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其谈语文 7313170084,978731317008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张卫其谈语文》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卫其,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湖州市安吉县凤凰山小学融校长,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兼)。近年来,致力于。乐学善思·乐教善导”的学导型课堂研究,提出了。顺学而导、凸显语用”的教学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简约、灵动”的教学风格。为浙江管首批“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曾获浙江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一等奖,并获“教育部课程改革优秀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酋批教改先进个人”“湖州市劳动模范”“湖州市教学明星”“湖州市首批名教师”等荣誉称号。

目录

上篇 我的语文理念
第一章 我的好课观
第一节 我心中的“好课”——乐学善思 乐教善导
第二节 “学导课堂”的构建
第三节 好课始于“关注文体”
第四节 “学习单”,高效课堂的利器
第五节 “本色语文”探寻
第二章 我的生本观
第一节 学生还想知道什么——以《母鸡》教学目标重构为例
第二节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以阅读教学内容的处理为例
第三节 如何让学生感受语文味——以说明文教学为例
第四节 遵循儿童特点教学阅读策略——以课外阅读为例
第五节 学习习惯也是语文要素——以倾听习惯的培养为例
第三章 我的策略观
第一节 生成性课堂教师干预策略探究
第二节 基于“语用”的小说教学策略
第三节 在自学和提点中进行略读课文教学
第四节 从读到写文意兼得
第五节 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第四章 我的课程观
第一节 同步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路径
第二节 基于阅读素养发展的课外“悦读”
第三节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第四节 “非连续性文本拓展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第五章 我的教研观
第一节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
第二节 借助诊断性评价,提升“批注式阅读”的有效性——以《珍珠鸟》教学为例
第三节 小学语文课堂“边缘区域”学生参与度观察报告
第四节 以评促学:编织好语用教学的篱笆
第五节 让语文命题焕发人性的光彩
下篇 我的语文实践
第六章 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优化课内阅读教学
第二节 提升课外阅读教学品质
第七章 我的课堂实录
第一节 小古文《活见鬼》教学实录及评析
第二节 小小说《军神》课堂实录及评析
第三节 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
第四节 群文《四大民间故事》课堂实录及评析
第八章 我的课程建设
第一节 阅读银行:助力全科阅读
第二节 “绿”中阅读 “动”中提升
第三节 追溯古驿文化,探寻古驿课程——语文拓展性课程《邮驿传书》教学设计与评析
第四节 “走进梅花学语文”微课程开发
第五节 小学语文“微群读”拓展性课程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索引

文摘

版权页:

在《夏洛的网》读书交流课中,根据书中的一个矛盾角色——小老鼠坦普尔顿,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这样一个话题:“你喜欢坦普尔顿吗?为什么?”在“喜欢”与“不喜欢”的观点争论中,教师引导儿童去寻求依据,孩子们的争论同样精彩。有孩子说:“不喜欢。因为坦普尔顿吃的是别人剩下的食物,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有孩子反驳说:“坦普尔顿生来是老鼠,这是它生存的方式,他无从选择,再说这只老鼠只吃别人不要的,又没偷没抢。”……在激烈辩论中,孩子们对书中的人物评价更加客观,对形象的认知更立体了。
这两堂课给我们的启发是:教师课前需要解读文本,找到书本中的矛盾冲突点,同时对儿童在阅读中存在的认知冲突要有所了解,顺应儿童的认知冲突,精选设计两难类话题。“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现灵光”,只有在思维碰撞中才能加深对人物、主题的理解,才能在阅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审美意趣。
ISBN7313170084,9787313170088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卫其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