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人口城镇化:以苏州市为例》可供高等院校社会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及关注我国“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高峰,男,1964年2月出生,博士,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兼MSW教育中心负责人。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等。研究方向为区域(苏南)社会发展、流动人口社会政策、社会组织管理、社区服务项目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曾获江苏省哲学丰十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与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撰写论著(含教材)12部,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录
第1章城乡一体化的生育政策研究
1.1生育水平、生育模式和生育意愿分析
1.2现行生育政策下超低生育水平的社会经济后果
1.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生育政策调整
第2章城乡一体化的计生权益保障研究
2.1计划生育权益保障政策梳理
2.2计划生育权益保障政策评价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3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计划生育权益保障配套政策
第3章城乡一体化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研究
3.1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口发展态势
3.2苏州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举措
3.3推进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4章城乡一体化的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
4.1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4.2苏州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策略
4.3苏州市人口计生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第5章城乡一体化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配套改革
5.1主要目标与任务
5.2方案设计
5.3工作重点及进度安排
第6章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6.1研究背景与基本思路
6.2苏州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的意义
6.3苏州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6.4苏州市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的思路与建议
第7章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型社区建设与管理创新:基于凤凰镇的调研
7.1研究的背景
7.2文献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基本内容
7.3问卷调查的基本内容
7.4基于调研的政策建议
第8章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重点人群民意调查
8.1调查缘起与设计
8.2调查结果呈现
8.3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摘
版权页:
2.文献梳理(2012年3月17日~5月20日)
根据实地考察形成的基本框架,由六个调研群体的成员分别对本群体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运用中国知网和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系统检索有关调研报告及问卷、国家关于每个群体的最新政策文件,并进行归类整理,筛除重复材料。通过认真研读文献资料,发掘文献资料中反复提到的,即重复率高的问题作为问卷设计的核心指标。
3.试调查(2012年5月20日~6月20日)
通过文献梳理所拟定的问卷可能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正式调查之前,需经过试调查阶段。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最终调查组选定沧浪区为试调查点,具体选定了吴门桥街道南华社区、友新街道、南门街道、信访局、南门街道、胥江街道新沧社区,分别作为城市房屋被征收居民、被征地与房屋拆迁农民、老新村改造居民、信访人员、社会救助对象、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点。每类人员选10个调查对象,通过采用一个调查员对一个调查对象的“一对一”形式,以问卷为主,辅之以无结构访谈的方法,了解调查对象对问卷中所提到的问题的看法,这些问题是否能有效反映这一类群体的实际情况,什么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了解调查对象对问卷中提到的问题的理解是否顺畅,问卷填答是否存在困难,问题顺序是否会让人产生不良心境,问题数量是否适当等。在试调查的基础上,对前期的问卷进行修改,不断丰富、完善问卷设计:对调查对象反映较多的内容进行补充;将与调查对象切身利益联系不密切的、调查对象不关心的问题踢除;对调查对象表示不理解、不明白的语句、指标,进行表达方式转换或重新设计;对问题顺序进行重新调整,对问题数量进行适当增减。力图做到研究设计内容覆盖全面、语句表达简洁易懂、指标设计准确到位。
4.专题座谈会(2012年6月20日~6月30日)
在市纪委的具体安排下,调研组由苏州市各区县纪委领导和六类群体相关条线领导和实际工作人员参加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修改问卷。座谈会召开之前,调研组提前将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发送参会人员。各参会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讨问卷和访谈提纲,对问卷进行细致、谨慎地修改,形成书面意见。座谈会上,参会人员不仅携带书面修改意见和相关政策文件,还与调研组成员就问卷及访谈提纲所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面对面”的热烈讨论,结合一线工作的真实经验,并相互启发,发挥“头脑风暴”的效应。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人口城镇化:以苏州市为例》可供高等院校社会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及关注我国“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高峰,男,1964年2月出生,博士,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兼MSW教育中心负责人。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等。研究方向为区域(苏南)社会发展、流动人口社会政策、社会组织管理、社区服务项目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曾获江苏省哲学丰十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与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撰写论著(含教材)12部,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录
第1章城乡一体化的生育政策研究
1.1生育水平、生育模式和生育意愿分析
1.2现行生育政策下超低生育水平的社会经济后果
1.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生育政策调整
第2章城乡一体化的计生权益保障研究
2.1计划生育权益保障政策梳理
2.2计划生育权益保障政策评价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3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计划生育权益保障配套政策
第3章城乡一体化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研究
3.1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口发展态势
3.2苏州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举措
3.3推进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4章城乡一体化的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
4.1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4.2苏州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策略
4.3苏州市人口计生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第5章城乡一体化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配套改革
5.1主要目标与任务
5.2方案设计
5.3工作重点及进度安排
第6章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6.1研究背景与基本思路
6.2苏州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的意义
6.3苏州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6.4苏州市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的思路与建议
第7章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型社区建设与管理创新:基于凤凰镇的调研
7.1研究的背景
7.2文献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基本内容
7.3问卷调查的基本内容
7.4基于调研的政策建议
第8章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重点人群民意调查
8.1调查缘起与设计
8.2调查结果呈现
8.3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摘
版权页:
2.文献梳理(2012年3月17日~5月20日)
根据实地考察形成的基本框架,由六个调研群体的成员分别对本群体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运用中国知网和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系统检索有关调研报告及问卷、国家关于每个群体的最新政策文件,并进行归类整理,筛除重复材料。通过认真研读文献资料,发掘文献资料中反复提到的,即重复率高的问题作为问卷设计的核心指标。
3.试调查(2012年5月20日~6月20日)
通过文献梳理所拟定的问卷可能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正式调查之前,需经过试调查阶段。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最终调查组选定沧浪区为试调查点,具体选定了吴门桥街道南华社区、友新街道、南门街道、信访局、南门街道、胥江街道新沧社区,分别作为城市房屋被征收居民、被征地与房屋拆迁农民、老新村改造居民、信访人员、社会救助对象、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点。每类人员选10个调查对象,通过采用一个调查员对一个调查对象的“一对一”形式,以问卷为主,辅之以无结构访谈的方法,了解调查对象对问卷中所提到的问题的看法,这些问题是否能有效反映这一类群体的实际情况,什么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了解调查对象对问卷中提到的问题的理解是否顺畅,问卷填答是否存在困难,问题顺序是否会让人产生不良心境,问题数量是否适当等。在试调查的基础上,对前期的问卷进行修改,不断丰富、完善问卷设计:对调查对象反映较多的内容进行补充;将与调查对象切身利益联系不密切的、调查对象不关心的问题踢除;对调查对象表示不理解、不明白的语句、指标,进行表达方式转换或重新设计;对问题顺序进行重新调整,对问题数量进行适当增减。力图做到研究设计内容覆盖全面、语句表达简洁易懂、指标设计准确到位。
4.专题座谈会(2012年6月20日~6月30日)
在市纪委的具体安排下,调研组由苏州市各区县纪委领导和六类群体相关条线领导和实际工作人员参加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修改问卷。座谈会召开之前,调研组提前将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发送参会人员。各参会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讨问卷和访谈提纲,对问卷进行细致、谨慎地修改,形成书面意见。座谈会上,参会人员不仅携带书面修改意见和相关政策文件,还与调研组成员就问卷及访谈提纲所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面对面”的热烈讨论,结合一线工作的真实经验,并相互启发,发挥“头脑风暴”的效应。
ISBN | 7030428625,9787030428622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高峰 |
尺寸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