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英国的工业革命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但这场人类文明和科技史的伟大进步至今对我们仍产生广泛的影响。《剧变:英国工业革命》讲述了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 本书从人类文明1万年的跨度探讨了这场工业革命的起源及其影响,其深度、广度前所未有。英国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科技史专家克里斯托弗?卡伦等5位国际著名学者带着读者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走到欧洲,再到中国和日本,去探寻人类的文明起源。
专家学者们齐聚剑桥大学,在国王学院那古色古乡的氛围里,以福尔摩斯探案般的专注,来审视能够破解这一历史之谜的各条线索,用探究的方式来破解机器时代起始之谜。 玻璃、机械钟、修道院……古老且时尚的建造技术,与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密切的关系。 本书在诠释人类文明起源和科技进步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发人深省。
本书可以看成是讲述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的科普读物,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语言轻松、活泼,许多精美和珍贵的图画均为首次发表,是一本了解英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历史的教科书,值得珍藏和阅读。
媒体推荐
根据本书做制作的电视节目,曾在英国广播公司第4频道(BBC, Channel 4)作为系列节目播出,收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作者简介
萨利﹒杜根:作家、教师。她的写作生涯始自担任《牛津邮报》记者期间,开始时作实习记者,后担任专栏编辑。现为自由职业者的她,为《泰晤士报》和《无线电时代》写了许多稿件,主题从超人到恐龙,跨度很大。写作之余,她在牛津的韦奇伍德学校教授英国文学。 戴维﹒杜根:BBC系列节目制作人,风瀑电影公司董事长。他曾在BBC的科技部供职10年,期间制作了数版“地平线”专题节目。1988年,他和其他2人合作,创办了风瀑电影公司。他为BBC第4频道,制作了多个专题节目。杜根先生曾两度获得葛兰素科普作家奖。
目录
序言
参与本书创作的历史学家
第一章 铁马
时间:1830 年9 月15 日
跨度:1 天
地点:利物浦和曼彻斯特
第二章 车轮与交易
时间:1730—1830 年
跨度:100 年
地点: 德国迈森—法国巴黎—英国煤溪
谷—英国伦敦
第三章 财富之船
时间:1600 —1850 年
跨度:250 年
地点:西欧—北美—奥斯曼帝国
第四章 奇妙机械
时间:1350 —1850 年
跨度:500 年
地点:欧洲和亚洲
第五章 战争与和平 128
时间:900 —1900 年
跨度:1000 年
地点:欧洲—亚洲—北美
第六章 动物庄园
时间:公元前8000—公元2000 年
跨度:10000 年
地点:全球
延伸阅读
致谢
序言
“在开始的地方开始,”国王严肃地说,“一直走到头,然后停。”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刘易斯?卡罗尔著,1865年)
对
那些读着《1066及其他》(1066 and All That)这本书长大的人而言,历史就像是好事和坏事随意但有次序的组合。历代国王和王后的列表,当权者在位的日期,无不表明人们还是按时间顺序来构筑他们对历史的认识。
而《剧变:英国工业革命》(The Day the World Took Off: The Root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一书则是要将历史倒过来。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让历史翻个筋斗。从开篇介绍的发生于1830年的一系列事件开始,《剧变: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业革命的一些重要时刻做了个回放。我们先是回放到此前的100年,之后是250年、500年、1000年,由此一直上溯到公元前8000年。最后,我们跨越万年,又回到当代,公元后的第三个千年。这样的视野有些炫目,不过有助于回答我们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是欧洲大陆之外的这个风雨飘摇的贫瘠小岛,而不是世界上其他诸多看来更有希望的地方成为了第一个工业中心?
谈到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一般都会用人口以及关键时期的资源配置来解释。有些人还把北欧和北美一并考量。本书视角则更为大胆,更具全球性。为此,我们组织了5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者,来试着破解机器时代起始之谜。他们齐聚剑桥大学,在国王学院那古色古香的氛围里,以福尔摩斯探案般的专注,来审视能够破解这一历史之谜的各条线索。
故事从利物浦的一天开始。这一天既体现了工业革命的美好,又揭露出工业革命的丑陋。之后,故事不断向纵深延伸,最后扩展到从不同视角对全球历史的审视,时间跨度是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2000年,以及2000年之后。
后记
英国工业革命的解剖刀和放大镜,全面剖析英国工业革命的秘密
文摘
谈到人类工业化的起源,一般都会追溯到两个世纪以前,在欧洲大陆之外的那个风雨飘摇的小岛所发生的巨变。源自大不列颠的冲击波,后被称为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但这场人类文明和科技史的伟大进步至今对我们仍产生广泛的影响。《剧变:英国工业革命》讲述了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 本书从人类文明1万年的跨度探讨了这场工业革命的起源及其影响,其深度、广度前所未有。英国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科技史专家克里斯托弗?卡伦等5位国际著名学者带着读者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走到欧洲,再到中国和日本,去探寻人类的文明起源。
专家学者们齐聚剑桥大学,在国王学院那古色古乡的氛围里,以福尔摩斯探案般的专注,来审视能够破解这一历史之谜的各条线索,用探究的方式来破解机器时代起始之谜。 玻璃、机械钟、修道院……古老且时尚的建造技术,与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密切的关系。 本书在诠释人类文明起源和科技进步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发人深省。
本书可以看成是讲述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的科普读物,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语言轻松、活泼,许多精美和珍贵的图画均为首次发表,是一本了解英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历史的教科书,值得珍藏和阅读。
媒体推荐
根据本书做制作的电视节目,曾在英国广播公司第4频道(BBC, Channel 4)作为系列节目播出,收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作者简介
萨利﹒杜根:作家、教师。她的写作生涯始自担任《牛津邮报》记者期间,开始时作实习记者,后担任专栏编辑。现为自由职业者的她,为《泰晤士报》和《无线电时代》写了许多稿件,主题从超人到恐龙,跨度很大。写作之余,她在牛津的韦奇伍德学校教授英国文学。 戴维﹒杜根:BBC系列节目制作人,风瀑电影公司董事长。他曾在BBC的科技部供职10年,期间制作了数版“地平线”专题节目。1988年,他和其他2人合作,创办了风瀑电影公司。他为BBC第4频道,制作了多个专题节目。杜根先生曾两度获得葛兰素科普作家奖。
目录
序言
参与本书创作的历史学家
第一章 铁马
时间:1830 年9 月15 日
跨度:1 天
地点:利物浦和曼彻斯特
第二章 车轮与交易
时间:1730—1830 年
跨度:100 年
地点: 德国迈森—法国巴黎—英国煤溪
谷—英国伦敦
第三章 财富之船
时间:1600 —1850 年
跨度:250 年
地点:西欧—北美—奥斯曼帝国
第四章 奇妙机械
时间:1350 —1850 年
跨度:500 年
地点:欧洲和亚洲
第五章 战争与和平 128
时间:900 —1900 年
跨度:1000 年
地点:欧洲—亚洲—北美
第六章 动物庄园
时间:公元前8000—公元2000 年
跨度:10000 年
地点:全球
延伸阅读
致谢
序言
“在开始的地方开始,”国王严肃地说,“一直走到头,然后停。”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刘易斯?卡罗尔著,1865年)
对
那些读着《1066及其他》(1066 and All That)这本书长大的人而言,历史就像是好事和坏事随意但有次序的组合。历代国王和王后的列表,当权者在位的日期,无不表明人们还是按时间顺序来构筑他们对历史的认识。
而《剧变:英国工业革命》(The Day the World Took Off: The Root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一书则是要将历史倒过来。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让历史翻个筋斗。从开篇介绍的发生于1830年的一系列事件开始,《剧变: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业革命的一些重要时刻做了个回放。我们先是回放到此前的100年,之后是250年、500年、1000年,由此一直上溯到公元前8000年。最后,我们跨越万年,又回到当代,公元后的第三个千年。这样的视野有些炫目,不过有助于回答我们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是欧洲大陆之外的这个风雨飘摇的贫瘠小岛,而不是世界上其他诸多看来更有希望的地方成为了第一个工业中心?
谈到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一般都会用人口以及关键时期的资源配置来解释。有些人还把北欧和北美一并考量。本书视角则更为大胆,更具全球性。为此,我们组织了5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者,来试着破解机器时代起始之谜。他们齐聚剑桥大学,在国王学院那古色古香的氛围里,以福尔摩斯探案般的专注,来审视能够破解这一历史之谜的各条线索。
故事从利物浦的一天开始。这一天既体现了工业革命的美好,又揭露出工业革命的丑陋。之后,故事不断向纵深延伸,最后扩展到从不同视角对全球历史的审视,时间跨度是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2000年,以及2000年之后。
后记
英国工业革命的解剖刀和放大镜,全面剖析英国工业革命的秘密
文摘
谈到人类工业化的起源,一般都会追溯到两个世纪以前,在欧洲大陆之外的那个风雨飘摇的小岛所发生的巨变。源自大不列颠的冲击波,后被称为工业革命。
ISBN | 9787504681232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萨利·杜根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