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陶忠虎、邹叶茂主编的《高效养小龙虾(双色印刷)/高效养殖致富直通车》一书结合小龙虾的生物学要求,从亲本选育、人工繁殖、育苗、养成、运输、病害防治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的高产、优质、高效的先进技术体系,其所阐述的技术在生产上行之有效,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本书可供水产相关专业师生及水产动物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陶忠虎,男,湖北潜江人,现任湖北省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潜江市优秀人才、突出贡献获得者。30年来,长期深入水产生产第一线.在淡水养殖特别是特种养殖方面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2002年以来,潜心致力于小龙虾的各种养殖模式探索和繁育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先后承担国家星火计划、支撑计划和中央财政现代农业项目6个,湖北省小龙虾科技项目8个,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3个、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08年参与起草湖北省地方标准《虾稻轮作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技术规程》,2009年主持起草了湖北省地方标准《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技术规程》,2010年主持起草了潜江市地方标准《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2013年主持起草了中国渔业协会行业标准《潜江龙虾“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在国家和省级水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邹叶茂,男,湖北安陆人,现任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了教育部“十一五”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并荣获科研成果一等奖;主持了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鳝嗜水气单孢菌菌蜕疫苗的制备研究》和《微生态制剂对泥鳅高密度养殖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等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10年在湖北省高职高专教师论文大赛中,《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荣膺一等奖;主编国家、农业部十一五和十二五级规划教材《池塘养鱼》《特种水产品养殖》《名特水产动物养殖技术》等,出版《无公害水产养殖》《泥鳅养殖新技术》《黄鳝养殖新技术》等10余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认识小龙虾
第一节 小龙虾的来源与分布
一、名称由来
二、引入中国及分布
第二节 小龙虾的开发价值
一、食用价值
二、药用价值
三、其他开发价值
第三节 小龙虾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第四节 小龙虾无公害养殖
一、无公害养殖要求
二、养殖环境条件
第五节 小龙虾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章 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小龙虾的形态特征
一、外部形态
二、内部结构
第二节 小龙虾的生活习性
一、广栖性
二、穴居性
三、迁徙性
四、药敏性
五、喜温性
六、格斗性
七、避光性
第三节 小龙虾的食性
一、杂食性
二、摄食行为
第四节 生长与蜕壳
一、生长周期
二、蜕壳条件
三、寿命与生活史
第五节 繁殖习性
一、自然环境中的性别比
二、产卵类型与产卵量
三、交配方式
四、产卵与孵化
第三章 小龙虾的繁殖
第一节 雌雄鉴别和性腺发育
一、雌雄鉴别
二、性腺发育
第二节 人工增殖
一、人工增殖的特点
二、亲虾的选择
三、亲虾的投放
四、雌雄亲虾的捕捞
第三节 土池半人工繁殖
一、修建繁殖池
二、投放亲虾
三、自然产卵孵化
第四节 人工诱导繁殖
一、亲虾的培育
二、亲虾产卵
三、抱卵虾的人工孵化
第四章 小龙虾的苗种培育
第一节 水泥池培育
一、水泥池条件
二、水源要求
三、投放虾苗
四、日常管理
五、幼虾收获
第二节 土池培育
一、土池条件
二、幼虾放养
三、日常管理
四、虾苗采集
第三节 稻田培育
一、稻田准备
二、幼虾投放
三、幼虾培育阶段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质量鉴别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一、小龙虾苗种质量鉴别
二、提高苗种成活率
第五章 稻田养殖小龙虾
第一节 稻田养虾模式介绍
第二节 虾稻连作
一、稻田工程建设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三、小龙虾的放养
四、田间管理
五、收获上市
六、虾稻连作实例
第三节 虾稻共作
一、虾稻共作模式
二、稻田环境条件
三、养殖模式
四、饲养管理
五、水稻栽培
六、稻田管理
七、收获上市
八、虾稻共作实例
第四节 虾蟹稻综合种养
一、稻田准备
二、苗种放养
三、饲养管理
第五节 鳖虾稻综合种养
一、稻田准备
二、田间沟消毒
三、移栽水生植物
四、投放有益生物
五、水稻栽培
六、苗种的投放
七、饲料投喂
八、日常管理
九、鳖虾收获上市
第六节 虾鳅稻综合种养
一、稻田选择及设施建设
二、施基肥与放养
三、苗种放养
四、饲养管理
五、日常管理
六、收获方法
第六章 池塘养殖小龙虾
第一节 池塘准备
一、清塘修整和改良
二、水源水质
三、水草种植
四、进水施肥
第二节 虾苗投放
一、投放幼虾养殖模式
二、投放亲虾养殖模式
第三节 饲养管理
一、投饲
二、水质调节
三、巡池检查
四、敌害防治
五、越冬管理
第四节 虾蟹鳜生态混养
一、池塘条件
二、水源水质要求
三、设置防逃设施
四、池塘的清整消毒
五、种植水草、放养螺蛳
六、设置蟹种暂养区
七、苗种放养
八、投饲管理
九、水质管理
第五节 池塘虾鳝共作
一、小龙虾养殖
二、黄鳝养殖
第七章 莲(藕)与小龙虾共作
第一节 莲(藕)池准备
一、藕池工程建设
二、消毒施肥
第二节 莲藕的种植
一、栽培季节
二、莲种选择
三、藕种选择
第三节 虾种放养
一、环境营造
二、放养模式
第四节 莲藕池管理
一、饲料投喂
二、饲养管理
三、藕带采摘
四、莲籽采收
五、藕的采挖
六、小龙虾收获上市
第八章 湖泊、草荡养殖小龙虾
第一节 湖泊、草荡的准备
一、湖泊、草荡的选择
二、工程建设
三、清除敌害
四、苗种放养
五、饲养管理
第九章 小龙虾其他养殖方式
第一节 茭白池养殖小龙虾
一、茭白池的改造
二、茭白苗木移栽
三、虾种投放
四、饲养管理
五、收获上市
第二节 沟渠养殖小龙虾
一、沟渠条件
二、放养前准备
三、虾种放养
四、饲料投喂
五、饲养管理
第三节 林间建渠养殖小龙虾
一、开挖浅水渠
二、沟渠养殖环境的营造
三、安装防逃设施
四、虾种投放
五、饲料投喂
六、水质调节
第四节 庭院养殖小龙虾
一、虾池建设
二、虾种投放
三、饲料投喂
四、日常管理
第十章 小龙虾的饲料与营养
第一节 饲料营养与营养平衡
一、能量的需要与平衡
二、蛋白质的需要与平衡
三、脂肪和必需脂肪酸
四、碳水化合物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二节 饲料的评价与选择
一、配合饲料
二、动物性饲料
三、植物性饲料
四、灯光诱虫
第三节 颗粒饲料的生产
一、饲料的配方
二、膨化饲料的加工
三、配合饲料的质量鉴别
四、配合饲料的安全要求
第十一章 小龙虾的捕捞、运输与品质改良
第一节 小龙虾的捕捞
一、地笼捕捞
二、须笼捕捞
三、大拉网捕捞
四、干塘捕捉
第二节 小龙虾的运输
一、运输工具
二、运输前的准备
三、运输方式
第三节 小龙虾的品质改良
一、个体变小的原因
二、提高品质的对策
第十二章 小龙虾的病害防治
第一节 疾病诊断
一、现场调查
二、体表检查
三、实验室诊断
第二节 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一、发病原因
二、防治措施技术
一、病毒性疾病
二、黑鳃病
三、烂鳃病
四、烂尾病
五、烂壳病
六、虾瘟病
七、褐斑病
八、纤毛虫病
九、软壳病
十、蜕壳不遂
十一、中毒
附录
附录A 水产养殖用药清单和禁药清单
附录B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附录C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附录D 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陶忠虎、邹叶茂主编的《高效养小龙虾(双色印刷)/高效养殖致富直通车》一书结合小龙虾的生物学要求,从亲本选育、人工繁殖、育苗、养成、运输、病害防治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的高产、优质、高效的先进技术体系,其所阐述的技术在生产上行之有效,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本书可供水产相关专业师生及水产动物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陶忠虎,男,湖北潜江人,现任湖北省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潜江市优秀人才、突出贡献获得者。30年来,长期深入水产生产第一线.在淡水养殖特别是特种养殖方面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2002年以来,潜心致力于小龙虾的各种养殖模式探索和繁育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先后承担国家星火计划、支撑计划和中央财政现代农业项目6个,湖北省小龙虾科技项目8个,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3个、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08年参与起草湖北省地方标准《虾稻轮作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技术规程》,2009年主持起草了湖北省地方标准《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技术规程》,2010年主持起草了潜江市地方标准《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2013年主持起草了中国渔业协会行业标准《潜江龙虾“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在国家和省级水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邹叶茂,男,湖北安陆人,现任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了教育部“十一五”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并荣获科研成果一等奖;主持了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鳝嗜水气单孢菌菌蜕疫苗的制备研究》和《微生态制剂对泥鳅高密度养殖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等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10年在湖北省高职高专教师论文大赛中,《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荣膺一等奖;主编国家、农业部十一五和十二五级规划教材《池塘养鱼》《特种水产品养殖》《名特水产动物养殖技术》等,出版《无公害水产养殖》《泥鳅养殖新技术》《黄鳝养殖新技术》等10余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认识小龙虾
第一节 小龙虾的来源与分布
一、名称由来
二、引入中国及分布
第二节 小龙虾的开发价值
一、食用价值
二、药用价值
三、其他开发价值
第三节 小龙虾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第四节 小龙虾无公害养殖
一、无公害养殖要求
二、养殖环境条件
第五节 小龙虾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章 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小龙虾的形态特征
一、外部形态
二、内部结构
第二节 小龙虾的生活习性
一、广栖性
二、穴居性
三、迁徙性
四、药敏性
五、喜温性
六、格斗性
七、避光性
第三节 小龙虾的食性
一、杂食性
二、摄食行为
第四节 生长与蜕壳
一、生长周期
二、蜕壳条件
三、寿命与生活史
第五节 繁殖习性
一、自然环境中的性别比
二、产卵类型与产卵量
三、交配方式
四、产卵与孵化
第三章 小龙虾的繁殖
第一节 雌雄鉴别和性腺发育
一、雌雄鉴别
二、性腺发育
第二节 人工增殖
一、人工增殖的特点
二、亲虾的选择
三、亲虾的投放
四、雌雄亲虾的捕捞
第三节 土池半人工繁殖
一、修建繁殖池
二、投放亲虾
三、自然产卵孵化
第四节 人工诱导繁殖
一、亲虾的培育
二、亲虾产卵
三、抱卵虾的人工孵化
第四章 小龙虾的苗种培育
第一节 水泥池培育
一、水泥池条件
二、水源要求
三、投放虾苗
四、日常管理
五、幼虾收获
第二节 土池培育
一、土池条件
二、幼虾放养
三、日常管理
四、虾苗采集
第三节 稻田培育
一、稻田准备
二、幼虾投放
三、幼虾培育阶段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质量鉴别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一、小龙虾苗种质量鉴别
二、提高苗种成活率
第五章 稻田养殖小龙虾
第一节 稻田养虾模式介绍
第二节 虾稻连作
一、稻田工程建设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三、小龙虾的放养
四、田间管理
五、收获上市
六、虾稻连作实例
第三节 虾稻共作
一、虾稻共作模式
二、稻田环境条件
三、养殖模式
四、饲养管理
五、水稻栽培
六、稻田管理
七、收获上市
八、虾稻共作实例
第四节 虾蟹稻综合种养
一、稻田准备
二、苗种放养
三、饲养管理
第五节 鳖虾稻综合种养
一、稻田准备
二、田间沟消毒
三、移栽水生植物
四、投放有益生物
五、水稻栽培
六、苗种的投放
七、饲料投喂
八、日常管理
九、鳖虾收获上市
第六节 虾鳅稻综合种养
一、稻田选择及设施建设
二、施基肥与放养
三、苗种放养
四、饲养管理
五、日常管理
六、收获方法
第六章 池塘养殖小龙虾
第一节 池塘准备
一、清塘修整和改良
二、水源水质
三、水草种植
四、进水施肥
第二节 虾苗投放
一、投放幼虾养殖模式
二、投放亲虾养殖模式
第三节 饲养管理
一、投饲
二、水质调节
三、巡池检查
四、敌害防治
五、越冬管理
第四节 虾蟹鳜生态混养
一、池塘条件
二、水源水质要求
三、设置防逃设施
四、池塘的清整消毒
五、种植水草、放养螺蛳
六、设置蟹种暂养区
七、苗种放养
八、投饲管理
九、水质管理
第五节 池塘虾鳝共作
一、小龙虾养殖
二、黄鳝养殖
第七章 莲(藕)与小龙虾共作
第一节 莲(藕)池准备
一、藕池工程建设
二、消毒施肥
第二节 莲藕的种植
一、栽培季节
二、莲种选择
三、藕种选择
第三节 虾种放养
一、环境营造
二、放养模式
第四节 莲藕池管理
一、饲料投喂
二、饲养管理
三、藕带采摘
四、莲籽采收
五、藕的采挖
六、小龙虾收获上市
第八章 湖泊、草荡养殖小龙虾
第一节 湖泊、草荡的准备
一、湖泊、草荡的选择
二、工程建设
三、清除敌害
四、苗种放养
五、饲养管理
第九章 小龙虾其他养殖方式
第一节 茭白池养殖小龙虾
一、茭白池的改造
二、茭白苗木移栽
三、虾种投放
四、饲养管理
五、收获上市
第二节 沟渠养殖小龙虾
一、沟渠条件
二、放养前准备
三、虾种放养
四、饲料投喂
五、饲养管理
第三节 林间建渠养殖小龙虾
一、开挖浅水渠
二、沟渠养殖环境的营造
三、安装防逃设施
四、虾种投放
五、饲料投喂
六、水质调节
第四节 庭院养殖小龙虾
一、虾池建设
二、虾种投放
三、饲料投喂
四、日常管理
第十章 小龙虾的饲料与营养
第一节 饲料营养与营养平衡
一、能量的需要与平衡
二、蛋白质的需要与平衡
三、脂肪和必需脂肪酸
四、碳水化合物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二节 饲料的评价与选择
一、配合饲料
二、动物性饲料
三、植物性饲料
四、灯光诱虫
第三节 颗粒饲料的生产
一、饲料的配方
二、膨化饲料的加工
三、配合饲料的质量鉴别
四、配合饲料的安全要求
第十一章 小龙虾的捕捞、运输与品质改良
第一节 小龙虾的捕捞
一、地笼捕捞
二、须笼捕捞
三、大拉网捕捞
四、干塘捕捉
第二节 小龙虾的运输
一、运输工具
二、运输前的准备
三、运输方式
第三节 小龙虾的品质改良
一、个体变小的原因
二、提高品质的对策
第十二章 小龙虾的病害防治
第一节 疾病诊断
一、现场调查
二、体表检查
三、实验室诊断
第二节 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一、发病原因
二、防治措施技术
一、病毒性疾病
二、黑鳃病
三、烂鳃病
四、烂尾病
五、烂壳病
六、虾瘟病
七、褐斑病
八、纤毛虫病
九、软壳病
十、蜕壳不遂
十一、中毒
附录
附录A 水产养殖用药清单和禁药清单
附录B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附录C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附录D 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ISBN | 9787111457428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陶忠虎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