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语文学习质量评价论纲》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首批特约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先后在中学、教研部门、高校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及其改革研究,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测试评价、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学校整体改革、区域教育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系列成果。出版《汉语母语测评史论》《语文学业成就有效测评技能训练》《课堂创生的智慧》《高考作文》等著作多部。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研国家和省市级课题多项,并多次获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与哲学社会科学奖。
目录
第一章学习质量危机与评价之痛
第一节学习质量危机: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内生发展的质量危机:哀莫大于心卑
二、有效发展的质量危机:今天是否告别了“少慢差费”
三、持续发展的质量危机:“杀鸡取卵”式的语文学习到今天消失了吗
四、创造性发展的质量危机:“标准答案”有多标准
第二节评价之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一、“唯评价”与“无评价”:评价的“平衡”之痛
二、“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评价的“需求”之痛
三、“科学评价”与“模糊评价”:评价的“软硬”之痛
四、“分数公平”与“分数污染”:评价的“分数”之痛
第三节走出危机:追寻有意义的学习质量评价
第二章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内涵与功能
第一节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质量的内涵与要素
一、质量的内涵与要素
三、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内涵与要素
第二节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价值追求与目标选择
一、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价值追求: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统一
二、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目标选择:从甄别、诊断到创造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经历
第三节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主要功能与改革方向
一、创造有意义的语文知识学习经历
二、创造有意义的语言应用学习经历
三、创造有意义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经历
四、创造有意义的人文素养学习经历
五、创造有意义的关心维度的学习和学会学习的经历
第三章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转型
第一节外源与内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动力意义
一、激活内心:内生式评价的行动准则
二、唤醒自我:内生式评价的实践指向
第二节低阶与高阶: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生命意义
一、“低阶”“高阶”的内涵与分类
二、高阶内容的评价要点与方法
第三节结果与过程: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发展意义
一、过程评价的立足点:评价与教学相结合
二、过程评价的理想追求:在评价中发展核心素养
第四章语文学习的条件质量评价
第一节语文学习条件质量评价的实践框架
一、语文学习条件质量的评价内容
二、语文学习条件质量的评价方法与步骤
第二节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学生条件质量评价
一、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能力评价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三、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第三节语文学习活动中的教师条件质量评价
一、教师条件质量的评价内容
二、教师条件质量的评价方法
第五章语文学习的过程质量评价
第一节语文学习过程质量评价的内容框架
一、语文学习过程质量评价的内容框架
二、语文学习过程质量评价的内容选择
第二节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准则的编制与使用
一、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准则的编制思路
二、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准则的编制程序
三、阅读能力评价准则的编制思路与要求
四、写作能力评价准则的编制思路与要求
第三节语文学习过程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
一、表现性评价
二、档案袋评价
第六章语文学习的结果质量评价
第一节结果质量评价方案的编制与优化
一、结果质量评价方案的基本框架
二、测试方案的优化重点——明确测试的能力与标准
第二节测试题目的命制与题型选择
一、测试题目的命制原则与思路
二、题型选择
第三节结果质量评价的反思与改进
一、评价反思的主要内容
二、评价反思与改进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西方评价理论在语文学习质量评价中的运用
第一节SOLO分类理论和语文学习质量评价
一、SOLO分类理论:在学习结果的结构分析中评价学习质量
二、SOLO分类理论的评价实践
第二节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语文学习质量评价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知识与认知的整合性评价
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评价实践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评价’是‘评定价值’的简称”,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所谓价值判断,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做出评判。所谓事实判断,是对事物的现状、属性和规律的客观描述。从目前的研究与实践情况看,一项有效的评价主要包括价值标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三项内容。价值标准即评价事物好坏的标准;事实判断,是对评价对象的事实描述与是非判断;价值判断,是对所描述事实的意义做出评判。因此,有效的评价活动,必须首先明确评价对象的价值标准;然后观察和描述评价对象的相关事实,系统采集相关信息;再根据确定的价值标准分析采集到的事实信息,做出价值判断。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要关注“现实”和“潜在”两个方面。关注“现实”,是指对评价对象的现实情况进行判断,明确评价对象已经取得的进步与获得的各种价值;关注“潜在”,是指评价对象目前虽然不具备某些价值,但具有产生某种新价值的可能。只有同时关注“现实”和“潜在”这两个方面,才能帮助评价对象实现增值目的,促进评价对象提升个体价值、团队价值和社会价值。
《语文学习质量评价论纲》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首批特约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先后在中学、教研部门、高校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及其改革研究,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测试评价、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学校整体改革、区域教育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系列成果。出版《汉语母语测评史论》《语文学业成就有效测评技能训练》《课堂创生的智慧》《高考作文》等著作多部。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研国家和省市级课题多项,并多次获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与哲学社会科学奖。
目录
第一章学习质量危机与评价之痛
第一节学习质量危机: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内生发展的质量危机:哀莫大于心卑
二、有效发展的质量危机:今天是否告别了“少慢差费”
三、持续发展的质量危机:“杀鸡取卵”式的语文学习到今天消失了吗
四、创造性发展的质量危机:“标准答案”有多标准
第二节评价之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一、“唯评价”与“无评价”:评价的“平衡”之痛
二、“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评价的“需求”之痛
三、“科学评价”与“模糊评价”:评价的“软硬”之痛
四、“分数公平”与“分数污染”:评价的“分数”之痛
第三节走出危机:追寻有意义的学习质量评价
第二章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内涵与功能
第一节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质量的内涵与要素
一、质量的内涵与要素
三、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内涵与要素
第二节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价值追求与目标选择
一、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价值追求: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统一
二、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目标选择:从甄别、诊断到创造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经历
第三节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主要功能与改革方向
一、创造有意义的语文知识学习经历
二、创造有意义的语言应用学习经历
三、创造有意义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经历
四、创造有意义的人文素养学习经历
五、创造有意义的关心维度的学习和学会学习的经历
第三章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转型
第一节外源与内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动力意义
一、激活内心:内生式评价的行动准则
二、唤醒自我:内生式评价的实践指向
第二节低阶与高阶: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生命意义
一、“低阶”“高阶”的内涵与分类
二、高阶内容的评价要点与方法
第三节结果与过程: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发展意义
一、过程评价的立足点:评价与教学相结合
二、过程评价的理想追求:在评价中发展核心素养
第四章语文学习的条件质量评价
第一节语文学习条件质量评价的实践框架
一、语文学习条件质量的评价内容
二、语文学习条件质量的评价方法与步骤
第二节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学生条件质量评价
一、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能力评价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三、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第三节语文学习活动中的教师条件质量评价
一、教师条件质量的评价内容
二、教师条件质量的评价方法
第五章语文学习的过程质量评价
第一节语文学习过程质量评价的内容框架
一、语文学习过程质量评价的内容框架
二、语文学习过程质量评价的内容选择
第二节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准则的编制与使用
一、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准则的编制思路
二、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准则的编制程序
三、阅读能力评价准则的编制思路与要求
四、写作能力评价准则的编制思路与要求
第三节语文学习过程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
一、表现性评价
二、档案袋评价
第六章语文学习的结果质量评价
第一节结果质量评价方案的编制与优化
一、结果质量评价方案的基本框架
二、测试方案的优化重点——明确测试的能力与标准
第二节测试题目的命制与题型选择
一、测试题目的命制原则与思路
二、题型选择
第三节结果质量评价的反思与改进
一、评价反思的主要内容
二、评价反思与改进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西方评价理论在语文学习质量评价中的运用
第一节SOLO分类理论和语文学习质量评价
一、SOLO分类理论:在学习结果的结构分析中评价学习质量
二、SOLO分类理论的评价实践
第二节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语文学习质量评价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知识与认知的整合性评价
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评价实践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评价’是‘评定价值’的简称”,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所谓价值判断,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做出评判。所谓事实判断,是对事物的现状、属性和规律的客观描述。从目前的研究与实践情况看,一项有效的评价主要包括价值标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三项内容。价值标准即评价事物好坏的标准;事实判断,是对评价对象的事实描述与是非判断;价值判断,是对所描述事实的意义做出评判。因此,有效的评价活动,必须首先明确评价对象的价值标准;然后观察和描述评价对象的相关事实,系统采集相关信息;再根据确定的价值标准分析采集到的事实信息,做出价值判断。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要关注“现实”和“潜在”两个方面。关注“现实”,是指对评价对象的现实情况进行判断,明确评价对象已经取得的进步与获得的各种价值;关注“潜在”,是指评价对象目前虽然不具备某些价值,但具有产生某种新价值的可能。只有同时关注“现实”和“潜在”这两个方面,才能帮助评价对象实现增值目的,促进评价对象提升个体价值、团队价值和社会价值。
ISBN | 9787543586 |
---|---|
出版社 | 广西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张伟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