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研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动态
1.3.2国内研究动态
1.3.3相关研究述评
1.4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研究目标
1.4.2研究内容
1.5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研究思路
1.5.2研究方法
1.6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6.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6.2本研究的不足
第2章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基础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生猪规模养殖的相关概念
2.1.2环境成本的相关概念
2.2理论借鉴
2.2.1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2.2.2公共产品理论
2.2.3外部性理论
2.2.4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机制设计理论
2.2.6博弈理论
2.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分析框架
2.3.1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目标
2.3.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对象
2.3.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主体
2.3.4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手段
第3章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与环境污染
3.1生猪规模养殖发展历程及现状
3.1.1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发展历程
3.1.2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现状
3.2生猪规模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3.2.1生猪规模养殖的主要污染物
3.2.2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3.2.3生猪规模养殖环埔污染的成因分析
3.3本章小结
第4章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
4.1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的构成
4.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方法与模型
4.2.1环境成本评估的方法
4.2.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的方法
4.2.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模型
4.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以湖南省为例
4.3.1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现状
4.3.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的基础数据
4.3.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估算
4.3.4评估结果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5章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中的政府
行为分析
5.1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环境的外部性与政府干预
5.1.1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5.1.2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环境的外部性
5.1.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5.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中的政府行为
5.2.1政府在环境成本控制中的基本职能
5.2.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中政府的具体作用
5.2.3我国政府控制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的主要政策工具及实施效果
5.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中的政府失灵
5.3.1环境决策失误
5.3.2环境管理失灵
5.4本章小结
第6章规模养殖户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6.1规模养殖户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现状
6.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1理论分析
6.2.2研究假设
6.3数据来源、变量定义与样本统计
6.3.1数据来源
6.3.2变量说明
6.3.3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6.4实证分析与讨论
6.4.1Logistic回归分析
6.4.2ISM分析
6.4.3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与讨论
6.5本章小结
第7章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机制分析
7.1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机制设计的理论分析与框架
7.1.1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机制设计的理论分析
7.1.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机制设计的基本框架
7.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规划机制的完善
7.2.1以中央政府为主,制定全国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中长期规划
7.2.2以地方政府为主,制定本地区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具体规划
7.2.3鼓励生猪规模养殖户(场)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成本控制规划
7.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运行机制的完善
7.3.1完善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参与机制
7.3.2实施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市场化制度创新
7.3.3完善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机制
7.4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激励机制的完善
7.4.1完善包含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
7.4.2完善地方政府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问责制度
7.4.3完善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经济激励政策体系
7.5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反馈机制的构建
7.5.1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信息交流平台
7.5.2构建以生猪规模养殖户(场)为主体的信息交流平台
7.6本章小结
第8章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个案分析
8.1葛家乡生猪规模养殖与环境成本控制概况
8.2葛家乡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主体行为
8.2.1政府主导的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行为
8.2.2规模养殖户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行为
8.3葛家乡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效果
8.4本章小结
第9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9.1主要研究结论
9.2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生猪规模养殖场(户)环境成本控制行为调查表
附录2检测报告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税收与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到20世纪80年代,环境税收开始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欧美各国的环保政策逐渐减少政府直接干预手段的运用,通过开征生态税、绿色环保税等税种,对污水、废气、噪音和固体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并逐步形成了绿色税制体系。现行欧美环境税制大体由两部分构成,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环境保护税和散见于一般性税种中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税收调节措施,如为激励纳税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所制定税收优惠措施和对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所采取的加税措施。这两部分以环境保护税为主,其他税收调节措施为辅,相辅相成,“限制”与“鼓励”并用,共同在环境领域发挥作用。
我国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缺乏对税收生态功能的考虑,现阶段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条款散见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税种中,如耕地占用税中确立了对占用耕地的行为征税。这些相关的税收条款对于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环境税收体系,对经济活动主体环境行为的调节作用也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的税收制度加以健全和完善,积极推动环境保护税的开征,构建绿色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在环境领域的调节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环境保护税(征求意见稿)》,拟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以及其他污染物进行征税,并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加倍征收环保税。
《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研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动态
1.3.2国内研究动态
1.3.3相关研究述评
1.4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研究目标
1.4.2研究内容
1.5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研究思路
1.5.2研究方法
1.6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6.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6.2本研究的不足
第2章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基础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生猪规模养殖的相关概念
2.1.2环境成本的相关概念
2.2理论借鉴
2.2.1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2.2.2公共产品理论
2.2.3外部性理论
2.2.4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机制设计理论
2.2.6博弈理论
2.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分析框架
2.3.1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目标
2.3.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对象
2.3.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主体
2.3.4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手段
第3章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与环境污染
3.1生猪规模养殖发展历程及现状
3.1.1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发展历程
3.1.2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现状
3.2生猪规模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3.2.1生猪规模养殖的主要污染物
3.2.2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3.2.3生猪规模养殖环埔污染的成因分析
3.3本章小结
第4章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
4.1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的构成
4.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方法与模型
4.2.1环境成本评估的方法
4.2.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的方法
4.2.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模型
4.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以湖南省为例
4.3.1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现状
4.3.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的基础数据
4.3.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估算
4.3.4评估结果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5章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中的政府
行为分析
5.1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环境的外部性与政府干预
5.1.1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5.1.2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环境的外部性
5.1.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5.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中的政府行为
5.2.1政府在环境成本控制中的基本职能
5.2.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中政府的具体作用
5.2.3我国政府控制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的主要政策工具及实施效果
5.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中的政府失灵
5.3.1环境决策失误
5.3.2环境管理失灵
5.4本章小结
第6章规模养殖户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6.1规模养殖户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现状
6.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1理论分析
6.2.2研究假设
6.3数据来源、变量定义与样本统计
6.3.1数据来源
6.3.2变量说明
6.3.3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6.4实证分析与讨论
6.4.1Logistic回归分析
6.4.2ISM分析
6.4.3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与讨论
6.5本章小结
第7章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机制分析
7.1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机制设计的理论分析与框架
7.1.1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机制设计的理论分析
7.1.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机制设计的基本框架
7.2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规划机制的完善
7.2.1以中央政府为主,制定全国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中长期规划
7.2.2以地方政府为主,制定本地区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具体规划
7.2.3鼓励生猪规模养殖户(场)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成本控制规划
7.3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运行机制的完善
7.3.1完善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参与机制
7.3.2实施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市场化制度创新
7.3.3完善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机制
7.4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激励机制的完善
7.4.1完善包含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
7.4.2完善地方政府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问责制度
7.4.3完善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经济激励政策体系
7.5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反馈机制的构建
7.5.1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信息交流平台
7.5.2构建以生猪规模养殖户(场)为主体的信息交流平台
7.6本章小结
第8章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个案分析
8.1葛家乡生猪规模养殖与环境成本控制概况
8.2葛家乡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的主体行为
8.2.1政府主导的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行为
8.2.2规模养殖户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行为
8.3葛家乡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控制效果
8.4本章小结
第9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9.1主要研究结论
9.2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生猪规模养殖场(户)环境成本控制行为调查表
附录2检测报告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税收与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到20世纪80年代,环境税收开始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欧美各国的环保政策逐渐减少政府直接干预手段的运用,通过开征生态税、绿色环保税等税种,对污水、废气、噪音和固体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并逐步形成了绿色税制体系。现行欧美环境税制大体由两部分构成,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环境保护税和散见于一般性税种中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税收调节措施,如为激励纳税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所制定税收优惠措施和对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所采取的加税措施。这两部分以环境保护税为主,其他税收调节措施为辅,相辅相成,“限制”与“鼓励”并用,共同在环境领域发挥作用。
我国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缺乏对税收生态功能的考虑,现阶段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条款散见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税种中,如耕地占用税中确立了对占用耕地的行为征税。这些相关的税收条款对于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环境税收体系,对经济活动主体环境行为的调节作用也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的税收制度加以健全和完善,积极推动环境保护税的开征,构建绿色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在环境领域的调节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环境保护税(征求意见稿)》,拟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以及其他污染物进行征税,并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加倍征收环保税。
ISBN | 9787109228443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作者 | 宾幕容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