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好好生活:新时代生活认知升级指南》汇集了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数十位作家在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的付出、努力、成长的感悟与心得。本书内容是从大量富书作家的作品中精选出来,可谓富书文字作品的精华所在。书中的主要内容体现出对独立思想与开放式思维的追求,完美地迎合了当今时代的精神。
作者简介
富书,全称“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新锐写作IP孵化平台,新媒体作家经纪,新榜500强;一年原创文章上千篇,文章经常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掌阅、读者、意林、青年文摘、十点读书、有书、思想聚焦、慈怀读书会、一星期一本书、HUGO等微信大号转载,全网累计阅读量破10亿,已出版畅销书《绝不过低层次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低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你现在偷的每一个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
你不努力的二十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三十岁
低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没有危机感,就是你最大的危机
一个人的固执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
第二章 你的逆商,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你可以穷,但你千万不能习惯穷
认知税,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税种
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能差到哪去
这个时代比情商更重要的,是逆商
你的逆商,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第三章 你的自律终会让人望尘莫及
为什么自律一段时间会被打回原形
世界正在偷偷惩罚那些提前透支身体的人
不熬夜,才是你顶 级的自律
你的自律终会让人望尘莫及
你的身材,就是你的阶层
公开表达愤怒,都是自断后路
不抱怨,才是你对工作最好的尊重
第四章 用心提高自己的圈子层次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和对方阶层不同
远离“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层次越低的人,越好面子
层次越高的人,朋友圈越有趣
为什么层次越高的人,计较得越少
看一个人的层次高低,吃顿饭就知道了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谦逊
第五章 聪明的人只过1%的生活
你为什么总是情绪疲惫?
中国式聚会,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聪明的人只过1%的生活
提高你生活质量的10件小事
世界上最奢侈的10样东西,你拥有几样?
第六章 你的善良里藏着你的贵人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善良
你的善良里藏着你的贵人
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积累的人品和善良
你发的红包里,藏着你的修养
为什么离职最能暴露一个人的格局
发红包表达情意,抢红包检验人品
第七章 请活出热爱生活的脸
你的容貌里藏着你的性情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看脸就知道
真正的富有,是你脸上的笑容
你的脸就是你生活的层次
你越认真生活,人生越容易开挂
你可以强大到无畏结果
文摘
第一章 低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低配看似一种放任自流式的轻松惬意,其实就是一种逃避,逃避辛苦、逃避劳累、逃避压力、逃避竞技、逃避挑战、逃避奋斗,逃避一切使自己费力向上的追逐和攀登。
你现在偷的每一个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
作者:林子树
01
2017年的夏天,吴京带着《战狼2》火了。
有很多人觉得他之所以火是因为运气和机遇,但为什么这世界上那么多人,火的偏偏是他?
我曾看过一篇写《战狼2》背后故事的文章,看完后觉得:如果吴京不火,那么天理难容。
《战狼2》的一个跳水动作,吴京一共跳了26次,最终他体力不支被救生员救回来;
片头6分钟的水下戏,他拍了半个月,演员们每天在水里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
一般三四个月就拍完的电影,剧组上千人硬是顶着艰苦的条件,在非洲耗了10个月。
这种玩命的努力,才造就了这部军旅传奇大作。
有人问吴京《战狼2》为什么会这么成功,他说:
你听过子弹从耳边穿过的声音吗?
我听过;
你知道坦克从你身上过去是什么感觉吗?
我感觉过。
当一个人为梦想而疯狂,他就没有理由不成功,因为勤奋地付出,他一定会得到这个世界最高的奖赏。
电影《闻香识女人》有一句经典台词: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都知道。
但我从不走,为什么?
因为太苦了。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都知道通过何种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我们最后都失败了,原因就是我们受不了这个过程的苦。
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表述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贪图偷懒享受,我们错过了很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努力的时候选择偷懒才是一个人最愚蠢的表现。
02
第二季《超级演说家》总冠军刘媛媛从山村考到北大。
一路跌跌撞撞杀到《超级演说家》冠军,在这个过程中,她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面对大家的赞美,刘媛媛说: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而不是原地踏步,贪图享受。
在节目中,连一贯犀利冷静的乐嘉也被她的演讲深深触动,他说:
不管今天的结果如何,你成功做到了让很多人后悔,在你身上有无限的潜能。
经济学中有一个懒马效应: 有两匹马各拉一货车为主人送货,一匹马走得快,另一匹马则走得很慢。
于是为了赶路的主人只好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
后面的马开心地笑了,它在心里暗暗地说:前面这匹马真傻,连越努力越遭罪这个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
到达目的地后,主人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
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有自以为是的聪明,做事情投机取巧,以为自己赚了便宜。
但殊不知他为自己的未来挖了一个大坑,一旦陷进去就再也无法逃脱。
03
你和我以及身边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心比天高的梦想:
希望有一天,自己什么都不做就可以飞黄腾达。
我们从来不考虑付出,一直都在偷懒,日子也是得过且过,电视剧《士兵突击》里有一句话: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做到。
我不否认,这是一个求快的时代,每个人都想不费吹灰之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遇到挫折时,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
当同龄人成功后,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光鲜的外表,却看不到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
当别人在奋力前进时,很多人却躺在床上酣然入睡。
有句俗话:昨夜做梦行万里,醒来一看在床上。
说得大概就是这些人,天天跟别人描绘自己宏伟的梦想,但却一直原地踏步。
因为吃不了苦,所以他们很难坚持,因为想偷懒享受,所以他们总能为自己找来千万个不坚持的理由。
如果你不为梦想努力付出,一直想偷懒享受,那么一定会得到这个世界最狠的惩罚。
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这段话真实而深刻,的确是这样,生活中有很多机会都是因为自己之前偷懒而错失了。
04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说:在信息更新迅速的现代,能拉开人和人之间差距的,不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迅速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偷懒享受只会让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更大。
懒惰的人喜欢让自己呆在舒适区,他们绝对不会因为梦想而让自己受苦。
每个人的一生都只有一次,我们完全有资格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但大多数人都是害怕失败不敢尝试,一个连失败都不曾拥有的人,又怎么配有成功呢?
青年作家李尚龙说: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搞垮一个人其实很简单。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一根网线,外加一个外卖电话就足够了。
如果你好好审视身边,就会发现一个现象:
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特别勤奋的人,他们甚至连发呆的时间都在思考工作。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但试问到底有多少人能受得了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又有多少人忍受得了凿壁借光的磨炼。
你为梦想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你走过的路受过的苦,总有一天会让自己大放光彩。
在生活中偷懒投机取巧的人总有一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趁着年轻你要多努力。
因为现在偷的每一个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
你不努力的二十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三十岁
作者:麦芽余鱼
01
我刚上高中的时候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清华北大,再不济就是上海复旦,年少轻狂总觉的事实简单。
学习没有比别人多努力,该玩乐的时候照玩不误,测验考偶尔挤进班级前十名便沾沾自喜的不得了。
就这么得过且过地熬了三年,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可想而知。
我虽考的不差,学校211在列,但却始终没能如自己所愿,进入曾心仪向往的学府。
刚进大学的时候还有些高中时期的雄心壮志,但突然发觉没有人监督,没有繁重的课业考核,没有扎实的课程排列,突然身心轻松好多。
坚持了不到一周时间的晚自习,变成了夜幕刚一降临便呼朋唤友的走街串巷。
早起背单词,周末泡图书馆的计划,也成了每天早上睡眼惺忪赶教室,到了周末市中心继续狂欢的悠哉节奏。
期末考试有老师提前划重点,挑个三五天背一背即可,寒暑假期只不过是从宿舍的床上转移到家里的沙发上罢了。
不可否认,大学前两年我过的很轻松,没有学业压力,也没有钱财吃紧的情况,上课聊天下课聊剧,除了吃吃喝喝就是买买买。
到了第三年,课业变少,但周围很多人突然就忙碌起来了。
有的要考研,天还未明就不见了人,夜已深深才看见疲惫身影背着重重的书包;有的要实习,除了上课时间几乎碰不着面;有的从喧闹的社团里退出,忙着考各种各样的证书。
而我,忽然就被剩下了。
考试挂科、英语四级遥遥无期,预想中的轻松并没有带给我多少快乐,反而是如洪流倾泻般的慌乱无措。
没有赶上的路,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力气去弥补。
从那一年开始,我从未过得如此艰辛而煎熬,也从未过得那样忙碌而焦虑。
再也不敢一下课就宅在宿舍里刷电视,而是拿起英语四级的听力一点点艰难地辨认耳机里的只言片语;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一个人跑到学校的湖边啃着生涩的专业生词;晚上顶着白炽灯,电脑上是挂科科目的讲解视频,在草纸上反复演算。
即使这样,还只来得及在毕业的时候成绩不至于太难看。
跑了不下几十场的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比起旁人动辄四五页、七八页的履历介绍,我绞尽脑汁回顾自己整个大学,却连一整页都凑不齐。
英语四级,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证书,再勉强加上驾照,便是我全部的资本,也是我浑浑噩噩渡过的四年大学。
02
当初的轻松悠闲,全部变作了今日的举步维艰。
我连个大型超市的销售员都竞争不上,因为一面二面同批竞争的大学生太多。
优秀的人甚至不用拿出简历,站在面试官面前侃侃而谈阅历,就能将我瞬间秒杀。
我从省会城市跑到二线城市,又从二线逃到三线,无忧无虑的读书时代彻底结束在毕业那一刻,身上的每一分钱都要掐着手指头算。
找不到工作,便寄宿在朋友那。
这期间,晚上在各大招聘网站勾勾画画,白天花费两三个小时辗转各地,早晚常常一个面包,中午一个菜加馍简单了事。
为了补足生活费,街道上发传单,贴吧上发广告,帮培训班招生。
辛不辛苦,当然辛苦;累不累,十分累。
关键还常常被诓骗,活干完了,发工资的人不是推诿就是失踪。
那一年,我的生活算得上兵荒马乱,接连跑了四个城市才暂时安顿下来。
在老家所在的省城,找了一个朝九晚六,一月休四的培训顾问工作。
尝试过了不努力便费力的日子,我再也不敢对生活掉以轻心。
除了白天上班,晚上还报了会计从业补习班。
考证那段日子正遇春寒,我经常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同屋租住的女孩还在熟睡,我就用手机微弱的薄光照明。
最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从一个完全跨专业的门外汉变成了从业证书持有者。
并最终因为这个从业证书,我获得了进入金融单位的机会。而这一次,我终于赶上了。
不努力的二十岁,无可选择的三十岁。
站在年近三十的人生岔口,回头再看,曾以为的无忧无虑和轻松疏懒,不过是对于辛苦短暂的逃避而已。
以为逃过的艰辛和困难,并不会真的消失不见,而是会以更加凶猛的方式成为未来的拦路虎。
就像蔡康永说的那样,逃避了游泳便会失去接触喜欢之人的机会;逃避了英语,便会与想要的工作失之交臂。
越逃避,越失去,越没有选择的机会。
二十岁尚可反悔重新来过,三十岁再想折腾怕早已拖家带口。
机会也不是没有,但付出的代价只怕不再是简单的一人吃饱全家不愁,而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难舍难分。
03
我有一从小交好的女友,小学的时候成绩还在中游徘徊,到了初中便完全厌恶念书了。
理由是,数学几何太抽象,英语单词背不过,物理化学听不懂,她要辍学。
她的爸爸妈妈几次被老师叫来学校约谈,回到家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无论如何她都不愿再踏进学校一步。
她的妈妈熟知我俩的关系,便让我充当说客,劝她复学。
周末放学,我去找她的时候,她正约着一帮朋友在体育场里打羽毛球。
跳跃的身姿和靓丽的青春确实是绿茵上一道别样的风景,她可真美,在一群女孩子中间格外耀眼。
那时,我对上学的意义也了解的不甚清楚,只知道这是上大学的方法,而大学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我对她说,你得上大学。
她反问,我现在的生活既轻松又舒适,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地考大学。
后来,我便再也没在学校见过她,只听说她在亲戚的介绍下去了异地打工。
再一次见到,是在大学暑期,我回家时与她在路上巧遇。
如果不是她叫住我,我还真没认出来,眼前那个腰身粗圆,满脸憔悴的妇人会是她。
简单寒暄几句后,她突然喟叹一句,我可真羡慕你,可以去那么好的地方上大学。
原来,她当初并没有去打工,而是被爸妈念叨烦了,去了乡下姥姥家。
在那个小镇子里,没人管束,没人说教,日上三竿才起床,晚上通宵玩乐都可以。
就这么混了半年,父母不再接济,她便去了小姨的理发店打工,帮人洗头染发,每月领个三四百块零花钱。
这一呆便是三年,她在理发店上班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同样辍学打工的小伙子,年龄相当,情窦初开,便不管不顾地在一起了。
到了婚龄,两人结婚证一领,便在男方父母的支持下开了家小货铺。
货铺不足二十平米,生意时好时坏。
男孩儿自从开了店,便不再外出务工,而是整天混迹在麻将馆里。
她一个人既要看顾家里,又要经营店铺,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自己来操心,日子是越过越不顺。
不到两年,便离了婚,住的房子和经营的铺子都是男方父母买的,离婚后她除了一身劳累什么也没得到。
如今,她已不好意思回父母家,只在外面租了个小房子,找了个商场导购的工作,辛苦自不必说,最让人感到无力的是,被生活牢牢困住后的身心疲惫。
04
年少时的不努力,全部变成了长大后的负担。
如果,她能早点看到自己成年后的样子,一定不会允许自己少年时过的那样轻松和容易。
你现在或许会很辛苦,要学习那么多课业,要掌握那么多技能,要考到那么多证书,要加班加点,要熬夜苦读;要像希腊神话里那个西西弗斯一样,一遍一遍地推着巨石艰难上路。
但是,那么多的努力,总归全部属于提升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一定会成为游戏中的加持神技,变成可以战胜四方,勇者无敌的战士。
蔡康永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很小就听说过。
那时年少并不懂得其中的苍凉,尚觉得自己有无限的可能在精彩的未来,怎么会突然伤悲呢。
直到这些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撞得南墙都要倒塌才会深深领悟当时那句话的真意。
没有努力的现在,就没有可选择的未来。
我现在虽然工作稳定,吃穿不愁,但我依然很辛苦。
因为,每天上班之外,几乎所有空闲的时间都被我扎实利用了起来,或是健身锻炼,或是阅读写字,或是专业证书再升级。
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常常让我抓狂,但收获的价值也令我欣喜雀跃。
锻炼的结果,是身材从肥胖降到微胖再降到标准。
每日笔耕不断,写出去的文字有些变成铅字印在杂志上,有的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赞赏和稿费时而有之。
充实的生活让每一天都在焕发着光彩,这便是我的三十岁。
但它永不会是结束,而是一个又一个新的开始,虽然辛苦,但收获满满。
只要我目前所有的努力能够让我的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能够感谢我的三十岁,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低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作者:麦芽余鱼
一、你只有足够努力,才能最高效率配置你的人生
“你记着,男演员28岁再混不出个名堂,你就洗洗睡吧。”
《乔家大院》的导演胡玫,对刚入行的张译说道。
那一年,在话剧团待了近10年,继而转行当影视演员的张译,已经27岁。
很多与他同龄的男演员就算没有大红大紫,也起码有一定的知名度,不愁戏约,但初入行又没人带的张译,却连个男N角都要自己费尽心思去争取。
家庭小康,父亲又是音乐老师,声音有一定特色的张译,从小就展现出播音的才能。16岁开始两次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后为中国传媒大学),都赢得了专业第一名。
但第一次是没有参加高考而失之交臂,第二次是因为竞争对手少数名族加分项而无奈落榜。
当时,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已经表明要招录,就连父母都劝他退而求其次,选择浙广播音系。
但一心向往更高发展的张译,并没有就此停下自己向前的脚步,去不了北京广播学院,就去了北京战友话剧团。初入剧团,没有经过专业表演学习的张译,在剧团里只能像个小透明一样默默不起眼。
他做过场记、剧务、编剧,跑腿跑龙套更是家常便饭,为了提升自己,每一样,他只求尽全力做到最好。
《士兵突击》开拍,他写了3000字的自荐信,最终靠自己常年累积和历练来的专业演技,赢得了男三号,眼睛小、门牙龅、大饼脸,不符合大众审美观的他,因为“丑”被人记住,但依然没有引起多大水花。
那一年,他28岁,虽然有戏可接,但离混出名堂,依然差了十万八千里,有人建议他直接转行,说他既没特色又长的不帅,根本吃不了演员这碗饭。
确实,如果不做演员,播音出色、饱读诗书又文采斐然的知乎大V,估计早已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如鱼得水,但张译的梦想远不至此,比起用角色来演绎人生百态,只凭音色的播音太单薄了,他想要当演员。
不仅仅是流量型的偶像明星,而是可以用灵魂来体现生命的专业演员。
所以,就有了后来《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小猛,与孙俪搭戏的《辣妈正传》,《鸡毛飞上天》的白玉兰奖最好男主角,大咖云集的《亲爱的》和《追凶者也》,以及在票房突破35亿的《红海行动》里,圈粉无数的蛟龙大队长。
他从未限定自己的戏路和角色,有的只是不断的突破、突破、再突破。
从龙套到名演,从平凡到不凡,张译用自己跌打滚爬的十几年,告诉了我们什么叫低开高走的‘逆袭’,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将手中握着的牌,通过组合配置的方式,打出一个赢面。
二、低配的人生,最磨人
今年过年,刚过27岁的表妹被催婚了。
上到亲戚朋友,下到街坊邻居,都成了姑姑姑父说媒介绍的重灾区。
休假中的表妹几乎每天不是去相亲的路上,就是在相亲的饭桌上。
表妹为此深感烦恼,但还是上班打卡一样,准时准点参加相亲饭局。
“既然不愿意相亲,不去就成了,父母再着急也不会逼你。”听着电话里表妹对于“相亲”一事的深深怨念和吐槽不断,我在电话里劝她。
表妹却叹气说:不去没办法,我在小私企上班,工作没保障,工资也没多少,发展前景更是渺茫,不能靠自己,就只能靠婚姻,而且老家这地方小,交友圈就那么大,我现在都快三十了,没多少退路可选了,不趁着正适龄挑挑选选,以后只能被别人挑挑拣拣。
听到这些话从表妹嘴里说出来,我很吃惊,因为她可是我们家族年轻一辈中堪称学霸级别的存在。
自小年级排名靠前,理科高考高分进入重点大学,虽然学的是生物工程,但又自学金融第二学位,怎么说将来也是前途无限,却没想到会一步步把自己走到退无可退的地步。
这都要从表妹大四实习那一年说起,姑姑姑父心疼女儿在外辛苦,便在老家找好了实习单位,是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表妹被分到一个金融单位的监控中心,一天三班倒。
工作简单,没有压力,日子在轻轻松松中变得懈怠和疏懒,吃饭休息,逛街购物,约友聚会,成了表妹每天的日常。
实习结束后,表妹回了学校,但临近毕业的她已经不适应人才市场汹涌人潮的激烈竞争,毕业证一到手,她又回了老家,随后便在亲戚的介绍下,进了当地一家民营小企业当会计。
毕业这四年,工作倒是没少换,只是换来换去,也仅是从这家小民企跳到另一家小民企,不是出纳就是会计。
工资到手也只够日常的吃喝玩乐,没多少存款的她如今还住在父母的房子里,正如她抱怨的那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独立能力的她自然被父母管得死死的,也不得不在“不喜’”中将就自己的人生。
所谓低配:是对自己低要求、低准则、低目标。
说起来是一种放任自流式的轻松惬意,其实就是一种逃避,逃避辛苦、逃避劳累、逃避压力、逃避竞技、逃避挑战、逃避奋斗,逃避一切使自己费力向上的追逐和攀登。
但逃避有用吗?
逃避无用,它只会让人在松懈中自我退化,继而对自己的人生无能为力。
日剧《暗金丑岛君》中有一句话:如果逃避眼前的现实,就越是逃,越会陷入痛苦的境地,我们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渡过这个困境的话,应该就能一点一点解决问题,晚了点,但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前进吧,为了开始新的人生。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们生而为人,都有茁壮成长的本能,世事艰难,我们也依然可以步步成路。
既然逃避无用,我们更应该直接面对。只有磨利的刀锋才能披荆斩棘,但前提是,我们从不放弃对自己的磨练。
就像骑行中的自行车,只要我们向前用力蹬,再长的斜坡我们也可以登顶而过。
所以,我们可以不过低配的人生,因为我们完全值得更好的未来。
三、宁可高配版的努力,也不要低配版的屈就
罗薇和我同龄,就住在我家隔壁。
我通过招考回到老家金融系统上班的时候,她已经在家乡某个县区小镇当了两年的幼儿园老师。
见面相聚,我惊讶于她一个自小能说会道的人却变得木讷沉静。
谈起这些年的际遇,罗薇不免长吁短叹。
大学毕业后,教育专业的她本来在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应聘到了一家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做助教,虽然起点低,但发展前途好,只是上班还未一周,就被家里的电话连环CALL叫了回来。
父母说,老家这边招幼教,以她的学历和专业,在老家这样的十八线小城镇做幼教,是高条件搭低配置,完全绰绰有余。
本来不愿屈就的罗薇耐不住父母的软磨硬泡,辞了助教的工作回了老家,名校毕业又专业能力拔尖的她,很轻松过了笔试和面试。
只是,选择了低配版生活的她,却并没有感觉到低配带来的轻松惬意,反而是越来越强烈的迷茫和焦虑,让她日渐寝食难安。
当时,背景关系一般的罗薇一经录用,就被分配到离县区三个小时车程的偏远乡镇,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简陋,工作内容重复简单,教学任务更是少之又少。
每天定时定点的朝九晚五,熟悉到张口就来的教学内容,还没有过多的业绩考评和培训安排,让这里的环境氛围就像一锅温吞吞的水,波澜不起却死气沉沉。
做了两年幼教的罗薇说:这两年近七百多天的时间,工作没起色,能力在消退,除了迫人的年纪,竟没有一天感到自己在向前走。
时代在进步,而她却在逆流而下,那次会面后,罗薇给自己定制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她想去市区做高校老师。
周围很多人说她痴人说梦,连父母都劝她别瞎折腾,市区高校,高职高薪,人才辈出且竞争激烈,如此高的条件,她去了也是陪跑。
为此,罗薇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学习中,她并没有想着能一步登天,但她相信天道酬勤,定能步步高升,努力一年的结果是,她考上了一所师范类大学的研究生。
然后,在家人质疑的目光下,带着工作两年积攒下的学费,踏上了求学的列车。
此后,她的消息经常传来,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她一边念着研究生,一边兼职本科辅导员,更是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与她在同市区念书的医科大研究生。
毕业后,她被市区一所重点高中招录,做语文老师,如今,有两个可爱孩子的她,在工作之余还保持着继续学习的习惯。
她的目标是考博,虽然结婚生子后家务缠身,但她觉得:人生如逆流,不进则退。
作家雾满拦江在《我不过低配的人生》中说:“人生最大的壁垒,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因为我们给自己强加设限,才让我们自己裹足不前。”
我们大多数人生来一般,又恐自身条件有限,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难免底气不足。
对着高榄枝望洋兴叹,然后放低身价和姿态,匆匆进入一段低配生活,我们想着,如此“比下有余”,未来一定无虞,但结果却是:我们在步步后退中,越来越无路可退。
因为,低配意味着低效率,本来可以尽力做到的事,却只愿使出一半的力,本来可以做到更好的事,却在低水平下做的马马虎虎。
你以为你是赚了,实际上你是赔了。
赔上自己的青春与年华,赔上自己的精力与时间,赔上自己的上进和努力,在得过且过中把原本可能优秀的人生,日渐消磨成碌碌无为。
生活本没有高低贵贱,但我们有选择向上拼搏和向下蹉跎的能力。
我们不能过高估视自己以免处处碰壁,但我们更不能过低自我评估把路高开低走。
过高仰望起码是向上前进,过低评估就只能越走越下。
在我们尚有选择权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为自己努力出更广阔的人生。
一是足够了解自己。
一个人只有在彻底熟悉自己的基础上,才会对自己的人生走向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是尽可能多的尝试。
试错是最快辨别方向和成果的途径,而快速行动会让试错成为成功的捷径。
三是学到融会贯通。
学习是永不下线的助力加持,我们的格局、视野、思维和方法都是通过学习而来。
美罗﹒勃朗宁说:“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存在又有何意义。”
我们的人生配置,其实就像搭积木,积木大小形状各异,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其实只要找对合理配置的方法,就能层层垒放,节节攀高。
没有人愿意走下坡路,只是害怕向上攀爬的艰辛,可早已长大成人的我们,前有老后有小,已无向后的退路,我们只有努力向上,为自己积攒更多的筹码,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世上。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们没有理由拒绝飞翔。
人生没有退路,只有向前的路。
《好好生活:新时代生活认知升级指南》汇集了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数十位作家在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的付出、努力、成长的感悟与心得。本书内容是从大量富书作家的作品中精选出来,可谓富书文字作品的精华所在。书中的主要内容体现出对独立思想与开放式思维的追求,完美地迎合了当今时代的精神。
作者简介
富书,全称“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新锐写作IP孵化平台,新媒体作家经纪,新榜500强;一年原创文章上千篇,文章经常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掌阅、读者、意林、青年文摘、十点读书、有书、思想聚焦、慈怀读书会、一星期一本书、HUGO等微信大号转载,全网累计阅读量破10亿,已出版畅销书《绝不过低层次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低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你现在偷的每一个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
你不努力的二十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三十岁
低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没有危机感,就是你最大的危机
一个人的固执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
第二章 你的逆商,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你可以穷,但你千万不能习惯穷
认知税,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税种
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能差到哪去
这个时代比情商更重要的,是逆商
你的逆商,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第三章 你的自律终会让人望尘莫及
为什么自律一段时间会被打回原形
世界正在偷偷惩罚那些提前透支身体的人
不熬夜,才是你顶 级的自律
你的自律终会让人望尘莫及
你的身材,就是你的阶层
公开表达愤怒,都是自断后路
不抱怨,才是你对工作最好的尊重
第四章 用心提高自己的圈子层次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和对方阶层不同
远离“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层次越低的人,越好面子
层次越高的人,朋友圈越有趣
为什么层次越高的人,计较得越少
看一个人的层次高低,吃顿饭就知道了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谦逊
第五章 聪明的人只过1%的生活
你为什么总是情绪疲惫?
中国式聚会,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聪明的人只过1%的生活
提高你生活质量的10件小事
世界上最奢侈的10样东西,你拥有几样?
第六章 你的善良里藏着你的贵人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善良
你的善良里藏着你的贵人
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积累的人品和善良
你发的红包里,藏着你的修养
为什么离职最能暴露一个人的格局
发红包表达情意,抢红包检验人品
第七章 请活出热爱生活的脸
你的容貌里藏着你的性情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看脸就知道
真正的富有,是你脸上的笑容
你的脸就是你生活的层次
你越认真生活,人生越容易开挂
你可以强大到无畏结果
文摘
第一章 低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低配看似一种放任自流式的轻松惬意,其实就是一种逃避,逃避辛苦、逃避劳累、逃避压力、逃避竞技、逃避挑战、逃避奋斗,逃避一切使自己费力向上的追逐和攀登。
你现在偷的每一个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
作者:林子树
01
2017年的夏天,吴京带着《战狼2》火了。
有很多人觉得他之所以火是因为运气和机遇,但为什么这世界上那么多人,火的偏偏是他?
我曾看过一篇写《战狼2》背后故事的文章,看完后觉得:如果吴京不火,那么天理难容。
《战狼2》的一个跳水动作,吴京一共跳了26次,最终他体力不支被救生员救回来;
片头6分钟的水下戏,他拍了半个月,演员们每天在水里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
一般三四个月就拍完的电影,剧组上千人硬是顶着艰苦的条件,在非洲耗了10个月。
这种玩命的努力,才造就了这部军旅传奇大作。
有人问吴京《战狼2》为什么会这么成功,他说:
你听过子弹从耳边穿过的声音吗?
我听过;
你知道坦克从你身上过去是什么感觉吗?
我感觉过。
当一个人为梦想而疯狂,他就没有理由不成功,因为勤奋地付出,他一定会得到这个世界最高的奖赏。
电影《闻香识女人》有一句经典台词: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都知道。
但我从不走,为什么?
因为太苦了。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都知道通过何种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我们最后都失败了,原因就是我们受不了这个过程的苦。
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表述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贪图偷懒享受,我们错过了很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努力的时候选择偷懒才是一个人最愚蠢的表现。
02
第二季《超级演说家》总冠军刘媛媛从山村考到北大。
一路跌跌撞撞杀到《超级演说家》冠军,在这个过程中,她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面对大家的赞美,刘媛媛说: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而不是原地踏步,贪图享受。
在节目中,连一贯犀利冷静的乐嘉也被她的演讲深深触动,他说:
不管今天的结果如何,你成功做到了让很多人后悔,在你身上有无限的潜能。
经济学中有一个懒马效应: 有两匹马各拉一货车为主人送货,一匹马走得快,另一匹马则走得很慢。
于是为了赶路的主人只好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
后面的马开心地笑了,它在心里暗暗地说:前面这匹马真傻,连越努力越遭罪这个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
到达目的地后,主人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
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有自以为是的聪明,做事情投机取巧,以为自己赚了便宜。
但殊不知他为自己的未来挖了一个大坑,一旦陷进去就再也无法逃脱。
03
你和我以及身边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心比天高的梦想:
希望有一天,自己什么都不做就可以飞黄腾达。
我们从来不考虑付出,一直都在偷懒,日子也是得过且过,电视剧《士兵突击》里有一句话: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做到。
我不否认,这是一个求快的时代,每个人都想不费吹灰之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遇到挫折时,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
当同龄人成功后,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光鲜的外表,却看不到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
当别人在奋力前进时,很多人却躺在床上酣然入睡。
有句俗话:昨夜做梦行万里,醒来一看在床上。
说得大概就是这些人,天天跟别人描绘自己宏伟的梦想,但却一直原地踏步。
因为吃不了苦,所以他们很难坚持,因为想偷懒享受,所以他们总能为自己找来千万个不坚持的理由。
如果你不为梦想努力付出,一直想偷懒享受,那么一定会得到这个世界最狠的惩罚。
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这段话真实而深刻,的确是这样,生活中有很多机会都是因为自己之前偷懒而错失了。
04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说:在信息更新迅速的现代,能拉开人和人之间差距的,不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迅速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偷懒享受只会让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更大。
懒惰的人喜欢让自己呆在舒适区,他们绝对不会因为梦想而让自己受苦。
每个人的一生都只有一次,我们完全有资格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但大多数人都是害怕失败不敢尝试,一个连失败都不曾拥有的人,又怎么配有成功呢?
青年作家李尚龙说: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搞垮一个人其实很简单。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一根网线,外加一个外卖电话就足够了。
如果你好好审视身边,就会发现一个现象:
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特别勤奋的人,他们甚至连发呆的时间都在思考工作。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但试问到底有多少人能受得了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又有多少人忍受得了凿壁借光的磨炼。
你为梦想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你走过的路受过的苦,总有一天会让自己大放光彩。
在生活中偷懒投机取巧的人总有一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趁着年轻你要多努力。
因为现在偷的每一个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
你不努力的二十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三十岁
作者:麦芽余鱼
01
我刚上高中的时候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清华北大,再不济就是上海复旦,年少轻狂总觉的事实简单。
学习没有比别人多努力,该玩乐的时候照玩不误,测验考偶尔挤进班级前十名便沾沾自喜的不得了。
就这么得过且过地熬了三年,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可想而知。
我虽考的不差,学校211在列,但却始终没能如自己所愿,进入曾心仪向往的学府。
刚进大学的时候还有些高中时期的雄心壮志,但突然发觉没有人监督,没有繁重的课业考核,没有扎实的课程排列,突然身心轻松好多。
坚持了不到一周时间的晚自习,变成了夜幕刚一降临便呼朋唤友的走街串巷。
早起背单词,周末泡图书馆的计划,也成了每天早上睡眼惺忪赶教室,到了周末市中心继续狂欢的悠哉节奏。
期末考试有老师提前划重点,挑个三五天背一背即可,寒暑假期只不过是从宿舍的床上转移到家里的沙发上罢了。
不可否认,大学前两年我过的很轻松,没有学业压力,也没有钱财吃紧的情况,上课聊天下课聊剧,除了吃吃喝喝就是买买买。
到了第三年,课业变少,但周围很多人突然就忙碌起来了。
有的要考研,天还未明就不见了人,夜已深深才看见疲惫身影背着重重的书包;有的要实习,除了上课时间几乎碰不着面;有的从喧闹的社团里退出,忙着考各种各样的证书。
而我,忽然就被剩下了。
考试挂科、英语四级遥遥无期,预想中的轻松并没有带给我多少快乐,反而是如洪流倾泻般的慌乱无措。
没有赶上的路,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力气去弥补。
从那一年开始,我从未过得如此艰辛而煎熬,也从未过得那样忙碌而焦虑。
再也不敢一下课就宅在宿舍里刷电视,而是拿起英语四级的听力一点点艰难地辨认耳机里的只言片语;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一个人跑到学校的湖边啃着生涩的专业生词;晚上顶着白炽灯,电脑上是挂科科目的讲解视频,在草纸上反复演算。
即使这样,还只来得及在毕业的时候成绩不至于太难看。
跑了不下几十场的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比起旁人动辄四五页、七八页的履历介绍,我绞尽脑汁回顾自己整个大学,却连一整页都凑不齐。
英语四级,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证书,再勉强加上驾照,便是我全部的资本,也是我浑浑噩噩渡过的四年大学。
02
当初的轻松悠闲,全部变作了今日的举步维艰。
我连个大型超市的销售员都竞争不上,因为一面二面同批竞争的大学生太多。
优秀的人甚至不用拿出简历,站在面试官面前侃侃而谈阅历,就能将我瞬间秒杀。
我从省会城市跑到二线城市,又从二线逃到三线,无忧无虑的读书时代彻底结束在毕业那一刻,身上的每一分钱都要掐着手指头算。
找不到工作,便寄宿在朋友那。
这期间,晚上在各大招聘网站勾勾画画,白天花费两三个小时辗转各地,早晚常常一个面包,中午一个菜加馍简单了事。
为了补足生活费,街道上发传单,贴吧上发广告,帮培训班招生。
辛不辛苦,当然辛苦;累不累,十分累。
关键还常常被诓骗,活干完了,发工资的人不是推诿就是失踪。
那一年,我的生活算得上兵荒马乱,接连跑了四个城市才暂时安顿下来。
在老家所在的省城,找了一个朝九晚六,一月休四的培训顾问工作。
尝试过了不努力便费力的日子,我再也不敢对生活掉以轻心。
除了白天上班,晚上还报了会计从业补习班。
考证那段日子正遇春寒,我经常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同屋租住的女孩还在熟睡,我就用手机微弱的薄光照明。
最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从一个完全跨专业的门外汉变成了从业证书持有者。
并最终因为这个从业证书,我获得了进入金融单位的机会。而这一次,我终于赶上了。
不努力的二十岁,无可选择的三十岁。
站在年近三十的人生岔口,回头再看,曾以为的无忧无虑和轻松疏懒,不过是对于辛苦短暂的逃避而已。
以为逃过的艰辛和困难,并不会真的消失不见,而是会以更加凶猛的方式成为未来的拦路虎。
就像蔡康永说的那样,逃避了游泳便会失去接触喜欢之人的机会;逃避了英语,便会与想要的工作失之交臂。
越逃避,越失去,越没有选择的机会。
二十岁尚可反悔重新来过,三十岁再想折腾怕早已拖家带口。
机会也不是没有,但付出的代价只怕不再是简单的一人吃饱全家不愁,而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难舍难分。
03
我有一从小交好的女友,小学的时候成绩还在中游徘徊,到了初中便完全厌恶念书了。
理由是,数学几何太抽象,英语单词背不过,物理化学听不懂,她要辍学。
她的爸爸妈妈几次被老师叫来学校约谈,回到家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无论如何她都不愿再踏进学校一步。
她的妈妈熟知我俩的关系,便让我充当说客,劝她复学。
周末放学,我去找她的时候,她正约着一帮朋友在体育场里打羽毛球。
跳跃的身姿和靓丽的青春确实是绿茵上一道别样的风景,她可真美,在一群女孩子中间格外耀眼。
那时,我对上学的意义也了解的不甚清楚,只知道这是上大学的方法,而大学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我对她说,你得上大学。
她反问,我现在的生活既轻松又舒适,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地考大学。
后来,我便再也没在学校见过她,只听说她在亲戚的介绍下去了异地打工。
再一次见到,是在大学暑期,我回家时与她在路上巧遇。
如果不是她叫住我,我还真没认出来,眼前那个腰身粗圆,满脸憔悴的妇人会是她。
简单寒暄几句后,她突然喟叹一句,我可真羡慕你,可以去那么好的地方上大学。
原来,她当初并没有去打工,而是被爸妈念叨烦了,去了乡下姥姥家。
在那个小镇子里,没人管束,没人说教,日上三竿才起床,晚上通宵玩乐都可以。
就这么混了半年,父母不再接济,她便去了小姨的理发店打工,帮人洗头染发,每月领个三四百块零花钱。
这一呆便是三年,她在理发店上班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同样辍学打工的小伙子,年龄相当,情窦初开,便不管不顾地在一起了。
到了婚龄,两人结婚证一领,便在男方父母的支持下开了家小货铺。
货铺不足二十平米,生意时好时坏。
男孩儿自从开了店,便不再外出务工,而是整天混迹在麻将馆里。
她一个人既要看顾家里,又要经营店铺,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自己来操心,日子是越过越不顺。
不到两年,便离了婚,住的房子和经营的铺子都是男方父母买的,离婚后她除了一身劳累什么也没得到。
如今,她已不好意思回父母家,只在外面租了个小房子,找了个商场导购的工作,辛苦自不必说,最让人感到无力的是,被生活牢牢困住后的身心疲惫。
04
年少时的不努力,全部变成了长大后的负担。
如果,她能早点看到自己成年后的样子,一定不会允许自己少年时过的那样轻松和容易。
你现在或许会很辛苦,要学习那么多课业,要掌握那么多技能,要考到那么多证书,要加班加点,要熬夜苦读;要像希腊神话里那个西西弗斯一样,一遍一遍地推着巨石艰难上路。
但是,那么多的努力,总归全部属于提升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一定会成为游戏中的加持神技,变成可以战胜四方,勇者无敌的战士。
蔡康永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很小就听说过。
那时年少并不懂得其中的苍凉,尚觉得自己有无限的可能在精彩的未来,怎么会突然伤悲呢。
直到这些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撞得南墙都要倒塌才会深深领悟当时那句话的真意。
没有努力的现在,就没有可选择的未来。
我现在虽然工作稳定,吃穿不愁,但我依然很辛苦。
因为,每天上班之外,几乎所有空闲的时间都被我扎实利用了起来,或是健身锻炼,或是阅读写字,或是专业证书再升级。
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常常让我抓狂,但收获的价值也令我欣喜雀跃。
锻炼的结果,是身材从肥胖降到微胖再降到标准。
每日笔耕不断,写出去的文字有些变成铅字印在杂志上,有的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赞赏和稿费时而有之。
充实的生活让每一天都在焕发着光彩,这便是我的三十岁。
但它永不会是结束,而是一个又一个新的开始,虽然辛苦,但收获满满。
只要我目前所有的努力能够让我的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能够感谢我的三十岁,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低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作者:麦芽余鱼
一、你只有足够努力,才能最高效率配置你的人生
“你记着,男演员28岁再混不出个名堂,你就洗洗睡吧。”
《乔家大院》的导演胡玫,对刚入行的张译说道。
那一年,在话剧团待了近10年,继而转行当影视演员的张译,已经27岁。
很多与他同龄的男演员就算没有大红大紫,也起码有一定的知名度,不愁戏约,但初入行又没人带的张译,却连个男N角都要自己费尽心思去争取。
家庭小康,父亲又是音乐老师,声音有一定特色的张译,从小就展现出播音的才能。16岁开始两次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后为中国传媒大学),都赢得了专业第一名。
但第一次是没有参加高考而失之交臂,第二次是因为竞争对手少数名族加分项而无奈落榜。
当时,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已经表明要招录,就连父母都劝他退而求其次,选择浙广播音系。
但一心向往更高发展的张译,并没有就此停下自己向前的脚步,去不了北京广播学院,就去了北京战友话剧团。初入剧团,没有经过专业表演学习的张译,在剧团里只能像个小透明一样默默不起眼。
他做过场记、剧务、编剧,跑腿跑龙套更是家常便饭,为了提升自己,每一样,他只求尽全力做到最好。
《士兵突击》开拍,他写了3000字的自荐信,最终靠自己常年累积和历练来的专业演技,赢得了男三号,眼睛小、门牙龅、大饼脸,不符合大众审美观的他,因为“丑”被人记住,但依然没有引起多大水花。
那一年,他28岁,虽然有戏可接,但离混出名堂,依然差了十万八千里,有人建议他直接转行,说他既没特色又长的不帅,根本吃不了演员这碗饭。
确实,如果不做演员,播音出色、饱读诗书又文采斐然的知乎大V,估计早已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如鱼得水,但张译的梦想远不至此,比起用角色来演绎人生百态,只凭音色的播音太单薄了,他想要当演员。
不仅仅是流量型的偶像明星,而是可以用灵魂来体现生命的专业演员。
所以,就有了后来《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小猛,与孙俪搭戏的《辣妈正传》,《鸡毛飞上天》的白玉兰奖最好男主角,大咖云集的《亲爱的》和《追凶者也》,以及在票房突破35亿的《红海行动》里,圈粉无数的蛟龙大队长。
他从未限定自己的戏路和角色,有的只是不断的突破、突破、再突破。
从龙套到名演,从平凡到不凡,张译用自己跌打滚爬的十几年,告诉了我们什么叫低开高走的‘逆袭’,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将手中握着的牌,通过组合配置的方式,打出一个赢面。
二、低配的人生,最磨人
今年过年,刚过27岁的表妹被催婚了。
上到亲戚朋友,下到街坊邻居,都成了姑姑姑父说媒介绍的重灾区。
休假中的表妹几乎每天不是去相亲的路上,就是在相亲的饭桌上。
表妹为此深感烦恼,但还是上班打卡一样,准时准点参加相亲饭局。
“既然不愿意相亲,不去就成了,父母再着急也不会逼你。”听着电话里表妹对于“相亲”一事的深深怨念和吐槽不断,我在电话里劝她。
表妹却叹气说:不去没办法,我在小私企上班,工作没保障,工资也没多少,发展前景更是渺茫,不能靠自己,就只能靠婚姻,而且老家这地方小,交友圈就那么大,我现在都快三十了,没多少退路可选了,不趁着正适龄挑挑选选,以后只能被别人挑挑拣拣。
听到这些话从表妹嘴里说出来,我很吃惊,因为她可是我们家族年轻一辈中堪称学霸级别的存在。
自小年级排名靠前,理科高考高分进入重点大学,虽然学的是生物工程,但又自学金融第二学位,怎么说将来也是前途无限,却没想到会一步步把自己走到退无可退的地步。
这都要从表妹大四实习那一年说起,姑姑姑父心疼女儿在外辛苦,便在老家找好了实习单位,是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表妹被分到一个金融单位的监控中心,一天三班倒。
工作简单,没有压力,日子在轻轻松松中变得懈怠和疏懒,吃饭休息,逛街购物,约友聚会,成了表妹每天的日常。
实习结束后,表妹回了学校,但临近毕业的她已经不适应人才市场汹涌人潮的激烈竞争,毕业证一到手,她又回了老家,随后便在亲戚的介绍下,进了当地一家民营小企业当会计。
毕业这四年,工作倒是没少换,只是换来换去,也仅是从这家小民企跳到另一家小民企,不是出纳就是会计。
工资到手也只够日常的吃喝玩乐,没多少存款的她如今还住在父母的房子里,正如她抱怨的那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独立能力的她自然被父母管得死死的,也不得不在“不喜’”中将就自己的人生。
所谓低配:是对自己低要求、低准则、低目标。
说起来是一种放任自流式的轻松惬意,其实就是一种逃避,逃避辛苦、逃避劳累、逃避压力、逃避竞技、逃避挑战、逃避奋斗,逃避一切使自己费力向上的追逐和攀登。
但逃避有用吗?
逃避无用,它只会让人在松懈中自我退化,继而对自己的人生无能为力。
日剧《暗金丑岛君》中有一句话:如果逃避眼前的现实,就越是逃,越会陷入痛苦的境地,我们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渡过这个困境的话,应该就能一点一点解决问题,晚了点,但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前进吧,为了开始新的人生。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们生而为人,都有茁壮成长的本能,世事艰难,我们也依然可以步步成路。
既然逃避无用,我们更应该直接面对。只有磨利的刀锋才能披荆斩棘,但前提是,我们从不放弃对自己的磨练。
就像骑行中的自行车,只要我们向前用力蹬,再长的斜坡我们也可以登顶而过。
所以,我们可以不过低配的人生,因为我们完全值得更好的未来。
三、宁可高配版的努力,也不要低配版的屈就
罗薇和我同龄,就住在我家隔壁。
我通过招考回到老家金融系统上班的时候,她已经在家乡某个县区小镇当了两年的幼儿园老师。
见面相聚,我惊讶于她一个自小能说会道的人却变得木讷沉静。
谈起这些年的际遇,罗薇不免长吁短叹。
大学毕业后,教育专业的她本来在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应聘到了一家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做助教,虽然起点低,但发展前途好,只是上班还未一周,就被家里的电话连环CALL叫了回来。
父母说,老家这边招幼教,以她的学历和专业,在老家这样的十八线小城镇做幼教,是高条件搭低配置,完全绰绰有余。
本来不愿屈就的罗薇耐不住父母的软磨硬泡,辞了助教的工作回了老家,名校毕业又专业能力拔尖的她,很轻松过了笔试和面试。
只是,选择了低配版生活的她,却并没有感觉到低配带来的轻松惬意,反而是越来越强烈的迷茫和焦虑,让她日渐寝食难安。
当时,背景关系一般的罗薇一经录用,就被分配到离县区三个小时车程的偏远乡镇,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简陋,工作内容重复简单,教学任务更是少之又少。
每天定时定点的朝九晚五,熟悉到张口就来的教学内容,还没有过多的业绩考评和培训安排,让这里的环境氛围就像一锅温吞吞的水,波澜不起却死气沉沉。
做了两年幼教的罗薇说:这两年近七百多天的时间,工作没起色,能力在消退,除了迫人的年纪,竟没有一天感到自己在向前走。
时代在进步,而她却在逆流而下,那次会面后,罗薇给自己定制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她想去市区做高校老师。
周围很多人说她痴人说梦,连父母都劝她别瞎折腾,市区高校,高职高薪,人才辈出且竞争激烈,如此高的条件,她去了也是陪跑。
为此,罗薇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学习中,她并没有想着能一步登天,但她相信天道酬勤,定能步步高升,努力一年的结果是,她考上了一所师范类大学的研究生。
然后,在家人质疑的目光下,带着工作两年积攒下的学费,踏上了求学的列车。
此后,她的消息经常传来,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她一边念着研究生,一边兼职本科辅导员,更是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与她在同市区念书的医科大研究生。
毕业后,她被市区一所重点高中招录,做语文老师,如今,有两个可爱孩子的她,在工作之余还保持着继续学习的习惯。
她的目标是考博,虽然结婚生子后家务缠身,但她觉得:人生如逆流,不进则退。
作家雾满拦江在《我不过低配的人生》中说:“人生最大的壁垒,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因为我们给自己强加设限,才让我们自己裹足不前。”
我们大多数人生来一般,又恐自身条件有限,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难免底气不足。
对着高榄枝望洋兴叹,然后放低身价和姿态,匆匆进入一段低配生活,我们想着,如此“比下有余”,未来一定无虞,但结果却是:我们在步步后退中,越来越无路可退。
因为,低配意味着低效率,本来可以尽力做到的事,却只愿使出一半的力,本来可以做到更好的事,却在低水平下做的马马虎虎。
你以为你是赚了,实际上你是赔了。
赔上自己的青春与年华,赔上自己的精力与时间,赔上自己的上进和努力,在得过且过中把原本可能优秀的人生,日渐消磨成碌碌无为。
生活本没有高低贵贱,但我们有选择向上拼搏和向下蹉跎的能力。
我们不能过高估视自己以免处处碰壁,但我们更不能过低自我评估把路高开低走。
过高仰望起码是向上前进,过低评估就只能越走越下。
在我们尚有选择权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为自己努力出更广阔的人生。
一是足够了解自己。
一个人只有在彻底熟悉自己的基础上,才会对自己的人生走向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是尽可能多的尝试。
试错是最快辨别方向和成果的途径,而快速行动会让试错成为成功的捷径。
三是学到融会贯通。
学习是永不下线的助力加持,我们的格局、视野、思维和方法都是通过学习而来。
美罗﹒勃朗宁说:“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存在又有何意义。”
我们的人生配置,其实就像搭积木,积木大小形状各异,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其实只要找对合理配置的方法,就能层层垒放,节节攀高。
没有人愿意走下坡路,只是害怕向上攀爬的艰辛,可早已长大成人的我们,前有老后有小,已无向后的退路,我们只有努力向上,为自己积攒更多的筹码,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世上。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们没有理由拒绝飞翔。
人生没有退路,只有向前的路。
ISBN | 9787550030725,7550030723 |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富书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