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 一本有关人类喝酒的文化史,精装插图版!解读葡萄酒、伏特加、威士忌、朗姆酒、杜松子、龙舌兰及香槟背后的故事!
2.结合人类文明初期的酒神崇拜,从古代、近代至现代,介绍了各类酒的人文故事和历史发展,篇章巨细靡遗,脉络清晰!
3.豪华精装,内外双封面,装帧精美,高端大气!版式疏朗,是一本集颜值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书!随即附赠两张鸡尾酒配方书签!
哪款酒成了海明威著作《死在午后》中的英雄饮品?
美国第一批威士忌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为什么加勒比海盗总要喝朗姆酒?
杜松子酒如何从伦敦下层民众的“毒药”变成奢侈品?
侯爵夫人的美貌竟然得益于香槟酒
作者简介
维多利亚酒吧是本书的诞生地,该酒吧2001年在柏林开业,位于柏林新中心波茨坦广场。酒吧的经理是同年被法国美食杂志《高勒米罗美食指南》评选为“年度调酒师”的斯特凡?韦伯,他的合作伙伴包括酒吧女主管贝亚特?辛德曼和克斯廷?埃默尔,她们负责媒体和公关工作以及艺术品收集,并负责策划酒吧一年一度的展览,另外还包括调酒师贡萨洛?索萨?蒙托里奥。这四位把《酒的故事》办成了2001年度的系列活动,贝亚特?辛德曼和克斯廷?埃默尔现把活动的文本扩充成您手中的这本书。
目录
第一期:葡萄酒 / 9
第二期:伏特加 / 43
第三期:威士忌 / 69
第四期:朗姆酒 / 101
第五期:杜松子酒 / 137
第六期:龙舌兰酒 / 169
第七期:香槟酒 / 193
后记 / 231
鸡尾酒配方 / 235
序言
我们为什么喝酒,
为什么会有这本书
在是否信仰上帝这个问题上,法兰克?辛纳屈曾经说过:“我相信一切能让人安然度过夜晚的东西,不管是祈祷、镇静剂还是一瓶杰克?丹尼。”
我们把黑夜视作黑暗的藏身之处,是所有不确定和未知的所在。此时,我们毫无抗拒地把自己置身于怀疑、恐惧和困顿当中。我们很快就明白,尽管酒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危险,却始终没有退出人类文明的舞台。随着夜幕降临,酒的诱惑力也逐渐增强。几百年来,喝与不喝、净化内心与酩酊大醉之间的争斗无休无止,却难分胜负。兴奋和陶醉是要付出代价的。不管是早晨醒来时的头痛、肝脏肿胀还是真的上瘾,我们都没能离开它。
它让我们内心的疑问沉寂下去,把我们从无情的时光流逝中解脱出来。我们尽兴畅饮,把自己灌醉,让时间和忧虑变得毫无意义。当我们处于亢奋状态时,就无条件地定格在了此时此地。过去和将来的事情变得寡淡无味,思维也开始畅游心中。
古希腊的酒会是一个习俗化的狂欢活动。在酒会上,过度饮酒和对确定主题的丰富思考紧密相连。希罗多德说,古老的波斯人习惯在过度亢奋的状态下讨论重要的事情,以便在第二天能够再次在清醒的状态下做出判断。反之,在清醒状态下做出的决定也能够在喝醉之后再进行讨论。在接下来的数千年里,这种听起来对酒相当理性的使用方法却不断被遗忘。
一个拥有文明饮酒风俗的地方都会建立在过度深渊的边缘,一个崇高的饮食机构指引着我们走出两难的困境。1889年美国人在世博会上第一次把它带入欧洲。在新建成的埃菲尔铁塔脚下兴起的美国酒吧首次展示了混合酒精的魅力,也展示了一种新的饮食理念,那就是放弃了固定座席,客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交流伙伴。之前人们都希望女士晚餐结束后继续待在这里,而叼着精美雪茄的男人却回到了藏书室。在美国的酒吧里,女士也可以放松地和异性们交谈。这应该不是最后一次看到酒为推动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当然不得不说,它也经常起到反作用。
德语的吧台用英语说是“bar”,本来就是服务生工作的地方。在酒吧间的新理念中,一方面它成为客人与酒吧工作人员和烈酒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这条分界线也正好成了酒吧的活动中心和全新饮食理念的标志。现在成为焦点人物的调酒师荣升为仪式司仪。在需要的时候,他便成了听取忏悔的教父、给予安慰的人、朋友或者帮凶,但也可能成为能够满足客人当晚畅饮需要的权威,同时又具有要求酒吧的客人醉倒在最后一杯酒里的威严。
10年前,我们维多利亚酒吧的老板斯特凡?韦伯与合作伙伴克斯廷?埃默尔、调酒师贡萨洛?索萨?蒙托里奥一起开始探寻酒的历史,其间,他独立创办了“巴克和布雷克酒吧”,企业之魂为贝亚特?辛德曼。在更仔细地研究了我们酒吧很受欢迎的烈酒的发展历史,包括500多年来变化多端的香槟发展史后,我们惊奇地发现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与几种烈酒的形成过程非常吻合。每一次权力转移、每一场战争、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影响酒的外观和口感,直到它们发展成今天的样子。新的销售市场形成之后,旧的就被破坏,异域情调的成分在遥远的地方被发现,葡萄庄园和工厂如日中天、不断涌现。酒税既会引起某场战争,也为学校和铁路建设提供资助。政治家和将军、文学家、演员和音乐家要么从中得到灵感,要么无法自拔。酒和人类文明平行发展、互相扶持并相互制约。
我们的调查结果汇编成《上帝的礼物:关于酒的故事》这本书。2003年11月的一个浓雾弥漫的寒冷周日,我们在维多利亚酒吧里为当时富有传奇色彩的系列活动举办了第一次诵读会,身边放着印有五种鸡尾酒的菜单,这一系列的活动在冬天定期向好奇的酒客和酒吧同事揭示烈酒的秘密。因为诵读会有些流动的部分第二天就被忘掉了,所以我们一直需要有一本书,把所收集的知识串联起来备用。因此我们就开始进行编辑并扩充报告材料,形成了您面前的这本书。
阅读本书的时候我们会热切地向您推荐一款、最多两款适合您的酒,喝完就去睡觉,第二天继续读下一章。
干杯!Prost. Skol. Salud. Na Sdarówje und à votre Santé!
克斯廷?埃默尔和贝亚特?辛德曼
佩波?丹科瓦特的就职演说:
醉话也算数
几年前我在维多利亚酒吧的吧台上向贝亚特点了一杯“记忆中的味道”,当时我的耳朵里还回响着加勒比海的涛声。她给我上了一杯朗卢姆,是她的同事萨洛独创的作品。这款烈酒放在一个平底玻璃杯里,里面还放着冰块,基本上属于一款经典的酸酒,是从一款牙买加黑朗姆酒演变而来。里面的甜味来自巴巴多斯的热带蜜酒,甜柠檬的酸味让酒味变淡,有点像Ray & Nephew超标朗姆酒。第一口酒下肚,让我顿感畅快,倏忽间仿佛回到了牙买加!这就是正宗的牙买加酒!它打开了我敏感的记忆宝库。第二杯酒下肚之后,加勒比海上汹涌的波涛就席卷了我的所有感官。我慨叹酒神巴克斯的神迹,纵情畅游在记忆的画面中。
酒吧成了修行的圣地,在这里,让人迷醉的东西成为传统的重要一环。日耳曼人将迷醉看作神的馈赠,16世纪的时候还称之为“riuschen”,是庆典和仪式的组成部分。
其实迷幻剂也不是从蒂莫西?利里或阿道司?赫胥黎的时候才有的,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很多试验。人类几千年之前就开始用毒蛇蕈做迷幻剂,喝下之前吃了毒蛇蕈的巫师的尿液。在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深度迷醉是很正常的现象,从16世纪开始才被禁,19世纪就被当成病症了。不过,人们对喝醉酒依然不以为奇,很喜欢聚到一起喝个酩酊大醉。在禁酒期间,大家相互帮助拿到私酒,然后进行一场真正的“幕后狂欢”,嬉皮士们更是载歌载舞。那些喝“平价酒”的也不会举杯独酌,他们聚在私人会所和电子摇滚舞厅里吃着摇头丸和安非他命,在幻境中起舞。这已经变成了某种仪式性的集体放纵,我之前只在让?鲁什的电影里看过,他是民族学志电影大师。他1954年拍摄的《发狂的主人》中观察了迦纳族的仪式,那是当时西非非常盛行的一种仪式,舞者像着魔一样精神恍惚。
让我迷醉的地方文雅多了。就连马丁?基彭伯格也会坐在这里,一边喝酒一边进行艺术创作,要是他在柏林那段时间也能这样就好了。在这里,典礼官像变戏法一样,把最基本的原料幻化成真正神奇的饮料,把它们奉送给那些宣誓忠诚于制作仪式的人。最终的杰作被称为“鸡尾酒”——公鸡的尾巴。
关于鸡尾酒这个名字起源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据说跟北美的斗鸡有关。获胜斗鸡的主人有权力在比赛结束之后把死掉的斗鸡尾巴上的彩色羽毛摘下,庆祝自己胜利的时候,会把酒倒在胜利品上。不过,我自己倒觉得另一种传说更好一些:在美国的一间酒吧里站着一只高大的空心瓷公鸡,酒吧会把所有剩下的饮料都倒进去。
他们把这种高度混合的饮料从鸡尾巴那里吸出来便宜卖掉。酒香不怕巷子深,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款从“鸡尾巴”倒出来的酒。
现在回到我醉眼蒙眬地坐在吧台旁的那段时光,我的典礼官是女调酒师贝亚特,我和她就是在吧台上聊天认识的。我知道,她和同事们会在旁边的国家图书馆里花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研究作品的起源,探索饮料名称的词源背景,到古巴或者委内瑞拉去体验当地的酒吧,发掘新作品,查找历史根源,或者跟朋友或同事交流鸡尾酒作品的配方。一切活动中自然都少不了举杯畅饮。
很多年以来,我都是以令人讨厌的“酒鬼”形象跟员工们聊天,首先是贝亚特,趁机把所有的知识都写到书里,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我作为胡格诺流亡者(我的祖先在1572年8月24日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之后不久就离开了法国)与科涅克白兰地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也是我这本书里写到的。因为亨利二世支持天主教徒,他们在宗教战争期间取消了科涅克市的特权,而胡格诺派的银行家则支持科涅克地区的大家族和大商人,例如轩尼诗、马爹利或德拉曼,也成为这些品牌成功的基础。现在让我们在最美好的时刻从酒杯中品尝到雅文邑或者科涅克白兰地。
在某个“加勒比之夜”我答应,如果我们把这些年的谈话写成一本书,我要来写前言。贝亚特和她的同事没有忘记我的承诺,把我的醉话都当真了,瞧,我还真做到了。
佩波?丹科瓦特
文摘
第一期 葡萄酒
维利?勃兰特与高超的外交饮酒艺术
1965年10月12日,夜幕刚刚落下,一辆黑色的梅赛德斯汽车靠近了查理检查站。汽车的前排坐着时任西柏林市市长维利?勃兰特和他的太太鲁特。汽车顺利通过了检查站,沿着黑暗的街道飞驰在柏林墙的另一侧。
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踏上东德的土地了,他们两个人默默地欣赏着沿途的城市风光,空气中弥漫着煤灰的味道,两旁也没有路灯。黑漆漆的外墙上还有帝国首都经历的上一场战争所留下的弹孔。…………
盟军已经收到了消息,都做好了准备,西德这边也整装待发。5年来,柏林墙后面的西柏林就像消失了一般。在柏林墙的阴影中,战争仿佛始终没有结束。不过,苏联大使波特?阿布拉希莫夫邀请勃兰特夫妇访问东柏林,勃兰特答应了,他希望能让在隔绝中叹息的西柏林稍微轻松一点。
他早就领教过俄国人的饮酒习惯了,自己在家里还吃了一罐油浸沙丁鱼。宽敞的宴会厅四周贴满红色的丝绸壁纸,餐桌上摆满了鱼子酱、鸡蛋、肉末、鳟鱼和牛肉卷。热情迷人的大提琴演奏家姆斯蒂斯拉夫?罗斯特洛波维奇应邀表演,缓和了现场的紧张气氛。饭后勃兰特请求将伏特加换成科涅克白兰地,拉近了大使和市长之间的距离。女士们被邀请去观赏一部关于俄国风土人情的电影,男士们就开始推杯换盏,畅所欲言了,谨慎的接近策略就此展开。
此后的24年间,无数的空酒瓶见证了柏林墙倒塌的历程。是时势造就了千杯不醉的维利?勃兰特,是他让来自欧洲东部的战争对手与新生的西德建立了互信。双方的矜持和惨痛的记忆都被他冲到了桌下。他喜欢喝酒,尤其是红酒,所以大家都戏称他为“白兰地维利”。多年之后,亨利?基辛格回忆起这位联邦德国的总理时说道:“他太能喝了!”他也爱女人,不过正是他这些众所周知的不足、弱点和矛盾让他备受信赖,成为今后几十年内受欢迎的政治家之一。1974年,在他退休之后,一次采访中有人问他今后的打算,他回答说,现在终于可以安静地喝白兰地了。为了让其他人也能跟他一样享受美酒,在圣诞节的时候他会拿着一瓶吕德斯海姆出的酒,向供货商和手工艺者表示感谢。他的格言是“如果能有幸品尝如此多的美酒……”,正如一位电台技术员发自策伦多夫的报道一样。
白兰地与经济奇迹
在经历经济奇迹的国家中,小餐桌上的一瓶白兰地是富裕的象征。借助电视这一新媒体,这一广告语走进了联邦德国千家万户的客厅。雅可比突然喜欢上了“18和80”,尚特尔在1953年第一次见到“老板”,“此时此刻来一杯迪雅尔丹”,阿斯巴赫白兰地是“葡萄酒之魂”,酒水单必须跟菜单一样内容丰富。蛋黄利口酒和EGGNOGGS饮料集团迎来了一场复兴。在经历了如此的穷困之后,在一杯饮料里用一整个鸡蛋是如此的可耻。1957年出现了“吕德斯海姆咖啡”,这是一种用阿斯巴赫白兰地和浓咖啡调制的特产。里面加入了白糖,奶油里加入了丰富的香草糖精,还有巧克力屑,这绝对不是一款低卡路里的美味。人们又想起了白兰地对健康有利的一方面,最温暖的短上衣重新变成了“科涅克短上衣”,而且一杯温暖的白兰地加上一片阿司匹林变成了驱走感冒的家庭常备药。
在纳粹统治时期,白兰地于1943年就从家里的酒柜中消失了。莱茵-美茵地区的白兰地酒厂也没能躲过盟军的空袭,吕德斯海姆的雨果?阿斯巴赫就被美军的轰炸机摧毁了。禁酒令没能在美国通过严厉的法律得以实施,而是在德国不由自主地变成了现实,在经过战争和纳粹的恐怖统治之后,德国变成了欧洲最干燥的国家。德意志民族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不情愿的禁欲者。
在困难时期,莱茵平原上出现了一种饮料,只能从它的名字上看出跟我们的白兰地有关系,它叫“克诺里白兰地”。时代的见证人玛丽亚?哈尔金回忆说,农民用甜菜酿造的这种可怕而有效的劣质烧酒会让人失明。男人们因为看不清楚而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们的女人也辨认不出自己的丈夫。
在进行货币改革、引入德国马克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酒精饮料行业才得以重组。有些酿酒厂在战争期间秘密地隐藏了库存、机器和设备。20世纪50年代重新启动了白兰地的生产,东德的居民也不只喝伏特加了。1951年,在维尔滕成立了VEB白兰地公司。
酒魂归位
德国酿造白兰地的传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时的莱茵河畔地区。海因里希?梅尔彻和他的儿子们建立了第一家蒸馏厂。他用的葡萄酒都是从法国进口的,后来他跟自己的法国供应商合伙建立了另一家企业,这就是“迪雅尔丹”——德国第一家科涅克酒肆,引得其他企业家纷纷效仿。1880年以后,相继出现了私人酒厂雅可比?法兰克福、吕德斯海姆的阿斯巴赫、奥本海姆的玛丽亚?克龙,以及宾根的猩红酒。第一次世界大战给酒厂建立之初的繁荣和莱茵河两岸的酿酒师的紧密合作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从法国进口商品变得越来越难,最后都被禁止了。所有的原材料和食品都采取配给制,酒厂也不例外。从1917年初开始,高度酒只能用于医疗目的。
战争结束之后,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确立了和平的条件。在“香槟条款”的第274条和第275条中涉及不正当竞争。德国必须尊重法国的酒标,在德国生产的葡萄酒类产品不能再使用“科涅克”的名称。
这是法国酿酒师防止德国人仿造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另一方面,也不能说“德国白兰地”只是德国葡萄酒酿制的。雨果?阿斯巴赫早在1908年就注册了“阿斯巴赫白兰地”商标,被称为拥有“古老传统的酒,源自高贵红酒的科涅克”,所以直到现在,来自科涅克故乡夏朗德的原酒依然使用这个商标。他的意大利竞争对手维基亚?罗马尼亚也添加了来自雅文邑白兰地葡萄种植区加斯克涅的配料,从而具备了他的品质。由于《凡尔赛条约》的缘故,“白兰地”这个词只能用作官方标志,写入了德国《葡萄酒法》里,必须储藏至少半年,而白兰地陈酿必须储藏一年,酿造使用的葡萄酒可以来自所有的欧共体国家。
20世纪的前几十年,德国也出现了美式酒吧,那里的经典白兰地饮料如侧车、亚历山大白兰地和香槟鸡尾酒也会跟白兰地混合到一起。1924年,不安分的雨果?阿斯巴赫又推出了新产品,白兰地夹心巧克力,专门针对女性顾客,特别适合上流社会名媛。因为对她们来说,在公共场合饮用烈酒并不体面。美国酒吧里一般没有女士,但在下午的茶舞时,没人能阻止她们喝完一小罐摩卡之后来几块白兰地夹心巧克力。德国“二战”后经济奇迹期间涌起的吃喝风也让白兰地夹心巧克力演变成了白兰地巧克力豆,现在里面放的是烈酒。这是食物和饮料之间一次奇特的融合。
与储藏期漫长的法国科涅克白兰地相比,德国的白兰地还属刚刚起步,至少在鸡尾酒吧的柜台后面和行家眼里,它慢慢地被进口烈酒科涅克白兰地挤到身后了。20世纪80年代,德国人尝试着结合“游遍世界”运动改变自己的形象,重点强调品牌的国际化,因为德国已经向59个国家出口,成功地向世界著名酒店推销了古老的阿斯巴赫白兰地,包括香港的半岛酒店、新加坡的莱佛士皇家酒店、里约的科帕卡巴纳皇宫酒店、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以及蒙特卡洛的巴黎大酒店。
白兰地酒是德国销量最大的烈酒,接近90%的德国人都知道阿斯巴赫白兰地,白兰地可乐可称得上“国民饮料”。柏林人把这种简单的混合饮料称作“福契”,婚礼上的经典饮料就是放到里亚托被里的Abc(白兰地可乐,Asbach Cola的字母缩写),金色的福契加上芬达,这在黑森州被称为“小帽子”。
传统阿斯巴赫白兰地的生产商希望借助更高级的版本,例如阿斯巴赫8年陈酿和时间更久的21年精选,来重塑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声誉。在对酒瓶和商标进行了小心的现代化改造之后,产品的复兴开始了。最终的落脚点回到了吕德斯海姆传承下来的百余年传统,因为我们不应该忘记德国白兰地的江湖地位,它可以和葡萄酒贵族里的任何一位成员平起平坐。
科涅克和雅文邑:橡木桶里的稀罕物
葡萄酒贵族圈里除了德国白兰地外,还有西班牙白兰地、法国科涅克和雅文邑,以及南美的皮斯科酒。它们都是由白葡萄酒蒸馏出来的,所以都有些亲缘关系。
毫无疑问,这些贵族饮品里的明星是法国的传统白兰地,真正的行家会花上100欧元买上一瓶品质优良的雅文邑或者科涅克,甚至更贵的,理由就是切身体验一下这种稀罕物。为什么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一些毫不相关的事件在若干年之后成为影响一种产品或者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因素。
1494年,一位细心的车夫把他风尘仆仆的马车停在了科涅克城堡前,它是位于夏朗德岸边的一个小城市。这时候马车里传出呻吟声,路易斯?冯?萨瓦和她的丈夫旅途奔波,可能要面临早产。一位农妇成为接生婆,在很多人的帮助下很快就生下了一个小男孩,他睁开双眼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23年之后,他登上法国王位,史称“弗朗索瓦一世”,他给自己的出生地献上了一份大礼,那就是免去了当地勤劳灵巧的居民所有的赋税,这让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占尽了优势。弗朗索瓦一世是一位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有着对艺术的热爱。他拥有米开朗基罗、提香和拉斐尔的大量作品,将达?芬奇的作品也带到了法国。他一开始支持改革派,后来又改变主意。他的继承者亨利二世取消了科涅克的特权,在天主教和加尔文教胡格诺派的宗教战争中支持天主教派。这场战争一开始,有一次胡格诺派决定发起战斗的原因就是群众认为征收的盐税很不合理。胡格诺派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现在的夏朗德地区也就变成了法国支持反对派的核心地区。许多科涅克的大家族,例如轩尼诗、马爹利或者德拉曼,都有加尔文教派的传统,他们都是成功的生产和贸易商,虽然他们受到迫害失去了家族的财产,但之前建立的关系保留了下来。
这一时期很多的银行家都是胡格诺派教徒,他们非常支持自己的教友,所以让科涅克白兰地的生产得以延续。随着16世纪渐进尾声,30年战争硝烟散尽,这个行业也就慢慢发展了起来。早在罗马时期,人们就在夏朗德这个降水丰富、气候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地区开始了葡萄种植,狂热的荷兰商船会顺河而下,将酒桶运往全世界。
生命之水
蒸馏的起源有一点还没有弄清楚,啤酒和葡萄酒早在公元前0年就出现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城邦国家里了,那到底谁从这些成分中获取的更多?古埃及人会蒸馏水果、调料、草药和花朵。这时候还没出现酒精,得到的是糊剂、乳膏和软膏。中国人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接近目标,出土的青铜器显示当时已经可以生产简单的酒了。另外,他们会将酒冷冻起来,把冰去掉之后剩下的就是酒精,这也是一种方法。古希腊人在公开的酒会上会举杯畅饮,而且已经意识到,可以进一步将酒提纯。有证据表明,亚里士多德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大约1000年之后,高度发达的阿拉伯文明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进步。他们巧妙地进行蒸馏,但是伊斯兰教禁止饮酒,这是最大的障碍。而基督教文明的科学研究就不受限制,可以在著名的教育机构里提取黄金并成功地获取高纯度的蒸馏葡萄酒。这一年是1167年。
在萨勒诺大学的礼堂里,萨勒诺斯硕士给我们解释了制作方法。生命之水是最适合这种酒的名称。这一时期的教育都是通过教会进行的,随着欧洲范围内教堂数量的增加,高端的蒸馏技术慢慢在我们的文化圈里渗透。1490年,一位纽伦堡的医生警告说:“鉴于现在大家都习惯了喝生命之水,有必要提醒所有人,作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饮酒需要适度。”不过,所谓的“适度”不管在欧洲还是其他地方,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很难被定义。
烧酒和郁金香
其实,17世纪的荷兰人才是真正的蒸馏大师。荷兰北部的省份在威廉?冯?奥拉宁王子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对抗强大的西班牙和恐怖的宗教裁判所。
1. 一本有关人类喝酒的文化史,精装插图版!解读葡萄酒、伏特加、威士忌、朗姆酒、杜松子、龙舌兰及香槟背后的故事!
2.结合人类文明初期的酒神崇拜,从古代、近代至现代,介绍了各类酒的人文故事和历史发展,篇章巨细靡遗,脉络清晰!
3.豪华精装,内外双封面,装帧精美,高端大气!版式疏朗,是一本集颜值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书!随即附赠两张鸡尾酒配方书签!
哪款酒成了海明威著作《死在午后》中的英雄饮品?
美国第一批威士忌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为什么加勒比海盗总要喝朗姆酒?
杜松子酒如何从伦敦下层民众的“毒药”变成奢侈品?
侯爵夫人的美貌竟然得益于香槟酒
作者简介
维多利亚酒吧是本书的诞生地,该酒吧2001年在柏林开业,位于柏林新中心波茨坦广场。酒吧的经理是同年被法国美食杂志《高勒米罗美食指南》评选为“年度调酒师”的斯特凡?韦伯,他的合作伙伴包括酒吧女主管贝亚特?辛德曼和克斯廷?埃默尔,她们负责媒体和公关工作以及艺术品收集,并负责策划酒吧一年一度的展览,另外还包括调酒师贡萨洛?索萨?蒙托里奥。这四位把《酒的故事》办成了2001年度的系列活动,贝亚特?辛德曼和克斯廷?埃默尔现把活动的文本扩充成您手中的这本书。
目录
第一期:葡萄酒 / 9
第二期:伏特加 / 43
第三期:威士忌 / 69
第四期:朗姆酒 / 101
第五期:杜松子酒 / 137
第六期:龙舌兰酒 / 169
第七期:香槟酒 / 193
后记 / 231
鸡尾酒配方 / 235
序言
我们为什么喝酒,
为什么会有这本书
在是否信仰上帝这个问题上,法兰克?辛纳屈曾经说过:“我相信一切能让人安然度过夜晚的东西,不管是祈祷、镇静剂还是一瓶杰克?丹尼。”
我们把黑夜视作黑暗的藏身之处,是所有不确定和未知的所在。此时,我们毫无抗拒地把自己置身于怀疑、恐惧和困顿当中。我们很快就明白,尽管酒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危险,却始终没有退出人类文明的舞台。随着夜幕降临,酒的诱惑力也逐渐增强。几百年来,喝与不喝、净化内心与酩酊大醉之间的争斗无休无止,却难分胜负。兴奋和陶醉是要付出代价的。不管是早晨醒来时的头痛、肝脏肿胀还是真的上瘾,我们都没能离开它。
它让我们内心的疑问沉寂下去,把我们从无情的时光流逝中解脱出来。我们尽兴畅饮,把自己灌醉,让时间和忧虑变得毫无意义。当我们处于亢奋状态时,就无条件地定格在了此时此地。过去和将来的事情变得寡淡无味,思维也开始畅游心中。
古希腊的酒会是一个习俗化的狂欢活动。在酒会上,过度饮酒和对确定主题的丰富思考紧密相连。希罗多德说,古老的波斯人习惯在过度亢奋的状态下讨论重要的事情,以便在第二天能够再次在清醒的状态下做出判断。反之,在清醒状态下做出的决定也能够在喝醉之后再进行讨论。在接下来的数千年里,这种听起来对酒相当理性的使用方法却不断被遗忘。
一个拥有文明饮酒风俗的地方都会建立在过度深渊的边缘,一个崇高的饮食机构指引着我们走出两难的困境。1889年美国人在世博会上第一次把它带入欧洲。在新建成的埃菲尔铁塔脚下兴起的美国酒吧首次展示了混合酒精的魅力,也展示了一种新的饮食理念,那就是放弃了固定座席,客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交流伙伴。之前人们都希望女士晚餐结束后继续待在这里,而叼着精美雪茄的男人却回到了藏书室。在美国的酒吧里,女士也可以放松地和异性们交谈。这应该不是最后一次看到酒为推动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当然不得不说,它也经常起到反作用。
德语的吧台用英语说是“bar”,本来就是服务生工作的地方。在酒吧间的新理念中,一方面它成为客人与酒吧工作人员和烈酒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这条分界线也正好成了酒吧的活动中心和全新饮食理念的标志。现在成为焦点人物的调酒师荣升为仪式司仪。在需要的时候,他便成了听取忏悔的教父、给予安慰的人、朋友或者帮凶,但也可能成为能够满足客人当晚畅饮需要的权威,同时又具有要求酒吧的客人醉倒在最后一杯酒里的威严。
10年前,我们维多利亚酒吧的老板斯特凡?韦伯与合作伙伴克斯廷?埃默尔、调酒师贡萨洛?索萨?蒙托里奥一起开始探寻酒的历史,其间,他独立创办了“巴克和布雷克酒吧”,企业之魂为贝亚特?辛德曼。在更仔细地研究了我们酒吧很受欢迎的烈酒的发展历史,包括500多年来变化多端的香槟发展史后,我们惊奇地发现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与几种烈酒的形成过程非常吻合。每一次权力转移、每一场战争、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影响酒的外观和口感,直到它们发展成今天的样子。新的销售市场形成之后,旧的就被破坏,异域情调的成分在遥远的地方被发现,葡萄庄园和工厂如日中天、不断涌现。酒税既会引起某场战争,也为学校和铁路建设提供资助。政治家和将军、文学家、演员和音乐家要么从中得到灵感,要么无法自拔。酒和人类文明平行发展、互相扶持并相互制约。
我们的调查结果汇编成《上帝的礼物:关于酒的故事》这本书。2003年11月的一个浓雾弥漫的寒冷周日,我们在维多利亚酒吧里为当时富有传奇色彩的系列活动举办了第一次诵读会,身边放着印有五种鸡尾酒的菜单,这一系列的活动在冬天定期向好奇的酒客和酒吧同事揭示烈酒的秘密。因为诵读会有些流动的部分第二天就被忘掉了,所以我们一直需要有一本书,把所收集的知识串联起来备用。因此我们就开始进行编辑并扩充报告材料,形成了您面前的这本书。
阅读本书的时候我们会热切地向您推荐一款、最多两款适合您的酒,喝完就去睡觉,第二天继续读下一章。
干杯!Prost. Skol. Salud. Na Sdarówje und à votre Santé!
克斯廷?埃默尔和贝亚特?辛德曼
佩波?丹科瓦特的就职演说:
醉话也算数
几年前我在维多利亚酒吧的吧台上向贝亚特点了一杯“记忆中的味道”,当时我的耳朵里还回响着加勒比海的涛声。她给我上了一杯朗卢姆,是她的同事萨洛独创的作品。这款烈酒放在一个平底玻璃杯里,里面还放着冰块,基本上属于一款经典的酸酒,是从一款牙买加黑朗姆酒演变而来。里面的甜味来自巴巴多斯的热带蜜酒,甜柠檬的酸味让酒味变淡,有点像Ray & Nephew超标朗姆酒。第一口酒下肚,让我顿感畅快,倏忽间仿佛回到了牙买加!这就是正宗的牙买加酒!它打开了我敏感的记忆宝库。第二杯酒下肚之后,加勒比海上汹涌的波涛就席卷了我的所有感官。我慨叹酒神巴克斯的神迹,纵情畅游在记忆的画面中。
酒吧成了修行的圣地,在这里,让人迷醉的东西成为传统的重要一环。日耳曼人将迷醉看作神的馈赠,16世纪的时候还称之为“riuschen”,是庆典和仪式的组成部分。
其实迷幻剂也不是从蒂莫西?利里或阿道司?赫胥黎的时候才有的,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很多试验。人类几千年之前就开始用毒蛇蕈做迷幻剂,喝下之前吃了毒蛇蕈的巫师的尿液。在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深度迷醉是很正常的现象,从16世纪开始才被禁,19世纪就被当成病症了。不过,人们对喝醉酒依然不以为奇,很喜欢聚到一起喝个酩酊大醉。在禁酒期间,大家相互帮助拿到私酒,然后进行一场真正的“幕后狂欢”,嬉皮士们更是载歌载舞。那些喝“平价酒”的也不会举杯独酌,他们聚在私人会所和电子摇滚舞厅里吃着摇头丸和安非他命,在幻境中起舞。这已经变成了某种仪式性的集体放纵,我之前只在让?鲁什的电影里看过,他是民族学志电影大师。他1954年拍摄的《发狂的主人》中观察了迦纳族的仪式,那是当时西非非常盛行的一种仪式,舞者像着魔一样精神恍惚。
让我迷醉的地方文雅多了。就连马丁?基彭伯格也会坐在这里,一边喝酒一边进行艺术创作,要是他在柏林那段时间也能这样就好了。在这里,典礼官像变戏法一样,把最基本的原料幻化成真正神奇的饮料,把它们奉送给那些宣誓忠诚于制作仪式的人。最终的杰作被称为“鸡尾酒”——公鸡的尾巴。
关于鸡尾酒这个名字起源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据说跟北美的斗鸡有关。获胜斗鸡的主人有权力在比赛结束之后把死掉的斗鸡尾巴上的彩色羽毛摘下,庆祝自己胜利的时候,会把酒倒在胜利品上。不过,我自己倒觉得另一种传说更好一些:在美国的一间酒吧里站着一只高大的空心瓷公鸡,酒吧会把所有剩下的饮料都倒进去。
他们把这种高度混合的饮料从鸡尾巴那里吸出来便宜卖掉。酒香不怕巷子深,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款从“鸡尾巴”倒出来的酒。
现在回到我醉眼蒙眬地坐在吧台旁的那段时光,我的典礼官是女调酒师贝亚特,我和她就是在吧台上聊天认识的。我知道,她和同事们会在旁边的国家图书馆里花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研究作品的起源,探索饮料名称的词源背景,到古巴或者委内瑞拉去体验当地的酒吧,发掘新作品,查找历史根源,或者跟朋友或同事交流鸡尾酒作品的配方。一切活动中自然都少不了举杯畅饮。
很多年以来,我都是以令人讨厌的“酒鬼”形象跟员工们聊天,首先是贝亚特,趁机把所有的知识都写到书里,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我作为胡格诺流亡者(我的祖先在1572年8月24日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之后不久就离开了法国)与科涅克白兰地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也是我这本书里写到的。因为亨利二世支持天主教徒,他们在宗教战争期间取消了科涅克市的特权,而胡格诺派的银行家则支持科涅克地区的大家族和大商人,例如轩尼诗、马爹利或德拉曼,也成为这些品牌成功的基础。现在让我们在最美好的时刻从酒杯中品尝到雅文邑或者科涅克白兰地。
在某个“加勒比之夜”我答应,如果我们把这些年的谈话写成一本书,我要来写前言。贝亚特和她的同事没有忘记我的承诺,把我的醉话都当真了,瞧,我还真做到了。
佩波?丹科瓦特
文摘
第一期 葡萄酒
维利?勃兰特与高超的外交饮酒艺术
1965年10月12日,夜幕刚刚落下,一辆黑色的梅赛德斯汽车靠近了查理检查站。汽车的前排坐着时任西柏林市市长维利?勃兰特和他的太太鲁特。汽车顺利通过了检查站,沿着黑暗的街道飞驰在柏林墙的另一侧。
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踏上东德的土地了,他们两个人默默地欣赏着沿途的城市风光,空气中弥漫着煤灰的味道,两旁也没有路灯。黑漆漆的外墙上还有帝国首都经历的上一场战争所留下的弹孔。…………
盟军已经收到了消息,都做好了准备,西德这边也整装待发。5年来,柏林墙后面的西柏林就像消失了一般。在柏林墙的阴影中,战争仿佛始终没有结束。不过,苏联大使波特?阿布拉希莫夫邀请勃兰特夫妇访问东柏林,勃兰特答应了,他希望能让在隔绝中叹息的西柏林稍微轻松一点。
他早就领教过俄国人的饮酒习惯了,自己在家里还吃了一罐油浸沙丁鱼。宽敞的宴会厅四周贴满红色的丝绸壁纸,餐桌上摆满了鱼子酱、鸡蛋、肉末、鳟鱼和牛肉卷。热情迷人的大提琴演奏家姆斯蒂斯拉夫?罗斯特洛波维奇应邀表演,缓和了现场的紧张气氛。饭后勃兰特请求将伏特加换成科涅克白兰地,拉近了大使和市长之间的距离。女士们被邀请去观赏一部关于俄国风土人情的电影,男士们就开始推杯换盏,畅所欲言了,谨慎的接近策略就此展开。
此后的24年间,无数的空酒瓶见证了柏林墙倒塌的历程。是时势造就了千杯不醉的维利?勃兰特,是他让来自欧洲东部的战争对手与新生的西德建立了互信。双方的矜持和惨痛的记忆都被他冲到了桌下。他喜欢喝酒,尤其是红酒,所以大家都戏称他为“白兰地维利”。多年之后,亨利?基辛格回忆起这位联邦德国的总理时说道:“他太能喝了!”他也爱女人,不过正是他这些众所周知的不足、弱点和矛盾让他备受信赖,成为今后几十年内受欢迎的政治家之一。1974年,在他退休之后,一次采访中有人问他今后的打算,他回答说,现在终于可以安静地喝白兰地了。为了让其他人也能跟他一样享受美酒,在圣诞节的时候他会拿着一瓶吕德斯海姆出的酒,向供货商和手工艺者表示感谢。他的格言是“如果能有幸品尝如此多的美酒……”,正如一位电台技术员发自策伦多夫的报道一样。
白兰地与经济奇迹
在经历经济奇迹的国家中,小餐桌上的一瓶白兰地是富裕的象征。借助电视这一新媒体,这一广告语走进了联邦德国千家万户的客厅。雅可比突然喜欢上了“18和80”,尚特尔在1953年第一次见到“老板”,“此时此刻来一杯迪雅尔丹”,阿斯巴赫白兰地是“葡萄酒之魂”,酒水单必须跟菜单一样内容丰富。蛋黄利口酒和EGGNOGGS饮料集团迎来了一场复兴。在经历了如此的穷困之后,在一杯饮料里用一整个鸡蛋是如此的可耻。1957年出现了“吕德斯海姆咖啡”,这是一种用阿斯巴赫白兰地和浓咖啡调制的特产。里面加入了白糖,奶油里加入了丰富的香草糖精,还有巧克力屑,这绝对不是一款低卡路里的美味。人们又想起了白兰地对健康有利的一方面,最温暖的短上衣重新变成了“科涅克短上衣”,而且一杯温暖的白兰地加上一片阿司匹林变成了驱走感冒的家庭常备药。
在纳粹统治时期,白兰地于1943年就从家里的酒柜中消失了。莱茵-美茵地区的白兰地酒厂也没能躲过盟军的空袭,吕德斯海姆的雨果?阿斯巴赫就被美军的轰炸机摧毁了。禁酒令没能在美国通过严厉的法律得以实施,而是在德国不由自主地变成了现实,在经过战争和纳粹的恐怖统治之后,德国变成了欧洲最干燥的国家。德意志民族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不情愿的禁欲者。
在困难时期,莱茵平原上出现了一种饮料,只能从它的名字上看出跟我们的白兰地有关系,它叫“克诺里白兰地”。时代的见证人玛丽亚?哈尔金回忆说,农民用甜菜酿造的这种可怕而有效的劣质烧酒会让人失明。男人们因为看不清楚而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们的女人也辨认不出自己的丈夫。
在进行货币改革、引入德国马克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酒精饮料行业才得以重组。有些酿酒厂在战争期间秘密地隐藏了库存、机器和设备。20世纪50年代重新启动了白兰地的生产,东德的居民也不只喝伏特加了。1951年,在维尔滕成立了VEB白兰地公司。
酒魂归位
德国酿造白兰地的传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时的莱茵河畔地区。海因里希?梅尔彻和他的儿子们建立了第一家蒸馏厂。他用的葡萄酒都是从法国进口的,后来他跟自己的法国供应商合伙建立了另一家企业,这就是“迪雅尔丹”——德国第一家科涅克酒肆,引得其他企业家纷纷效仿。1880年以后,相继出现了私人酒厂雅可比?法兰克福、吕德斯海姆的阿斯巴赫、奥本海姆的玛丽亚?克龙,以及宾根的猩红酒。第一次世界大战给酒厂建立之初的繁荣和莱茵河两岸的酿酒师的紧密合作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从法国进口商品变得越来越难,最后都被禁止了。所有的原材料和食品都采取配给制,酒厂也不例外。从1917年初开始,高度酒只能用于医疗目的。
战争结束之后,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确立了和平的条件。在“香槟条款”的第274条和第275条中涉及不正当竞争。德国必须尊重法国的酒标,在德国生产的葡萄酒类产品不能再使用“科涅克”的名称。
这是法国酿酒师防止德国人仿造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另一方面,也不能说“德国白兰地”只是德国葡萄酒酿制的。雨果?阿斯巴赫早在1908年就注册了“阿斯巴赫白兰地”商标,被称为拥有“古老传统的酒,源自高贵红酒的科涅克”,所以直到现在,来自科涅克故乡夏朗德的原酒依然使用这个商标。他的意大利竞争对手维基亚?罗马尼亚也添加了来自雅文邑白兰地葡萄种植区加斯克涅的配料,从而具备了他的品质。由于《凡尔赛条约》的缘故,“白兰地”这个词只能用作官方标志,写入了德国《葡萄酒法》里,必须储藏至少半年,而白兰地陈酿必须储藏一年,酿造使用的葡萄酒可以来自所有的欧共体国家。
20世纪的前几十年,德国也出现了美式酒吧,那里的经典白兰地饮料如侧车、亚历山大白兰地和香槟鸡尾酒也会跟白兰地混合到一起。1924年,不安分的雨果?阿斯巴赫又推出了新产品,白兰地夹心巧克力,专门针对女性顾客,特别适合上流社会名媛。因为对她们来说,在公共场合饮用烈酒并不体面。美国酒吧里一般没有女士,但在下午的茶舞时,没人能阻止她们喝完一小罐摩卡之后来几块白兰地夹心巧克力。德国“二战”后经济奇迹期间涌起的吃喝风也让白兰地夹心巧克力演变成了白兰地巧克力豆,现在里面放的是烈酒。这是食物和饮料之间一次奇特的融合。
与储藏期漫长的法国科涅克白兰地相比,德国的白兰地还属刚刚起步,至少在鸡尾酒吧的柜台后面和行家眼里,它慢慢地被进口烈酒科涅克白兰地挤到身后了。20世纪80年代,德国人尝试着结合“游遍世界”运动改变自己的形象,重点强调品牌的国际化,因为德国已经向59个国家出口,成功地向世界著名酒店推销了古老的阿斯巴赫白兰地,包括香港的半岛酒店、新加坡的莱佛士皇家酒店、里约的科帕卡巴纳皇宫酒店、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以及蒙特卡洛的巴黎大酒店。
白兰地酒是德国销量最大的烈酒,接近90%的德国人都知道阿斯巴赫白兰地,白兰地可乐可称得上“国民饮料”。柏林人把这种简单的混合饮料称作“福契”,婚礼上的经典饮料就是放到里亚托被里的Abc(白兰地可乐,Asbach Cola的字母缩写),金色的福契加上芬达,这在黑森州被称为“小帽子”。
传统阿斯巴赫白兰地的生产商希望借助更高级的版本,例如阿斯巴赫8年陈酿和时间更久的21年精选,来重塑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声誉。在对酒瓶和商标进行了小心的现代化改造之后,产品的复兴开始了。最终的落脚点回到了吕德斯海姆传承下来的百余年传统,因为我们不应该忘记德国白兰地的江湖地位,它可以和葡萄酒贵族里的任何一位成员平起平坐。
科涅克和雅文邑:橡木桶里的稀罕物
葡萄酒贵族圈里除了德国白兰地外,还有西班牙白兰地、法国科涅克和雅文邑,以及南美的皮斯科酒。它们都是由白葡萄酒蒸馏出来的,所以都有些亲缘关系。
毫无疑问,这些贵族饮品里的明星是法国的传统白兰地,真正的行家会花上100欧元买上一瓶品质优良的雅文邑或者科涅克,甚至更贵的,理由就是切身体验一下这种稀罕物。为什么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一些毫不相关的事件在若干年之后成为影响一种产品或者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因素。
1494年,一位细心的车夫把他风尘仆仆的马车停在了科涅克城堡前,它是位于夏朗德岸边的一个小城市。这时候马车里传出呻吟声,路易斯?冯?萨瓦和她的丈夫旅途奔波,可能要面临早产。一位农妇成为接生婆,在很多人的帮助下很快就生下了一个小男孩,他睁开双眼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23年之后,他登上法国王位,史称“弗朗索瓦一世”,他给自己的出生地献上了一份大礼,那就是免去了当地勤劳灵巧的居民所有的赋税,这让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占尽了优势。弗朗索瓦一世是一位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有着对艺术的热爱。他拥有米开朗基罗、提香和拉斐尔的大量作品,将达?芬奇的作品也带到了法国。他一开始支持改革派,后来又改变主意。他的继承者亨利二世取消了科涅克的特权,在天主教和加尔文教胡格诺派的宗教战争中支持天主教派。这场战争一开始,有一次胡格诺派决定发起战斗的原因就是群众认为征收的盐税很不合理。胡格诺派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现在的夏朗德地区也就变成了法国支持反对派的核心地区。许多科涅克的大家族,例如轩尼诗、马爹利或者德拉曼,都有加尔文教派的传统,他们都是成功的生产和贸易商,虽然他们受到迫害失去了家族的财产,但之前建立的关系保留了下来。
这一时期很多的银行家都是胡格诺派教徒,他们非常支持自己的教友,所以让科涅克白兰地的生产得以延续。随着16世纪渐进尾声,30年战争硝烟散尽,这个行业也就慢慢发展了起来。早在罗马时期,人们就在夏朗德这个降水丰富、气候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地区开始了葡萄种植,狂热的荷兰商船会顺河而下,将酒桶运往全世界。
生命之水
蒸馏的起源有一点还没有弄清楚,啤酒和葡萄酒早在公元前0年就出现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城邦国家里了,那到底谁从这些成分中获取的更多?古埃及人会蒸馏水果、调料、草药和花朵。这时候还没出现酒精,得到的是糊剂、乳膏和软膏。中国人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接近目标,出土的青铜器显示当时已经可以生产简单的酒了。另外,他们会将酒冷冻起来,把冰去掉之后剩下的就是酒精,这也是一种方法。古希腊人在公开的酒会上会举杯畅饮,而且已经意识到,可以进一步将酒提纯。有证据表明,亚里士多德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大约1000年之后,高度发达的阿拉伯文明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进步。他们巧妙地进行蒸馏,但是伊斯兰教禁止饮酒,这是最大的障碍。而基督教文明的科学研究就不受限制,可以在著名的教育机构里提取黄金并成功地获取高纯度的蒸馏葡萄酒。这一年是1167年。
在萨勒诺大学的礼堂里,萨勒诺斯硕士给我们解释了制作方法。生命之水是最适合这种酒的名称。这一时期的教育都是通过教会进行的,随着欧洲范围内教堂数量的增加,高端的蒸馏技术慢慢在我们的文化圈里渗透。1490年,一位纽伦堡的医生警告说:“鉴于现在大家都习惯了喝生命之水,有必要提醒所有人,作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饮酒需要适度。”不过,所谓的“适度”不管在欧洲还是其他地方,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很难被定义。
烧酒和郁金香
其实,17世纪的荷兰人才是真正的蒸馏大师。荷兰北部的省份在威廉?冯?奥拉宁王子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对抗强大的西班牙和恐怖的宗教裁判所。
ISBN | 9787505745582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作者 | 维多利亚酒吧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