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通义:史笔与文心 978751087383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史学家钱穆对章学诚极为推崇,说“章氏论文,正见他的学养深处”,认为胡适、梁启超在学术史上的造诣,都不足以和章氏相比。
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为章学诚做《章实斋年谱》,开创“章学”。
胡适亦为章学诚做《年谱》。

名人推荐

我们要走向现代,但是我们要了解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寻求一个中国文化的根脉,怎么样重新生根发芽,帮助我们这个社会迈向更好的现代。
——龚鹏程

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余秋雨

媒体推荐

我们要走向现代,但是我们要了解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寻求一个中国文化的根脉,怎么样重新生根发芽,帮助我们这个社会迈向更好的现代。
——龚鹏程

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余秋雨

作者简介

乔衍琯:1929年生,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国文系毕业。先后服务于台南高工、图书馆特藏组,任教于政治大学中文系,著有《陈振孙学记》《宋代书目考》《古籍整理自选集》等,编有《书目丛编》。

目录

【导读】史笔文心两生花
第一章?穷困的一生
第一节?章学诚的生平
第二节?贫困交迫
第二章?论经说史
第一节?六经皆史
第二节?群经大义
第三节?通古今之变
第四节?史料和著作
第五节?慎辨天人之际

序言

史笔文心两生花
乔衍琯
章学诚是清乾嘉间的学者,他一生穷困交迫,靠教学和帮地方官编方志过生活,而能力学不倦,终于有成,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他的著作很多,最重要的便是《文史通义》,实际上还应该包括《校雠通义》和《方志略例》。主要的内容在讨论史学、辞章、整理图书文献的方法以及怎样撰写成功的地方史。
因为本书所讨论的多是学术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很难把它用通俗的文字作浅近的介绍。譬如他主要的学说——“六经皆史”,总要能对六经和历史都有相当的认识,才能领悟到他所说的真谛。
所以笔者采用避重就轻的方式,就是虽是重要的学说,可是不容易了解,也就是前人所说的“非初学所急”的部分,介绍从简;而比较容易接受的部分,或是可以用于读书为学的方法,做比较多的介绍。
写的方式,既不是选几篇代表性的作品,加以注释、语译,也不是综合性的叙述,而是采折中的方式:就是某一章节,以一两篇的原著为主,叙述其大意,而参照有关的篇章,加以补充。章氏距今已两百多年,这两百多年间,受西方文化冲击,学术研究的方法、取材、观念,都有了相当变化,笔者也略加补充和批评。希望读者能透过这本书,进而读章氏的原著。
章氏立说,多很深入,笔者希望能用浅出的方式,加以介绍。能不能达到这一目的,还请博雅之士指教。

文摘

第一节?六经皆史
《文史通义?内篇?卷一?易教上》,一开头便提出了这一说法,略云:
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或曰:《诗》《书》《礼》《乐》《春秋》,则既闻命矣。《易》以道阴阳,愿闻所以为政典而与史料同科之义焉。曰:“闻诸先子之言矣,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知来藏往,吉凶与民同患。”其道盖包政教典章之所不及矣。象天法地,“是兴神物,以为民用”。其教盖出政教典章之先矣。
从字面上说,“六经皆史”并不新颖。自宋以降,刘恕、王阳明、王世贞、胡应麟、顾炎武、马骕等,皆有类似的说法,近人钱锺书的《谈艺录》曾加详述。然章氏六经皆史之说,实有其新的意义,而在清代学术史上实是具有突破性的创见。
钱穆先生阐明六经皆史的意义,大略说:
六经只是古代在政治一切实际作为上所遗下的一些东西,并不是几部空言义理的书。我们也可以改说:六经都是“官书”。也可说:六经都是当时衙门里的档案。或说是当时各衙门官吏的必读书。这几句话,也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谓的“王官之学”。《六艺略》是王官之学,也即可称是贵族之学。这些学问,后来慢慢流到民间,才有诸子百家。
所以他认为胡适既写过《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又写《章实斋年谱》,则“六经皆史”一语,就无法讲。
ISBN9787510873836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乔衍琯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