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津·五大道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修订版) 978755379531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在中国城市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亲眼目睹了某些城市更新项目毅然切断了与母城文化联系的纽带,大量缺乏关联、脱离人性化尺度的城市空间恣意出现:在另一些建设项目中,由于城市的文化与新项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规划设计师对文化传统的了解程度使得他们无法应对当前的工作,不得不进行一些即时和片段性的研究工作。
《中国·天津·五大道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修订版)》主要从三方面来介绍天津五大道的规划,上篇追溯历史,主要介绍五大道的行程及百年历史;中篇研究与思考,从城市形态和建筑类型的角度来认知五大道。下篇为规划与实践,主要阐释五大道现实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新时期五大道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

作者简介

朱雪梅,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副总规划师,正高级规划师,兼任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天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历史保护与建筑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城建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被天津市规划局授予城市规划设计专家称号。著有《城市设计在中国》。

目录

引言------------------------------- 006

建筑赏析-----------------------------014

上篇 追溯历史

第1 章 天津的历史城区及其生活品质- --------- ------020

1.1 传统天津的“一城”“一市”,城里城外的市井生活----------021

1.2 沿河发展的九国租界,耻辱的开放改变了城市------------022

1.3 洋为中用的河北新区,租界之外的城市建设-------------025

1.4 环形扩展与海河复兴,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026

建筑赏析------------------------------030

第2 章 五大道的形成及百年历程- ----------------- 034

2.1 英租界南扩形成的五大道---------------------035

2.2 有五条半马路的五大道----------------------035

2.3 富有特色的五大道------------------------038

2.4 在动荡和大拆大建的背景下幸存------------------040

建筑赏析------------------------------044

第3 章 历次规划对五大道的影响- ------------------048

3.1 控制性详细规划-------------------------049

3.2 城市设计----------------------------050

3.3 环境整治规划--------------------------050

3.4 保护规划----------------------------052

建筑赏析------------------------------058

中篇 研究与思考- ------------------------- 062

第4 章 五大道的建筑- -----------------------064

4.1 建筑类型----------------------------065

4.2 建筑高度----------------------------074

4.3 建筑产权分类--------------------------077

4.4 建筑现状与类型划分-----------------------078

4.5 历史建筑的美学探讨-----------------------143

4.6 建筑思潮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影响-----------------146

4.7 历史建筑的干预原则:存续历史感,与环境共生-----------147

建筑赏析------------------------------150

第5 章 五大道的街廓肌理- -------------------- 154

5.1 街廓系统的建立-------------------------155

5.2 街廓形态及尺度-------------------------156

5.3 图底关系----------------------------156

5.4 街廓肌理与三维形态模拟---------------------158

5.5 从城市形态研究的角度认知五大道 ----------------243

5.6 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对历史街区保护的意义-----------257

建筑赏析------------------------------262

第6 章 五大道的历史街道与街巷- ----------------- 266

6.1 为历史街道与街巷定义----------------------267

6.2 特殊的形成过程造就独特的街道格局----------------268

6.3 五大道历史街道与街巷的类型-------------------268

6.4 历史街道的美学探讨-----------------------276

6.5 历史街巷分析--------------------------291

6.6 研究的意义——运用到保护规划与设计指导中去-----------294

6.7 几点启示----------------------------296

6.8 其他主要街道统计与分析---------------------297

建筑赏析------------------------------338

下篇 规划实践- -------------- -----------342

第7 章 五大道现实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 --344

7.1 五大道的历史核心价值----------------------345

7.2 五大道的发展方向------------------------346

7.3 五大道与周边地区发展的关系-------------------346

7.4 街道尺度与交通组织-----------------------348

7.5 历史环境与停车需求-----------------------348

7.6 中小学校与文化传承-----------------------349

7.7 残破失修的历史建筑及低收入居民-----------------349

7.8 寻找双赢的旅游策略-----------------------350

7.9 整体定位与规划策略-----------------------350

7.10 市政基础设施- ------------------------352

7.11 规划特点- --------------------------352

建筑赏析------------------------------459

过去的未来:传递历史的密度

伯克利大学建筑学师生设计作品展示---------- -------467

全景五大道-------------------- ---------492

参考文献------------------------------ 503

序言





我所在的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所长期从事城市设计和历史保护工作。在不断的规划实践和专业成长过程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 “国际视野、地方行动”的技术道路——强调脚踏实地长期扎根天津开展规划设计实践,全方位持续深入地跟踪和研究自己所在的城市,并有选择性地参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建设活动,提高对中国社会整体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式的了解,同时,放眼全球,积极参与到国际性的学习、实践和交流活动之中。我们发现,每个城市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休养生息的物质环境,同时还会展现独特的城市空间文

化,它们是城市灿烂文明的精髓。因此,“重视已有的人居环境并努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稳定”逐渐成为我们在专业上的行动准则。



在中国城市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亲眼目睹了某些城市更新项目毅然切断了与母城文化联系的纽带,大量缺乏关联、脱离人性化尺度的城市空间恣意出现;在另一些建设项目中,由于城市的文化与新项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规划设计师对文化传统的了解程度使得他们无法应对当前的工作,不得不进行一些即时和片段性的研究工作。坦率地说,以上两种方式都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城市随时间流逝而发生的空间演变、形态表征以及它所代表的社会文化意义,从本质上反映出城市丰富的历史价值和错综复杂性,需要我们

持续不断、深入耐心地研究和体会。



五大道是天津市十四个历史文化街区中规模zui大、保存zui完好的街区。这片当初英租界高档居住区延续了英国城镇体系的一系列做法,邻里花园、学校、公共设施、体育场地分散设置在居住街区内,可亲可触,体现了亲好邻里的设计初衷。想要继续维护这种氛围,更加深刻地理解五大道地区在过去上百年间发展出了哪些因素、格局和特点从而造就了这种生活品质是必不可少的。五大道历史上一些约定俗成的关系结构和空间特点集中反映在建筑类型、街廓肌理、街道与街巷三个方面,这也是本书能够在五大道的保护和更新工作中激发合理的

设计思维、具有一定参阅价值的意义所在。当改造和重建行为发生时,此类研究尤为重要。



2010 年,天津规划院邀请美国伯克利大学环境设计学院Renee Chow 教授和研究生们来津参与五大道空间研究。他们选取了位于成都道北侧的五大道建设控制地带内的五个街坊进行了历时一年的创造性工作。他们认为,天津,和中国众多城市一样,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和转变,此项工作将向大众表明,设计师们希望尝试突破20世纪末以来普遍的大尺度、高楼林立的建设行为,为当代城市的成长提供另一种可能。在与本地规划专业人员的互动中,通过观察与亲身经历,伯克利师生们逐渐理解了住宅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建筑实践如何互动,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思维方式也让本地设计师受益匪浅。



在此,感谢对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天津市规划局早在20 世纪90 年代便组织编制了《五大道地区建设管理保护规划》,对五大道地区整体格局和建筑尺度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划局保护规划处自2009 年甫一成立,便开展了大规模的历史建筑普查,组织编制了各个层次的保护规划工作,全面系统地建立了天津市保护规划的层次和体系;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及其保护风貌建筑办公室、风貌建筑整理公司对一大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和修缮,长期以来收集整理了大量宝

贵的历史资料;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几代规划师持续不断地参与编制和维护天津市的各类历史保护规划,他们在为城市贡献专业智慧的同时,更为事业坚守、不计得失;院主要领导不仅身体力行、亲自指导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且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了大力帮助和支持。感谢其他对天津市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正是由于大家的努力,我们城市的文化遗产才如此丰饶、富有魅力,而本书也才有了创作源泉和出版的价值。谢谢大家!

朱雪梅

文摘

插图:
ISBN9787553795317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朱雪梅
尺寸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