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理论前沿和本土案例相结合,实用性和实效性强,内容丰富助力阅读学习
作者简介
作者:阎敏
1956年9月出生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常年从事金融专业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国际投融资理论与实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任陕西兰德投资集团公司高级金融顾问和西安外事学院创业研究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近十多年来曾主持科研基金课题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出版主编教材6本、参编教材5本,在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经济学专家学术文库收录。
目录
第1章 创业投资概述 ·1
1.1 创业投资的概念及特征 ··2
1.2 创业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12
1.3 创业投资的要素构成 27
第2章 创业投资理论 ·35
2.1 创业投资原理 ··36
2.2 创业投资效应理论 ··40
2.3 创业投资管理理论 ··46
2.4 创业投资委托代理理论 ··52
2.5 创业投资的组合投资理论 59
第3章 创业投资环境 ·65
3.1 创业投资市场环境 ··66
3.2 创业投资政策环境 ··73
3.3 创业投资法规环境 ··88
案例分析 ·96
第4章 创业投资决策 ·97
4.1 创业投资市场调查和预测 98
4.2 创业投资价值及风险评估 106
4.3 创业投资对象筛选与确定 114
案例分析 ·119
第5章 创业投资基金 ·121
5.1 创业投资基金概述 ··122
5.2 创业投资基金设立 ··126
5.3 创业投资基金募集 ··133
创业投资学
5.4 创业投资基金管理 ··136
5.5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138
案例分析 ·143
第6章 创业融资 145
6.1 创业融资概述 ··146
6.2 创业融资方式 ··148
6.3 创业融资效率 ··168
案例分析 ·174
第7章 创业投资运营 ·175
7.1 创业投资运营资本 ··176
7.2 创业投资运营业务 ··180
7.3 创业投资运营转型 ··187
7.4 创业投资运营管理 ··193
案例分析 ·198
第8章 创业投资退出 ·199
8.1 创业投资退出时机选择 ··200
8.2 创业投资退出方式 ··209
8.3 创业投资退出实操 ··212
案例分析 ·222
第9章 创业投资财务核算及收益评价 ·223
9.1 创业投资的融资成本核算 224
9.2 创业投资的经营成本核算 227
9.3 创业投资的经营收益评价 231
案例分析 ·238
第10章 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239
10.1 创业投资风险管理概述 ··240
10.2 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理论 ··246
10.3 创业投资风险管理实务 ··251
案例分析 ·259
参考文献 ·260
序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随着国内各高校纷纷成立创业学院并开设创业教学课程,为推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然而,迄今为止多数高校在创业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及教
材建设方面的进展相对滞后。据调研了解,目前全国高校创业投资教育和教学所使用的统
编性教材并不多,2017年以前仅发现了2014—2016年出版的两个版本:一是东华大学管
理学院田增瑞的《创业投资学》;二是山东政治大学于春明的《创业投资理论与实务》,
这两本教材的内容大同小异。
西安外事学院是一所以创业教育见长的民办高校。该校2009年创立了创业学院,并
设立了相关专业课程;2010年该校首次统编了《创新创业基础教程》,以供全校学生开设
创业通识课教学使用。从2016年开始,西安外事学院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
材体系建设,计划增设相关创业专业课,以供创业精英班及将要招收的研究生班开课使用。
此本《创业投资学》教材因此应运而生。
本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创业投资的理论和实务,其内容包括创业投资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委托代理理论、组合投资理论及创业相关政策和法规;创业前期的市场调研、项目
评估、企业筛选、交易谈判及投资对象的确定与投资准备;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集资及
其投资管理的相关实务;创业企业的资本融资及创业投资的资本运营与业务管理实务;创
业投资市场退出和收益获取的渠道、方式、手段等具体实操规程,特别是创业投资全过程
的风险防范及监控等管理技术、方法。学习和掌握上述专业理论和实务操作技巧,对于准
备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创业信心和创业成功率无疑会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相比于其他同类教材,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时效性极强。随着我国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倍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编写这本创业专业课教
材,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时效性极强。
(2)实务性极强。与教材的内容相对应,全书除三章理论知识外,其余大部分章节
均为创业投融资及其风险管理的实务可操作性内容。因此,学习和掌握本书知识,对于高
校毕业生和广大创业者提高创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3)应用性极强。对教师而言,本教材内容精练,共十章三十五节,便于教学课时
II
创业投资学
的安排;同时,实务性章节之后均有与本章内容相对应的案例分析,以教代练,学用结合,
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本教材由阎敏提出编写大纲,由王景红、王文良、杨曼利、朱连周、岳福琴五位老师
参与撰写,最后由阎敏总审定稿。本教材中的具体章节分工分别为:第1、6章,王景红;
第2、7章,王文良;第3、9章,杨曼利;第4、10章,朱连周;第5、8章,岳福琴。另外,
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西安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袁想希参与了本教材相关章节的案例搜集
和文稿校对工作;同时,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教授担任本教材主审,在本教材的编写
和出版过程中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诚恳希望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教,以
便于其后不断完善。
阎 敏
2018年8月30日
文摘
第一阶段:探索与起步阶段(1985—2004年)
我国政府引入国际先进经验,沿着两条主线探索一系列以促进科技进步为目的的新的
创业投资政策,也推动了我国创业投资行业的初步发展。一是科技部门对创业投资基金的
最早探索,1985年3月原国家科委牵头有关部委草拟《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的决定》首次明确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
给予支持”。随后,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重庆等地设立了由地方政府出资以科技风
险投资公司为名的创业投资机构。1997年,国务院组织七部委成立了“国家创业投资机
制研究”小组,从此将创业投资发展正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二是财经部门对产业投资
基金的探索,鉴于20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股权投资基金”概念还未流行,人们使用
较多的是“创业投资基金”概念,创业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的显著区别是“证券投资
基金投资证券,创业投资基金直接投资产业”,我国财经界将创业投资基金又称为“产业
投资基金”。1993年8月,为支持淄博作为全国农村经济改革试点示范区的乡镇企业改革,
原国家体改委和人民银行支持原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率先成立了淄博乡镇企业投资
基金,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我国第一只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1996年6月,
原国家计委开始系统研究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有关问题,并推动有关制度建设。
紧接着各地科委和财政部门开启了共同组建政府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的浪潮,如深
圳市政府设立的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和中科院牵头成立的上海联创、中科招商。当时我
国创业投资还没有形成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erner,LP)群体,创业投资的资金绝大部
分来自政府和国有单位,主要是财政科技拨款。国内的资本市场同样处于起步阶段,1990
年“上交所”成立,1991年“深交所”成立,即使是我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
证券也是1992年才成立,大家发现国外早已成熟的IPO以及并购退出方式在国内根本不
适用。很快,由政府创办的这些投资机构发现钱投出去了,但由于缺乏退出途径无法获得
投资回报。
为了持续运营,许多创业投资公司开始转向成熟企业和行业,有的甚至投向房地产和
证券市场。1998年6月中创公司终因大量地产项目的投资失败被终止创投业务,其他创
投公司也在类似道路上夭亡。现在来看,当时这些创业投资公司的失败是必然的。但这些
尝试是有价值的,基于此我国开始了解并认识了创业投资。
1999年8月,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并在2000年至2001
年间投资设立具有基金性质的机构,其设立与运作是我国政府出资引导创业投资的最早尝
试。2002年1月,中关村管委会出资设立的“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是我国第一
只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具有“引导”名义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据统计,1997年我国创业投资机构仅有51家,2000年达到223家,增幅达396.08%;
创业投资管理资本总额也从1997年的101.2亿元增到2000年的512亿元,增幅约
405.93%。同时,参与我国创业投资的资本属性也呈现多元化,有政府资本、民间资本和
国际资本。1999年至2000年,北京创业投资协会、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以及上海市创
业投资企业协会相继成立,社会创业投资资本与政府创业投资资本之间的沟通平台已基本
搭建成型。
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导致我国资本市场各类股指拦腰折半。作为创业投资
最好退出途径的创业板市场,被再次推迟甚至变得遥遥无期。那些刚走出1997年亚洲金
融危机的创业企业,其盈利能力显然没有完全恢复。我国创业投资也陷入低谷,期间大量
创业投资公司因资本无法收回而纷纷破产。据统计,从2001年至2004年,我国创业投资
公司从323家减少到304家,管理的创业投资资本也从619.3亿元下降至617.5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在创业投资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制度创新,最大的亮点就是2004
年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市场的推出。中小企业板主要服务于高成长性、高技术型中小企业,
不仅为创业企业获取和整合资源提供平台,也为创业投资公司实现资本增值退出开辟了新
渠道。
理论前沿和本土案例相结合,实用性和实效性强,内容丰富助力阅读学习
作者简介
作者:阎敏
1956年9月出生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常年从事金融专业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国际投融资理论与实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任陕西兰德投资集团公司高级金融顾问和西安外事学院创业研究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近十多年来曾主持科研基金课题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出版主编教材6本、参编教材5本,在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经济学专家学术文库收录。
目录
第1章 创业投资概述 ·1
1.1 创业投资的概念及特征 ··2
1.2 创业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12
1.3 创业投资的要素构成 27
第2章 创业投资理论 ·35
2.1 创业投资原理 ··36
2.2 创业投资效应理论 ··40
2.3 创业投资管理理论 ··46
2.4 创业投资委托代理理论 ··52
2.5 创业投资的组合投资理论 59
第3章 创业投资环境 ·65
3.1 创业投资市场环境 ··66
3.2 创业投资政策环境 ··73
3.3 创业投资法规环境 ··88
案例分析 ·96
第4章 创业投资决策 ·97
4.1 创业投资市场调查和预测 98
4.2 创业投资价值及风险评估 106
4.3 创业投资对象筛选与确定 114
案例分析 ·119
第5章 创业投资基金 ·121
5.1 创业投资基金概述 ··122
5.2 创业投资基金设立 ··126
5.3 创业投资基金募集 ··133
创业投资学
5.4 创业投资基金管理 ··136
5.5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138
案例分析 ·143
第6章 创业融资 145
6.1 创业融资概述 ··146
6.2 创业融资方式 ··148
6.3 创业融资效率 ··168
案例分析 ·174
第7章 创业投资运营 ·175
7.1 创业投资运营资本 ··176
7.2 创业投资运营业务 ··180
7.3 创业投资运营转型 ··187
7.4 创业投资运营管理 ··193
案例分析 ·198
第8章 创业投资退出 ·199
8.1 创业投资退出时机选择 ··200
8.2 创业投资退出方式 ··209
8.3 创业投资退出实操 ··212
案例分析 ·222
第9章 创业投资财务核算及收益评价 ·223
9.1 创业投资的融资成本核算 224
9.2 创业投资的经营成本核算 227
9.3 创业投资的经营收益评价 231
案例分析 ·238
第10章 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239
10.1 创业投资风险管理概述 ··240
10.2 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理论 ··246
10.3 创业投资风险管理实务 ··251
案例分析 ·259
参考文献 ·260
序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随着国内各高校纷纷成立创业学院并开设创业教学课程,为推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然而,迄今为止多数高校在创业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及教
材建设方面的进展相对滞后。据调研了解,目前全国高校创业投资教育和教学所使用的统
编性教材并不多,2017年以前仅发现了2014—2016年出版的两个版本:一是东华大学管
理学院田增瑞的《创业投资学》;二是山东政治大学于春明的《创业投资理论与实务》,
这两本教材的内容大同小异。
西安外事学院是一所以创业教育见长的民办高校。该校2009年创立了创业学院,并
设立了相关专业课程;2010年该校首次统编了《创新创业基础教程》,以供全校学生开设
创业通识课教学使用。从2016年开始,西安外事学院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
材体系建设,计划增设相关创业专业课,以供创业精英班及将要招收的研究生班开课使用。
此本《创业投资学》教材因此应运而生。
本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创业投资的理论和实务,其内容包括创业投资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委托代理理论、组合投资理论及创业相关政策和法规;创业前期的市场调研、项目
评估、企业筛选、交易谈判及投资对象的确定与投资准备;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集资及
其投资管理的相关实务;创业企业的资本融资及创业投资的资本运营与业务管理实务;创
业投资市场退出和收益获取的渠道、方式、手段等具体实操规程,特别是创业投资全过程
的风险防范及监控等管理技术、方法。学习和掌握上述专业理论和实务操作技巧,对于准
备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创业信心和创业成功率无疑会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相比于其他同类教材,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时效性极强。随着我国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倍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编写这本创业专业课教
材,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时效性极强。
(2)实务性极强。与教材的内容相对应,全书除三章理论知识外,其余大部分章节
均为创业投融资及其风险管理的实务可操作性内容。因此,学习和掌握本书知识,对于高
校毕业生和广大创业者提高创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3)应用性极强。对教师而言,本教材内容精练,共十章三十五节,便于教学课时
II
创业投资学
的安排;同时,实务性章节之后均有与本章内容相对应的案例分析,以教代练,学用结合,
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本教材由阎敏提出编写大纲,由王景红、王文良、杨曼利、朱连周、岳福琴五位老师
参与撰写,最后由阎敏总审定稿。本教材中的具体章节分工分别为:第1、6章,王景红;
第2、7章,王文良;第3、9章,杨曼利;第4、10章,朱连周;第5、8章,岳福琴。另外,
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西安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袁想希参与了本教材相关章节的案例搜集
和文稿校对工作;同时,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教授担任本教材主审,在本教材的编写
和出版过程中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诚恳希望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教,以
便于其后不断完善。
阎 敏
2018年8月30日
文摘
第一阶段:探索与起步阶段(1985—2004年)
我国政府引入国际先进经验,沿着两条主线探索一系列以促进科技进步为目的的新的
创业投资政策,也推动了我国创业投资行业的初步发展。一是科技部门对创业投资基金的
最早探索,1985年3月原国家科委牵头有关部委草拟《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的决定》首次明确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
给予支持”。随后,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重庆等地设立了由地方政府出资以科技风
险投资公司为名的创业投资机构。1997年,国务院组织七部委成立了“国家创业投资机
制研究”小组,从此将创业投资发展正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二是财经部门对产业投资
基金的探索,鉴于20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股权投资基金”概念还未流行,人们使用
较多的是“创业投资基金”概念,创业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的显著区别是“证券投资
基金投资证券,创业投资基金直接投资产业”,我国财经界将创业投资基金又称为“产业
投资基金”。1993年8月,为支持淄博作为全国农村经济改革试点示范区的乡镇企业改革,
原国家体改委和人民银行支持原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率先成立了淄博乡镇企业投资
基金,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我国第一只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1996年6月,
原国家计委开始系统研究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有关问题,并推动有关制度建设。
紧接着各地科委和财政部门开启了共同组建政府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的浪潮,如深
圳市政府设立的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和中科院牵头成立的上海联创、中科招商。当时我
国创业投资还没有形成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erner,LP)群体,创业投资的资金绝大部
分来自政府和国有单位,主要是财政科技拨款。国内的资本市场同样处于起步阶段,1990
年“上交所”成立,1991年“深交所”成立,即使是我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
证券也是1992年才成立,大家发现国外早已成熟的IPO以及并购退出方式在国内根本不
适用。很快,由政府创办的这些投资机构发现钱投出去了,但由于缺乏退出途径无法获得
投资回报。
为了持续运营,许多创业投资公司开始转向成熟企业和行业,有的甚至投向房地产和
证券市场。1998年6月中创公司终因大量地产项目的投资失败被终止创投业务,其他创
投公司也在类似道路上夭亡。现在来看,当时这些创业投资公司的失败是必然的。但这些
尝试是有价值的,基于此我国开始了解并认识了创业投资。
1999年8月,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并在2000年至2001
年间投资设立具有基金性质的机构,其设立与运作是我国政府出资引导创业投资的最早尝
试。2002年1月,中关村管委会出资设立的“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是我国第一
只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具有“引导”名义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据统计,1997年我国创业投资机构仅有51家,2000年达到223家,增幅达396.08%;
创业投资管理资本总额也从1997年的101.2亿元增到2000年的512亿元,增幅约
405.93%。同时,参与我国创业投资的资本属性也呈现多元化,有政府资本、民间资本和
国际资本。1999年至2000年,北京创业投资协会、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以及上海市创
业投资企业协会相继成立,社会创业投资资本与政府创业投资资本之间的沟通平台已基本
搭建成型。
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导致我国资本市场各类股指拦腰折半。作为创业投资
最好退出途径的创业板市场,被再次推迟甚至变得遥遥无期。那些刚走出1997年亚洲金
融危机的创业企业,其盈利能力显然没有完全恢复。我国创业投资也陷入低谷,期间大量
创业投资公司因资本无法收回而纷纷破产。据统计,从2001年至2004年,我国创业投资
公司从323家减少到304家,管理的创业投资资本也从619.3亿元下降至617.5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在创业投资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制度创新,最大的亮点就是2004
年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市场的推出。中小企业板主要服务于高成长性、高技术型中小企业,
不仅为创业企业获取和整合资源提供平台,也为创业投资公司实现资本增值退出开辟了新
渠道。
ISBN | 9787302514947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 阎敏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