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光伏发电与控制实践教程》可供高等院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光伏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培训教材,同时还可供对光伏行业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目录
第1章光伏发电与控制基础
1.1光伏发电行业发展
1.2光伏发电与控制系统
思考题
第2章太阳能电池材料
2.1社会发展需要新能源
2.2太阳辐射相关的物理量
2.3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分类
2.4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前沿技术
2.5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
2.6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2.7有机太阳能电池
2.8高效太阳能电池探索
思考题
第3章光伏发电与控制基础实验
实验1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实验
实验2太阳能电池供电电源实验
实验3太阳能电池温度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4太阳能电池光谱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5太阳能电池—风扇实验
实验6太阳能音乐声响器设计实验
实验7太阳能节电照明灯设计实验
实验8太阳能路灯设计实验
实验9太阳能电池充电器设计实验
实验10太阳能蓄电池控制设计实验
附件温控仪使用说明
第4章HSNE—S01—B型平台操作方法
4.1实训平台概述
4.2实圳平台基本操作
4.3上位机软件的使用
4.4常见问题
附件平台技术规格
第5章光伏发电与控制实训
实验1太阳能光伏板能量转换原理
实验2环境对光伏转换的影响实验
实验3太阳能电池光伏系统直接负载实验
实验4太阳能系统电器负载实验
实验5光伏型控制器工作原理实验
实验6光伏型控制器充放电保护实验
实验7户用型控制器工作原理实验
实验8户用型控制器充放电保护实验
实验9户用型控制器上位机软件实验
实验10光伏型控制器上位机软件实验
实验11直接负载上位机软件实验
实验12综合实训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聚光太阳能电池通过聚光器而使较大面积的阳光会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形成焦斑或焦带,并将太阳能电池置于这种焦斑或焦带上,以增加光强,克服太阳辐射能流密度低的缺点,从而获得更多的电能输出。因此,聚光太阳能电池首先要考虑聚光器的结构、跟踪装置和散热措施。
聚光太阳能电池与普通太阳能电池略有不同,因需耐高倍率的太阳辐射,特别是在较高温度下的光电转换性能要得到保证,故在半导体材料选择、电池结构和栅线设计等方面都要进行一些特殊考虑。最理想的制造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为砷化镓,因为它的禁带宽度和载流子浓度均适合于在强光下工作。对于单晶硅聚光材料,在结构方面聚光电池的p—n结构要求较深,普通太阳能电池多用平面结构,而聚光太阳能电池常采用垂直结构,以减少串联电阻的影响。同时,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栅线较密,典型的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约占电池面积的10%。
随着跟踪器等关键技术的成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逐渐提升,以及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聚光技术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聚光太阳能电池的缺点也小能忽视。目前,生产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大大高于前两代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严重制约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普及运用;另外,生产聚光太阳能电池耗能较大。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光伏发电与控制实践教程》可供高等院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光伏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培训教材,同时还可供对光伏行业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目录
第1章光伏发电与控制基础
1.1光伏发电行业发展
1.2光伏发电与控制系统
思考题
第2章太阳能电池材料
2.1社会发展需要新能源
2.2太阳辐射相关的物理量
2.3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分类
2.4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前沿技术
2.5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
2.6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2.7有机太阳能电池
2.8高效太阳能电池探索
思考题
第3章光伏发电与控制基础实验
实验1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实验
实验2太阳能电池供电电源实验
实验3太阳能电池温度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4太阳能电池光谱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5太阳能电池—风扇实验
实验6太阳能音乐声响器设计实验
实验7太阳能节电照明灯设计实验
实验8太阳能路灯设计实验
实验9太阳能电池充电器设计实验
实验10太阳能蓄电池控制设计实验
附件温控仪使用说明
第4章HSNE—S01—B型平台操作方法
4.1实训平台概述
4.2实圳平台基本操作
4.3上位机软件的使用
4.4常见问题
附件平台技术规格
第5章光伏发电与控制实训
实验1太阳能光伏板能量转换原理
实验2环境对光伏转换的影响实验
实验3太阳能电池光伏系统直接负载实验
实验4太阳能系统电器负载实验
实验5光伏型控制器工作原理实验
实验6光伏型控制器充放电保护实验
实验7户用型控制器工作原理实验
实验8户用型控制器充放电保护实验
实验9户用型控制器上位机软件实验
实验10光伏型控制器上位机软件实验
实验11直接负载上位机软件实验
实验12综合实训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聚光太阳能电池通过聚光器而使较大面积的阳光会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形成焦斑或焦带,并将太阳能电池置于这种焦斑或焦带上,以增加光强,克服太阳辐射能流密度低的缺点,从而获得更多的电能输出。因此,聚光太阳能电池首先要考虑聚光器的结构、跟踪装置和散热措施。
聚光太阳能电池与普通太阳能电池略有不同,因需耐高倍率的太阳辐射,特别是在较高温度下的光电转换性能要得到保证,故在半导体材料选择、电池结构和栅线设计等方面都要进行一些特殊考虑。最理想的制造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为砷化镓,因为它的禁带宽度和载流子浓度均适合于在强光下工作。对于单晶硅聚光材料,在结构方面聚光电池的p—n结构要求较深,普通太阳能电池多用平面结构,而聚光太阳能电池常采用垂直结构,以减少串联电阻的影响。同时,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栅线较密,典型的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约占电池面积的10%。
随着跟踪器等关键技术的成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逐渐提升,以及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聚光技术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聚光太阳能电池的缺点也小能忽视。目前,生产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大大高于前两代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严重制约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普及运用;另外,生产聚光太阳能电池耗能较大。
ISBN | 9787030568168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潘启勇 |
尺寸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