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基于数据库的汉语零形回指研究与解析》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博士,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语言学理论与应用、语言对比与翻译、外语教学。中国翻译协会理事,2013—2017教育部英语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九项省级研究课题、一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一项省级成果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省级优质课程。在《中国语文》、《外国语》、《中国翻译》、《汉语学习》、《外语教学》、Modern Language Journal、《语言学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等CSSCI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语言学流派与发展》、《英汉回指的研究:视角与前景》等著作与编著共7部。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回指
第二节零形回指
第三节本研究的目标、目的、方法与意义
第四节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国内外回指研究综述
第一节国外的回指研究
一基于形式语法的回指研究
二基于语义的回指研究
三基于功能语用的回指研究
四基于语篇功能的回指研究
五基于认知的回指研究
六以计算机自动识别为目标的回指研究
七机器翻译系统中的回指处理
八基于中心理论的回指解析
第二节国内的回指研究
一回指的话语语用分析
二基于功能与认知的回指研究
三回指的计算机解析
四机器翻译中的回指处理尝试
第三节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问题与不足
第三章本研究的框架
第一节vanDijk的语篇处理心理机制
第二节Ariel的可及性理论体系
第三节Keenan&Comrie的句法位置可及性等级体系
第四节Fox的语篇结构层次性
第五节中心理论和指称参照点等理论的核心概念
第六节语块理论
第七节机器自学习回指解析模式
第四章研究设计与数据库建设
第一节语料准备
一语料的选取
二语料的内容
三语料的数量
第二节语料的标注
一零形回指的确定与标注
二基本标注单位的确定
三句子、小句单位的确定
四结构关系的确定
五其他规定
六语料标注的成分
第三节数据库设计与建设
一数据库的设计
二数据库的建设
三数据记录整理
第五章零形回指的分布状态与特征
第一节零形回指的距离分布情况
第二节零形回指的位置分布情况
第三节零形回指的位置关系分布
第四节零形回指在不同体裁中的使用数量与位置关系
一零形回指使用数量的分体裁考察
二零形回指位置关系的分体裁考察
第五节零形回指的结构层次分布
第六节其他情况记录
一其他规律
二一些特例和复杂情况
第六章零形回指的位置关系及先行语位置等级体系
第一节零形回指的位置
一零形回指先行语的位置
二零代词的位置
第二节零形回指的位置关系
一“主题—主题”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二“主题—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三“主题—宾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四“主题—旁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五“主语属格语—主题”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六“主语属格语—主语属格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七“主语属格语—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八“主语—主题”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九“主语—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主语—宾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一“主语—旁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二“宾语—主题”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三“宾语—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四“宾语—宾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五“宾语—旁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六“宾语的属格语—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七“宾语的属格语—宾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八“旁语—主题”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九“旁语—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二十“旁语—宾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第三节零形回指的位置关系等级体系
第七章主题性、生命性与零形回指
第一节主语属格语的主题性与生命性
一可以受零代词回指的主语属格语
二主语属格语的零回指关系
三主语属格语与主语的回指分化
四主语属格语零形回指的认知理据
五小结
第二节存现宾语的凸显性与零形回指
一存现句和存现动词
二存现结构和主题引入
三存现结构和零形回指
四先行语为存现宾语的零形回指
五存现结构中的注意观和图形—背景关系
第三节“把”+NP位置的凸显性与零形回指
一“把”字结构的零形回指及其位置
二“把”字结构零形回指的照应强度
三“把”字结构零形回指的排序问题
第四节生命性与零形回指先行语的分体裁考察
第八章平行性、层次性与零形回指
第一节零形同指的平行性
一句法位置平行
二结构层次平行
三零形回指的平行推移与延续
四反指中的平行
五平行性的标记
第二节零形回指的层次性
一话语的多种层次结构
二层次性与零形回指的换位
三层次性与零形反指
四层次性与零形回指的断续及长距离回指
第三节指向宾语的零形回指
一指向宾语的零形回指的类型
二指向宾语的零形回指的结构特点
三指向宾语的零形回指的识别
四小结
第四节余论
……
第九章零形回指的解析验证
第十章零形指称中的模糊性
第十一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零形回指语料分类标注
文摘
版权页:
Ariel (1988, 1990)认为,以上只是指称词语可及性的一般情况。不能仅仅按照三种不同的语境简单地给指称词语分类,将某一种指称词语与某一种语境对应。她认为,语境差异虽然是大脑记忆差异的一种反映,大脑记忆的差异也可以反映在其他方面。语言中的不同指称形式,在被用作“连接成分”以建立语篇衔接的同时,也用于指称给定的语篇中出现过的各种实体。那么,不同形式的指称词语也就可以标示它们的指称实体从语篇的心理表征中被提取的相对可及性。不仅如此,Ariel认为,在指称所采取的形式和它所表示的实体的可及性之间也具有一种“形式—功能”相关关系。编码所采取的形式越精确,则它所表示的可及性越低,所指对象被提取的难度就越大,相反,编码所采取的形式越单薄,则它所表示的可及性就越高,所指对象被提取的难度就越低。为此,Ariel把指称词语看作可及性标示语——标示着所指实体在记忆结构中的心理表征的可及程度,并通过对英语实际语篇中的不同的指称词语的分布和指称同一对象的最靠近的词语之间的语篇距离的统计证明了这一点。
《基于数据库的汉语零形回指研究与解析》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博士,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语言学理论与应用、语言对比与翻译、外语教学。中国翻译协会理事,2013—2017教育部英语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九项省级研究课题、一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一项省级成果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省级优质课程。在《中国语文》、《外国语》、《中国翻译》、《汉语学习》、《外语教学》、Modern Language Journal、《语言学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等CSSCI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语言学流派与发展》、《英汉回指的研究:视角与前景》等著作与编著共7部。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回指
第二节零形回指
第三节本研究的目标、目的、方法与意义
第四节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国内外回指研究综述
第一节国外的回指研究
一基于形式语法的回指研究
二基于语义的回指研究
三基于功能语用的回指研究
四基于语篇功能的回指研究
五基于认知的回指研究
六以计算机自动识别为目标的回指研究
七机器翻译系统中的回指处理
八基于中心理论的回指解析
第二节国内的回指研究
一回指的话语语用分析
二基于功能与认知的回指研究
三回指的计算机解析
四机器翻译中的回指处理尝试
第三节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问题与不足
第三章本研究的框架
第一节vanDijk的语篇处理心理机制
第二节Ariel的可及性理论体系
第三节Keenan&Comrie的句法位置可及性等级体系
第四节Fox的语篇结构层次性
第五节中心理论和指称参照点等理论的核心概念
第六节语块理论
第七节机器自学习回指解析模式
第四章研究设计与数据库建设
第一节语料准备
一语料的选取
二语料的内容
三语料的数量
第二节语料的标注
一零形回指的确定与标注
二基本标注单位的确定
三句子、小句单位的确定
四结构关系的确定
五其他规定
六语料标注的成分
第三节数据库设计与建设
一数据库的设计
二数据库的建设
三数据记录整理
第五章零形回指的分布状态与特征
第一节零形回指的距离分布情况
第二节零形回指的位置分布情况
第三节零形回指的位置关系分布
第四节零形回指在不同体裁中的使用数量与位置关系
一零形回指使用数量的分体裁考察
二零形回指位置关系的分体裁考察
第五节零形回指的结构层次分布
第六节其他情况记录
一其他规律
二一些特例和复杂情况
第六章零形回指的位置关系及先行语位置等级体系
第一节零形回指的位置
一零形回指先行语的位置
二零代词的位置
第二节零形回指的位置关系
一“主题—主题”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二“主题—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三“主题—宾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四“主题—旁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五“主语属格语—主题”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六“主语属格语—主语属格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七“主语属格语—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八“主语—主题”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九“主语—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主语—宾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一“主语—旁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二“宾语—主题”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三“宾语—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四“宾语—宾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五“宾语—旁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六“宾语的属格语—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七“宾语的属格语—宾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八“旁语—主题”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十九“旁语—主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二十“旁语—宾语”位置关系的零形回指
第三节零形回指的位置关系等级体系
第七章主题性、生命性与零形回指
第一节主语属格语的主题性与生命性
一可以受零代词回指的主语属格语
二主语属格语的零回指关系
三主语属格语与主语的回指分化
四主语属格语零形回指的认知理据
五小结
第二节存现宾语的凸显性与零形回指
一存现句和存现动词
二存现结构和主题引入
三存现结构和零形回指
四先行语为存现宾语的零形回指
五存现结构中的注意观和图形—背景关系
第三节“把”+NP位置的凸显性与零形回指
一“把”字结构的零形回指及其位置
二“把”字结构零形回指的照应强度
三“把”字结构零形回指的排序问题
第四节生命性与零形回指先行语的分体裁考察
第八章平行性、层次性与零形回指
第一节零形同指的平行性
一句法位置平行
二结构层次平行
三零形回指的平行推移与延续
四反指中的平行
五平行性的标记
第二节零形回指的层次性
一话语的多种层次结构
二层次性与零形回指的换位
三层次性与零形反指
四层次性与零形回指的断续及长距离回指
第三节指向宾语的零形回指
一指向宾语的零形回指的类型
二指向宾语的零形回指的结构特点
三指向宾语的零形回指的识别
四小结
第四节余论
……
第九章零形回指的解析验证
第十章零形指称中的模糊性
第十一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零形回指语料分类标注
文摘
版权页:
Ariel (1988, 1990)认为,以上只是指称词语可及性的一般情况。不能仅仅按照三种不同的语境简单地给指称词语分类,将某一种指称词语与某一种语境对应。她认为,语境差异虽然是大脑记忆差异的一种反映,大脑记忆的差异也可以反映在其他方面。语言中的不同指称形式,在被用作“连接成分”以建立语篇衔接的同时,也用于指称给定的语篇中出现过的各种实体。那么,不同形式的指称词语也就可以标示它们的指称实体从语篇的心理表征中被提取的相对可及性。不仅如此,Ariel认为,在指称所采取的形式和它所表示的实体的可及性之间也具有一种“形式—功能”相关关系。编码所采取的形式越精确,则它所表示的可及性越低,所指对象被提取的难度就越大,相反,编码所采取的形式越单薄,则它所表示的可及性就越高,所指对象被提取的难度就越低。为此,Ariel把指称词语看作可及性标示语——标示着所指实体在记忆结构中的心理表征的可及程度,并通过对英语实际语篇中的不同的指称词语的分布和指称同一对象的最靠近的词语之间的语篇距离的统计证明了这一点。
ISBN | 9787520308410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蒋平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