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语篇互文视角下的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由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出版。
作者简介
杨家勤(1970—),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滁州师专外语系,同年9月入职于安徽省肥东县梁园中学;1997年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6月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入职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原安徽教育学院外语系);2011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申请立项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项目(2009年)、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2011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年)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13年),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引言
第一节题解、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题解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相关研究述评
一、现代演讲学关于叙事的研究
二、修辞学视角的叙事研究
三、叙事学领域涉修辞研究
四、成就与问题
第三节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理论架构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理论框架
第四节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
小结
第二章作为修辞的叙事与叙事修辞
第一节叙事修辞理论的三个阶段和两种观点
一、三个阶段
二、叙事的修辞属性辨析
第二节叙事修辞领域代表性理论
一、韦恩布思的小说修辞学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技巧理论
三、西蒙查特曼的叙事话语理论
四、戴卫赫尔曼和其他叙事学者
五、国内叙事修辞理论研究现状概述
六、早期的叙事修辞理论概论
第三节《作为修辞的叙事》和《修辞叙事学》
一、《作为修辞的叙事》
二、《修辞叙事学》
三、《修辞叙事学》与《作为修辞的叙事》
第四节叙事修辞理论体系:整合与调适
一、已有叙事修辞理论成就简评
二、主要问题
三、叙事修辞理论的框架体系
小结
第三章修辞性叙事理论建构
第一节概念
第二节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修辞学与哲学的历史渊源
二、叙事修辞理论的哲学气质
三、实用主义哲学与修辞性叙事
四、建构主义哲学与修辞性叙事
第三节修辞性叙事运行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一、语篇语言学理论基础
二、修辞性叙事与言语行为理论
第四节修辞性叙事与其他叙事
一、学科叙事:虚构叙事与纪实叙事
二、跨语篇层次叙事
小结
第四章作为修辞的演讲叙事
第一节演讲与演讲叙事
一、演讲的劝说本质
二、体裁互文性的演讲语篇
三、情景修辞性演讲
第二节演讲叙事的修辞性功能研究
一、作为语篇导向的叙事
二、作为佐证的叙事
三、作为情感诉诸的叙事
四、三种功能在演讲语篇中的分布研究
第三节演讲叙事结构模式分析
一、叙事结构理论
二、演讲语篇中的叙事模式
三、演讲叙事的结构性缺损
四、情节的简化
第四节演讲叙事的取材倾向性特色
一、米勒的启示
二、取材倾向性原则
三、语言选择的倾向性
第五节演讲叙事与修辞性叙事
小结
第五章总结
一、本研究主要内容回顾
二、本研究研究的局限性
三、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首先,在叙事目的性方面,文学叙事目的是要吸引读者的兴趣,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创新,为了标新立异,可以随意删改、移位或添加任何可能的细节。受众参与的初衷仅是获得娱乐,并不在乎叙事信息的真假,即使以历史事件或真实人物为素材的文学叙事也必然充斥着大量虚构的情节。纪实性叙事追求尽可能客观地呈现事件本身,目的是向受众报道或介绍过去发生的事情,受众阅读的此类叙事主要是为了获取客观信息,而不仅限于娱乐。
反映在语篇建构方面,文学叙事的事件序列及主次之关系可依据作者谋篇目的而任意调换,甚至为了特殊效果而有意模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詹姆斯费伦的研究证明《魔法》中的各故事层界限相当模糊。(1996:4—5)纪实性叙事事件序列及层次关系必须以事实为准则,叙事者的主观能动仅体现在事件细节的众寡和语词色彩的选择等方面。
《语篇互文视角下的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由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出版。
作者简介
杨家勤(1970—),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滁州师专外语系,同年9月入职于安徽省肥东县梁园中学;1997年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6月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入职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原安徽教育学院外语系);2011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申请立项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项目(2009年)、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2011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年)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13年),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引言
第一节题解、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题解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相关研究述评
一、现代演讲学关于叙事的研究
二、修辞学视角的叙事研究
三、叙事学领域涉修辞研究
四、成就与问题
第三节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理论架构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理论框架
第四节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
小结
第二章作为修辞的叙事与叙事修辞
第一节叙事修辞理论的三个阶段和两种观点
一、三个阶段
二、叙事的修辞属性辨析
第二节叙事修辞领域代表性理论
一、韦恩布思的小说修辞学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技巧理论
三、西蒙查特曼的叙事话语理论
四、戴卫赫尔曼和其他叙事学者
五、国内叙事修辞理论研究现状概述
六、早期的叙事修辞理论概论
第三节《作为修辞的叙事》和《修辞叙事学》
一、《作为修辞的叙事》
二、《修辞叙事学》
三、《修辞叙事学》与《作为修辞的叙事》
第四节叙事修辞理论体系:整合与调适
一、已有叙事修辞理论成就简评
二、主要问题
三、叙事修辞理论的框架体系
小结
第三章修辞性叙事理论建构
第一节概念
第二节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修辞学与哲学的历史渊源
二、叙事修辞理论的哲学气质
三、实用主义哲学与修辞性叙事
四、建构主义哲学与修辞性叙事
第三节修辞性叙事运行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一、语篇语言学理论基础
二、修辞性叙事与言语行为理论
第四节修辞性叙事与其他叙事
一、学科叙事:虚构叙事与纪实叙事
二、跨语篇层次叙事
小结
第四章作为修辞的演讲叙事
第一节演讲与演讲叙事
一、演讲的劝说本质
二、体裁互文性的演讲语篇
三、情景修辞性演讲
第二节演讲叙事的修辞性功能研究
一、作为语篇导向的叙事
二、作为佐证的叙事
三、作为情感诉诸的叙事
四、三种功能在演讲语篇中的分布研究
第三节演讲叙事结构模式分析
一、叙事结构理论
二、演讲语篇中的叙事模式
三、演讲叙事的结构性缺损
四、情节的简化
第四节演讲叙事的取材倾向性特色
一、米勒的启示
二、取材倾向性原则
三、语言选择的倾向性
第五节演讲叙事与修辞性叙事
小结
第五章总结
一、本研究主要内容回顾
二、本研究研究的局限性
三、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首先,在叙事目的性方面,文学叙事目的是要吸引读者的兴趣,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创新,为了标新立异,可以随意删改、移位或添加任何可能的细节。受众参与的初衷仅是获得娱乐,并不在乎叙事信息的真假,即使以历史事件或真实人物为素材的文学叙事也必然充斥着大量虚构的情节。纪实性叙事追求尽可能客观地呈现事件本身,目的是向受众报道或介绍过去发生的事情,受众阅读的此类叙事主要是为了获取客观信息,而不仅限于娱乐。
反映在语篇建构方面,文学叙事的事件序列及主次之关系可依据作者谋篇目的而任意调换,甚至为了特殊效果而有意模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詹姆斯费伦的研究证明《魔法》中的各故事层界限相当模糊。(1996:4—5)纪实性叙事事件序列及层次关系必须以事实为准则,叙事者的主观能动仅体现在事件细节的众寡和语词色彩的选择等方面。
ISBN | 9787519209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作者 | 杨家勤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