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心灵与文化:协同进化的过程 978754286469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基因、心灵与文化:协同进化的过程》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加拿大)查尔斯·J·拉姆斯登(Charles J.Lumsden) (美国)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 O.Wilson) 译者:刘利

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 O.Wilson)(1929—),当今美国生物学翘楚,堪称20世纪最出色的生物学家和科学思想家之一,被《时代》杂志评为对当代美国影响大的25位美国人之一。威尔逊知识渊博,文笔优美,曾两度荣获普利策优秀非小说类作品奖。他的作品融科学、人文与艺术为—体,评论称他“既是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大师,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著述很多,代表作有《昆虫社会》、《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论人性》、《蚂蚁》(与荷尔多布勒合著)、《博物学家》、《统合》等。
查尔斯·J·拉姆斯登(Charles J.Lumsden)(1949—),多伦多大学医学教授。他的其他著作包括《普罗米修斯之火》(与爱德华·O·威尔逊合著)、《字母表与大脑》(与凯尔克霍弗合著)、《临床方法》(与怀特赛德合著)等。
刘利,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师资博士后出站,研究方向为进化思想史、进化论哲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物学哲学委员会理事,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现任教于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从事自然辩证法概论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工作。

目录

新版序言
初版序言
下一次综合:《基因、心灵与文化》出版25周年
第1章导言
第2章第一后成法则
第3章第二后成法则
第4章基因—文化转译
第5章基因—文化适应性地形
第6章协同进化的回路
第7章心灵的生物地理学
第8章基因—文化协同进化与社会理论
术语表
致谢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无论如何,仅有智囊团和数据库本身是不够的。把人类知识汇总打包到计算机存储器上是一回事,解开“统合”的秘密却是另一回事。我们必须有所预见地找到散落在传统学科分界线一带的微妙线索,因为这些断层线代表了人类想象力的最薄弱处,而存在的一致性也是在这里分裂成了互不相容的观点。这些地带也正是局势的爆发点所在,关于人性统合的充分的学术研究,势必在其中投入最多的火力。我认为,若无一项在学术及对人类一般理解方面的策略上的重大进展,绘制图谱、搭建桥梁的工作将无从展开,下面我会简要地谈到这一点。首先就是寻找与搜索的问题。如果我对知识量以及断层线复杂程度的估计是对的,搜索最佳穿越点这项工作,就会渐渐地,甚至完全交由那些习惯了将知识搜索等同于读书的学者们一本书接一本书、一本书引出一本书地去做。这样搜索的话,量是太大了,涉及太多生疏的领域,线索也可能分散在极其陌生的形态之中。我们因此能够预见,汇聚人文学科与其他人文科学的社会生物学,将需要新的工具,像高精度的雷达一样挑选出关键性的断层线,以及那些将会打破学科壁垒的目标问题。按照现代数字化学术的状况保守推算,我们可期待的首批此类工具将是一种专门化的搜索引擎或“代理器”,它们可按照程序自动漫游在互联网浩如烟海的专业数据库之中,并筛选出相应的统合模式:谷歌搜索增强至相当于100名博士的人工智能水平(如果你愿意的话)。
ISBN9787542864697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查尔斯·J·拉姆斯登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