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人类学民族志与教育期刊的分析与述评 978710515061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英国教育人类学<民族志与教育>期刊的分析与述评》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周兰芳(1981—),女,苗族,黔东南州凯里人,博士、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获社会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予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至今,在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比较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教育人类学研究。现已在国内《民族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广西民族研究》《教育评论》等核心及一般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博士论文选题《全球视野下教育人类学研究新进展——基于英国(民族志与教育)学术期刊的文献分析》获2014—2015年度“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思路
第二章 《民族志与教育》的产生背景和定位
一、《民族志与教育》的学科背景梳理
二、《民族志与教育》的诞生及定位
第三章 《民族志与教育》的作者群统计与分析
一、作者所处地域分析
二、作者与研究对象所处地域对照分析
三、作者所在单位情况分析
四、核心作者分析
第四章 《民族志与教育》期刊中关键词的统计与分析
一、关键词的数量统计
二、《民族志与教育》中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与学科重点、热点问题分析
三、《民族志与教育》语境下关键词的阐释
第五章 《民族志与教育》的研究主题分析
一、《民族志与教育》中教育民族志的反思
二、《民族志与教育》的教育具体问题分析
第六章 《民族志与教育》中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思路及理论阐释
一、《民族志与教育》中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思路
二、《民族志与教育》中部分教育民族志的理论阐释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一、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
二、《民族志与教育》观照下的中国教育人类学
参考文献
附录《民族志与教育》期刊的文献信息(2006—2013)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此阶段,英国教育人类学有别于美国教育人类学,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该阶段的研究内容聚焦于城市,在学校教育上极其关注高中教育。尽管英国族群问题彼时已逐渐彰显,在学校里有大量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塞浦路斯等国家的学生,但是英国教育人类学不像美国那样热衷于族群教育问题的探讨。关键原因在于,应用人类学在英国遭到鄙视,只有极少数“名副其实”的研究者。第二,英国教育人类学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与方法论,其大量的理论来自社会学界。伍兹和哈默斯利在《学校体验》(School Experience)中概括了教育社会学是如何吸纳各种反实证主义和解释方法的,它们杂糅在一块酝酿出“新教育社会学”。
(三)继承与多元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关于教育民族志书写方面的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学校作为文化再生产的机构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将“课堂”作为复制“整个社会”的“微观社会”。
ISBN9787105150618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周兰芳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