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饶学研究(第三卷)》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林伦伦,现任韩山师范学院校长。当代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文化学者,中国语言文学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林伦伦为第8至第11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社科联常委,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音韵学会常务理事等、广东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等。
林伦伦学术成果丰富,有数十部专著及逾百篇论文问世,近年研究方向为地方方言与文化研究、潮学等。曾获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第十一届“山花奖”民间文学作品奖等。主要著作有《潮汕方言与文化研究》《新编潮州音字典》《广东闽方言语音研究》《广东方言与文化论稿》《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潮汕方言:潮人的精神家园》《潮汕方言历时研究》等20多种,在《中国语文》《方言》《民族语文》等语言学权威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
目录
前言
壹饶宗颐学术研究
饶宗颐先生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贡献
略谈选堂先生早年的经历与文化学术机缘
饶宗颐《文心雕龙》研究述略
以禅通艺,道通为一
——饶宗颐书学成就与其诗文琴画之关系
饶宗颐先生《谈李芸甫的家世》一文补正
饶宗颐《秋兴和杜韵》诗学话语分析
饶宗颐与许伟余、许心影父女交游考略
指画史的拓展
——谈饶宗颐《吴韦指画花卉卷跋》在美术史上的意义
据理力争义正词严
——读饶宗颐教授佚文《论金中建校与保存古物——致金中建校委员会书》及其他
饶宗颐先生古典文学研究述略
贰饶宗颐印象
博学鸿儒,潮学领袖
——我所认识的饶宗颐教授
《饶宗颐——东方文化坐标》:震古烁今启示录
郑午楼先生心日中的饶宗颐教授
叁饶锷研究
饶锷诗学观念的近代性品格
论饶锷古文的取法门径
肆华学研究
从《(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看赵景深的小说学研究
试论现代中国美学建构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论《崇文总日》的唐人文集著录
禽兽之性与赢虫之相
——明代万宝全书诸夷门中图像与观念的互动
伍学人研究
徐复观的文学观论略
郭沫若与当代“新台阁体”诗词创作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选堂先生自少年时期就对佛学有兴趣,固有其家学渊源,因为其尊人饶锷先生著有《(佛国记)疏证》。但是,选堂先生的这一兴趣,在金中时期,显然亦与王慕韩老师有关,因为王老师亦研究佛学。此中之缘由,想必与王先生所敬慕的韩愈有关。盖韩愈原在长安大力排斥佛老(按:见其《谏迎佛骨表》),贬来潮州后却与潮阳灵山寺的大颠和尚书信往还,造访不晤还留衣为念,至今灵山寺犹存留衣亭,成为韩愈与佛教结缘之佳话。而王先生慕韩就慕到底,既崇尚儒家,亦与佛有缘,但后来在这方面似乎就做过了头。原来,他在四十岁时凶读《华严经》而笃信佛教,耽于内典;1919年,则因翻译日僧权田雷斧所著《密教纲要》一书并寄其指教而获赏识,遂函邀赴日会晤。王先生以寒儒无力东渡辞之。但彼此书信往来,对权氏佛法颇致倾慕。1924年,权田雷斧乃率徒众共12人来潮,因王氏早为之鼓吹,故授其密宗法门灌顶之法,日僧且于潮汕为皈依弟子灌顶,数以千计。同年,王先生在潮州府城居所创“震旦密教重兴会,招募会员,开坛灌顶,演讲教义,刊行经籍。创办《密教讲习录》双月刊。1926年东渡日本,谒权田雷斧。返国后三度在广州六榕寺解行精舍开坛灌顶,受法者颇众”。本来,自古至今,中国儒士兼通佛学者不乏其人。但像王先生这样,师日僧密法并广传信众,后来终至儒门收拾不住,索性改名王弘愿,皈依佛教,自称“圆五居士”,开坛灌顶,动静搞得很大,而竞将自己当年“师愈”“慕韩”的初衷抛诸脑后,像他这样弃儒佞佛者,则少之又少。遥想唐代有鉴真和尚东渡扶桑传佛法,而近世则竟有自称“寒儒”的土师愈拜倒在日僧脚下,而彻底抛弃儒统,如此有悖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之举,当然令其时的潮州士林为之侧目,昔日文友对其所作所为也颇不以为然。
《饶学研究(第三卷)》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林伦伦,现任韩山师范学院校长。当代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文化学者,中国语言文学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林伦伦为第8至第11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社科联常委,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音韵学会常务理事等、广东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等。
林伦伦学术成果丰富,有数十部专著及逾百篇论文问世,近年研究方向为地方方言与文化研究、潮学等。曾获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第十一届“山花奖”民间文学作品奖等。主要著作有《潮汕方言与文化研究》《新编潮州音字典》《广东闽方言语音研究》《广东方言与文化论稿》《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潮汕方言:潮人的精神家园》《潮汕方言历时研究》等20多种,在《中国语文》《方言》《民族语文》等语言学权威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
目录
前言
壹饶宗颐学术研究
饶宗颐先生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贡献
略谈选堂先生早年的经历与文化学术机缘
饶宗颐《文心雕龙》研究述略
以禅通艺,道通为一
——饶宗颐书学成就与其诗文琴画之关系
饶宗颐先生《谈李芸甫的家世》一文补正
饶宗颐《秋兴和杜韵》诗学话语分析
饶宗颐与许伟余、许心影父女交游考略
指画史的拓展
——谈饶宗颐《吴韦指画花卉卷跋》在美术史上的意义
据理力争义正词严
——读饶宗颐教授佚文《论金中建校与保存古物——致金中建校委员会书》及其他
饶宗颐先生古典文学研究述略
贰饶宗颐印象
博学鸿儒,潮学领袖
——我所认识的饶宗颐教授
《饶宗颐——东方文化坐标》:震古烁今启示录
郑午楼先生心日中的饶宗颐教授
叁饶锷研究
饶锷诗学观念的近代性品格
论饶锷古文的取法门径
肆华学研究
从《(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看赵景深的小说学研究
试论现代中国美学建构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论《崇文总日》的唐人文集著录
禽兽之性与赢虫之相
——明代万宝全书诸夷门中图像与观念的互动
伍学人研究
徐复观的文学观论略
郭沫若与当代“新台阁体”诗词创作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选堂先生自少年时期就对佛学有兴趣,固有其家学渊源,因为其尊人饶锷先生著有《(佛国记)疏证》。但是,选堂先生的这一兴趣,在金中时期,显然亦与王慕韩老师有关,因为王老师亦研究佛学。此中之缘由,想必与王先生所敬慕的韩愈有关。盖韩愈原在长安大力排斥佛老(按:见其《谏迎佛骨表》),贬来潮州后却与潮阳灵山寺的大颠和尚书信往还,造访不晤还留衣为念,至今灵山寺犹存留衣亭,成为韩愈与佛教结缘之佳话。而王先生慕韩就慕到底,既崇尚儒家,亦与佛有缘,但后来在这方面似乎就做过了头。原来,他在四十岁时凶读《华严经》而笃信佛教,耽于内典;1919年,则因翻译日僧权田雷斧所著《密教纲要》一书并寄其指教而获赏识,遂函邀赴日会晤。王先生以寒儒无力东渡辞之。但彼此书信往来,对权氏佛法颇致倾慕。1924年,权田雷斧乃率徒众共12人来潮,因王氏早为之鼓吹,故授其密宗法门灌顶之法,日僧且于潮汕为皈依弟子灌顶,数以千计。同年,王先生在潮州府城居所创“震旦密教重兴会,招募会员,开坛灌顶,演讲教义,刊行经籍。创办《密教讲习录》双月刊。1926年东渡日本,谒权田雷斧。返国后三度在广州六榕寺解行精舍开坛灌顶,受法者颇众”。本来,自古至今,中国儒士兼通佛学者不乏其人。但像王先生这样,师日僧密法并广传信众,后来终至儒门收拾不住,索性改名王弘愿,皈依佛教,自称“圆五居士”,开坛灌顶,动静搞得很大,而竞将自己当年“师愈”“慕韩”的初衷抛诸脑后,像他这样弃儒佞佛者,则少之又少。遥想唐代有鉴真和尚东渡扶桑传佛法,而近世则竟有自称“寒儒”的土师愈拜倒在日僧脚下,而彻底抛弃儒统,如此有悖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之举,当然令其时的潮州士林为之侧目,昔日文友对其所作所为也颇不以为然。
ISBN | 7566819909,9787566819901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林伦伦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