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执行:拼赢现在和未来靠的是快速落实 7514511156,978751451115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4190234 类别: 图书 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
编辑推荐

★本书让你不会被时代淘汰:在这争分夺秒的快时代,本书教你学会如何快速决策、快速执行、快速服务、快速响应、快速学习、快速变化、快速适应……

★本书揭秘成功的核心秘诀:每个成就非凡的人,都是通过“说干就干,马上落实”的行动力,来成就自己的。他们具体怎么做的?请看本书。

★本书助你拼赢现在和未来:本书用9堂抢执行课,一步步帮助身处10倍速变化的社会的你,迅速从超级竞争中胜出,成为现在和未来的赢家。

作者简介

作者:王群飞 中国呼叫中心行业著名培训师,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讲师,中国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处副处长,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创新发展部部长。
授课之余,王老师还长期从事联络中心课程体系、师资培训体系的研发工作,设计、创办了呼叫中心类专业师资培训系列课程,编写了《呼叫中心基础》《呼叫中心之业务执行能力》《呼叫中心班组长管理》《呼叫中心之运营管理》等教材,并为多家呼叫中心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培训等服务,还多次为全国各地方职业院校呼叫中心专业的教师进行过师资培训。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抢执行:想当赢家,靠的是快速落实
执行不一定会成功,但抢执行可以 / 003
出色的结果靠“抢执行”拼来 / 007
抢执行,最简单的成功秘诀 / 009
执行是“要我做”,抢执行是“我要做” / 012
最好的执行状态是“抢到无力” / 016
越有压力,越要抢执行 / 019
抢执行的关键在于持续 / 023
第二章
抢目标:期望“五”,做到“十”
潜能,抢目标的原动力 / 029
要抢目标,先让目标“丰满”起来 / 033
超出领导期望的执行才是最好的执行 / 036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 039
抢执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042
多做“一盎司”,高效抢执行 / 045
第三章
抢时间:时钟“快转”的妙处
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 051
绝不拖延,马上抢执行 / 053
把“明天”抢到“今天” / 056
抢,时间就会有更多 / 059
一分钟也不要浪费 / 062
先做最重要的事 / 064
做个时间的掌控者 / 068
一次做对,抢出高效 / 070
第四章
抢机会:下手快,机会才是“可口菜”
机会来了,你还在犹豫吗 / 075
一味等待,等来的只会是失败 / 078
不及时的成功就是失败 / 081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 084
谁会“抢”,谁就能独占鳌头 / 088
抓住瞬间的灵感 / 091
抢一分先机,多一分成功 / 094
第五章
抢行动:“慢步爬行”不如“快速奔跑”
行动,从马上执行开始 / 099
“慢”与“快”的区别 / 103
不必“万事俱备”,行动就是要快 / 106
能“快刀斩乱麻”,才当得了大赢家 / 110
接到命令,立即执行 / 113
抢先一分钟,胜练十年功 / 117
借势发力,事半功倍 / 120
第六章
抢能力:让执行的基础更夯实
能力决定执行效果 / 125
磨刀不误砍柴工 / 128
会“充能”,你就有更多机会 / 131
没有不行,只有“不抢” / 133
不怕没能力,就怕不努力 / 137
每天进步一点点 / 140
越自省,越优秀 / 143
能力强,人脉广,执行更得心应手 / 146
把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结合好 / 149
第七章
抢态度:用“手”执行,用“心”做好
困难只能在执行中克服 / 155
态度越积极,执行越顺利 / 158
越专注,执行越高效 / 161
抢一分责任,多一分成就 / 164
抢一分细心,多一分出色 / 167
抢一分勤奋,多一分成果 / 170
用心执行,才能更好 / 173
抢执行,不找任何借口 / 176
第八章
抢价值:有执行没价值等于零
你的执行有价值吗 / 183
抢执行不是盲目行动 / 186
价值越大,执行越有意义 / 190
一切以结果为导向 / 193
不可替代的价值 / 197
适合你的,价值最高 / 200
第九章
抢创新:用创新武装执行
抢执行,不只是动动手而已 / 207
拆开你思维里的“墙” / 211
要么创新,要么落后 / 215
不跟风,抢执行 / 218
抢创新就是抢成功 / 221
主动权,抢先者的制胜法宝 / 224

序言

序 言
你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职场上同时起步的一群人,几年后就会互相拉开差距。有的人晋升为企业的管理层,有的人则依然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员工。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你往往会得到诸如毕业学校、工作态度、冒险精神、与上级关系等相关的答案。不可否认,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上述的这些因素都很重要,都可能是拉开彼此差距的原因,但却不是本质原因。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效能。通俗点讲,就是落实一件事情的速度。
“我有一个idea,价值千万!”类似这样的话我经常会听到。但听得多了,我对此产生了新的认知——idea 并不是成就一件事情最重要的环节,执行速度才是。一个idea 能否得到落实和推广,执行速度是第一要诀。
很多时候,我们灵感爆发想出了一个自认为足以惊艳世界的idea,但很可能世界上的很多其他人也同时想到了这个idea。只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想到了这个idea 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执行。有少部分人在想到这个idea后,决定立即付诸行动。但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便放弃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想到了一个自己认为很棒的idea 后,便迅速计划、马上落实,排除万难,最终获得了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时间永远不会停下来等你,机会永远不会停下来等你,成功永远不会停下来等你……你必须迅速跟上去,你必须与时间、机会、成功同行,甚至超越它们。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200 多年以前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曾经说过的话,这句话即便放在当今时代也依然适用。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当你做事的速度太慢,行动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你就会发现,钱都被别人赚走了,机会都被别人抢完了,好处都被先行者们瓜分完毕了,风口上那只飞翔的猪并不是你。这时候,你很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的好处都与你无关。但当你提升了自己的执行能力后,你却会发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各自的长处、技能、兴趣,找到一个足以使自己安身立命的去处,你将拥有更多的时间、更高的能力、更好的机会,去更高效地实现种种目标,找到属于你自己人生的突破口,更快地抵达你的梦想之地。
这样看来,执行不但要抓,还要抢。抢执行,抢目标,抢时间,抢机会,抢行动,抢能力,抢态度,抢价值和抢创新!只有如此,你才能比别人更快一步达到成功的彼岸。
当你真正做到抢执行时,你会发现,你和成功人士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直至跻身他们的行列,甚至会超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无数事实证明,拼赢现在和未来,靠的只能是快速落实。最后,愿本书帮助你养成快速提升自身执行力的习惯。抢执行,才能抢占美好未来!

文摘

抢执行:拼赢现在和未来靠的是快速落实(4篇)

1.执行不一定会成功,但抢执行可以

在一片荒凉的草原上,一群饥饿难耐的狼,正隐藏在深草丛里,悄悄地向猎物靠近。它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到食物了,体力上有所不支,前进速度明显迟缓。但是,在头狼的指挥下,它们行动一致,仍然有条不紊地完成包围任务。头狼一声令下,它们同时出击,最终成功捕到了猎物。
这是动物世界里一个小的狩猎故事,狼群用计划作战、统一行动,完美演绎了狼性里的执行力。没错,狼群拥有高度的执行能力,这种能力使它们成为了动物世界里的王者——无畏无惧,当者披靡。无论环境多么恶劣,肚子多么饥饿,它们要想获得生存希望,就必须抛掉一切负担,认真执行头狼命令。
人和狼一样,都需要有执行力。实际上,执行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看似平常却极具重要性。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要有执行力才能有行动,有行动才能有结果。没有执行力呢?那当然什么都没有。
为什么有人很聪明,也很能干,但工作却一塌糊涂?为什么诸多企业中,有些企业有着相似策略,但结果却不同?为什么无数拥有伟大构想的企业,成功者却寥寥可数?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较强的执行能力。没有好较强的的执行能力,或者说不能执行,那么再完美的计划也只能是镜花水月。显然,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无论做什么,执行力都很重要,没有执行一定不行。
那么,有了执行就一定能行吗?
前段时间,我在一本儿童读物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长久以来,一群老鼠不断被一只猫猎杀,数量不断减少。为了改变这个状况,老鼠们召开了一次全体鼠民大会。一只平时习惯发号施令的老鼠率先发言,它以很有权威的语气说,“如果不解决那只猫,我们终将会沦为它腹中食物,但是杀死它却不是我们能力所及的事。所以,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躲开它,不被它抓住。各位,我准备了一个铃铛,如果能把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那么当猫靠近我们时,我们就能听到铃铛声,就能躲进洞里了。”这只老鼠说完,全场一片欢呼声,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忽然,有只老鼠说:“可是,谁去往猫脖子上挂铃铛呢?”会场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来。
故事讲到这里——当然没有完,结局可能跟大家想的有点出入:最终,经过鼠群推选,一只最敏捷的老鼠接受了这个任务。它带着铃铛,想趁猫熟睡时挂上铃铛,却不小心成为了猫的爪下玩物。因为,老鼠身上的气味出卖了它。
我想说的是:没有执行一定不行,但有执行也不一定行。执行是把命令、想法或战略决策变成行动,然后再把行动变成结果,这是彻彻底底落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执行者需要注入很多东西,才能在最终取得满意结果,比如设定可行目标、快速行动起来、找对执行方法等。如果只是死板、机械地执行,没有优化执行过程,那么未必能够得到利想结果。就像那只老鼠,它的确执行了上级命令,但由于目标不切实际、方法不够完善,最终不还是功亏一篑了吗?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人学习英语,刚开始雄心勃勃地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万全计划。起初两天,每天都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但三五天之后,原本的学习计划就被抛诸脑后了。虽然还在按计划翻书记单词,但不走心,前边记后边忘,这样的执行能学好英语吗?有人执行领导命令,从头至尾也确实落实了,但执行过程中松松散散、敷衍了事。这样的执行,能达到预期目的吗?当然很难。
我这里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不妨再拿出来重温一次:
小A和小B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同样的薪水。可是一段时间以后,小A青云直上,而小B却仍在原地踏步。小B不满,于是跑到老板那里发牢骚。老板耐心听完他的抱怨后,没解释什么,只是和颜悦色地说:“小B,你去集市一趟,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东西。”老板发话,必须执行,于是小B立即奔向市场。从集市回来后,他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又问。小B赶快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说一共有五十袋土豆。“价格是多少?”老板再次问道。小B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清价格回来时,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你坐在椅子上别说话,看看小A怎样做。”
小A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五十袋,价格是每斤两元,多买的话还可以更便宜一些。土豆质量不错,我带回来一个,请老板过目。另外,这个农民一个小时后,还会运来几箱西红柿,价格也很公道。昨天我们店里西红柿卖的很快,库存已经不多,需要再进一些了。因此,我也带了一个西红柿样品回来,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回话呢。
这时,老板转向小B说,“现在,你知道小A的薪水为什么比你高了吧!”
诸位,这就是执行的不同。虽然小B也在一丝不苟地执行命令,但却并不能令老板满意,原因是他的执行并不高效。而不高效地执行,当然无法得出最佳结果。那么小A呢?我只想说:小A执行效率很高,而且他还很会“抢”。没错,他是用“抢执行”,让老板的命令快速落实,最收获最佳结果。那么,什么是抢执行呢?
这就是我后面要讲的内容。

2. 出色的结果靠“抢执行”拼来

1992年,当卫哲还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就读时,就曾到万国证券勤工俭学。有一次,他翻译的一份年报得到了万国总裁管金生的肯定,管金生表示一定要见见这个年轻人。这次见面,让卫哲成为了管金生的秘书。
秘书的工作,大抵都是听从老板吩咐,处理一些杂事琐事,但卫哲却干得很不一样。他工作时非常主动,常常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抢着把工作做好。刚开始时,管金先只是让他翻译年报,剪剪报纸,这是最简单的工作,照常处理就行。但是卫哲怎么做的呢?他把这项工作当成大事,做足了功夫。他十分留心在那么剪报中,哪些是老板看过的,然后加以引导。虽然老板没有要求这些,但他认为这是本职工作,再忙也要坚持完成。到后来,管金先不看剪报就吃不下午饭。
给老板端茶倒水这些小事,卫哲也琢磨出很多技巧。比如开会时,什么时候去倒茶水,才不会打断老板讲话的激情;什么时候只倒水不加茶,什么时候要带着茶叶进去;老板有抽烟的习惯,什么时候需要抽烟,什么时候该换打火机了,这些他也都把握得很有分寸,凡事想在了老板前面。
这种做事方式,让老板极为满意。管金生认识到,如果再让他做剪报、复印、倒水等工作,太屈才了。于是,卫哲开始接触管理,并很快出任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那一年,他二十四岁,是国内证券界最年轻的副总。
我举出这个案例,只想告诉大家:在当今社会,昔日那种“听命行事”的执行方式,已经失去竞争优势了。今天,企业想要的是那种不必老板交代,就能自动自发去工作的人;老板喜欢的是那种事事想在前面,能抢先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人。即便你为自己打工,也要做一个“抢先行动、快速落实”的人,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达成目标。换言之,仅能执行不足以成功,会抢执行才能笑到最后。卫哲不正是如此吗?
抢执行,是运用“抢”字诀,快速执行、快速落实,比所有人更快地展开行动,快速、精准地达成目标。抢执行不等同于执行——如果执行是听命行事,那么抢执行就是听命、抢先一步、快速行事。虽然只比“执行”多了一个字,但“抢执行”的内涵完全变了。执行不一定成功,但比别人更快更好地执行,就一定会成功。这就如同赛跑,同样在向前奔跑,但抢先跑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最后却叫做“冠军”。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有两种人注定一事无成,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绝对不会主动做事的人;另外一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他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种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定会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努力一点,多付出一点,而且比别人预期的还要多。”大家是否看到,卡耐基所说的最后一种人,不正是会抢执行的人?能主动、多努力、多付出,这本身就是一种抢先执行思维,能让行动快速、出色地落实,进而得到最好结果。
在生活中,抢执行的例子也有很多。其实,不仅个人需要抢执行,团队也需要抢执行。对于任何人、任何组织来说,抢执行都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没有之一。
在这,我再列举一个团队抢执行的案例:
1945年4月5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接到一个德国客户打来的电话。这个客户要求海尔必须在两天之内,将他们预定的货物发出,否则将取消这一订单。
张瑞敏接到电话时,已经是周五下午两点了。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周末不能发货,这就是说,周五必须把货发出去。可是,当时海关、商检等有关部门的下班时间是下午五点整。换言之,要顺利完成这张订单,海尔的发货时间只有三个小时了。这可能吗?不可能!但是,张瑞敏和他的团队却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为了尽可能地争取时间,张瑞敏下达了一系列指令,团队采取齐头并进的方式,调货、报关、联系船期等工作同时展开。这当然还不够,所有团队成员充分发挥“抢”的精神,每一分钟都要抢先,每一件事都要抢先,把所有的行动都尽量压缩。
奇迹发生了。当天下午五点半,德国客户接到了海尔的发货通知。震惊之余,他们感到万分钦佩。实际上,他们已经做好取消订单的准备了。
海尔公司的崛起,源于其拥有这样一支强悍的团队,而强大的执行力则是这支团队强悍的基础。这支团队不仅执行高效,而且还能抢执行。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如果都能像海尔团队一样,抢时间、抢速度、抢态度地去执行,去落实,那么奇迹将会有很多。在很多时候,你之所以难以成功,不是因为笨,也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不知道“抢”。相信我,当你懂得比别人更快地抢执行时,当你能够娴熟地运用抢执行时,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将比别人更加出色。
曾经有人把执行力划分为四个层次,我认为十分可取:第一层,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第二层,领导让做什么,先搞清楚做这件事的目标,争取高效达到目标;第三层,领导让做什么,先搞清楚这件事在团队整体目标中的价值,争取对团队整体目标有更大贡献;第四层,领导让做什么,不仅做好当前的事,达到个人目标、团队目标、符合公司战略,还能在执行过程中占尽先机、精益求精,让目标效益更大化,甚至超出领导预期。其实,第四个层次,就是抢执行了。抢执行,是执行的最高境界。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请从抢执行做起。

3. 抢执行,最简单的成功秘诀

任凭经济环境的变幻莫测,任凭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任凭行情下行、一片唱衰的萎靡不振,任凭盛衰有时、富不过三的诡秘谶言……然而,一切并不能阻挡总有人能够实现逆市飘红,做得风生水起。而这一部分人显然比他人将更充分、更快捷地享有财富、权力、地位、荣誉等。
在许多场合,我经常被一些人问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因为我的确不知从何说起。首先我成功吗?如果我算成功的话,有吗?后来被问得多了,我也不得不认真地想一想,在我人生的经验中可能是有一些事情做成功了,但同时也有一些事情做失败了。那有些事为什么会成功?有些事为什么会失败?结论是——我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狠抢执行的结果;所存在的许多不足,也正是执行不力的后果。
后来,我观赏了堪称Facebook记录片的《社交网络》,更加验证了我的这一体验。
对于扎克伯格,我之前最大的印象是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豪、Facebook创始人、黑T、生活简朴、捐赠等。然而令我惊讶的不仅是他的生活方式,更是他的执行力,他超快的做事速度。传闻,扎克伯格被女友甩掉的当晚便心血来潮,怒敲代码。只花了6个小时,他便完成了Facebook “社交网站”的设计、开发。当时同在哈佛就读的Winklevoss兄弟当时也有这样的创意,但当他们还在构思时,扎克伯格的 Facebook 已经上线了;当 Winklevoss 兄弟发出律师函,等待扎克伯格回音时,扎克伯格宣布 http://thefacebook.com 进入耶鲁、哥伦比亚和斯坦福;当 Winklevoss兄弟去找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告状时,扎克伯格的 Facebook 已经覆盖 29 所学校、7.5 万注册用户;当 Winklevoss兄弟开始着手做产品时,扎克伯格的 Facebook 已经搬到硅谷,覆盖美国和欧洲的 160 所学校,注册用户 30 万……
成功绝不是靠运气,而是比别人更快地抢执行。促成扎克伯格与Winklevoss兄弟日后巨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正是扎克伯格的抢执行。面对“社交网站”这个足以带动全球性革命的idea,Winklevoss兄弟迟迟不肯动手,而扎克伯格呢?出现想法?OK,下一秒立刻抢着去做!出现问题?OK,下一秒抢着立刻解决!对,就是下一秒,甚至连下下一秒都是晚的,所以成功便来的早。
阿汉是我的一位学员,他曾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案例:
阿汉在一家主卖太阳能的公司做销售,该集团年销售额有几十个亿。当时与阿汉一起进入公司的销售员一共有十几个,但两年下来,只有他升为了所负责区域的地方经理,薪水也从刚开始的两三千涨到了现在的过万。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懂,怎么去找客户,怎么去维系客户,甚至在客户面前介绍自家产品的时候都磕磕碰碰,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阿强笑着说,“后来经理给我们这些新员工布置了一个任务:针对第一次拜见客户的情况写一个心得,要求一周内提交。”
这是很普通的一个作业,而且我认为是很有必要性的。基本上所有的管理者都是希望自己团队里的员工越来越好的,所以针对每一个刚入职场的人,上司都会让你写一份心得,为了就是摸清你的认知水平,看到差距后再想办法让你提高。那么,阿汉和这些同事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当我收到经理布置的这一任务时,我记得那天我拜访了四五位客户,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只想赶紧躺在床上睡觉,”阿汉笑着耸耸肩,“但我还是坚持熬夜到很晚写好了这份作业,于是我成了第一个提交的人。巧合的是,上司那个时候也还没睡,他对我的提交速度感到很惊讶,主动打电话过来进行了很多工作上的指导。结果是,我学到了不少工作技巧,成为了同一批入职员工中第一个完成销售指标的,第一个提前转正的,销售业绩也一直都是遥遥领先,后来顺利被提拔成了经理。”
在刚刚进入职场,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的时候,你比别人多知道一点,或者说比别人早知道一点,都会在后期进入势能累加跑道时,迸发出指数级的速度,让你更加容易超越其他人。阿强之所以顺理成章地成功,就在于他比别人都快一步,领先一步,就会领先千万步。
抢执行,最简单的成功秘诀。
其实大部分人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决心。其实就是差那么一点点,只要做事速度快一点,执行时抢先一些,我相信日后的所有情况都会发生改变。虽然你可能比不上金字塔尖上的牛人,但也能成为足够成功的普通人,你将会离成功越来越近,直到真正感受到“这正是我想要的生活”!

4. 执行是“要我做”,抢执行是“我要做”

“科比太厉害了,那次比赛如果没有他,湖人队必败无疑!”某销售公司的客户服务部里,两名员工正兴致勃勃地议论着电视里转播的NBA联赛。
电话铃响了,一位客户催问道:“请问,我们需要的货什么时候发过来?”
“这个……我们现在很忙,上面也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时间,可能要等到明天,后天也说不定,你再等等看吧。”说完,接电话的那名员工立即挂断了电话。
……
像以上这类情况,经常在各个企业发生。这些人也在执行工作,但很显然他们只知道做企业交代的事,他们以为忠实执行、干好分内的事即可。这种人也许一生都不会犯什么大错误,但是加薪、升职的好事绝对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因为他们往往没有弄清楚执行是需要抢的。
在《圣经》中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严厉的主人要出远门办事情,临行前他将三个仆人叫到跟前, 并各自给了他们1000塔拉(古犹太银币单位),嘱咐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保管、经营这些银两,到时所剩余钱归已。
一个月后,主人回来了,三个仆人上报他们各自的情况。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我把这些钱拿去做买卖了,现在我已用它赚了1000塔拉。”主人很高兴,赞赏道:“聪明的仆人,看来你很会做生意,以后我要交给你更多的钱,让你做更多的买卖。”
第二个仆人说:“主人,我把这些钱作为高利贷借给了别人,现在我已用它赚了500塔拉。”主人也很高兴,大笑道:“看来你比我还有商业头脑,这么会赚钱,以后我会尽量把钱交给你管。”
第三个仆人上前说:“主人啊,我知道您是一个很严厉的人,我就害怕把钱弄丢了,于是我把您交给我的1000塔拉埋藏起来了。请看,您原来的银子还在这里,分毫不少。” 
主人道:“你这又笨又懒的仆人,既然知道我是严厉的人,至少应当把我的银币放到银行里,等到我回来时,可以连本带利收回来,怎可将银币埋藏起来?”说完,他吩咐左右夺过那1000塔拉,交给了前面两个仆人,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在这个故事里,前面两人仆人是“有余”的人,唯独第三个仆人是“无余”的。为何如此呢?是因为他一直迷信“主人”的指示,在没有“主人”命令的情况下,没能主动把手里的塔拉变多。
对于这个故事,我个人深有体会。
我在年少时做过许多类型的工作,如商店收银员、家教、餐馆服务员等等。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经验。比如在商店工作时,我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完成了老板给我布置的任务——把顾客的购物款记录下来。一天,当我与别的同事在闲聊时,老板走了过来,用眼睛扫了一下周围,然后示意我跟他走。接下来,老板一语不发地开始整理那批已经订出去的货,然后又把柜台和购物车清空了。这一切让我感到惊奇,整个人都呆住了。老板要我和他一起去做这些,我并不因为这是一项新工作任务而感到惊诧,而是这表示我将一直这么做下去。可是以前谁也没这么要求我——现在也是一样。
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让我明白了不要只做企业或领导交代的事,要主动去做没有人吩咐,但对企业获得更大利益有帮助的事。一个抢执行的员工应该是一个自动自发工作的人,当一个员工知道如何去发挥自己主动性的时候,他就有望成为最受管理者和企业欢迎的人。
我的朋友王彬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员工,一次王彬和朋友聚会时偶然听到一个内部消息,市政府有意向在市郊划出一块地皮,用来建经济适用房,以解决市内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这一消息后,王彬便立即动用各种关系去求证这一信息是否可靠,同时还着手准备一些前期资料。他认为如果这个消息是真实的,那么一旦公布后,市政府就会公开招标,到时就会有多家开发商去投标。如果自己的公司先做好了准备,投标的胜算不就更大吗?
一些同事见了,不解地说:“王彬,你干嘛自讨苦吃呀!你现在做的这些事,可没有人吩咐过你呀?再说,如果那个消息是假的,你岂不是白忙一场吗?”
“如果是真的呢,我现在做的这一切不就非常必要,非常有价值吗?”王彬说。
两个月后,市政府果然公布了要在市郊南面划出一块地皮建经济适用房。这一消息公布后,市里有实力的几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立即忙碌起来,开始了投标前的紧张准备工作,王彬所在的企业也不例外。就在经理紧急召集中高层管理人员开会,商讨竞标工作的运作时,王彬拿着一摞厚厚的资料敲开了会议室的门。
经理看到那一摞相关资料,又高兴又意外地问:“谁让你这样做的?”
“没有人吩咐,但我认为主动并提前去做这些,能对企业有帮助。在其他企业去收集相关资料时,我们就可以动手制作标书和其他事情了,这样在时间上我们将会占有较大优势。”王彬的话刚说完,经理便热烈地鼓起掌来。这掌声既是经理对王彬表示的感谢,又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在后来的竞标,王彬所在的企业果然一举中标。在庆功会上,经理特地来到王彬跟前,郑重地代表企业向他敬了一杯酒,并宣布:王彬将被任命为部分经理。
也许你会说,王彬是幸运的,他只是主动做了一点点事情,企业却给了他很多很多。事实并非如此,企业之所以重用了王彬,不只是因为他主动收集的那些资料,对企业中标起到了促进作用,而是更看重他自动自发地抢执行能力。如今社会竞争激烈,速度就是效率,王彬比其他人都能抢执行,工作效率更高,这样的员工不受到嘉奖和
重用,企业还会重用什么样的员工呢?
执行是服从,抢执行是境界。对此,微软副总裁李开复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地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在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这是我给许多年轻人的重要建议之一。永远不要局限于完成上司交给自己的任务,而要发扬主动率先的精神,学着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在上司没有交代的时候,积极寻找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此你将比别人抢到更多的回报。
ISBN7514511156,9787514511154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作者王群飞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