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由俞冲所著的《京腔儿的前世今生--150年来的北京话(上下)(精)》一书不同于以往有关北京方言工具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该书从“动态”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编撰,而并非以收录词条多寡为胜。这里所谓“动态”,除了前述的“从语言发展史视角展示北京方言”外,更在于不是孤立地罗列与解释某些京语词汇,而是重视其在句中的作用。书中往往通过同一词汇在不同例句即语境中的不同含义,乃至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某些语音变异所体现的语义差别,来“动态”地表现京语。
2.对京语的追根溯源。北京地区因中古以来多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下,致使阿尔泰语系对京语的深远影响、产生了所谓“幽燕语”,此类语汇早在七个世纪前的《元曲》中即已出为此本书在正文之外,又特设了《满蒙语汇》、《元曲语汇》、《外来语汇词条》等专项,便于读者查询参考。
3.本书作者在北京活语音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对北京话语音的构成方式及其原因有着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
4.作者在该书中将19世纪以来的北京话划分为四个阶段的说法,亦是新见。值得语言学界重视。
作者简介
俞冲,工程师,文史爱好者,现退休,长期研究北京话的发展变迁,本书凝聚了他十余年的心血。
目录
绪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凡例
卷一 十九世纪中叶的北京方言
序言
《儿女英雄传》词条
附录壹
满蒙语汇壹
卷二 二十世纪初的北京方言32
序言
《小额》词条
《春阿氏》词条
附录贰
满蒙语汇贰
《小额》一抟中的外来语词汇
《春阿氏》一书中的外来语词汇
卷三 二十世纪中叶的北京方言
序言
前期小说词条
中期小说词条
后期小说词条
话尉剧本词条
附录叁
满蒙语汇叁
《老舍小说全集》、《老舍尉作全集》外来语汇词条
卷四 二十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初的北京方言
序言
《王朔文集》词条
附录肆
满蒙语汇肆
附一 元曲语汇
附二 关于京语轻声、变读及儿化音之说明
附三 京语儿化音之分类
附四 北京话的“泛普通话化及网络化”趋势
参考书目
索引
跋·老舍作品与北京话
后记
由俞冲所著的《京腔儿的前世今生--150年来的北京话(上下)(精)》一书不同于以往有关北京方言工具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该书从“动态”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编撰,而并非以收录词条多寡为胜。这里所谓“动态”,除了前述的“从语言发展史视角展示北京方言”外,更在于不是孤立地罗列与解释某些京语词汇,而是重视其在句中的作用。书中往往通过同一词汇在不同例句即语境中的不同含义,乃至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某些语音变异所体现的语义差别,来“动态”地表现京语。
2.对京语的追根溯源。北京地区因中古以来多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下,致使阿尔泰语系对京语的深远影响、产生了所谓“幽燕语”,此类语汇早在七个世纪前的《元曲》中即已出为此本书在正文之外,又特设了《满蒙语汇》、《元曲语汇》、《外来语汇词条》等专项,便于读者查询参考。
3.本书作者在北京活语音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对北京话语音的构成方式及其原因有着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
4.作者在该书中将19世纪以来的北京话划分为四个阶段的说法,亦是新见。值得语言学界重视。
作者简介
俞冲,工程师,文史爱好者,现退休,长期研究北京话的发展变迁,本书凝聚了他十余年的心血。
目录
绪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凡例
卷一 十九世纪中叶的北京方言
序言
《儿女英雄传》词条
附录壹
满蒙语汇壹
卷二 二十世纪初的北京方言32
序言
《小额》词条
《春阿氏》词条
附录贰
满蒙语汇贰
《小额》一抟中的外来语词汇
《春阿氏》一书中的外来语词汇
卷三 二十世纪中叶的北京方言
序言
前期小说词条
中期小说词条
后期小说词条
话尉剧本词条
附录叁
满蒙语汇叁
《老舍小说全集》、《老舍尉作全集》外来语汇词条
卷四 二十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初的北京方言
序言
《王朔文集》词条
附录肆
满蒙语汇肆
附一 元曲语汇
附二 关于京语轻声、变读及儿化音之说明
附三 京语儿化音之分类
附四 北京话的“泛普通话化及网络化”趋势
参考书目
索引
跋·老舍作品与北京话
后记
ISBN | 9787540242480 |
---|---|
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作者 | 俞冲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