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权威名家名著典藏版)/青少年课外阅读成长书系 978751045568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采撷成篇,风格各异;心灵中的一缕思绪,凝于笔端,波澜顿生。
这本《海燕(权威名家名著典藏版)》收入了《猫》《秋夜吟》《烧书记》等作品,供读者选读。

媒体推荐

他的散文却也富有细腻的风光,且取他的叙别离之苦的文字,来和冰心一比,就可以见得一个是男性,一个是女性的了。大约此后,他在这一方面总还有着惊人的长进。因为他的素养,他的经验,都已经积累到百分之百的缘故。
——著名作家郁达夫
振铎兄的作品发表在五四运动之后不久,可以说是当时年青一代人觉醒的呼声。……跟他结交四十年,我越来越深感到他的作品标志着他的一生,他始终充满着激情,充满着活力,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感染。
——著名作家叶圣陶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年12月l9曰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文学史家、艺术史家、文物考古学家和翻译家。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1932年,《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

1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失事遇难,年仅50岁。

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文学大纲》、《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创作有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等。

目录

第一章 轻歌妙舞送黄昏

海燕
苦鸦子
宴之趣
鹈鹕与鱼
蝉与纺织娘
离别
北平
幻境
石湖
同舟者
回过头去——献给上海的诸友
访笺杂记
暮影笼罩了一切
秋夜吟
轻歌妙舞送黄昏——观印度卡玛拉姊妹的表演后作
赞歌朝霞般的舞蹈——观印度乌黛·香卡舞蹈团的演出后
第二章 金梁桥外月如霜
山市
三死
大佛寺
避暑会
月夜之话
塔山公园
不速之客
苏州赞歌
黄昏的观前街
山中的历日
峇厘观舞记
从清华园到宣化
张家口
大同
云冈
口泉镇
从丰镇到平地泉
归绥的四“召”
百灵庙
昭君墓
包头
长安行——考古游记之一
春风满洛城——考古游记之二
郑州,殷的故城——考古游记之三
金梁桥外月如霜——考古游记之四
第三章 犹记风吹水上鳞
烧书记
售书记
最后一课
我的邻居们
从“轧”米到“踏”米
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
哭佩弦
忆六逸先生
记黄小泉先生
悼夏丐尊先生
悼许地山先生

文摘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却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她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的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客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观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地躺着。又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立刻引起了三妹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的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音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李妈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妈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这使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妈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P2-3
ISBN9787510455681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郑振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