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跨文化语言社会化研究 978756631815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语言社会化研究》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史兴松,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商务英语系主任,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副秘书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3部,在国际SSCI权威期刊Modern Language Journal、Journal of Pragmatics、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及国内权威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大力促进来华留学生语言文化习得的政治经济学意义
第二节 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鸟瞰
第三节 对外汉语研究概况
第四节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跨文化语言社会化理论综述
第一节 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域
第二节 社会文化语言学的超学科整合趋势
第三节 本研究的总体构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章 来华初期的跨文化体验
第一节 课外跨文化适应问题
第二节 文化距离与课内交际模式的跨文化适应
第三节 来华之前跨文化体验的影响
第五章 留学生汉语课堂交际常规
第一节 本研究中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常规
第二节 留学生在汉语课堂的参与模式
第三节 影响课堂交际的因素
第六章 权势关系、主体身份和学习投入
第一节 学习投入类型不同的留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第二节 语言社会化进程中社会因素、主体因素与语言文化习得的动态互构机制
第七章 汉语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动机类型和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和描述性分析
第二节 影响动机的因素与各类动机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其他数据统计结果
第四节 汉语学习动机的动态性分析
第八章 来华后的跨文化语言社会化结果
第一节 对外汉语课堂交际常规的积极语言社会化和消极语言社会化行为
第二节 留学生跨文化语言社会化进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成长
第九章 理论总结与教育启示
第一节 本书内容总结
第二节 理论总结
第三节 来华教育所产生的深远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第四节 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第一部分(英文稿)
附录2 访谈提纲第一部分(中文稿)
附录3 访谈提纲第二部分(英文稿)
附录4 访谈提纲第二部分(中文稿)
附录5 调查问卷(英文稿)
附录6 调查问卷(中文稿)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本研究对留学生语言文化习得的观察分为课内、课外两种形式,但以课内观察为主。这是因为对于留学生来说,课内的学习与交流是其学习演练第二语言的主要媒介和平台;与此相应,对于研究者来说,观察留学生课内学习情况是了解其跨文化语言社会化进程的主要窗口。
课堂内的观察
本研究在课堂内的观察,主要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本研究的一名主要成员长期从事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是我校留学生汉语教研室的主任和教学骨干,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留学生汉语教学和学习情况非常了解。另外,课题组其他成员分三个阶段从2011年至2012年分别进行了三个学期的课堂跟踪调查。我们在第一个学期进行了初步预调研。预调研过程中,为了更近距离、更自然地与留学生接触并对汉语教学有更具体的了解,课题负责人申请成为所在高校中文学院的兼职教师,承担了一个班的《大学汉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任务。教学中,研究者对班中16名学历生(除一名学生来自俄罗斯之外其他学生都来自亚洲)的背景、汉语水平、学习动机和课堂表现都进行了非常具体的考察。另外,通过实地汉语教学以及与所在教学组其他教师积极沟通,对本校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教学组织体系、学生基本状况、教学环境、师资构成、授课大纲、教学模式等都形成比较具体的认识。同期,研究者还获准去听过三个老师的汉语课,并在课后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些都为我们制定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ISBN9787566318152
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史兴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