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全鉴(典藏版) 9787518041534,751804153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唐诗三百首全鉴》唐诗带给读者的审美愉悦,不仅仅来自澎湃激越的豪情,也包括深幽绵缈的哀思、朗朗上口的韵律、工整严密的句式,还有对前代诗歌样式、体裁的成熟化用。我们可以说,唐诗不仅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

名人推荐

唐诗之不可及处在气象之恢宏、神韵之超逸、意境之深远,格调之高雅……唐诗的美是一种空灵的美,如镜中花水中月,宛在目前,却又不可凑泊。唐诗的美是一种健康的美,好像是天生的健美体魄,无矫揉造作之态。唐诗的美是一种内在的美,其魅力在于其所表现的生活之丰富多彩,性格之天真率直,而不在字句饾饤之间。
——袁行霈
我们常常说好的诗人在唐代,这其中多少有些无奈,可那真的是诗的黄金时代,仿佛是一种历史的宿命,那么多诗人就像是彼此有约定一样同时诞生。
——蒋勋

作者简介

裴云龙,北京市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中国语学中国文学研究室外国人共同研究者、《文学遗产》责任编辑等。主要从事对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对唐宋散文、明清小说的研究,在《文学评论》《求是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五言古诗
张九龄
感遇二首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杜甫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二首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结
贼退示官吏有序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乐府
王昌龄
塞上曲
塞下曲
李白
关山月
子夜吴歌
长干行
孟郊
列女操
游子吟
七言古诗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李颀
古意
送陈章甫
琴歌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寄韩谏议注
古柏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元结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韩愈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柳宗元
渔翁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
韩碑
七言乐府
高适
燕歌行并序
李颀
古从军行
王维
洛阳女儿行
老将行
桃源行
李白
蜀道难
长相思二首
行路难
将进酒
杜甫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五言律诗
唐玄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张九龄
望月怀远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
骆宾王
在狱咏蝉并序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沈佺期
杂诗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常建
破山寺后禅院
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
李白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濬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杜甫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山居秋暝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汉江临眺
终南别业
……
七言律诗
乐府
五言绝句
乐府
七言绝句
乐府

序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当然这主要是说古典诗歌。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发端,经过数千年的变迁和发展,在唐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启功先生曾戏言“唐以前诗次第长,三唐气壮脱口嚷,宋人句句出深思,元明以下全凭仿”(《论诗绝句》),也就是说诗歌在唐代以前是在各种内外条件的作用下一步步地生长出来的,唐诗则是靠激情和壮志“嚷”出来的,宋诗则融入了较为深沉的哲思,而元代及之后的诗歌主要依靠对前代的模仿。其实,这几句是比较直观、感性的概括,激情、深思、模仿的要素,在各个时段的诗歌中都是共同存在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唐诗带给读者的审美愉悦,不仅仅来自澎湃激越的豪情,也包括深幽绵邈的哀思,朗朗上口的韵律,工整严密的句式,还有对前代诗歌样式、体裁的成熟化用。我们可以说,唐诗不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瑰宝。 唐代距今已经超过1100年了。有唐一代将近300年,至清代康熙年间编纂《全唐诗》的时候,保留下来的诗歌是将近四万九千首。这四万多首诗歌,从艺术水准、历史影响和作者声望上来说显然不可能等量齐观,但我们必须承认,在唐代的历史条件之下能够经历战火、岁月的剥蚀和冲刷,保存、流传到今天并且能够被我们阅读的诗歌,都是文学史、文化史的幸运儿。它们能够被保留到今天,也都是一次次历史选择,或者说历史淘汰的结果。文学经典的形成,不会没有一般的规律和特殊的内外原因。我们今天读到的唐诗,都是被选择的唐诗,也都是唐诗中不同维度上的经典或精华。早在唐代,就出现了不少“唐人选唐诗”的选本,比较著名的有殷璠的《河岳英灵集》、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等。宋代以后则出现了更多包含唐诗或以唐诗为对象的总集或选本,比如北宋初年的《文苑英华》、王安石的《四家诗选》,南宋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真德秀的《文章正宗》等,明代高棅的《唐诗品汇》则首先明确了唐诗写作所包含的“初盛中晚”的发展阶段。我们阅读唐诗,一方面通过诗歌来了解唐代的文学和历史,另一方面也可以透过它的出处,来了解编选者所处时代的文学趣味和审美风尚。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重要的清代选本。它的编选者是孙洙(1711-1778),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是无锡人。孙洙乾隆九年(1744)中顺天举人,历任大城、卢龙、邹平等地县令,后任江宁教授,为官期间有很高的民望。他留给世间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这部《唐诗三百首》了。世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以说这部书是清代中期以来普及程度最高的唐诗选本,对唐代各种体裁的诗歌都按照时代的顺序作了编选。《唐诗三百首》的当代注本、译本也相当丰富。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每首诗歌的注释和艺术特色的赏析。因为诗歌有其作为韵文的特殊美感,中国古典诗歌更是如此,而简单的白话译文则很难达到、甚至很可能会破坏这种效果,故本书不涉及“译文”的内容。本书的注释,主要参考了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和陶文鹏、吴坤定、张厚感《唐诗三百首新译》(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的成果,特此说明并致谢。 裴云龙 2017年6月

文摘

版权页:

《长干行》是乐府歌词《杂曲歌辞》的调名。这首诗兼有叙事和抒情的内容,讲述了一位女子自少年时与丈夫定情以及成婚之后的幸福生活,直到如今相隔万里的寂寞。
诗的开头写道,遥想当年,在我的短发刚刚能盖住额头的时候,我们两个就在门前折花尽情玩耍。那时候,你骑着竹竿当作大马赶来找我玩,我们俩绕着井栏杆互相追赶着玩弄手里的青梅。我们在长干那一带地方住了很长时间,天真烂漫不分你我,从来没有过嫌隙和猜忌。
十四岁那年,我就嫁给了你,那时候因为害羞都不敢绽开笑容。每天我只是默默低头对着昏暗的墙壁,听到你叫我都不敢抬头用正眼直视。没想到,那种情形跟小时候咱们玩耍的时候相比,竟然是那样不同!十五岁的时候,我才习惯了夫妻的生活,眉头慢慢舒展,脸上也有了笑容。你我二人也一起许下诺言,即使死后化成灰烬也要永远在—起。我们都发誓要像古时候的尾生那样,宁愿为信守诺言而死,哪里会想到未来的我会像登上望夫台一样,每天在思念和期盼中度过漫漫长夜。
ISBN9787518041534,7518041537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裴云龙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