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肝养血调气机 978753529385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柔肝养血调气机》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余瀛鳌,重量师带徒专家,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医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兼任国务院古籍小组成员、当代中医药技术中心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文献分会副主委等,是我国中医临床文献学科代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出诊专家。曾主编《中国传统医学大系》《中医大辞典》《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中国古籍珍本提要》等多种医籍,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一章自古养命先养肝
1.中医为何重视养肝
2.肝不喊疼,但要人疼
3.遍布全身的“肝”
4.女子以肝为先天
5.“一卵双生”的肝和肾
第二章身体不舒服,根源多在肝
1.偷走健康的大盗贼
2.魂不守舍,怎能安睡
3.别把亚健康不当一回事
4.女人的幸福,重在养肝
5.脾胃病从肝治
6.肝胆相照
第三章每个中医都有自己的常用药
1.我的常用药之一是柴胡
2.一个方子不够,再加一个
3.专门为肝病打造——“三鸡”
4.养生当先养气血
第四章古方调肝,气血盛
1.补气平肝,巧治糖尿病
2.千万不要病上加病
3.古方治糖尿病
4.乾隆皇帝生前最后三味药
5.古方今用
第五章日常养生有妙招
1.明白吃,健康活
2.治未病有“膏”招
3.学会“动手”,一身轻松
4.运动宜适量,过则损

序言

有不少人问我,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一时之间我沉默了,因为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在我看来,长寿是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就如同梦想,你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需要武装自己,一路披荆斩棘,历经种种磨难之后,才有可能到达终点。这样看来,实现长寿和实现梦想是一个道理,只有用良好的生活习惯、顺应自然的心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来武装自己,才有可能达到长寿的目的。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公正的,而想要长寿,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急功近利、盲目养生是不可取的,唯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工作和生活,才能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如今,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些人逐渐偏离了长寿的轨迹。或谓:“百病之源,根在肝脏。”意思是肝脏出现了问题,疾病容易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稍有不慎,便会乘虚而入,人体若长期受到疾病的侵扰,又怎么能长寿呢?因此,想要不生病,应该先学会保护肝脏,即使生了病,也要懂得调肝养肝的重要性。
我行医60余年,接触过难以计数的患者,从肝论治的不在少数。因为五脏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内涵,素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五脏中的肝又和血、气及神经系统等多种症候息息相关。我在临证中,对众多患者实施柔肝治法者殊多,因为它的包含面涉及各种病证,故在肝病的诊治方面用得较多。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了养肝的重要性,主要以历史名家以及我的感悟为主;第二章谈肝病表现出来的若干信号,使人们能及早预防;第三章主要谈我常用的调肝药,穿插一些我多年的经验;第四章专论古方今用及其加减法,希望对今人的保健、医疗有所帮助。了解我的人应该知道,我经常从医书典籍里寻找方法,在继承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调配出适合现代人体质的治病养生方。最后一章我总结了一些养生、治疗的方法,从饮食、膏方、运动,以及按摩穴位等方面来调理肝脏,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各位改善健康。
我曾编纂过多种医典药书,但在编著中医药科普著作方面还是一个“小学生”,我从古今医籍中筛选一些与肝有关的案例和故事,意在让人们重视肝病的保健。在这里谨对出版社有关编辑同志为此书的刊行所做的努力致以深切的谢意。
兹以上述当刍以为序。
余瀛鳌
2017年5月18日

文摘

版权页:

因为产地不一样,主治功效有时也千差万别,所以有些药物在写处方时必须或尽可能地注明产地。比如说贝母的品种颇多,但我们主要说说浙贝和川贝。浙贝外形较大,味苦、性微寒,主要有清化燥痰、开郁散结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痰热郁肺、肺气失降等引起的咳嗽。而川贝看起来小一些,味淡性平,有润肺化痰、肃降虚火的功效,主治虚劳内伤引起的咳嗽。因为两者治疗的疾病有所不同,往往要在处方里标注产地。又比如说沙参,有南产、北产两种,南沙参空松而肥,气味轻清,主要作用在于清肺火;北沙参坚实而瘦,富有脂液,主养胃阴。肺虚有余热而产生的咳嗽,适合用南沙参;若是胃虚而无余热产生的咳嗽,则适合用北沙参。
由此可见,写明道地药材一方面是为了选用质量好、疗效高的药物,而更重要的是使治疗药物更能切合病症;同时道地药材写得清楚也方便配药,否则医生光写贝母、沙参,司药人员在抓药的时候也会感到为难。
有些药材的确要标明产地,不然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但是呢,有些药材虽然也有南北之分,药效和功能却是差不多的,所以不用标明产地。比如说柴胡,种类颇多,有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其中它也分南柴胡和北柴胡。
ISBN9787535293855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余瀛鳌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