / 9
三、启动应急支援系统 / 9
四、METHANE 通信范式 / 10
第五章 患者评估 / 11
第一节初次评估 / 11
一、气道评估 / 11
二、呼吸评估 / 16
三、循环 / 19
四、神经检查 / 22
五、暴露检查 / 23
第二节二次评估 / 25
一、生命体征评估 / 25
二、病史采集 / 26
三、体格检查 / 28
第三节危重个案评估 / 31
一、生命体征 / 31
二、受伤情况 / 31
三、特殊损伤 / 32
四、特殊病患及状况 / 32
第四节车内照护 / 32
第五节到院后伤病患的交接 / 34
第六章 常用救护技能 / 36
第一节止血、包扎、止血带使用 / 36
一、止血 / 36
二、包扎 / 38
三、止血带使用 / 39
四、固定 / 40
第二节搬运和护送 / 41
一、搬运 / 41
二、护送 / 45
第三节气管插管 / 46
第四节异物梗阻 / 48
第五节成人心肺复苏及AED 使用 / 49
第七章 常见伤情处理 / 53
第一节内科常见伤情处理 / 53
一、哮喘 / 53
二、意识改变 / 54
三、抽搐 / 55
四、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 / 57
五、脑血管意外(卒中)/ 59
六、胸痛 / 60
七、急性肺水肿、低血压及休克 / 62
八、心动过速与心动过缓 / 62
第二节外科常见伤情处理 / 65
一、头部创伤 / 65
二、胸部创伤 / 68
三、腹部创伤 / 68
四、脊柱创伤 / 72
五、肢体创伤 / 74
六、创伤性休克 / 76
第三节意外伤害 / 79
一、烧烫伤处置 / 79
二、溺水 / 83
三、中毒及药物过量 / 84
第四节特殊伤病患 / 86
一、院前分娩 / 86
二、新生儿 / 86
三、儿童意外 / 89
四、精神或行为异常 / 89
第八章 大规模伤病患管理 / 92
第九章 常见灾难特点与急救 / 96
第一节爆炸 / 96
一、爆炸伤分类 / 96
二、伤情特点 / 97
三、爆炸伤严重度预测 / 98
四、爆炸伤现场医学救援 / 99
五、事件管理 / 99
第二节踩踏 / 99
一、踩踏对人体的危害 / 99
二、踩踏的自救与互救 / 100
第三节风灾 / 101
一、风灾对人体的危害 / 101
二、台风的避险与应对 / 101
第四节洪水 / 102
一、洪水对人体的危害 / 102
二、洪灾的避险与应对 / 103
第五节泥石流 / 104
一、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 / 104
二、紧急脱险 / 104
第六节地震 / 106
一、地震引起的伤害 / 106
二、避震原则 / 106
三、避震要点 / 106
四、如果被埋压怎么办 / 107
第十章 创伤后心理干预要点 / 109
第十一章 常用急救药物介绍 / 111
一、外用类 / 111
二、吸入类 / 112
三、注射类 / 113
四、口服类 / 113
五、抗生素类 / 116
附录 / 118
英汉术语对照及缩略词 / 118
应急救援包配置和现场救援常用药品 / 120
现场救援常用表格 / 123
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 126
序言
近年来,公众的应急救援意识不断提高,各类救援组织蓬勃发展,使得灾害和紧急事件救援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然而,笔者在实际参与和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救援类组织在医疗救护知识以及应急救护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关键时刻对现场伤员评估的缺乏和处置不得当,极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我们联合多位致力于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医疗界专业人士,为应急救援组织编写《应急救护手册》,采用便于随身携带和查阅的口袋书的形式,将现场急救常用知识和技能,以通俗易懂、易学好用的方式呈现。本书力图传播正确的急救常识,辅助推动民间救援体系进一步发展,为民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现场急救环境复杂,不同专业背景和职业角色人士对于医疗救援需求差异很大。本书编委多数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部分参与过现场救援及院前医疗保障的志愿者,限于我们团队的编撰经验和能力,也考虑到医疗急救知识更新较快,以及口袋书的容量限制,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在此特别感谢1 616 位爱心捐赠朋友、36 位参编编委,以及中国扶贫基金会、腾讯公益、医遛健康、联合国际救援(UIA)等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对项目的支持。在各位的鼎力支持下,我们的图书顺利出版,全国各类公益应急救援机构可以向我们免费申领此书。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促进我国应急救援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普及民众的急救技能。
汪 方 刘小路
2018 年4 月
1. 采用便于随身携带和查阅的口袋书的形式,把现场急救常用知识和技能,通过通俗易懂、易学好用的方式出版。2.本书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时序为脉络展开,以EMT 层次的救援人员所需掌握的技能为标准,具体内容包括:现场安全评估、个人防护与传染病预防控制、启动应急支援系统等程序。在患者评估上包括一次评估、二次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在常见救护技能章节,分别介绍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装置使用、气道梗阻处理、气道管理、氧气使用,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4大经典创伤救治基本技能。
作者简介
作者:汪方;刘小路
汪方,1977 年出生,安徽安庆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 年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现名海军军医大学),2008 年获外科学博士学位;2009— 2011 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 2013 年公派赴英国研修运动医学,受聘为英国Stepping Hill 医院创伤与骨科荣誉医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教育部重大专项等课题13 项,参与完成教育部科技进步等奖等4 项省部级奖励。担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灾难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肩肘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骨科学会(SICOT)足踝学组中国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与《中华肩肘外科杂志》等杂志通讯编委等职。作为中国红十字总会国家救援队成员,积极推动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主译国际权威教材《院前急救医学ABC》,创立国内首个急救保障与运动康复医生集团“医遛健康”,获得2016 年度上海市卫生行业“十大青年公益项目”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二章 个人防护 / 3
一、急救人员接近时是否安全 / 3
二、院前急救人员基本防护装备 / 5
第三章 现场安全评估 / 7
第四章 启动应急支援系统 / 9
一、明确是否需要启动紧急支援系统 / 9
二、常用应急支援系统 / 9
三、启动应急支援系统 / 9
四、METHANE 通信范式 / 10
第五章 患者评估 / 11
第一节初次评估 / 11
一、气道评估 / 11
二、呼吸评估 / 16
三、循环 / 19
四、神经检查 / 22
五、暴露检查 / 23
第二节二次评估 / 25
一、生命体征评估 / 25
二、病史采集 / 26
三、体格检查 / 28
第三节危重个案评估 / 31
一、生命体征 / 31
二、受伤情况 / 31
三、特殊损伤 / 32
四、特殊病患及状况 / 32
第四节车内照护 / 32
第五节到院后伤病患的交接 / 34
第六章 常用救护技能 / 36
第一节止血、包扎、止血带使用 / 36
一、止血 / 36
二、包扎 / 38
三、止血带使用 / 39
四、固定 / 40
第二节搬运和护送 / 41
一、搬运 / 41
二、护送 / 45
第三节气管插管 / 46
第四节异物梗阻 / 48
第五节成人心肺复苏及AED 使用 / 49
第七章 常见伤情处理 / 53
第一节内科常见伤情处理 / 53
一、哮喘 / 53
二、意识改变 / 54
三、抽搐 / 55
四、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 / 57
五、脑血管意外(卒中)/ 59
六、胸痛 / 60
七、急性肺水肿、低血压及休克 / 62
八、心动过速与心动过缓 / 62
第二节外科常见伤情处理 / 65
一、头部创伤 / 65
二、胸部创伤 / 68
三、腹部创伤 / 68
四、脊柱创伤 / 72
五、肢体创伤 / 74
六、创伤性休克 / 76
第三节意外伤害 / 79
一、烧烫伤处置 / 79
二、溺水 / 83
三、中毒及药物过量 / 84
第四节特殊伤病患 / 86
一、院前分娩 / 86
二、新生儿 / 86
三、儿童意外 / 89
四、精神或行为异常 / 89
第八章 大规模伤病患管理 / 92
第九章 常见灾难特点与急救 / 96
第一节爆炸 / 96
一、爆炸伤分类 / 96
二、伤情特点 / 97
三、爆炸伤严重度预测 / 98
四、爆炸伤现场医学救援 / 99
五、事件管理 / 99
第二节踩踏 / 99
一、踩踏对人体的危害 / 99
二、踩踏的自救与互救 / 100
第三节风灾 / 101
一、风灾对人体的危害 / 101
二、台风的避险与应对 / 101
第四节洪水 / 102
一、洪水对人体的危害 / 102
二、洪灾的避险与应对 / 103
第五节泥石流 / 104
一、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 / 104
二、紧急脱险 / 104
第六节地震 / 106
一、地震引起的伤害 / 106
二、避震原则 / 106
三、避震要点 / 106
四、如果被埋压怎么办 / 107
第十章 创伤后心理干预要点 / 109
第十一章 常用急救药物介绍 / 111
一、外用类 / 111
二、吸入类 / 112
三、注射类 / 113
四、口服类 / 113
五、抗生素类 / 116
附录 / 118
英汉术语对照及缩略词 / 118
应急救援包配置和现场救援常用药品 / 120
现场救援常用表格 / 123
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 126
序言
近年来,公众的应急救援意识不断提高,各类救援组织蓬勃发展,使得灾害和紧急事件救援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然而,笔者在实际参与和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救援类组织在医疗救护知识以及应急救护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关键时刻对现场伤员评估的缺乏和处置不得当,极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我们联合多位致力于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医疗界专业人士,为应急救援组织编写《应急救护手册》,采用便于随身携带和查阅的口袋书的形式,将现场急救常用知识和技能,以通俗易懂、易学好用的方式呈现。本书力图传播正确的急救常识,辅助推动民间救援体系进一步发展,为民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现场急救环境复杂,不同专业背景和职业角色人士对于医疗救援需求差异很大。本书编委多数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部分参与过现场救援及院前医疗保障的志愿者,限于我们团队的编撰经验和能力,也考虑到医疗急救知识更新较快,以及口袋书的容量限制,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在此特别感谢1 616 位爱心捐赠朋友、36 位参编编委,以及中国扶贫基金会、腾讯公益、医遛健康、联合国际救援(UIA)等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对项目的支持。在各位的鼎力支持下,我们的图书顺利出版,全国各类公益应急救援机构可以向我们免费申领此书。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促进我国应急救援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普及民众的急救技能。
汪 方 刘小路
2018 年4 月
ISBN | 9787547841839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汪方 |
尺寸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