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 9787545456196,754545619X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4193865 类别: 图书 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
编辑推荐

《自卑与超越》是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著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缺陷,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理解生活,并学会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具有极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学术价值。

媒体推荐

在我看来,阿德勒一年比一年显得正确。随着事实的积累,这些事实对他关于人的形象的看法予以越来越强有力的支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马斯洛

作者简介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译者:吴丹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他认为科学知识的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类本身的贡献。他提出“自卑与超越”“社会情感”是性格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一观点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阿德勒一生精力充沛,勤于著述,发表论文、出版著作300余种。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生活的科学》《神经症问题:病例史手册》《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阿德勒的著作被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意大利语、俄语、汉语、日语、韩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生活中的三种关系
生活的意义
童年境遇的影响
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 思维与身体
思维和身体的交互关系
思维的作用
思维和身体的不同特征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情结
优越感目标
第四章 早期记忆
个性表达与个体记忆
早期记忆的重要性
早期记忆的案例
第五章 梦
旧式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派梦的解析
个体心理学对梦的解析
梦的来源
梦境分析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合作中决不能有偏爱
排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教育的变革
教师的任务
学校里的合作与竞争
遗传及天赋的谬论
孩子的个性发展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八章 青春期
青春期的意义
面对挑战
青春期的问题
青春期性心理问题
第九章 犯罪及其预防
了解犯罪心理
童年生活影响人生态度
犯罪性格的构成
犯罪案例
体罚无效
罪犯的形成过程
合作的重要性
解决犯罪问题的方法
第十章 职业
职业问题
早期培养
个体与天才
解决之道
第十一章 个体与社会群体
相互合作
宗教、政治以及社会生活
精神障碍
社会兴趣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爱情与婚姻的意义
平等的合作关系
亲密关系的教育
婚姻对孩子的影响
婚姻的问题
爱情、婚姻与幸福
解决婚姻问题依靠工作、兴趣和合作
婚姻不是个人问题的解决方式

文摘

童年境遇的影响
从童年的早期阶段开始,我们便能发现人类对这种“生活的意义”的无意识摸索。即便是婴儿,也在努力评估自己的力量以及自身在周遭整体生活中的分量。儿童在五岁多,快进入六岁的时候会形成一套统一透明的行为模式,解决问题与挑战的个人风格。他们对能够从世界与自身获取什么已经形成了深刻且永久的固定概念。从此刻起,他将用一套稳定的统觉策略(Scheme of apperception)来看待世界:经验在被接受之前已经被理解,这种理解通常会呼应生活被赋予的原始意义。即便这个意义被严重误解,即便解决问题与挑战的方法不断将我们置于不幸和痛苦之中,我们也不会轻易放弃它。只有重新考虑做出错误理解的情形,找出错误并对统觉策略进行修正,人们赋予生活的意义当中的错误才能得以改正。也许,在极少数情况下,个体会由于无法承受错误的解决方法所带来的后果而修正他赋予生活的意义,并且他自己能够成功实现改变。但是,如果不是某些社会压力,或者说,如果不是发现自己一意孤行将会走投无路的话,他是不会改变的。大多数情况下,解决方法最好在他人的协助下完成修正,这个人在了解这些意义方面接受过训练,他能够帮助个体发现最初的错误,提出一种更合适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理解童年境遇的不同角度做一个简单描述。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可以被赋予截然不同的意义。一个有过不幸经历的人不会纠结于这些经历,除非它们向他表明,为了未来的发展,某些事可以得到补救。他会想:“我们必须努力除去这些不愉快的经历,确保我们的后代得到更好的对待。”另外一种人会觉得:“生活太不公平了。其他人永远得到最好的。如果世界待我如此,我为什么要待它好呢?”一些父母在提起自己的孩子时体现出了同样的思维:“我小时候过得也很苦,不照样挺过来了。他们凭什么就不行呢?”第三种人则认为:“由于我的不幸童年,我做的一切事都应该被原谅。”这三种人的行动清楚体现了他们的理解,除非改变自己的理解,否则他们绝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个体心理学在此突破了决定论的理论精神,任何经历都无法构成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不会从自身经历的震撼即所谓的创伤中受折磨,但是我们会从中提炼出符合我们目标的东西。我们是由我们自己赋予自身经历的意义决定的,而当我们将某些特殊经历视作未来人生的基础时,其中通常都会包含着某种错误。意义不是由生活中的情状决定的,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对这些情状赋予的意义来决定我们自己。
然而,童年的某些情况经常会让人对生活赋予一种严重错误的意义,大多数失败者便由身处这些情况中的儿童发展而来。首先,我们必须假设这些儿童身体上存在缺陷,婴儿时期体弱多病。这些儿童自身的负担过于沉重,他们很难想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除非他们身边有个人可以将他们的注意力从自身吸引到别处,让他们对别人产生兴趣,否则,他们可能只关注自己的感觉。之后,将自己与周遭人进行比较,他们会变得沮丧。在我们当代的文明中,甚至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类的怜悯、嘲笑或避讳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所有这些情形都可能让他们与他人隔绝、只关注自己,丧失了在公共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希望,认为自己被世界羞辱。
P10-12
ISBN9787545456196,754545619X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