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伤寒论方证解析 9787519242046,751924204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实用伤寒论方证解析》由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王醊恩,女,1976年出生于山西省高平市,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任职于滨州医学院,副教授,中医经典教研室主任,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工作十余年来主要从事《伤寒论》《金匮要咯》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在教学中深入研究经方的内涵和外延,对经方的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并利用所学经方知识,用之于临床,验之于临床。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尤其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对其临床及实验研究有独到心得。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他级别课题十余项,发表相关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汤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新加汤
麻黄汤
葛根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栀子豉汤
麻杏甘石汤
白虎加人参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加桂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小建中汤
桂枝人参汤
干姜附子汤
茯苓四逆汤
真武汤
甘草干姜汤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炙甘草汤
黄连汤
五苓散
茯苓甘草汤
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
抵当丸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
小陷胸汤
三物小白散
大黄黄连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旋覆代赭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十枣汤
瓜蒂散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葛根加半夏汤
黄芩汤
白虎汤
猪苓汤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
麻子仁丸
蜜煎方
猪胆汁方
茵陈蒿汤
栀子柏皮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大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白通汤及加猪胆汁汤
附子汤
桃花汤
黄连阿胶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四逆散
吴茱萸汤
猪肤汤
甘草汤
桔梗汤
苦酒汤
半夏散及汤
乌梅丸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麻黄升麻汤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白头翁汤
四逆加人参汤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尤在泾:此伤寒邪解而饮发之证。饮停于中则满,逆于上则气冲而头眩,入于经则身振振而动摇。《金匮要略》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其脉沉紧。”又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又云:“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是也。发汗则动经者,无邪可发,而反动其经气,故与苓、术以蠲饮气,桂、甘以生阳气。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也。
柯韵伯:伤寒初起,正宜发表,吐下非法也。然吐下后不转属太阴,而心下逆满,气上冲胸,阳气内扰也;起则头眩,表阳虚也。若脉浮者,可与桂枝汤如前法。今脉沉紧,是为在里,反发汗以攻表,经络更虚,故一身振摇也。夫诸紧为寒,而指下须当深辨。浮沉俱紧者,伤寒初起之本脉也;浮紧而沉不紧者,中风脉也。若下后结胸热实而脉沉紧,便不得谓之里寒。此吐下后而气上冲者,更非里寒之脉矣。盖紧者弦之别名,弦如弓弦,言紧之体,紧如转索,谓弦之用,故弦紧二字可以并称,亦可互见。浮而紧者名弦,是风邪外伤。此沉紧之弦,是木邪内发。观厥阴为病气上撞心,正可为此症发明也。吐下后胃中空虚,木邪为患,故君茯苓以清胸中之肺气,而治节出;用桂枝散心下之逆满,而君主安。白术培既伤之胃土,而元气复;佐甘草以调和气血,而营卫以行,头自不眩,身自不摇矣。若遇粗工,鲜不认为真武病。
ISBN9787519242046,7519242048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作者王醊恩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