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国家教育部推荐;原版经典插图;儿童文学作家、教授梅子涵作序;美国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奖”首届获奖作品;全球热销近100个版本;一度被美国中学选为历史教科书
一本能让人沉浸其中、幽默睿智的故事书
?邂逅历史名人,发现历史真相,感受人文气息
在愉快的阅读中洞悉规律、获得启发
名人推荐
虽说《人类的故事》认为是给孩子读的,但我们认为在成年人中也能找到很多的热心读者。
——《纽约时报》
房龙先生对历史的了解要胜过威尔斯先生一千倍,而且他以同样富有趣味和更多的幽默进行写作。他写出了一本伟大的书,一本持久的书。
——美国著名政治历史学者 查尔斯?A?比尔德
房龙的这一种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诗人、散文家 郁达夫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美国耶鲁大学历史教授。因出版《人类的故事》一书而饮誉世界。一生出版有三十余种书籍,绝大部分为风靡世界的热销书,其人文主义的立场,通俗易懂、俏皮睿智的文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沈性仁(1895—1943),著名翻译家,浙江嘉兴人,曾先后在日本长崎活水女学、北京女高师求学。早在“五四”时期,沈性仁就有翻译作品在《新青年》发表。1925年她翻译的房龙的《人类的故事》出版后,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房龙热”。
目录
第一章 人类舞台的起始 /001
第二章 我们最早的祖宗 /006
第三章 原始人 /009
第四章 象形字 /012
第五章 尼罗河流域 /016
第六章 埃及的历史 /020
第七章 美索不达米亚 /022
第八章 苏美尔人 /024
第九章 摩 西 /028
第十章 腓尼基人 /031
第十一章 印欧人 /033
第十二章 爱琴海 /036
第十三章 希腊人 /041
第十四章 希腊都市 /044
第十五章 希腊的自治政府 /047
第十六章 古希腊人的生活 /050
第十七章 希腊的戏剧 /054
第十八章 波斯战争 /057
第十九章 雅典与斯巴达之对抗 /063
第二十章 亚历山大大帝 /065
第二十一章 一个撮要 /067
第二十二章 罗马与迦太基 /070
第二十三章 罗马的兴起 /083
第二十四章 罗马帝国 /086
第二十五章 拿撒勒的约书亚 /095
第二十六章 罗马的衰亡 /099
第二十七章 教会之兴 /105
第二十八章 穆罕默德 /111
第二十九章 查理曼大帝 /116
第三十章 诺曼人 /122
第三十一章 封建制度 /127
第三十二章 骑士制 /130
第三十三章 教皇与皇帝之对立 /133
第三十四章 十字军 /139
第三十五章 中世纪的都市 /145
第三十六章 中世纪的自治制度 /154
第三十七章 中世纪的世界 /159
第三十八章 中世纪的商业 /166
第三十九章 文艺复兴 /173
第四十章 表现时期 /184
第四十一章 大发现 /188
第四十二章 宗教改革 /201
第四十三章 宗教战争 /210
第四十四章 英国革命 /225
第四十五章 势力均衡 /239
第四十六章 俄罗斯之兴 /243
第四十七章 俄罗斯与瑞典之抗衡 /250
第四十八章 普鲁士之兴 /254
第四十九章 重商制度 /257
第五十章 美国革命 /261
第五十一章 法国革命 /272
第五十二章 拿破仑 /284
第五十三章 神圣同盟 /295
第五十四章 大反动 /305
第五十五章 民族独立 /311
第五十六章 机械时代 /328
第五十七章 社会革命 /337
第五十八章 大解放 /342
第五十九章 科学时代 /348
第六十章 艺 术 /354
第六十一章 殖民地的扩张与战争 /365
第六十二章 一个新的世界 /373
第六十三章 永远是这样的 /382
文摘
请驯养我
梅子涵
对孩子们说,有哪一些书应该在现在这个年纪里阅读,这是一个很怀有敬意的引导。它是对生命本身的敬意,对成长和未来漫长日子的敬意,对这个世界和整个宇宙的敬意,也是对这些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书籍的敬意。是的,敬意:所有生命都值得享受它们,它们能给一个人的生命路途和整个世界、宇宙的秩序带来无限爱护、诗意、智慧、力量、安宁。不对一个孩子说应该阅读这些书,实际上已经是对他的无比的不在意,甚至是鄙视,是真正的对生命的死活不管!
我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就没有这样被敬重过,没有人给过我们最值得我们去亲近的书单,给的恰好是不值得的、不适合的,甚至可能会让生命动乱、世界疯狂的书。果然,后来,我们这一代人集体地动乱了,疯狂地参加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革命,革得国家很多年不能正常呼吸,更别说呼吸优雅。我们对那时很有意见,总要批评,虽然我们很懂得历史的缺陷、时间的缺陷、能力的缺陷,我们愿意理解我们的生命就那样地被过渡、被实验、被损伤,结出很多难看的痂,但是我们完全不愿意我们的下一代被重复,被继续文盲、继续损害。是的,童年,包括青少年,没有必要的经典阅读的记忆,那么哪怕他们个个有名校学历,他们的生命韵味和情怀、气度仍旧可能是文盲般可怜的,甚至是可笑的。
我每次在巴黎的时候,总会租一套房子,有时会去一个社区小小的宁静的图书馆,自己看看书,也看别人在读书。我记住了很多令人感动的情形和场面,其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墙面布置:《小王子》里的那只漂亮的狐狸,站立在一堆漂亮的书里,旁边写了几个字—请驯养我。
这是来自《小王子》的情节。而在这里,布置者让我读到的是,狐狸请求书籍驯养它。这多么符合一个拥有优秀书籍的图书馆的意义,多么符合经典书籍和人类的关系。
是的,年纪小些的孩子们,已经在长大的青少年们,我们都心甘情愿地接受适合我们阅读的文学经典、文化经典的驯养,加上热烈的学校生活、大自然的生活、社会生活,我们就能成长得多么蓬勃、多么正经、多么有希望,我们就有可能渐渐地让我们国家的呼吸优雅起来—真正的“经典书目”是可以改变国家呼吸的。我们希望国家优雅地强大,希望世界很有爱,很温暖,入睡时放心,醒来也放心。
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国家教育部推荐;原版经典插图;儿童文学作家、教授梅子涵作序;美国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奖”首届获奖作品;全球热销近100个版本;一度被美国中学选为历史教科书
一本能让人沉浸其中、幽默睿智的故事书
?邂逅历史名人,发现历史真相,感受人文气息
在愉快的阅读中洞悉规律、获得启发
名人推荐
虽说《人类的故事》认为是给孩子读的,但我们认为在成年人中也能找到很多的热心读者。
——《纽约时报》
房龙先生对历史的了解要胜过威尔斯先生一千倍,而且他以同样富有趣味和更多的幽默进行写作。他写出了一本伟大的书,一本持久的书。
——美国著名政治历史学者 查尔斯?A?比尔德
房龙的这一种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诗人、散文家 郁达夫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美国耶鲁大学历史教授。因出版《人类的故事》一书而饮誉世界。一生出版有三十余种书籍,绝大部分为风靡世界的热销书,其人文主义的立场,通俗易懂、俏皮睿智的文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沈性仁(1895—1943),著名翻译家,浙江嘉兴人,曾先后在日本长崎活水女学、北京女高师求学。早在“五四”时期,沈性仁就有翻译作品在《新青年》发表。1925年她翻译的房龙的《人类的故事》出版后,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房龙热”。
目录
第一章 人类舞台的起始 /001
第二章 我们最早的祖宗 /006
第三章 原始人 /009
第四章 象形字 /012
第五章 尼罗河流域 /016
第六章 埃及的历史 /020
第七章 美索不达米亚 /022
第八章 苏美尔人 /024
第九章 摩 西 /028
第十章 腓尼基人 /031
第十一章 印欧人 /033
第十二章 爱琴海 /036
第十三章 希腊人 /041
第十四章 希腊都市 /044
第十五章 希腊的自治政府 /047
第十六章 古希腊人的生活 /050
第十七章 希腊的戏剧 /054
第十八章 波斯战争 /057
第十九章 雅典与斯巴达之对抗 /063
第二十章 亚历山大大帝 /065
第二十一章 一个撮要 /067
第二十二章 罗马与迦太基 /070
第二十三章 罗马的兴起 /083
第二十四章 罗马帝国 /086
第二十五章 拿撒勒的约书亚 /095
第二十六章 罗马的衰亡 /099
第二十七章 教会之兴 /105
第二十八章 穆罕默德 /111
第二十九章 查理曼大帝 /116
第三十章 诺曼人 /122
第三十一章 封建制度 /127
第三十二章 骑士制 /130
第三十三章 教皇与皇帝之对立 /133
第三十四章 十字军 /139
第三十五章 中世纪的都市 /145
第三十六章 中世纪的自治制度 /154
第三十七章 中世纪的世界 /159
第三十八章 中世纪的商业 /166
第三十九章 文艺复兴 /173
第四十章 表现时期 /184
第四十一章 大发现 /188
第四十二章 宗教改革 /201
第四十三章 宗教战争 /210
第四十四章 英国革命 /225
第四十五章 势力均衡 /239
第四十六章 俄罗斯之兴 /243
第四十七章 俄罗斯与瑞典之抗衡 /250
第四十八章 普鲁士之兴 /254
第四十九章 重商制度 /257
第五十章 美国革命 /261
第五十一章 法国革命 /272
第五十二章 拿破仑 /284
第五十三章 神圣同盟 /295
第五十四章 大反动 /305
第五十五章 民族独立 /311
第五十六章 机械时代 /328
第五十七章 社会革命 /337
第五十八章 大解放 /342
第五十九章 科学时代 /348
第六十章 艺 术 /354
第六十一章 殖民地的扩张与战争 /365
第六十二章 一个新的世界 /373
第六十三章 永远是这样的 /382
文摘
请驯养我
梅子涵
对孩子们说,有哪一些书应该在现在这个年纪里阅读,这是一个很怀有敬意的引导。它是对生命本身的敬意,对成长和未来漫长日子的敬意,对这个世界和整个宇宙的敬意,也是对这些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书籍的敬意。是的,敬意:所有生命都值得享受它们,它们能给一个人的生命路途和整个世界、宇宙的秩序带来无限爱护、诗意、智慧、力量、安宁。不对一个孩子说应该阅读这些书,实际上已经是对他的无比的不在意,甚至是鄙视,是真正的对生命的死活不管!
我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就没有这样被敬重过,没有人给过我们最值得我们去亲近的书单,给的恰好是不值得的、不适合的,甚至可能会让生命动乱、世界疯狂的书。果然,后来,我们这一代人集体地动乱了,疯狂地参加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革命,革得国家很多年不能正常呼吸,更别说呼吸优雅。我们对那时很有意见,总要批评,虽然我们很懂得历史的缺陷、时间的缺陷、能力的缺陷,我们愿意理解我们的生命就那样地被过渡、被实验、被损伤,结出很多难看的痂,但是我们完全不愿意我们的下一代被重复,被继续文盲、继续损害。是的,童年,包括青少年,没有必要的经典阅读的记忆,那么哪怕他们个个有名校学历,他们的生命韵味和情怀、气度仍旧可能是文盲般可怜的,甚至是可笑的。
我每次在巴黎的时候,总会租一套房子,有时会去一个社区小小的宁静的图书馆,自己看看书,也看别人在读书。我记住了很多令人感动的情形和场面,其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墙面布置:《小王子》里的那只漂亮的狐狸,站立在一堆漂亮的书里,旁边写了几个字—请驯养我。
这是来自《小王子》的情节。而在这里,布置者让我读到的是,狐狸请求书籍驯养它。这多么符合一个拥有优秀书籍的图书馆的意义,多么符合经典书籍和人类的关系。
是的,年纪小些的孩子们,已经在长大的青少年们,我们都心甘情愿地接受适合我们阅读的文学经典、文化经典的驯养,加上热烈的学校生活、大自然的生活、社会生活,我们就能成长得多么蓬勃、多么正经、多么有希望,我们就有可能渐渐地让我们国家的呼吸优雅起来—真正的“经典书目”是可以改变国家呼吸的。我们希望国家优雅地强大,希望世界很有爱,很温暖,入睡时放心,醒来也放心。
ISBN | 9787567581944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