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新论:理论和数理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978730025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作者简介

孟 捷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方法论。现任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总干事、《政治经济学报》主编,以及国际知名出版物Research in Political Economy的编委。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价值和积累理论》(2018)、《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2016)等,并有译著《权力与货币:马克思主义的官僚理论》(曼德尔著,与李民骐合译,2000)、《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鲍尔斯等著,与赵准、徐华合译,2010)。2007年作为丛书主编组织翻译了《演化和创新经济学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冯金华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了学术专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数学原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社会项目评估研究》等。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和价值量的决定……………………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价值决定的表现形式……………………………………… 7
第三节 价值决定的客观基础…………………………………… 26
第四节 结语……………………………………………………… 37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非均衡和不确定性:
对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概念的再阐释……………………… 3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论的诘难………… 40
第二节 围绕两种市场价值概念的争论………………………… 46
第三节 市场价值的决定与资本积累基本矛盾………………… 67
第四节 作为一种演化理论的劳动价值论……………………… 89
第三章 复杂劳动还原与产品的价值决定:理论和数理分析……… 94
第一节 复杂劳动还原的理论分析……………………………… 96
第二节 教育培训劳动和剥削率………………………………… 109
第三节 部门间复杂劳动的还原………………………………… 111
第四节 关于部门间复杂劳动还原的经验研究………………… 119
第五节 部门内复杂劳动的还原………………………………… 121
第六节 结语……………………………………………………… 123
第四章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
一个简史……………………………………………………… 124
第一节 成正比理论的源起:个别企业层面的成正比………… 125
劳动价值新论: 理论和数理的研究
2
第二节 成正比与成反比………………………………………… 133
第三节 成正比规律向其他层面的推广………………………… 136
第四节 作为成正比理论之“硬核”的五个命题……………… 139
第五章 从“新解释”到价值转形的一般理论……………………… 141
第一节 以“新解释”为中心的当代转形理论:一个批判的
概述……………………………………………………… 142
第二节 非均衡与第二种市场价值概念………………………… 157
第三节 价值转形的一般理论…………………………………… 163
第四节 结语……………………………………………………… 168
附 录 总产品与重复计算……………………………………… 169
第六章 不必要的价值转形:对鲍特基维茨转形进路的批判……… 173
第一节 引言……………………………………………………… 173
第二节 静态偏离系数模型……………………………………… 176
第三节 静态技术系数模型……………………………………… 184
第四节 动态模型………………………………………………… 194
第五节 结语……………………………………………………… 201
第七章 从单一生产到联合生产:价值决定的一般理论…………… 202
第一节 引言……………………………………………………… 202
第二节 斯蒂德曼之谜…………………………………………… 206
第三节 谜的破解………………………………………………… 210
第四节 价值决定:单一生产和联合生产……………………… 220
第五节 结语……………………………………………………… 232
第八章 国别价值、国际价值和国际贸易…………………………… 235
第一节 文献回顾和主要假设…………………………………… 235
第二节 国别价值………………………………………………… 243
第三节 国际价值………………………………………………… 250
第四节 国际贸易………………………………………………… 260
第五节 结语……………………………………………………… 267
参考文献………………………………………………………………… 269

文摘

收入本书的是两位作者近年来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系列论文。这些论文有的是各自独立撰写的,有的则是双方合作的产物。近年来,在频繁的思想交流和共同研究中,我们分享和接受了彼此的许多观点,并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大致说来,本书在内容上有以下特点:第一,将非均衡的视角引入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重新解释了马克思的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第二,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联系出发,对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如市场价值的决定、复杂劳动还原、转形问题、联合生产、国际价值等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结论;第三,对中国学者———包括本书作者在内———在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的一个独特贡献,即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由于本书的内容大体局限在劳动价值论的范围内,一些与书中主题密切相关但主要涉及剩余价值论的研究成果,没有收入本书。收入书中的论文一则来自不同作者,二则写作年代也不同,因而各章间数学符号未能统一,敬请读者谅解。研究过程中,我们曾通过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秘书处在各地举办的“政治经济学新连线工坊”、上海财经大学数理政治经济学年会等场合,听取了同行们具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理论观点总是在批评和砥砺的过程中成熟的,我们希望,借助本书的出版还能听到更多的意见,以推动劳动价值论研究中国学派持续健康地发展。
ISBN9787300252
出版社启迪·小文学杂志社
作者孟捷,冯金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