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挂牌仪式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演讲录) 978752030905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挂牌仪式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演讲录》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王立胜,男,汉族,1963年1月生,山东省莒南县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法学博士,副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副所长。裴长洪,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从事政治经济学、中国开放型经济等领域研究。1995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与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05年5月31日曾为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讲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参与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中国标准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目录

第一部分领导讲话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智库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的创办意义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途径
第二部分创新智库挂牌仪式嘉宾演讲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关键是揭开“六个结合”之谜
协调推进“放管服”改革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增长质量
马克思宏观经济数理模型的系统构建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大原则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嘉宾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寻本溯源
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性质和定位问题的思考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驱动理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资源重新配置追赶型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
教育贫困为何不降反升?——基于教育投资、工作经验回报的实证分析
渠道管制与秩序冲突及其治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郑永年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讨论了中国模式,认为中国的经济模式正是由中国的政治模式促成的;他从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经济发展对最低限度社会政治秩序、有效产权保护和基本社会正义的需求以及民主化所需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结构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的政治模式、他认为从经济上看,中国模式为复合型或混合型经济模式,可以从混合所有权制度、出口导向和内部需求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三个方面概括中国的经济模式。
围绕中国模式展开的争论,其实质是解释中国经济奇迹的话语权之争。就中国自身而言,无意于甚至排斥形成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模式。但是不同的话语权体系正在争夺关于中国成就和中国奇迹的解释权,并在当下发展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议题。中国问题和中国现象从未像今天这样引发如此广泛的国际学术讨论。这些话语权之争,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国际学术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虽然并不同意使用“中国模式”等具体范畴,但中国必须在理论上回答自己的经济道路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胜利还是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成功。这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必须面对的理论问题。
ISBN978752030905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立胜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