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古典袍服结构与纹章规制研究 978751804203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清古典袍服结构与纹章规制研究》荣获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一本极具研究价值的优秀图书!

作者简介

刘瑞璞
1958年1月生。现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艺术学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传统服饰结构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出版;
·2012年出版标志性专著《古典华服结构研究》。
主要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奖——1997年“纸样设计课程理论体系及其模块化教学研究”获教学成果二等奖;
·部委级教学成果奖——2011年9月“构建TPO知识系统的男装课群优化研究”获部委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女装编);
·北京市精品教材:2005年《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女装编);2008年和2011年《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女装编),《女装款式和纸样系列设计与训练手册》《男装款式和纸样系列设计与训练手册》。

魏佳儒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学术成果:
·论文《清吉服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准绳作用》收录于《2015“薪传艺技·时尚东方”国际华文设计研讨会暨第四届“跨界·综合”设计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
·《清末十二章龙袍十字型结构与纹章规制》收录于核心期刊《艺术探索》2015年第3期。
主要研究项目:
·2015年,完成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博物馆清官袍结构纹章信息采集与研究;
·2014~2015年,连续两年参与北京服装学院—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博士项目,赴西藏、贵州、四川、云南田野考察工作;
·2011~2012年,参与北京服装学院URTP本科生研究项目:时尚传媒的集团化。

目录

第一章绪论001
一、缘起002
二、考据学探讨004
三、问题路径与发现005
(一)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格致”精神到破解纹章规制的路径005
(二)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准绳”到清官袍纹章的“礼制”作用007
(三)十字标尺与纹章的“经营位置”009
四、研究方法012
(一)文献与标本相结合重标本的研究方法012
(二)清官袍结构与纹章规制文献考证的局限和标本研究的意义013
(三)标本信息采集和结构图复原015
(四)实验数据结合文献研究的实证方法022
参考文献023
第二章中华传统服饰结构与形制的流变025
一、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古老基因027
(一)一种文明的命题027
(二)中华传统服饰结构谱系029
(三)汉族和少数民族服饰结构一统多元的中华气象035
二、上衣下裳形制从先秦到清末的延续041
(一)上衣下裳的连属形制041
(二)上衣下裳的分属形制044
三、从交领大襟到圆领对襟的结构演变046
(一)交领大襟形制047
(二)交领大襟和圆领大襟的共治时代047
(三)圆领大襟和对襟的共治时代050
参考文献055
第三章“服章”制度与清“章袍”形制057
一、“服章”制度的流变059
二、清官袍纹章制度065
三、清中早期官袍纹章的经营位置与十字型平面结构069
(一)两团和四团龙褂的团纹局部070
(二)明黄色妆花缎八团女龙袍073
(三)杏黄色妆花缎九团龙袍077
参考文献083
第四章清古典服饰规制085
一、两团(补子)、四团、八团、九团纹章规制087
(一)两团(补子)纹章088
(二)四团纹章092
(三)八团纹章094
(四)九团纹章096
二、清帝王官服规制099
(一)礼服099
(二)吉服106
(三)常服、行服109
(四)雨服、便服、戎服113
三、皇子、王公百官官服规制118
(一)礼服118
(二)吉服123
(三)常服、行服125
(四)雨服、戎服、便服127
四、清女子官服规制130
(一)朝服130
(二)吉服134
(三)常服、便服137
参考文献143
第五章官袍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准绳”作用145
一、两团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官袍标本147
(一)石青芝麻纱夏补褂形制特征147
(二)石青芝麻纱夏补褂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153
(三)石青芝麻纱夏补褂补子结构、坐标图测绘与复原160
二、四团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官袍标本162
(一)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形制特征162
(二)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纹章经营位置与十字坐标163
三、八团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官袍标本165
(一)石青绸绣八团吉服褂形制特征165
(二)石青绸绣八团吉服褂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170
(三)石青绸绣八团吉服褂八团纹章经营位置与十字坐标180
四、九团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官袍标本183
(一)灰蓝织金缂丝云纹蟒袍形制特征183
(二)灰蓝织金缂丝云纹蟒袍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188
(三)灰蓝织金缂丝云纹蟒袍九团蟒纹章经营位置与十字坐标200
参考文献207
第六章黄绸盘金绣十二章九团龙袍与十字坐标209
一、黄绸盘金绣十二章龙袍标本211
(一)黄绸盘金绣十二章龙袍形制特征211
(二)黄绸盘金绣十二章龙袍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218
二、黄绸盘金绣龙袍十二章纹与十字坐标的准绳作用227
(一)黄绸盘金绣龙袍十二章纹与十字型平面结构227
(二)黄绸盘金绣龙袍的十二章纹次第与寓意230
三、黄绸盘金绣龙袍九团龙纹、十二章纹与十字型平面结构238
(一)黄绸盘金绣龙袍九团龙纹与十字型平面结构239
(二)“九龙”寓龙袍“九五之尊”240
(三)黄绸盘金绣龙袍十二章、九团龙纹坐标系统与十字型米字结构242
参考文献247
第七章“先绣后缝”与十字坐标纹章经营的机制249
一、从袍料到官袍“先绣后缝”的文献考证251
二、石青芝麻纱八团女吉服料实物考证256
(一)石青芝麻纱八团女吉服料形制特征257
(二)石青芝麻纱八团女吉服料纹章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259
(三)石青芝麻纱八团女吉服料到袍服的制衣流程262
三、先绣后缝纹章的礼制与“十字型平面结构”267
(一)先绣后缝完整制衣流程实验的礼法信息267
(二)先绣后缝制衣模式与“十字型平面结构”的礼制寓意268
参考文献271
第八章清官袍结构的“敬物尚俭”与纹章经营273
一、石青缎五彩绣八团吉服袍结构的节俭与纹章经营275
(一)石青缎五彩绣八团吉服袍形制特征276
(二)石青缎五彩绣八团吉服袍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中的“补角摆”281
(三)石青缎五彩绣八团吉服袍衬里结构拼接成器的敬物尚俭理念286
(四)石青缎五彩绣八团吉服袍结构的“外尊内卑”与纹章的经营290
二、石青缎五彩绣八团福海吉服褂结构的节俭与纹章经营295
(一)石青缎五彩绣八团福海吉服褂形制特征295
(二)石青缎五彩绣八团福海吉服褂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中的“接袖补角”300
(三)石青缎五彩绣八团福海吉服褂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307
三、石青缎武官绵补褂结构节俭的“外尊内卑”311
(一)石青缎武官绵补褂形制特征311
(二)石青缎武官绵补褂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中的“表整里拼”316
(三)石青缎武官绵补褂纹章与“十字型平面结构”324
参考文献327
结论329
参考文献333
附录335
附录一标本信息汇要336
附录二图录344
附录三表录349
附录四石青芝麻纱八团花福海刺绣女吉服料复制成品过程350
附录五石青芝麻纱八团花福海单色刺绣女吉服料复制成品过程359
附录六石青缎五彩绣八团吉服袍成品复制过程367
跋377

文摘

版权页:

(二)上衣下裳的分属形制
上衣下裳的分制时代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当然这与衣裳连属形制的包裹过长同征战骑射不便有关。王国维早在清末民初之际,已对中华服饰的这段历史转折做了重要论述,“上短衣而下跨别,此古服所无也,古之亵衣,亦有襦祷。内则衣布帛襦祷;左氏传征褰与襦,褰亦祷也。然其外必有裳若深衣以覆之,虽有襦挎,不见于外。以祷为外服(作者注:胡服习惯),自祷褶服始。然此服之起,本于乘马之俗,盖古之裳衣本乘车之服,至易车而骑,则端衣之联诸幅为裳者,与深衣之连衣裳而长且被土者,皆不便于事”。其中之于上衣下裳的连属制和分属制做出了重要解释,即古之衣裳之连属因其本为乘车之服,受春秋连年征战的影响,旧时深衣的上下连属制袍服不再适合时代要求,为提高国家的战斗力,满足骑射之用,这种上衣下裳的分属制服饰自然应运而生。上衣下裳的分属制正因其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活动,才使得此类服饰的服用范围于战国时代不仅限于赵国,而成为服制变革最直接的样式。由此,这种胡服式的上衣褂下裤裳对后世中华服饰结构的发展影响深远,历代皆有服之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而缅裆裤便是中华古典服饰上衣下裳分属形制的终结者。
ISBN9787518042036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刘瑞璞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