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从石器时代,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直到当代中国,梳理总结中国城市发展演变的脉络,结合古籍文献及西方城市发展理论,剖析城市发展变化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
◎全书收录大量幅精细城市局部图,直观呈现城市的历史面貌,带你重游千百年前的中国城市。
作者简介
作者:(中国)薛凤旋
薛凤旋: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地理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1974—1977 年就读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获博士学位。1977—2007年在香港大学任教三十载。2008—2012年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奠基所长。
目录
序 言
再版序
第一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分期
第二章 从原始村落到仰韶晚期的初城
第三章 龙山时代的城邦
第四章 夏代:青铜时期的城市文明
第五章 青铜器的高峰:商代城市文明
第六章 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工商业城市:周代与战国的发展
第七章 秦汉的行政型城市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第九章 宋代的城市复兴与新城市文明
第十章 明代的城市重建
第十一章 清代的城市化:由新儒学到半殖民地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下人民共和国的城市发展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启示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序言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自 2009 年面世以来,国家大局和世界大局都出现了很大改变。我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生态城市、发掘文化资产和文化竞争力的新发展方向;对外,我们承诺更大开放,倡议了“一带一路”的世纪性新型全球化的国与国之间合作共赢的新思路。这些对我国文明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自然是重要的新动力。
我们趁再版机会,将这些重要讯息写进了结论一章。同时,我们亦将近十年的考古新发现添入有关章节。过去几年,《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其背后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自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国人加深了对国家历史文化理解的需求。历史不但是镜子,更是身份认同的基础,及我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方向标和重要动力。这也是作者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
谨以此与读者共勉。
薛凤旋
2018 年夏末
后记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是薛凤旋先生积三十年教研经验而写就的心血之作,对于中国城市和中国文明的研究,提出了新思路与新看法。
在首次面市八年后,我们重新出版本书,结合读者反馈的问题,对全书做了细致的修订,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薛先生指出,西方部分学者将城市文明视为西方文明的特有产物,进而认为中国不存在真正的城市和城市文明,这是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说法。城市在本质上是文明的载体,中国城市承载了独特的中国文明,它代表着与西方城市不同的另一种城市类型。它的演变,也体现出中国文明的演变。
薛先生认为,儒学是中国文明的根本价值观,自夏商周三代以来逐步形成,支持了中国泱泱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自 19 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儒学遭到挑战,被抛弃,中国开始了向西方求索的道路。但一百多年的事实证明,西方价值观有诸多与中国国情相悖的地方,回归中国传统价值或许正当其时
◎从石器时代,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直到当代中国,梳理总结中国城市发展演变的脉络,结合古籍文献及西方城市发展理论,剖析城市发展变化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
◎全书收录大量幅精细城市局部图,直观呈现城市的历史面貌,带你重游千百年前的中国城市。
作者简介
作者:(中国)薛凤旋
薛凤旋: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地理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1974—1977 年就读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获博士学位。1977—2007年在香港大学任教三十载。2008—2012年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奠基所长。
目录
序 言
再版序
第一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分期
第二章 从原始村落到仰韶晚期的初城
第三章 龙山时代的城邦
第四章 夏代:青铜时期的城市文明
第五章 青铜器的高峰:商代城市文明
第六章 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工商业城市:周代与战国的发展
第七章 秦汉的行政型城市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第九章 宋代的城市复兴与新城市文明
第十章 明代的城市重建
第十一章 清代的城市化:由新儒学到半殖民地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下人民共和国的城市发展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启示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序言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自 2009 年面世以来,国家大局和世界大局都出现了很大改变。我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生态城市、发掘文化资产和文化竞争力的新发展方向;对外,我们承诺更大开放,倡议了“一带一路”的世纪性新型全球化的国与国之间合作共赢的新思路。这些对我国文明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自然是重要的新动力。
我们趁再版机会,将这些重要讯息写进了结论一章。同时,我们亦将近十年的考古新发现添入有关章节。过去几年,《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其背后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自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国人加深了对国家历史文化理解的需求。历史不但是镜子,更是身份认同的基础,及我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方向标和重要动力。这也是作者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
谨以此与读者共勉。
薛凤旋
2018 年夏末
后记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是薛凤旋先生积三十年教研经验而写就的心血之作,对于中国城市和中国文明的研究,提出了新思路与新看法。
在首次面市八年后,我们重新出版本书,结合读者反馈的问题,对全书做了细致的修订,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薛先生指出,西方部分学者将城市文明视为西方文明的特有产物,进而认为中国不存在真正的城市和城市文明,这是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说法。城市在本质上是文明的载体,中国城市承载了独特的中国文明,它代表着与西方城市不同的另一种城市类型。它的演变,也体现出中国文明的演变。
薛先生认为,儒学是中国文明的根本价值观,自夏商周三代以来逐步形成,支持了中国泱泱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自 19 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儒学遭到挑战,被抛弃,中国开始了向西方求索的道路。但一百多年的事实证明,西方价值观有诸多与中国国情相悖的地方,回归中国传统价值或许正当其时
ISBN | 9787550295063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 薛凤旋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