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先生的梦魇:新技术革命二十讲 978752070646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互联网革命”对你我、对社会、对世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区块链、比特币的历史意义何在?
人类是否会变成“无用阶层”?人工智能的前景如何?
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何医闹事件层出不穷?
科技进步将实现人类永生还是走向灭亡?
问题的答案尽在这部新技术革命的通识读本之中。

媒体推荐

人类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今天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人,包括科学家主体,在科学技术面前,处于如此被动的状态。人类原以为,正在实现从“无知”进入“已知”,岂知,“已知”又很快堕入新的“无知”。新的混沌笼罩着人类文明,传统文明和当代混沌发生重叠。人们在混沌中振奋,在混沌中绝望,在混沌中徘徊。所以,人类面临的不再是什么“文明危机”,而是“文明形态”的改变。
——朱嘉明
这一次由机器智能和大数据带来的革命,对社会的冲击将是全方位的。社会结构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可能不是把农业人口变成城市人口,把第一、第二产业变成第三产业这么简单。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消化吸收这些变化,但是这一次的革命来得非常之快,涉及的领域非常之多,以至我们未必会有很长的时间来应对,社会将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决策者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
——吴军

区块链就是一个乌托邦,乌托邦不是个恶意的词,它是人类的憧憬和向往。当乌托邦的公共交际变得越来越大的时候,社会也会越来越理想。区块链就是缔造这个乌托邦的技术基础,内核就是广义的账户,它会把每个人的行为记录下来。有人担心个人隐私,这虽然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我的看法是“担心”是没用的,人类进入某种程度的“数据裸奔”恐怕也是无可逃脱的,现在大街上已经满是摄像头了。问题的关键,未来恐怕需要重新理解和定义隐私,来获得另外一种更高层次的共识。
——段永朝

作者简介

金观涛: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名誉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走向未来》丛书主编。1989年以后长期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研究所工作,任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
朱嘉明:经济学家,20世纪80年代改革四君子之一,曾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学家、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西部研究中心主任、《中青年经济论坛》主编,并先后在欧美多所知名大学任教,现专注货币金融、观念经济和后人类社会领域研究。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研究领域:新媒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网络政治学、互联网治理、数字经济与管理、中国当代纪录片,著有《众声喧哗》《知识论导言》《信息渴望自由》《网络政治》《网络为王》等。
王飞跃:现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研究员、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是智能控制、智能系统、机器人、无人车、智能制造和交通等领域的早期开拓者之一。近年来开拓社会计算、计算实验、知识自动化和平行智能等领域,并对其背后的哲学基础和社会意义有深入的思考。
段永朝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长期担任多家互联网公司企业顾问,著有《互联网思想十讲:北大讲义》《互联网:碎片化生存》等。
吴军:计算机科学家、元丰资本创始人,曾任谷歌公司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腾讯副总裁,对文明史、科技哲学和技术发展对商业和社会的影响有深入的思考,著有《数学之美》《浪潮之巅》《文明之光》《智能时代》等。

目录

序言 重建真实性哲学(金观涛)
第一讲 后工业时代:意义互联网的兴起(胡泳、王俊秀、段永朝)
第二讲 互联网文明与中国制度转型(朱嘉明)
第三讲 “互联网+”时代的大国竞合(胡泳 王俊秀)
第四讲 大数据、机器智能与未来社会图景(吴军)
第五讲 “零隐私世界”:信息时代隐私保护的困局(利求同)
第六讲 大数据革命的商业与法律起源(胡凌)
第七讲 人工智能:第三轴心时代的来临(王飞跃)
第八讲 反思“人工智能革命”(金观涛)
第九讲 机器崛起:人机群体共生的新形态(王晓)
第十讲 科幻文学中的人工智能伦理(吕超)
第十一讲 比特币:预示未来货币形态和体系的实验(朱嘉明)
第十二讲 区块链重塑世界(段永朝)
第十三讲 智能机器社会的崛起:小法律、实验法、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余盛峰)
第十四讲 破解现代医学的观念困境(金观涛 凌锋)
第十五讲 现代医学的兴起、挫折与出路(李尚仁)
第十六讲 从“设计生命”到理解生命:对生命科学的哲学思考(金帆)
第十七讲 技术科学的风险与伦理重建(李尚仁)
第十八讲 警惕科学: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临界点上(田松)
第十九讲 “数码时代”科技与人文的契机(许煜)
第二十讲 AI时代的宗教:对世俗化命题的反思(李睿骞)

附录 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对话(徐英瑾)

跋 抑制文人情结,走向“后人类时代”(朱嘉明)
编后记

文摘

区块链如何让人类走进“恰当社会”?
区块链的另一个伟大意义是“恰当社会”。控制论的鼻祖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 在1948 年出版了《人有人的用处》,在书中引用了美国诗人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Sr.) 的诗作《奇异的单马车》,这个诗人提出了新的问题——真正好的马车是什么?难道只是经久耐用、物美价廉吗?他指出,对一辆马车的评价不只在于它有多好,还在于它是怎么坏掉的。生活中的经验是,当车轴坏掉,或者车棚被毁的时候,这个马车就坏了。但霍姆斯认为这不是好的马车,真正好的马车是在坏的那一刻,所有的地方都同时坏掉了。这个新问题刺激人们去思考:我们有必要把车轴造得那么坚固吗?如果我们相信所有的东西最终总会坏掉,那就让它在适当的时候坏掉,而不是在不该坏的时候总坏,在该坏的时候却硬挺着。
所以真正好的设计是每一处的配合都很恰当,延伸到社会中,就是恰当社会、知足社会。这和今天追求速度、GDP 增长主义的工业社会是针锋相对的,也和任何文艺复兴以来乌托邦的社会思潮是针锋相对的。但说到“恰当社会”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长叹一口气,因为不知足的
人太多了,总有人梦想一夜暴富,也总有人在心里设定着千万元、上亿元的“小目标”。这种情景下,我们必然会生存在一个零和博弈的社会里。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里,当人们越来越多地去表达自己,并且去了解其他人的时候,他会看到其实也有人想生活在“恰当社会”中,没有人天生就想去投机取巧抄近道。恰当社会带来的挑战,也恰恰是区块链的伟大意义。
传统商业社会在市场营销中遭遇的最大难题就是信息不对称,20 世纪60年代的啤酒案例是商学院里经典的教学内容,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传递时间的滞后,在生产厂、总代理、分销商、末端零售商的几级销售渠道中,末端零售商暂时急迫的市场需求会导致生产厂过分加大生产投入,生产出超过市场需求的产品,最终导致产品积压、滞销。财富分配也是不同步的,比如瓶装厂可能会等厂家卖掉啤酒之后才能收到钱,所有产业链上的工人都是在工作之后的次月才拿到工资,财富分配滞后于生产。
但是如果在区块链上,每当消费者购买一瓶啤酒,比如扫码购物之后,信息会同步到所有相关方,财富分配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生产工人、瓶装厂、运货司机……都获得这一瓶啤酒的“生产回报”。啤酒的销售金额被细分成无数个去向,有的可能是0.0005 分、0.0035 分,变成数字货币的碎片化支付单元。同时,每个人都知道一瓶啤酒被销售出去了,可以为各自新的生产做准备。这正是区块链的伟大意义:让生产、分配、消费同时发生。可以说,区块链就是这个新的生产关系下的伟大基础设施。过去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确定的,但传统社会的这种“确定性”是滞后的,需要先生产,后消费,这是一种定数思维,它追求摆事实、讲道理之后相关方共同同意并签约。“确定性”带来的是缔约成本、履约成本居高不下。区块链可以解决这一切问题。
什么是区块链真正的意义?
区块链的意义有以下三种。
第一,区块链就是一个乌托邦,乌托邦不是个恶意的词,它是人类的憧憬和向往。当乌托邦的公共交际变得越来越大的时候,社会也会越来越理想。区块链就是缔造这个乌托邦的技术基础,内核就是广义的账户,它会把每个人的行为记录下来。有人担心个人隐私,这虽然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我的看法是“担心”是没用的,人类进入某种程度的“数据裸奔”恐怕也是无可逃脱的,现在大街上已经满是摄像头了。问题的关键,未来恐怕需要重新理解和定义隐私,来获得另外一种更高层次的共识。当然这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话题了。
第二,未来的世界是并发的,越来越智能的传感器,越来越多的生物技术会让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到那个时候,财富的生产、分配会同步展开,人类将迎来生产、消费、分配同步的社会状态,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产关系将重新定义。
第三,区块链会带来一个“知足社会”。当代社会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保质期现象”,超市里所有的商品都有保质期,每个人都关心保质期。当我们购买这些商品的时候,其中一部分一定会随着“过期”而被丢弃,但是我们依然会囤东西。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对“确定性”的追求,担心断货,担心未来哪天没有东西吃,这是农耕文明让人类定居下来之后,给人类内心造成的挥之不去的心理影响。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囤东西,当今世界的生产、供给能力绰绰有余,只是很多东西被放在了不合适的位置。区块链对生产、消费的即时记录和回应,可以解决信息传递和资源分配造成的滞后,人类可以进一步走入一种精神追求的时代。
现在很多人关心区块链技术,当有人把它当作跑马圈地的工具,我认为这是找错了方向。了解区块链,最重要的是了解它背后的共识机制。我曾说过“区块链是靠谱儿的人率先连接起来”,是那些不愿意去投机取巧、不愿意浪费时间讨价还价的人,在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因此区块链会解决掉讨价还价,即使有人愿意多花钱去买东西,有人就想标高价买东西,也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下的,这是个性化的标价,而不是工业化的标价。区块链还会解决掉现在的账本,让经济活动中诞生出一种广义的账本,让人与人之间进入更深度的连接。
这个世界已经被连接起来了,而且连接的深度和广度会越来越大。区块链,为这个连接的世界,创造了一种非常巧妙的价值度量衡,所以说,区块链让互联网走向了价值网络,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我常说,区块链是互联网创立以来,为数不多的重大技术,它为重新定义一切,提供了最为核心的技术思想。
ISBN9787520706469
出版社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金观涛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