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眼动研究心理学导论:揭开心灵之窗奥秘的神奇科学》可供大专院校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从事眼动研究的人员阅读和参考,对从事广告业、网页设计、可用性测试领域的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序
第一章人的视觉与眼动的基本模式
第一节眼睛的生理构造与眼动的生理机制
第二节眼动的基本模式
第二章眼睛运动的记录方法
第一节眼动记录方法的历史回溯
第二节当代眼动记录方法与眼动仪
第三章阅读的眼动过程
第一节阅读研究方法
第二节阅读的眼动研究历史
第三节阅读过程中的眼动
第四节阅读过程中常用的眼动分析指标
第五节瞳孔变化、眨眼与心理活动
第六节阅读知觉广度
第七节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控制
第四章眼动控制中的眼跳
第一节眼跳概述
第二节常见眼跳研究范式
第三节眼跳与心理过程
第五章阅读理解过程的眼动研究
第一节解释阅读过程的眼动理论模型
第二节阅读过程中词加工的眼动研究
第三节阅读过程中旬法加工的眼动研究
第四节阅读过程中语篇加工的眼动研究
第五节阅读过程中眼动的个体差异与年龄差异
第六节快速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七节阅读困难者的眼动研究
第六章中文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一节中文阅读的眼动研究历史
第二节中文字词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三节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第四节中文句子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五节汉语与其他语言阅读的比较研究
第六节语篇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七节不同文体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八节图文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九节中文阅读的眼动研究范式
第七章图画观看、视觉搜索和模式识别的眼动研究
第一节阅读与图画观看、视觉搜索和模式识别的概述
第二节眼动与图画观看、视觉搜索和模式识别
第三节眼动与图画观看、视觉搜索和模式识别的发展研究
第八章真实情景知觉的眼动研究
第一节情景与情景知觉
第二节情景知觉过程中的注视控制研究
第三节情景知觉过程中的意义获得
第九章眼动与其他心理活动
第一节眼动与视错觉、双关图形
第二节眼动与思维和问题解决
第三节眼动与个性研究
第十章眼动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眼动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第二节眼动在工效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眼动在广告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眼动在交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节眼动在航空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节眼动在体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一眼动研究大事记
附录二眼动研究专业词汇
附录三 国外发表的中文阅读的眼动研究的主要论文索引
附录四2000年以来的研究生眼动论文目录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该模型的提出是基于如下的两个事实:第一,如果读者的注视点落在单词中间稍靠左的位置时,即在最 佳注视位置时(optimal viewing position),单词可以迅速地被识别。第二,如果读者的注视点落在该单词的最 佳注视位置上,则读者很少再注视这个词。因此,该模型预测,读者在阅读中通常会采用两种策略(整体性策略和局部策略)进行阅读。具体而言,读者采用整体性策略(global strategy),尽量使眼睛落在每个单词的最 佳视觉位置,然后进行注视;同时读者也会采取局部词内策略:当眼睛没有落在最 佳注视位置上,读者就会使眼睛移到单词的其他部分从而对该单词进行再注视。
该模型认为,影响眼动的最主要因素是读者在注视早期获得的非词汇水平的信息,即眼睛在一个词上的最初停留位置,如果注视点落在一个词的最 佳位置(靠近词的中部),那么就只有一次注视。而当注视点落在一个不适宜的位置时,通常会有一次再注视。
O'Regan的模型存在的问题是,其所提出的每个词存在最 佳注视位置的结论是从单词独立呈现的条件下获得的。而正常的阅读比起单词独立呈现条件下的识别要复杂得多。而且,该模型提出的局部词内策略的预测并没有得到实验的证实。
(三)word—targeting模型
这个理论基于如下的事实:读者通常注视单词的最 佳注视位置,而且注视着陆位置的分布与眼跳距离和发起眼跳前的注视时间有关系。McConkie的模型认为,注视着陆位置的分布反映了眼球运动系统的噪声。眼球运动系统进行距离约为7个字符空间的眼跳,所以较长的眼跳达不到目标,而较短的眼跳会超越目标。
眼跳距离、发起眼跳前的注视时间和眼跳的准确性之问的关系导致McConkie等(1994)提出了一个精确的数学模型,用以说明这些变量是如何影响阅读中的眼跳着陆位置的。由于他们提出的模型没有解释语言过程如何影响注视时间,而且,该模型对眼动何时发生和向何处去这两个问题是分开来解释的,因此,它不能够解释注视的时间与空间位置的关系。
(四)push—pull模型
Yang和McConkie(2001)提出了推一拉(push—pull)模型。首先,该模型认为,眼跳的时间计划是由于眼球运动系统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竞争(推一拉)之后的结果导致的;其次,该模型认为,眼跳的时间计划是独立于词汇加工的。目前,词模型还不是一个计算模型。
《眼动研究心理学导论:揭开心灵之窗奥秘的神奇科学》可供大专院校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从事眼动研究的人员阅读和参考,对从事广告业、网页设计、可用性测试领域的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序
第一章人的视觉与眼动的基本模式
第一节眼睛的生理构造与眼动的生理机制
第二节眼动的基本模式
第二章眼睛运动的记录方法
第一节眼动记录方法的历史回溯
第二节当代眼动记录方法与眼动仪
第三章阅读的眼动过程
第一节阅读研究方法
第二节阅读的眼动研究历史
第三节阅读过程中的眼动
第四节阅读过程中常用的眼动分析指标
第五节瞳孔变化、眨眼与心理活动
第六节阅读知觉广度
第七节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控制
第四章眼动控制中的眼跳
第一节眼跳概述
第二节常见眼跳研究范式
第三节眼跳与心理过程
第五章阅读理解过程的眼动研究
第一节解释阅读过程的眼动理论模型
第二节阅读过程中词加工的眼动研究
第三节阅读过程中旬法加工的眼动研究
第四节阅读过程中语篇加工的眼动研究
第五节阅读过程中眼动的个体差异与年龄差异
第六节快速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七节阅读困难者的眼动研究
第六章中文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一节中文阅读的眼动研究历史
第二节中文字词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三节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第四节中文句子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五节汉语与其他语言阅读的比较研究
第六节语篇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七节不同文体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八节图文阅读的眼动研究
第九节中文阅读的眼动研究范式
第七章图画观看、视觉搜索和模式识别的眼动研究
第一节阅读与图画观看、视觉搜索和模式识别的概述
第二节眼动与图画观看、视觉搜索和模式识别
第三节眼动与图画观看、视觉搜索和模式识别的发展研究
第八章真实情景知觉的眼动研究
第一节情景与情景知觉
第二节情景知觉过程中的注视控制研究
第三节情景知觉过程中的意义获得
第九章眼动与其他心理活动
第一节眼动与视错觉、双关图形
第二节眼动与思维和问题解决
第三节眼动与个性研究
第十章眼动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眼动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第二节眼动在工效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眼动在广告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眼动在交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节眼动在航空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节眼动在体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一眼动研究大事记
附录二眼动研究专业词汇
附录三 国外发表的中文阅读的眼动研究的主要论文索引
附录四2000年以来的研究生眼动论文目录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该模型的提出是基于如下的两个事实:第一,如果读者的注视点落在单词中间稍靠左的位置时,即在最 佳注视位置时(optimal viewing position),单词可以迅速地被识别。第二,如果读者的注视点落在该单词的最 佳注视位置上,则读者很少再注视这个词。因此,该模型预测,读者在阅读中通常会采用两种策略(整体性策略和局部策略)进行阅读。具体而言,读者采用整体性策略(global strategy),尽量使眼睛落在每个单词的最 佳视觉位置,然后进行注视;同时读者也会采取局部词内策略:当眼睛没有落在最 佳注视位置上,读者就会使眼睛移到单词的其他部分从而对该单词进行再注视。
该模型认为,影响眼动的最主要因素是读者在注视早期获得的非词汇水平的信息,即眼睛在一个词上的最初停留位置,如果注视点落在一个词的最 佳位置(靠近词的中部),那么就只有一次注视。而当注视点落在一个不适宜的位置时,通常会有一次再注视。
O'Regan的模型存在的问题是,其所提出的每个词存在最 佳注视位置的结论是从单词独立呈现的条件下获得的。而正常的阅读比起单词独立呈现条件下的识别要复杂得多。而且,该模型提出的局部词内策略的预测并没有得到实验的证实。
(三)word—targeting模型
这个理论基于如下的事实:读者通常注视单词的最 佳注视位置,而且注视着陆位置的分布与眼跳距离和发起眼跳前的注视时间有关系。McConkie的模型认为,注视着陆位置的分布反映了眼球运动系统的噪声。眼球运动系统进行距离约为7个字符空间的眼跳,所以较长的眼跳达不到目标,而较短的眼跳会超越目标。
眼跳距离、发起眼跳前的注视时间和眼跳的准确性之问的关系导致McConkie等(1994)提出了一个精确的数学模型,用以说明这些变量是如何影响阅读中的眼跳着陆位置的。由于他们提出的模型没有解释语言过程如何影响注视时间,而且,该模型对眼动何时发生和向何处去这两个问题是分开来解释的,因此,它不能够解释注视的时间与空间位置的关系。
(四)push—pull模型
Yang和McConkie(2001)提出了推一拉(push—pull)模型。首先,该模型认为,眼跳的时间计划是由于眼球运动系统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竞争(推一拉)之后的结果导致的;其次,该模型认为,眼跳的时间计划是独立于词汇加工的。目前,词模型还不是一个计算模型。
ISBN | 9787030330376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闫国利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