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基于前期的基础性调研,并综合项目开题和中期成果会议上多位专家学者的意见,陆晔主编的《影像都市(视觉空间与日常生活)》将“传统的消逝:影像传播与日常生活”这一议题聚焦到“影像都市”这个核心概念,在新技术环境下从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个维度展开,以翔实丰富的经验材料探讨视觉、空间与当下青年文化的关系。
作者简介
陆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广播学院法学(新闻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新闻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福布赖特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组织与新闻生产、受众与传播效果、城市影像与城市传播等。
目录
导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影像都市的视觉建构: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个案
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像都市的特殊标本
二、影像都市的视觉建构与再现
三、影像都市的观看与公众体验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户外电子媒介:影像都市的空间重构
一、LED大屏幕:都市公共空间的全新视觉景观
二、影像都市:LED大屏幕与都市空间相互嵌入
三、影像都市的空间重构:LED大屏幕与公众日常生活
四、大屏幕与影像都市的公众视觉经验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文化反堵的视觉表达与反消费主义的都市话语建构
一、文化反堵者的构成及其视觉表达切人口
二、狂欢理论和民间文化:阐释文化反堵的一个路径
三、文化反堵的视觉性与狂欢化美学
四、文化反堵反思与中国情境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真人秀时代的影像与都市梦想的成名再造
一、聚光灯下的都市梦:真人秀与影像对名望的再生产
二、电视建构都市名望:真人秀的话语实践
三、都市梦想与成名话语的社会互动
四、都市梦想与影像建构的成名话语反思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影像传播与亲密关系:社交网络秀恩爱研究
一、互联网、影像与当代都市青年的亲密关系
二、理解新技术、影像与亲密关系的理论入口:作为仪式的传播
三、网络秀恩爱的影像特征
四、仪式:秀恩爱的建构逻辑
五、影像重构当代都市青年的亲密关系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都市景观的影像化与意义共享——以上海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受众解读为个案
一、都市景观及其影像化
二、上海:一座高度影像化的城市
三、都市景观通过影像达成受众的意义共享
附录:《力波啤酒,喜欢上海的理由》广告歌词
参考文献
基于前期的基础性调研,并综合项目开题和中期成果会议上多位专家学者的意见,陆晔主编的《影像都市(视觉空间与日常生活)》将“传统的消逝:影像传播与日常生活”这一议题聚焦到“影像都市”这个核心概念,在新技术环境下从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个维度展开,以翔实丰富的经验材料探讨视觉、空间与当下青年文化的关系。
作者简介
陆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广播学院法学(新闻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新闻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福布赖特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组织与新闻生产、受众与传播效果、城市影像与城市传播等。
目录
导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影像都市的视觉建构: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个案
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像都市的特殊标本
二、影像都市的视觉建构与再现
三、影像都市的观看与公众体验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户外电子媒介:影像都市的空间重构
一、LED大屏幕:都市公共空间的全新视觉景观
二、影像都市:LED大屏幕与都市空间相互嵌入
三、影像都市的空间重构:LED大屏幕与公众日常生活
四、大屏幕与影像都市的公众视觉经验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文化反堵的视觉表达与反消费主义的都市话语建构
一、文化反堵者的构成及其视觉表达切人口
二、狂欢理论和民间文化:阐释文化反堵的一个路径
三、文化反堵的视觉性与狂欢化美学
四、文化反堵反思与中国情境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真人秀时代的影像与都市梦想的成名再造
一、聚光灯下的都市梦:真人秀与影像对名望的再生产
二、电视建构都市名望:真人秀的话语实践
三、都市梦想与成名话语的社会互动
四、都市梦想与影像建构的成名话语反思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影像传播与亲密关系:社交网络秀恩爱研究
一、互联网、影像与当代都市青年的亲密关系
二、理解新技术、影像与亲密关系的理论入口:作为仪式的传播
三、网络秀恩爱的影像特征
四、仪式:秀恩爱的建构逻辑
五、影像重构当代都市青年的亲密关系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都市景观的影像化与意义共享——以上海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受众解读为个案
一、都市景观及其影像化
二、上海:一座高度影像化的城市
三、都市景观通过影像达成受众的意义共享
附录:《力波啤酒,喜欢上海的理由》广告歌词
参考文献
ISBN | 9787309137163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陆晔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