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生态林经营者风险规避度研究:基于黑龙江垦区的实证分析》由王宁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王宁,1972年6月出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副教授,管理学博士,2006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经济系,2000—2003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攻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9—2012在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1995年至今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任教。近年来主持黑龙江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1项,主持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软科学课题1项,主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成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计划1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3研究意义
1.2研究目标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研究目标
1.2.2解决的关键问题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研究创新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2.1生态林经营者相关概念
2.1.1人工林、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含义
2.1.2生态林经营者范围的界定
2.2效用函数相关概念
2.2.1效用函数的获得方法
2.2.2效用函数的种类
2.3风险偏好类型与风险规避度
2.3.1风险偏好类型
2.3.2风险规避度与风险规避系数
2.4关于风险偏好理论在农户行为中应用的研究
2.4.1关于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业经营决策影响的研究
2.4.2关于林业经营者风险偏好对林业经营决策影响的研究
2.4.3关于影响农户风险偏好或风险规避度原因的研究
2.5关于经营人工林和天然林风险的研究
2.6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7本章小结
第三章生态林经营者风险规避度测算
3.1效用函数相关综述
3.1.1相关效用函数形式分析
3.1.2变量名称及变量值区间
3.1.3确定性等价获取方法
3.1.4模型检验方法
3.2L—A效用函数
3.2.1函数形式及选择依据
3.2.2L—A冒险系数选择依据
3.3实证分析
3.3.1研究对象、样本数、研究假说与问题设计
3.3.2最大收益值x*与最小收益值x*的确定
3.3.3确定性等价的确定
3.3.4结果与讨论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影响生态林经营者低风险规避度原因分析
4.1风险规避度及生态林经营者低风险规避度的描述
4.1.1风险规避度含义
4.1.2生态林经营者风险规避及其风险规避度低的含义
4.2生态林经营者风险规避度低的原因
4.2.1林业政策的影响
4.2.2预期收入的影响
4.2.3多元经营方式的影响
4.2.4经营林地规模的影响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生态林经营者风险规避度对意愿转让林木时间影响分析
5.1研究前提
5.1.1分析生态林经营者现在的风险规避度对未来决策的影响
5.1.2林木转让时无政策制度限制
5.1.3利用实测的风险规避系数计算效用值
5.2效用函数年收益变量计算
5.2.1分成立木材积收益的计算
5.2.2补贴收益的计算
5.2.3经营期末总收益
5.2.4年收益
5.3风险规避度对经营者意愿转让时间影响分析
5.3.1不同风险偏好类型经营者绝对风险规避度与意愿转让时间
5.3.2不同规模经营者加权平均风险规避度与意愿转让时间
5.3.3讨论
5.3.4难以成功转让的原因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6.2促进垦区生态林转让与进一步巩固生态林现有成就的建议
6.2.1帮助生态林经营者合理评估经营林地的预期收益
6.2.2将一定比例的政策性补贴用于林业服务
6.2.3积极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6.3黑龙江垦区成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经验总结
6.3.1经营者具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
6.3.2经营者可从事多元经营
6.3.3林业管理部门服务规范
6.3.4持续的退耕还林补贴使非随机收益增加
6.3.5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明确
6.4研究不足与展望
6.4.1研究不足
6.4.2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管理人员问卷
附录2林业经营者问卷
附录32007年友谊农场退耕还林复查汇总表
附录42011年度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阶段验收小班调查表
附录52002—2003年造林的生态林经营者基本信息统计
附录61980年杨树小班卡基本信息
附录72009年杨树小班卡基本信息
附录81993年与1999年杨树小班卡基本信息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我国学者虽然了也提出了多种效用函数形式,并且分析了函数形式所适用的风险偏好类型,但是多数是通过举例的方法阐述函数的可应用性;另外因非参数效用函数在没有参数的条件下可省去确定效用函数形式的麻烦,可依据损益值的数据直接进行决策分析,所以我国学者利用既定风险偏好类型条件下的非参数效用函数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第二,利用修正的N—M(ELCE)法,依据给出的最大最小收益值,通过对被测者进行多次提问,由被测者给出一系列的等可能确定性等价,并通过统计检验而获得效用函数的参数值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实证分析时都普遍使用的方法。
第三,关于运用效用函数对农户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国外学者运用效用函数对种植业和林业生产者的风险偏好都进行了广泛的实证研究,且都是利用绝对风险规避系数或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对决策者进行风险偏好类型和风险规避程度的判断和经营决策行为的研究。
由前面对效用函数的介绍可知,国内很多学者都对参数效用函数进行了阐述,通过直接给出效用函数的参数数值后,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参数方程进行决策的过程。正如西爱琴在其博士论文中阐述到“涉及我国农业风险问题的实证研究很少,至今未见有农业风险水平和风险偏好的实证量化研究。”同时还指出“对于农户风险偏好的研究,国内目前尚未发现,属于国内首次尝试”(西爱琴,2006)。到目前为止,该文献也确实是本研究在CNKI上能检索到的唯一一篇利用效用函数对农户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可见,国内学者对于林业风险的研究均未涉及使用效用函数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并且,对于其他领域决策者风险偏好的研究也多以举例说明为主,且使用的效用函数形式均为非参数效用函数。
《生态林经营者风险规避度研究:基于黑龙江垦区的实证分析》由王宁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王宁,1972年6月出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副教授,管理学博士,2006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经济系,2000—2003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攻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9—2012在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1995年至今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任教。近年来主持黑龙江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1项,主持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软科学课题1项,主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成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计划1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3研究意义
1.2研究目标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研究目标
1.2.2解决的关键问题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研究创新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2.1生态林经营者相关概念
2.1.1人工林、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含义
2.1.2生态林经营者范围的界定
2.2效用函数相关概念
2.2.1效用函数的获得方法
2.2.2效用函数的种类
2.3风险偏好类型与风险规避度
2.3.1风险偏好类型
2.3.2风险规避度与风险规避系数
2.4关于风险偏好理论在农户行为中应用的研究
2.4.1关于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业经营决策影响的研究
2.4.2关于林业经营者风险偏好对林业经营决策影响的研究
2.4.3关于影响农户风险偏好或风险规避度原因的研究
2.5关于经营人工林和天然林风险的研究
2.6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7本章小结
第三章生态林经营者风险规避度测算
3.1效用函数相关综述
3.1.1相关效用函数形式分析
3.1.2变量名称及变量值区间
3.1.3确定性等价获取方法
3.1.4模型检验方法
3.2L—A效用函数
3.2.1函数形式及选择依据
3.2.2L—A冒险系数选择依据
3.3实证分析
3.3.1研究对象、样本数、研究假说与问题设计
3.3.2最大收益值x*与最小收益值x*的确定
3.3.3确定性等价的确定
3.3.4结果与讨论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影响生态林经营者低风险规避度原因分析
4.1风险规避度及生态林经营者低风险规避度的描述
4.1.1风险规避度含义
4.1.2生态林经营者风险规避及其风险规避度低的含义
4.2生态林经营者风险规避度低的原因
4.2.1林业政策的影响
4.2.2预期收入的影响
4.2.3多元经营方式的影响
4.2.4经营林地规模的影响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生态林经营者风险规避度对意愿转让林木时间影响分析
5.1研究前提
5.1.1分析生态林经营者现在的风险规避度对未来决策的影响
5.1.2林木转让时无政策制度限制
5.1.3利用实测的风险规避系数计算效用值
5.2效用函数年收益变量计算
5.2.1分成立木材积收益的计算
5.2.2补贴收益的计算
5.2.3经营期末总收益
5.2.4年收益
5.3风险规避度对经营者意愿转让时间影响分析
5.3.1不同风险偏好类型经营者绝对风险规避度与意愿转让时间
5.3.2不同规模经营者加权平均风险规避度与意愿转让时间
5.3.3讨论
5.3.4难以成功转让的原因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6.2促进垦区生态林转让与进一步巩固生态林现有成就的建议
6.2.1帮助生态林经营者合理评估经营林地的预期收益
6.2.2将一定比例的政策性补贴用于林业服务
6.2.3积极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6.3黑龙江垦区成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经验总结
6.3.1经营者具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
6.3.2经营者可从事多元经营
6.3.3林业管理部门服务规范
6.3.4持续的退耕还林补贴使非随机收益增加
6.3.5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明确
6.4研究不足与展望
6.4.1研究不足
6.4.2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管理人员问卷
附录2林业经营者问卷
附录32007年友谊农场退耕还林复查汇总表
附录42011年度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阶段验收小班调查表
附录52002—2003年造林的生态林经营者基本信息统计
附录61980年杨树小班卡基本信息
附录72009年杨树小班卡基本信息
附录81993年与1999年杨树小班卡基本信息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我国学者虽然了也提出了多种效用函数形式,并且分析了函数形式所适用的风险偏好类型,但是多数是通过举例的方法阐述函数的可应用性;另外因非参数效用函数在没有参数的条件下可省去确定效用函数形式的麻烦,可依据损益值的数据直接进行决策分析,所以我国学者利用既定风险偏好类型条件下的非参数效用函数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第二,利用修正的N—M(ELCE)法,依据给出的最大最小收益值,通过对被测者进行多次提问,由被测者给出一系列的等可能确定性等价,并通过统计检验而获得效用函数的参数值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实证分析时都普遍使用的方法。
第三,关于运用效用函数对农户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国外学者运用效用函数对种植业和林业生产者的风险偏好都进行了广泛的实证研究,且都是利用绝对风险规避系数或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对决策者进行风险偏好类型和风险规避程度的判断和经营决策行为的研究。
由前面对效用函数的介绍可知,国内很多学者都对参数效用函数进行了阐述,通过直接给出效用函数的参数数值后,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参数方程进行决策的过程。正如西爱琴在其博士论文中阐述到“涉及我国农业风险问题的实证研究很少,至今未见有农业风险水平和风险偏好的实证量化研究。”同时还指出“对于农户风险偏好的研究,国内目前尚未发现,属于国内首次尝试”(西爱琴,2006)。到目前为止,该文献也确实是本研究在CNKI上能检索到的唯一一篇利用效用函数对农户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可见,国内学者对于林业风险的研究均未涉及使用效用函数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并且,对于其他领域决策者风险偏好的研究也多以举例说明为主,且使用的效用函数形式均为非参数效用函数。
ISBN | 9787109209503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作者 | 王宁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