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程 978751211384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4219358 类别: 图书 科技 电子与通信 教材
编辑推荐

卢燕飞等编著的《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程》是大学通信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指导用书,主要目的是:在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时候,让学生掌握通信工程专业的一些基本实践技能及部分的专项实践技能。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以后,既可以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实践基础能力,也可以通过实验课程掌握通信专业最基本的一些专业知识,避免由于没有选相关课程而造成对某些专业知识的缺失。这门课程在整个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通过专业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强化一些基本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后续更深层次实践课程的学习。

目录

第1部分计算机网络综台实验
第1章预备知识
1.1网络路由器
1.1.1基本概念
1.1.2基本功能
1.1.3系统结构特点
1.1.4路由器的基本使用
1.2网络交换机
1.2.1交换机的基本特点
1.2.2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2.3交换机的性能特点
1.2.4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区别
1.3路由基础
1.3.1路由与路由表
1.3.2路由协议概述
1.4实验设备介绍
1.5网络应用基本常识
1.5.1如何在计算机上设置IP地址
1.5.2Wmdows环境中cmd方式下的网络功能命令
1.6网络分层协议
1.6.1网络协议
1.6.2TCP/IP体系结构
1.7小结
第2章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与连接调试实验
2.1实验一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
2.2实验二网络设备基本连接与调试
2.3实验报告要求
第3章网络交换机实验
3.1相关原理
3.2实验一配置Ⅵ,AN
3.3实验二交换机端口安全技术
3.4实验三配置链路聚合
3.5实验报告要求
第4章路由器基本应用实验
4.1相关原理
4.2实验一IP路由基础
4.3实验二配置RIP路由器协议
4.4实验三配置OSPF路由协议
4.5实验报告要求
第5章网络协议分析
5.1相关原理
5.2实验一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5.3实验二网络层协议分析
5.4实验三传输层协议分析
5.5实验四应用层协议分析
第己部分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第6章光纤传输系统常用测试仪器及设备
6.1光功率计
6.2光时域反射计
6.3光纤实验系统JH5002A概述
第7章光无源器件特性测试
7.1实验一光纤连接器和光跳线性能测试
7.2实验二光可变衰减器性能测试
7.3实验三无源光耦合器特性测试
第8章光纤传输系统
8.1实验一激光器P.I特性测试
8.2实验二光发信机接口指标测试
8.3实验三光纤传输系统测试
第9章光波分复用传输系统
9.1实验一光波分复用器特性测试
9.2实验二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
第2部分程控交换实验
第10章程控交换实验预备知识
10.1程控交换基础
10.2ZXJl0程控交换机基本原理
第11章ZXJIO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实验ZXJl0程控交换机的物理配置
第12章ZXJIO程控交换机基本数据配置
实验ZXJl0交换机基本数据配置
第4部分移动通信系统实验
第13章预备知识
13.1GSM系统结构
13.2GSM主要的呼叫流程和信令流程
第14章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概述
14.1移动通信实验系统简介
14.2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框架结构
14.3实验箱电路模块组成
第15章GSM系统实验
15.1实验一移动台主叫实验
15.2实验二移动台被叫实验
15.3实验三900MHzGSM手机实验
附录A主被叫实验中的C:\mobile\system.cfg配置文件内容及说明
附录B系统实验涉及信令一览表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叙述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那就应该是智能与非智能的区别。集线器只是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设备,只能起到信号放大和传输的作用,不能对信号中的碎片进行处理,所以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错。而交换机则可以看作一种智能型的集线器,除了拥有集线器的所有特性外,还具有自动寻址、交换、处理的功能。并且在数据传递过程中,发送端与接收端独立工作,不与其他端口发生关系,从而达到防止数据丢失和提高吞吐量的目的。
1.3 路由基础
1.3.1路由与路由表
在因特网中进行路由选择要使用路由器,路由器根据所收到的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由(通过某一网络),并将报文传送到下一个路由器。路径中最后的路由器负责将报文送交目的主机。
1.路由表的作用
路由器转发分组的关键是路由表。每个路由器中都保存着一张路由表,表中每条路由项都指明了要到达某子网或某主机的分组应通过路由器的哪个物理接口发送,就可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或者不需再经过别的路由器便可传送到直接相连的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根据来源不同,路由表中的路由通常可分为三类: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也称为接口路由或直连路由);由网络管理员人工配置的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
2.路由表中的内容
路由表包含下列关键项。
(1)目的地址:用来标识口数据报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2)网络掩码:与目的地址一起来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将目的地址和网络掩码“逻辑与”后可得到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例如,目的地址为129.102.8.10、掩码为255.255.0.0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为129.102.0.0。掩码由若干个连续“1”构成,既可以用点分十进制法表示,也可以用掩码中连续“1”的个数来表示。
(3)出接口:指明IP报文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口转发。
(4)下一跳IP地址:更接近目的网络的下一个路由器地址。如果只配置了出接口,下一跳IP地址是出接口的地址。
(5)本条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优先级:对于同一目的地,可能存在若干条不同下一跳的路由,这些不同的路由可能是由不同的路由协议发现的,也可能是人工配置的静态路由。优先级高(数值小)的路由将成为当前的最优路由。
根据路由目的地的不同,路由可划分为:子网路由,目的地为子网;主机路由,目的地为主机。
ISBN9787512113848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卢燕飞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