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9)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专用教材: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适用于全国各省(区、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详见图书封底) 978751153194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本书具有如下特色:
1.量身定制内容。本书针对事业单位分类统考中C类自然科学专技类岗位考试的真题特点,设置题型板块,讲解特色考点。
2.解读真题,分析考情。本书介绍了事业单位分类考试的基本情况,通过精选真题分析自然科学专技类考试各专项的具体考情,解读命题特点和趋势。
3.覆盖核心考点,精讲作答技巧。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由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中公老师对历年真题进行总结分析,确定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以此为基础设定章节、体例和结构。
4.扫码听微课程,学习经典真题。本书各部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真题,在文字解析的基础上,还配有中公专职师资视频讲解,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
购书扫码关注,回复“自习室”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目录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
考情深度分析(1)
第一章科技与生活(12)
第一节高新技术(12)
第二节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15)
第三节生活常识(17)
第二章人文与历史(28)
第一节文化常识(28)
第二节历史常识(35)
第三章国情地理(44)
第一节国情概况(44)
第二节自然地理(46)
第三节世界地理概况(49)
第四章政治(51)
第一节十九大以来国家发展新理念(51)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53)
第五章法律(58)
第一节宪法(58)
第二节监察法(60)
第三节民法(62)
第四节刑法(65)
第五节行政法(68)
第六章经济(72)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2)
第二节微观经济(73)
第三节宏观经济(73)
第一章选词填空(76)
第一节词义辨析(76)
一、词语的理性义(76)
二、词语的色彩义(78)
第二节语法与语用(80)
一、词性与句法功能(80)
二、词语的习惯搭配(82)
第三节成语(84)
一、八大常见命题陷阱(84)
二、成语连用(87)
第四节虚词(87)
一、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88)
二、八大复句关系的常用关联词(88)
三、区分易混复句关系(90)
第五节语境分析法(92)
一、对应分析法(92)
二、情境展开法(94)
第二章片段阅读(96)
第一节主旨观点题(96)
第二节细节判断题(99)
第三节寓意理解题(102)
第四节词句理解题(104)
第五节推断下文题(106)
第六节标题添加题(109)
第七节关键信息识别法(111)
一、关键词(112)
二、关键句(115)
三、关键暗示信息(116)
第三章语句表达(118)
第一节语序排列(118)
一、关注首尾句(118)
二、抓住关联词(119)
三、重视指代词(120)
四、注意逻辑顺序(120)
五、注意承启关系(121)
第二节句子填空(123)
一、话题统一(123)
二、前后照应(124)
三、句式一致(125)
四、意境协调(125)
第一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128)
第一节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128)
图形构成(128)
一、点线角面(128)
二、封闭开放(131)
三、图形部分(132)
四、图形种类(133)
五、元素位置(135)
几何性质(135)
一、对称性(136)
二、重心(137)
三、面积和体积(137)
图形转化(138)
一、移动、旋转、翻转(138)
二、图形叠加(139)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分类精讲(140)
一、类比型图形推理(140)
二、分类型图形推理(141)
三、空间形式图形推理(142)
四、九宫格图形推理(145)
五、顺推型图形推理(147)
六、其他形式图形推理(148)
第二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150)
第一节定义判断核心知识储备(150)
一、定义的逻辑知识(150)
二、定义判断解题原则(151)
三、定义判断解题步骤(151)
四、定义判断题型分类(151)
第二节定义判断题型分类精讲(153)
一、单定义判断(153)
二、多定义判断(160)
第三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162)
第一节类比推理核心知识储备(162)
一、类比推理考查方式(162)
二、类比推理解题步骤(163)
三、类比推理解题技巧(163)
四、类比推理出题陷阱(165)
第二节类比推理考点分类精讲(167)
一、概念间关系(167)
二、近反义关系(170)
三、描述关系(171)
四、条件关系(172)
五、语法关系(173)
第四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174)
第一节逻辑判断题型分类精讲(174)
必然性推理(174)
一、直言命题(174)
二、复言命题(180)
可能性推理(187)
一、削弱型题目(188)
二、加强型题目(191)
三、前提型题目(195)
四、解释型题目(197)
五、评价型题目(199)
六、结论型题目(202)
第二节逻辑判断实战技巧(203)
一、找突破口法(203)
二、假设法(205)
三、排除法(207)
四、排序法(207)
五、图表法(208)
六、计算法(209)
七、综合应用(209)
第一章数学方法(212)
第一节数学方法基础知识(212)
一、数的整除特性(212)
二、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213)
三、奇偶性与质合性(215)
四、同余与剩余(215)
五、尾数规则(217)
第二节数学方法题型分类精讲(217)
一、计算问题(217)
二、和差倍比问题(220)
三、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221)
四、利润问题(225)
五、运筹问题(227)
六、行程问题(228)
七、工程问题(230)
八、几何问题(232)
九、容斥问题(234)
十、推理问题(235)
十一、浓度问题(236)
十二、抽屉原理(237)
十三、牛吃草问题(238)
十四、鸡兔同笼问题(238)
十五、盈亏问题(239)
十六、日期问题(240)
十七、方阵问题(240)
十八、植树问题(241)
十九、年龄问题(242)
二十、时钟问题(243)
第三节数学方法常用解题技巧(243)
一、代入排除法(244)
二、特殊值法(245)
三、方程法(246)
四、图解法(249)
五、十字交叉法(251)
第二章策略制定(253)
第一节策略制定解题原则(253)
一、合乎逻辑(253)
二、省时高效(253)
三、耗费最少(254)
四、比较原则(254)
第二节策略制定经典题型(255)
一、计算类问题(256)
二、极值类问题(256)
三、方案最优类问题(257)
四、定义判断类问题(258)
第三章资料分析(260)
第一节资料分析概念(260)
一、计算型概念(260)
二、理解型概念(269)
第二节资料分析计算技巧(272)
一、尾数法(272)
二、首数法(273)
三、有效数字法(273)
四、特征数字法(274)
五、范围限定法(275)
六、乘除法转化法(275)
七、同位比较法(276)
八、运算拆分法(277)
九、常见算式处理技巧(278)
第四章实验设计(283)
第一节实验的基本概念(283)
一、实验目的(283)
二、实验对象(283)
三、实验处理(283)
四、实验的基本类型(284)
五、实验的注意事项(284)
六、实验结果的分析(285)
第二节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285)
一、对照原则(285)
二、重复原则(286)
三、随机原则(287)
第三节实验设计的作答技巧(287)
一、真题命题分析及详解(287)
二、如何判断实验目的(289)
三、如何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289)
四、如何解释实验结果(291)

文摘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考情深度分析
自2015年3月人社部颁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以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报考人数也越来越多。考试每年举行两次,上、下半年各一次。基于对专业素养以及岗位职能需要的不同,考试遵循人岗匹配原则,不同岗位考查不同内容。具体分为以下五类:
以上五类考试笔试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自然科学专技类是针对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其中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考试主要测查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试卷共100道客观题,考试时限为90分钟。
如下所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主要考查专业素养和基本素养,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其中,综合分析重点考查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的专业知识,同时部分题目选材与自然科学领域相关,体现了事业单位分类考试的特色。
2016—2018年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考试的题型题量分布如下表所示: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主要涉及科学、技术、文化、地理、法律等方面。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常识判断近几年题量一直稳定在20道,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
通过分析真题,我们发现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常识判断集中考查科技与生活、人文与历史、国情地理、法律等学科知识。其中,科技与生活的考查题量占比超过,是考生重点复习的内容,经济、政治等考查频率虽然较低,但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要求,考生仍需多加重视,不能忽略。
1.关于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动挡汽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
B.冷却系统中添加的防冻冷却液具有腐蚀性
C.汽车采用四驱方式会降低汽车的越野性能
D.油电混合动力的汽车在我国尚未批量生产
【答案】A。解析:手动挡汽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A项说法正确;汽车冷却系统中添加的防冻冷却液具有防腐蚀性,B项说法错误;汽车采用四驱方式会提高汽车的越野性能,C项说法错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我国已经批量生产,例如荣威、比亚迪、奇瑞等品牌均有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车型,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关于风力发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疆达坂城建有我国规模较大的风能发电基地
B.我国已在东南沿海地区建成大型海上风电站
C.16世纪荷兰已经广泛建立了风力发电系统
D.风力发电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答案】C。解析: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厂是我国规模较大的风能发电基地。A项正确。2016年8月,我国东南沿海首座海上风电场在福建莆田平海湾海域正式全面建成投产。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电的发明和使用是其主要特征,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C项错误。风力发电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D项正确。故本题选C。
1.扩展知识储备,夯实理论基础。考生在备考中,首先要对大纲中涉及的学科进行全面的复习,掌握每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打牢基础。
2.把握重难点,灵活运用方法。常识判断对于科技与生活、人文与历史、国情地理、法律等知识的考查较多,考生在复习时,需要把握这部分的重点,剖析难点,并在做题时,灵活运用一些方法来协助解题,如寻找题干关键词、排除无关选项、词义联想等。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练习。考生在对基础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后,要作答一些试题来检测复习效果,查漏补缺。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考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内涵、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主题、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内容原意是否一致;根据阅读内容合理推断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查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题型较为稳定。每年各题型题量略有不同,但总题量一直稳定为25道,占比为25%,是考查的重要内容。
题型一:选词填空。选词填空的题量稳定为10道,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占比达40%,是较为重要的考点。选词填空考查方向较为稳定,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考查考生辨析近义词和结合语境选择正确词语的能力。
题型二:片段阅读。片段阅读的题量在10道左右,与选词填空的题量相近。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同时涉及少量细节判断题、推断下文题及标题添加题等。
题型三:语句表达。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语序排列和句子填空,题量在5道左右,旨在测查考生对文段前后连贯及整体把握的能力。
1.移动终端快餐化、碎片化阅读受到大学生的推崇,但松散的阅读习惯很难使人构建的思想体系。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经典著作虽然能够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却不能像实用书籍那样,这也是部分读者远离经典的原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完整立竿见影B.深刻行之有效
C.系统屡试不爽D.宏大学以致用
【答案】A。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前文“松散”构成反义对应关系。“深刻”与“浅薄”相对,“宏大”与“渺小”相对,均不能与“松散”构成对应,首先排除B、D。第二空,由转折词“但”可知,所填词语应与“潜移默化”语义相反,强调短时间内就可有效果。“屡试不爽”指屡次实验都没有差错,与题意不符,排除C。“立竿见影”指立刻见到效果,恰当。故本题选A。
2.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信息加密的探索从未停止。古时候,人们在信封上滴蜡盖上火印,但仍防不住有人拆开,读完再复原。现代,人们用电磁波传递秘密,但“音量”再低,也防不住精细的窃听。后来,科学家设法将“音量”调低到如此程度:只依靠一颗颗光子,任何窃密者去测量都会破坏它,从而被发现。如今,量子通信将信息减弱到极限,即量子级别,再小心的读取都会彻底改变它。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量子通信的加密原理
B.量子通信的优势
C.信息加密的主要方式
D.信息加密的发展历程
【答案】D。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不停地对信息加密进行探索。接着依据时间线索介绍了信息加密从“滴蜡”到“电磁波”到“光子”以及到如今的“量子”的发展历程。D项概括准确。A项只提到“量子加密”这一个阶段,不全面,排除。B项未提到“加密”这一贯穿始终的主题词,排除。C项的“主要方式”没有体现出信息加密从最初的“滴蜡”到如今的“量子”一路的发展历程,排除。故本题选D。
3.塑料在海洋环境中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担忧,因为它们可在海洋中持续存在并对海洋及其生物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危及人类。塑料碎片风化后分裂成小颗粒物,就连海洋的小型无脊椎动物都可能摄取。这么小的颗粒物难以追踪来源,也很难从海洋环境中清除。因此,。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应该立即采取行动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B.缓解塑料对海洋危害的最有效策略是减少塑料排放
C.只要确认了小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就可以根治海洋污染
D.塑料危害造成的全球环境破坏主要是缘于管理不善
【答案】B。解析:分析可知,“因此”后的句子,是针对前文塑料对海洋造成的污染所采取的措施。A项,“一次性塑料制品”只是“塑料”的一部分,仅靠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并不能解决塑料污染海洋的问题,排除。C项,前文已经明确“这么小的颗粒物难以追踪来源”,所以“确认……来源”说法不妥,且“只要……就……”表述绝对,排除。D项,前文未提到“管理不善”问题,填入衔接不当,排除。因为塑料“很难从海洋环境中清除”,故应该阻止塑料进入海洋,B项“减少塑料排放”填入前后衔接恰当。故本题选B。
4.①找到完整保存的古鱼,是全球古生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圣杯”
②随着鱼类时代的落幕,盾皮鱼类在泥盆纪末期突然绝灭,成为演化的“死胡同”,它们留下的生存空间被更进步的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瓜分
③古生物学家一直在试图弄清这些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进而理清人类远祖的谱系,但却只有一鳞半爪的零碎材料
④志留纪到泥盆纪时的中国南方是漂泊在赤道附近的孤洲,云南处于孤洲南部
⑤云南曲靖志留纪晚期的潇湘动物群堪称失落的古鱼“王国”,这让科学家燃起了新的希望
⑥大约4.19亿至3.59亿年前的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代”,形形色色的鱼类游弋在地球的各处水域,身体覆盖着大块骨板的盾皮鱼类是当之无愧的统治者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②③①④⑤B.①⑥②⑤④③
C.④⑥⑤①②③D.②③①⑥④⑤
【答案】A。解析:④⑤均提及“云南”“志留纪”,④由志留纪至泥盆纪时期的中国南方引出云南,⑤阐述云南曲靖在志留纪晚期有古鱼“王国”之称,二者话题具有一致性,且⑤为④话题的延续,所以④⑤紧密相连,排除B、C。对比A、D两项,⑥引出“鱼类时代”这一话题,②说鱼类时代落幕,根据行文逻辑,⑥应该在②前,排除D。验证A项,逻辑通顺。故本题选A。
ISBN9787511531940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李永新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