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水文化研究(套装共4册) 978751705527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中外水文化研究(套装共4册)》包括《中原农业水文化研究》《国外水文化动态研究报告》《秦汉水井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研究》《宋代山水诗与人水情缘研究》共四册。《中外水文化研究(套装共4册)》可供关注水文化及全球水问题的水利工程、伦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等相关领域学者、师生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朱海风(1955-),男,河南西华人。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很好专家,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曾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文稿》、《高校理论战线》等报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论著多部,获省部级奖多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曾任河南科技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现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目录

《国外水文化动态研究报告》目录:
水文化研究要有大视野——代出版总序言
第一章 让中国水文化走向世界,将世界水文化链接中国
第一节 开展中外水文化交流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深化中外水文化交流的学术基础
第三节 加强中外水文化交流的工作措施
第二章 联合国水事务及其战略规划的重大进展
第一节 全球水事务及其战略规划是联合国重点关注的基本议题
第二节 联合国水事务及其战略规划的重大进展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联合国水历史工作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第一节 联合国水历史工作的开展
第二节 联合国水历史工作的关注重点与带给我们的启发
第四章 费克里·哈桑《面向我们时代的水历史》简介
第一节 《面向我们时代的水历史》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面向我们时代的水历史》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特吉·特活蒂《水之历史》系列丛书内容提要
第—节 第一个系列
第二节 第二个系列
第三节 第三个系列
第六章 联合国水伦理工作简介
第一节 联合国水伦理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联合国水伦理的思想导向
第三节 联合国水伦理工作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发
第七章 国际《水伦理宪章》研制的进展与思考
第一节 国际《水伦理宪章》的制定背景
第二节 国际《水伦理宪章》的设计理念
第三节 国际《水伦理宪章》的重要意义
第八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出版的水伦理文献内容提要
第一节 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的水伦理工作
第二节 国际水文计划的水伦理工作
第三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的水伦理工作
第九章 阿尔布开克关于全面实现水和卫生人权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 水和卫生人权提出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实现水和卫生人权》的思想内容
第十章 澳大利亚学前儿童和小学生水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学习生命之水”教育项目
第二节 小学生:“学习生命之水”教育项目
第三节 “学习生命之水”教育项目对我国小学水文化教育的启发
第十一章 美国中小学水教育项目的实施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全球水供给课程”教育项目的实施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水文化教育的进展及问题分析
第十二章 水与教育连接和教师水教育项目
第一节 《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将教育和水连接起来》
第二节 教师水教育项目
第十三章 《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主要内容
第一节 《2014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
第二节 《2015年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
第十四章 以色列水治理经验借鉴(上)
第一节 明确和坚持水治理的“问题导向”
第二节 采取和实行水治理的“红线管制”
第三节 确立和聚焦水治理的“主线任务”
第十五章 以色列水治理经验借鉴(下)
第四节 建立和健全水治理的“法治体系”
第五节 改进和完善水治理的“组织架构”
第十六章 国外水文化“新概念”(上)
第一节 水危机(水问题与水安全)
第二节 水合作(水冲突与水博弈)
第十七章 国外水文化“新概念”(下)
第三节 水足迹(虚拟水与水调控)
第四节 水意识(水认知与价值观)
第五节 水慈善(水救济与水捐助)
附录一:水历史英语文献索引
附录二:水伦理文献索引
附录三:《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秦汉水井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研究》
《宋代山水诗与人水情缘研究》
《中原农业水文化研究》

文摘

版权页:

文明多样性广泛存在。不同社会在交流方式、礼貌原则、风俗习惯及衣着打扮和歌曲、节日及建筑等方面迥异。不过这些差异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所有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共同因素、动力及原则。这些共性主要源于人们生理、心理和生活层面的各种相同之处。不同社会人水关系在生理、心理和生活层面的共性是其所有共性经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类共性使得从人水关系视角重新梳理和整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成为可能。本书对水历史的讨论主要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之上:社会组织和水管理技术与策略共同进化而来。这种共同进化经历了一系列不同阶段。这些不同阶段由若干长期的渐进积累型改变和若干相对短期的快速跳跃式进步共同组成,而非只是一种简单的正比例直线上升过程。这种模型的文化演化与埃尔德雷奇(N.Eldredge)和古尔德(S.J.Gould)1972年提出的间断平衡(punctuated equilibrium)进化论有一些共同之处。不过本书对水历史演化的探索将重点放在了非均衡进化的讨论上,不会强调平衡的概念。这种文化演变模型重点关注地区差异及互动和一些关键的历史背景的转换。
以水技术或水管理模式的转化或革新为标志,参考以水为视角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我们可以将整个世界水历史分为若干时代。这里的时代并非静止的时间段,相互之间也没有严格的界限。一个时代只是指存在于世界很多地区或有影响的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时间段,不同时代的更替意味着以水为视角不同文化参数系统的变化。
ISBN9787517055273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楚行军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