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国美育思想通史(明代卷)》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潘黎勇,男,1983年生于浙江温州,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史、美育理论、当代艺术理论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现主持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明初诗文理论中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宋濂、方孝孺的美育观
第二节刘基、高启的美育观
第三章文学复古派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情感与诗教
第二节诗格与人格
第三节“真诗乃在民间”:诗教典范的转移
第四章王阳明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心即理:开启“成圣”之路
第二节知行合一:道德践履与人格塑造
第三节致良知:工夫与境界
第四节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第五章泰州学派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王艮的美育思想
第二节王栋、王襞的美育思想
第三节颜钧、何心隐的美育思想
第六章李贽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李贽的“三教”哲学及其精神追求
第二节“童心说”与李贽的人格理想
第三节李贽文艺思想中的美育诉求
第七章汤显祖、冯梦龙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汤显祖的美育思想
第二节冯梦龙的美育思想
第八章“公安三袁”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袁宏道的审美人生观
第二节“性灵说”的美育意旨
第三节袁宗道的美育思想
第四节袁中道的美育思想
第九章明代的小说、戏曲美育论
第一节“剪灯二话”诸序文与明初的小说美育论
第二节历史演义小说及其他小说批评中的美育思想
第三节高明、朱权与明初的戏曲美育观
第四节明代中晚期的戏曲美育思想
第十章明代的书画、音乐及园林美育思想
第一节明代的绘画美育思想
第二节明代的书法、音乐和园林美育思想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在这种论证框架下,各种性质、各种形式的情感都具有平等的地位,都获得了言说的权利。诗歌不应仅仅抒发崇高的家国情怀,鸣奏典雅的庙堂洪音,它还可以是个体隐微纤柔的情感絮语,或狂放激越的精神豪歌。而这种情感的多元主义必然导向诗歌艺术风格的解放,进而也意味着诗教观念在价值内涵上的变化。在一个严密统一的政教体制当中,被齐约化、普适化的“温柔敦厚”之则作为儒家诗教的价值正统在此发生动摇。李梦阳文中所谓之迁、变、激、愤,既是指诗歌风格和情感性状,同时也喻示着多元性的人格风貌和精神样态。李梦阳自然不可能从整体上挣脱儒家诗学的思想藩篱,他说,“夫诗,宣志而道和者也”,但这里的“志”在明中叶的文化场域中却隐含了新的价值质素,它反映了对某种更加个体化、独立性的精神力量的期待,并表现出对正在发生改变的政治现实和文学现实的有力回应。
《中国美育思想通史(明代卷)》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潘黎勇,男,1983年生于浙江温州,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史、美育理论、当代艺术理论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现主持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明初诗文理论中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宋濂、方孝孺的美育观
第二节刘基、高启的美育观
第三章文学复古派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情感与诗教
第二节诗格与人格
第三节“真诗乃在民间”:诗教典范的转移
第四章王阳明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心即理:开启“成圣”之路
第二节知行合一:道德践履与人格塑造
第三节致良知:工夫与境界
第四节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第五章泰州学派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王艮的美育思想
第二节王栋、王襞的美育思想
第三节颜钧、何心隐的美育思想
第六章李贽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李贽的“三教”哲学及其精神追求
第二节“童心说”与李贽的人格理想
第三节李贽文艺思想中的美育诉求
第七章汤显祖、冯梦龙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汤显祖的美育思想
第二节冯梦龙的美育思想
第八章“公安三袁”的美育思想
第一节袁宏道的审美人生观
第二节“性灵说”的美育意旨
第三节袁宗道的美育思想
第四节袁中道的美育思想
第九章明代的小说、戏曲美育论
第一节“剪灯二话”诸序文与明初的小说美育论
第二节历史演义小说及其他小说批评中的美育思想
第三节高明、朱权与明初的戏曲美育观
第四节明代中晚期的戏曲美育思想
第十章明代的书画、音乐及园林美育思想
第一节明代的绘画美育思想
第二节明代的书法、音乐和园林美育思想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在这种论证框架下,各种性质、各种形式的情感都具有平等的地位,都获得了言说的权利。诗歌不应仅仅抒发崇高的家国情怀,鸣奏典雅的庙堂洪音,它还可以是个体隐微纤柔的情感絮语,或狂放激越的精神豪歌。而这种情感的多元主义必然导向诗歌艺术风格的解放,进而也意味着诗教观念在价值内涵上的变化。在一个严密统一的政教体制当中,被齐约化、普适化的“温柔敦厚”之则作为儒家诗教的价值正统在此发生动摇。李梦阳文中所谓之迁、变、激、愤,既是指诗歌风格和情感性状,同时也喻示着多元性的人格风貌和精神样态。李梦阳自然不可能从整体上挣脱儒家诗学的思想藩篱,他说,“夫诗,宣志而道和者也”,但这里的“志”在明中叶的文化场域中却隐含了新的价值质素,它反映了对某种更加个体化、独立性的精神力量的期待,并表现出对正在发生改变的政治现实和文学现实的有力回应。
ISBN | 9787209104951,720910495X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潘黎勇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