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会谈的基本技巧:有效沟通的程序式学习方法(第九版) 9787552024777,755202477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心理咨询经典著作 重印9版长销不衰
北美高校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使用教材
有效沟通是通往咨询师职业之路的第一步

《心理会谈的基本技巧:有效沟通的程序式学习方法》(第九版)亮点:
?会谈核心三阶段——解释、澄清、行动
?社会工作者、咨询师、护理师、人事工作者、人力服务人员等适用

作者简介

戴维?R.伊凡斯
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访问学者。西安大略大学名誉教授,曾任加拿大医疗、青少年保护、成瘾戒治、警务等政府机构顾问。加拿大心理学会和多伦多心理学会前主席,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理事。

玛格丽特?T.哈恩
西安大略大学咨询心理学博士。哈恩博士投身心理学领域三十余年,曾在伦敦健康科学中心从事儿童和成人临床心理健康的咨询和研究工作,曾任教于西安大略大学心理系、精神病学系和儿科学系。

麦克斯?R.乌尔曼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咨询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导师,注册心理师。维多利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和领导力研究教授,曾任加拿大高校咨询学会主席,加拿大咨询学会、加拿大心理学会会员。

艾伦?E.艾维
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荣誉教授,南佛罗里达大学(坦帕)心理咨询客座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前主席,微技巧方法创始人。已出版《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会谈和咨询(第八版)》等40本书(含合著)。

译者简介:
白 雪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主持并完成多项有关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的省部级课题,参编《21世纪大学实用交际英语》等教材2部。

王 怡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专职心理咨询师。现任上海市房地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参编《个案心理辅导实务与启示》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4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2年,咨询累计时长1000小时。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学习基础准备1
本书的研究基础展示了倾听和熟练使用会谈技巧的重要性2
在会谈中做出决定3
明确咨询过程的发展进程:心理会谈和心理咨询理论的发展4
本书的使用说明9
本书涵盖技巧的概述12
多样性问题:种族、性别、民族、有/无残疾、性取向以及其他多元文化问题14
更多伦理理解的练习:网上伦理准则19
一般参考文献20
多元文化方面的参考文献和资源21

第一阶段 倾听与探索:帮助来访者认识他们的经历、议题和问题23
第二章 贯注行为24
文化考量35
伦理考量37
复习问题39
记忆要点:贯注行为39
2.1活动单元40
2.2活动单元41
2.3活动单元42
2.4活动单元42
复习问题答案43

第三章 提问44
文化考量55
伦理考量57
复习问题58
记忆要点:提问59
3.1活动单元60
3.2活动单元61
3.3活动单元62
复习问题答案62

第四章 内容反映64
文化考量74
伦理考量77
复习问题79
记忆要点:释义79
记忆要点:概述80
4.1活动单元80
4.2活动单元81
4.3活动单元82
复习问题答案83

第五章 情感反映84
文化考量97
伦理考量100
复习问题101
记忆要点:情感反映101
5.1活动单元102
5.2活动单元103
5.3活动单元104
探索技巧和共情性倾听105
复习问题答案105

第六章 综合运用你的倾听技巧和探索技巧106
文化考量120
伦理考量123
复习问题125
记忆要点:综合运用探索阶段的技巧126
6.1活动单元126
6.2活动单元127
6.3活动单元131
探索阶段技巧: 年幼的来访者131
复习问题答案133

第二阶段 澄清阶段:帮助来访者澄清他们的经历并制定目标135
第七章 面质136
文化考量148
伦理考量150
复习问题152
记忆要点:贯注行为152
7.1活动单元153
7.2活动单元154
7.3活动单元155
复习问题答案155

第八章 情感沟通与即时化156
文化考量168
伦理考量171
复习问题172
记忆要点:情感沟通与即时化173
8.1活动单元174
8.2活动单元175
8.3活动单元176
复习问题答案176

第九章 自我表露178
文化考量186
伦理考量189
复习问题190
记忆要点:自我表露191
9.1活动单元191
9.2活动单元192
9.3活动单元193
9.4活动单元194
复习问题答案194

第十章 解释195
文化考量204
伦理考量206
复习问题208
记忆要点:解释技巧208
10.1活动单元209
10.2活动单元210
10.3活动单元211
复习问题答案211

第三阶段 行动:帮助来访者采取行动213
第十一章 信息提供214
文化考量228
伦理考量230
复习问题232
记忆要点:信息提供233
11.1活动单元233
11.2活动单元234
11.3活动单元235
11.4活动单元236
复习问题答案237

第十二章 对探索、澄清与行动阶段进行结构化238
关于结构化的最后几点想法252
文化考量252
伦理考量255
复习问题257
记忆要点:结构化技巧257
12.1活动单元258
12.2活动单元260
12.3活动单元261
复习问题答案262

第十三章 征求合作263
文化考量282
伦理考量284
复习问题286
记忆要点:征求合作287
13.1活动单元287
13.2活动单元288
13.3活动单元290
复习问题答案290

第四阶段 有效沟通:促进探索、澄清和行动291
第十四章 综合运用所学技能292
文化考量310
伦理考量311
记忆要点:综合运用技巧313
14.1活动单元313
14.2活动单元314
14.3活动单元316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会谈的技巧316
最后的想法318

补充资源319

术语表321

索引327

序言

本书是《心理会谈的基本技巧》的第九版。回顾以前的版本,我们既惊又喜: 此书历经多年,一直走到了今天。正如最近一位评论家所言,“(这是)一本伟大的书,一本我期待了十年的书。”我们也很高兴地了解到,尽管很多读者年龄不同、专业不同,但都从本书以前的版本中有所收获。与以前的版本相同,这一版的主要目标是更新内容,保持新颖性。就像一位同事所说,“这本书的内容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包含了最新的理论概念思考和实证研究结果”。他总结说:“……在过去的36年里,本书的作者们抓住难得的机遇,精心制作了一份礼物。”
在这一版本以及以前的版本中,个体沟通技巧一直是核心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对任何一种工作会谈都至关重要,不管该工作是咨询、护理、社工、人事、公共事业服务还是信息采集,都是如此。《心理会谈的基本技巧》对这些基本的沟通技巧进行了定义,并展示了在多种不同的会谈情境中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技巧。
本书采用程序式衍枝结构,关注单项技巧。在培训新手和专业工作人员掌握沟通技巧方面,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明。有些人刚开始时对程序式学习模式是否有用持怀疑态度,但是逐渐地就重视起这个模式的效率。程序式学习模式能帮助会谈者做好准备,在多种面对面交流的情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
不管培训方向或者培训程度是否一样,称职的会谈者都会发现,他们和来访者关系的基础是沟通交流。为了(让来访者)做出有益的改变,下列人士需要知道如何沟通,包括: 内科医生、护士、牧师、执法人员及公共事业服务人员、教师、心理学家、咨询师、专业人士(经常和他人打交道)、专业辅助人士(从危机处理工作人员到社区志愿者)等。家长在运用了本书中所讨论的技巧后发现亲子关系得到了改善;夫妻可以利用本书提供的材料来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本书提供的技巧对于进行人事会谈、组织商务会议以及培养和谐的工作关系都很重要。
如果你是为了从事专业工作或志愿者工作而接受培训的学生,本书将指导并帮助你完成最初的几次会谈。如果你已经有了会谈经验,本书将帮助你复习心理会谈技巧,并将它们更加系统地运用于会谈情境之中。我们希望,不管你的会谈水平处于哪一个阶段,本书将促使你去思考心理会谈的基本技巧,并思考成为高效会谈者所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
第九版的新内容
本书第九版对我们同事在使用以前版本时所做的持续反馈进行了回应。本书第一章内容已经更新并且重新组织,以反映当前的思考。本书展示了如何运用会谈技巧应对多元文化背景的来访者,并对这部分进行了审核和更新。作为对审读要求的回应,本书从第二章到第十四章,每章增加了“伦理考量”部分,讨论了会谈者在工作中所要面对的主要伦理问题。第十四章新增了“对青少年进行心理会谈的技巧”。和以往的版本一样,本书对教学框架有清楚的说明。
因为《心理会谈的基本技巧》强调的是培养专项技能,本书可以用于自学或者用作课程和工作坊的基础教材。掌握任何一项技巧都需要练习。因此,每一章的结尾有活动单元,包括会谈练习检查表,以便促进沟通技巧的培养和综合运用。第一章对本书所呈现的培养技巧的主要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概述,同时增加了一个简要的部分,让读者了解神经科学和心理会谈的发展领域。第二章到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培养倾听技巧和探索技巧,它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性技巧。第七章到第十章为澄清问题和建立会谈目标而剖析了相应的具体技巧。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主要论述如何将目标转化成行动。最后一章帮助读者综合运用探索、澄清和行动三个阶段的会谈技巧。在本书结尾的“补充资源”部分列出了其他可以用于补充本书内容的成果。

文摘

文化考量
1. 心理会谈和咨询都可以被视为道德行为。或许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由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假设组成的“道德观”(moral vision)。这些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假设影响着我们生活经验的形成,决定了我们看待自己以及看待他人时所采取的态度。道德观来自我们的世界观(worldview)。世界观由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处世之道整合而成。处世之道指导着我们的行为、想法和情感。
我们很少考虑,我们的个人生活与文化历史是如何一直影响着我们形成关于“人”的概念,即生活中的人“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以及“将会是什么”。我们的世界观巩固、支持着我们的决定。与世界观这一概念相关的例子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将情感表达出来和将情感留在内心中;重视独立和重视对家人意愿的顺从;避免给建议和寻求建议;重视祖先和不重视祖先。
因此,说我们在心理会谈和咨询中能真正做到客观、中立或不持有价值观是不准确的。这个理解意味着会谈者需要围绕以下问题不断反思:会谈者需要承认自身的文化嵌入性,需要不断地澄清和质疑自身的道德观,需要努力去理解自身的道德观对其工作的影响,需要和别人讨论道德观的本质及其用处。
对所有心理会谈者、咨询师和治疗师而言,拓展道德观和世界观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会不断受到挑战。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也更需要为改变和成长做好准备。
2. 当我们对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来访者做内容反映时,考虑他们的道德观、世界观以及对世界的认知是很重要的。你和来访者会在很多领域看法相左。你有时会向来访者学习或者和来访者一起学习,但心理会谈的一般目标是帮助我们的来访者拓展他们的世界观、思考能力,改善其行为举动。
内容反映,也称释义,展示着你关注、倾听和理解不同的道德观和世界观的能力。作为会谈者,你不必赞同,但尤其需要“理解”差异。
3. 当来访者用与你不同的方言说话时,或使用你不熟悉的行业术语(jargon)或方言用语(colloquialisms)进行交谈时,你要特别仔细地倾听并理解来访者要表达的内容。此外,来访者有时对语言或词语的意思会有不同理解。

……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会谈的技巧
与青少年进行心理会谈本身是一门技巧。对会谈者而言,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对于青少年而言,会谈中他们既不会被看成是孩子,也不会被视为是成年人,所以会谈是一件让人害怕的任务。青少年常常感到自己被成年人评价和批评。他们会迅速觉察到不赞同,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负面评价,他们不太可能向会谈者敞开心扉。在关注来访者时,会谈者需要意识到他们自己对青少年的反应。如果因为必须与青少年会谈而感到害怕、焦虑或胆怯,会谈者有责任在会谈开始之前理解并关注自己的这些反应。毋庸赘言,会谈者应该对青春期的发展和各种问题有所了解。
对青少年而言,来做心理会谈可能让他们感到是有威胁性的,因为会谈要求对个人的情感和问题做自我表露。帮助青少年敞开心扉的重要一点是来访者在说话时要将青少年的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考虑在内,不要使用技术或专业术语。还有一点也要记住,要意识到心理发展年龄比实际年龄更重要。一般来说,在青春期早期,个体的思维更加具体;在青春期中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而在青春期后期,个体会成为更加稳定的抽象思维思考者。
对处于青春期的个体而言,保密和隐私非常重要,当青少年不愿意跟会谈者讲话时,会谈者不用感到惊讶。因此,和青少年讨论保密性和隐私的边界也相当重要。如果没有在这些方面进行讨论,会谈者和青少年之间起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讨论这些问题会比较复杂,不仅仅涉及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也包括讨论法律问题、伦理问题、与保密性及其边界有关的责任问题。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尝试控制他们自己的生活并成为独立个体的人生发展阶段,成功地处理这些问题有利于心理会谈的进展。在首次会谈时,让青少年和家人一起来参加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是,一般而言,限制父母参与讨论会增强十几岁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我身份感。
让青少年直接、积极地参与会谈过程是很必要的。记住,青少年可能会把对权威人物的敌视迁移到会谈者身上。如果青少年表现出不愿参与,不要催促他们讲话,因为这样做会破坏信任。记住,控制会谈的节奏很重要。有时候,明智的做法是主动让或允许会谈跑题,先讨论一个感兴趣而不具威胁性的话题,然后再回到会谈的主要内容。
ISBN9787552024777,7552024771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戴维·R.伊凡斯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