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必读丛书:海底两万里(彩绘版) 9787115449306,711544930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一部可以让你爱上大海的科幻巨作

名人推荐

凡尔纳是我的领路人。
——海军上将伯德
凡尔纳的小说启发了我的思想,使我按一定方向去幻想。
——俄国宇航之父齐奥尔斯基
现代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之实践的过程。
——法国院士利奥泰

媒体推荐

阅读一定量的大纲之外的科普作品,能够帮助孩子很好地提升理解力和记忆力。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
科幻是一种充满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科幻文学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文学。事实上,伟大想象从来都立足于现实,伟大智慧从来都来自于生活。
——第73届雨果奖得主刘慈欣
文学作品的想象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幻作家的则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之上。文学幻想和科学家猜想的区别更大,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之上,再去想象、类推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作者简介

邵灵侠,副教授,1966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198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外语系德语专业,2000年获得浙江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国别史专业硕士,曾赴德国进修。主要译著有:《单亲家庭又怎样?》《水疗法》《儿童的背部运动》、《太空怪物》《背包里的怪物》《一颗破碎的心》《毒药博士的恐怖计划》《太空陵墓》《年轻十岁的秘密》《世界文化遗产概览》《敏豪森奇游记》《黑色星期三的红色警报》《世界上zui恶毒的三条咒语》《海蒂》和《数码摄影题材完全指南》等。

目录

“海怪”事件
“鹦鹉螺”号
太平洋
群岛、海峡和陆地
印度洋
红海、地中海
大西洋
南极
驶向北极
离开
读后感
我的幻想日记

序言

[1个阅读要点]
内容简介
1866年,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受到“林肯”号舰艇的邀请,带上自己的仆人康塞尔踏上了寻找“海怪”的征程。在“林肯”号遭遇“海怪”后,阿龙纳斯、康塞尔和捕鲸大王尼德·兰落水,并被“海怪”救了起来。三人被救后才发现所谓的“海怪”其实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水艇。在“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艇长的带领下,三人开始了历时10个月,航程2万法里的海底之旅。
[2个知识要点]
科学价值
《海底两万里》虽然是一部科幻小说,但其中的幻想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在引人入胜、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中,我们不仅身临其境般地领略了海底世界的神奇景观,还学习到了丰富的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大大拓宽了视野。
文学价值
在小说中,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和疑问,引导读者跟随心中的猜测和怀疑来探索海底的奥秘,而后又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逐步揭开答案。而在故事的最后,作者仍然提出了些许疑问和解开疑问的线索,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这种不断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使作品更富趣味性和可读性。
[1个成长要点]
成长启示
在印度洋,憎恨人类的尼摩艇长帮助了可怜的采珠人。在与大章鱼搏斗时,每个人都因为同伴的死而奋力厮杀。在南极,“鹦鹉螺”号被困在冰下时,人们齐心协力逃出险境。
面对危险时,彼此并不熟悉的人们互相帮助,甚至为弱小者挺身而出,这种危难时刻团结一心的精神让人感动。许多人的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帮助弱小、善良正义的尼摩艇长;为探求真理不畏艰险的阿龙纳斯;为追求自由不断尝试的尼德·兰;忠诚勇敢、多次救助主人的康塞尔。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

后记

畅游神奇的海底世界
—一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打开《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巨著,我就带着我的好奇心与书中的主人公——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我们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的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让我学习到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和采集、潜水艇的构造……现在这些东西都已经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于当时所处的时代准确地预料到遥远的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书中“鹦鹉螺”号的尼摩艇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非常具有科学才华,他运用所学的知识精心研究,设计、建造了举世无双、威力无比的“鹦鹉螺”号。在海底航行的过程中,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指挥潜水艇一次次化险为夷,在通过狭窄的阿拉伯海底通道时尼摩艇长冷静沉稳地指挥,在攻击凶残的抹香鲸时全力以赴地战斗……由此可见,他不仅是一个了不起的航海家,更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虽然尼摩艇长给人的感觉是阴郁冷酷的,但在他冰冷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看到朋友死去,他会无声地落泪;他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他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他也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可是,尼摩艇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圃的不信任感,因为他看到了太多的丑恶,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痛苦,所以才会逃避到海洋里,远离人类的争斗。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氧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艇长作为艇上的领袖,没有去多吸一丝氧气,而是和艇上的所有人一起劳动,严格遵守时间与别人轮流吸氧,共同争取生还的机会。他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危害人类自身的行为。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凡尔纳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面对这位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经历吗?不,它还启发了我们,让我们对自然科学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收获。
此外,本书中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并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这奇妙的世界便不是科幻只是空想;反之,如果失去大胆的想象,科学的发展便没有目的、没有方向。
冷漠善良的尼摩艇长,博学多才的阿龙纳斯,忠诚勇敢的康塞尔,重情重义的捕鲸大王——四个不同性情的男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友情的可贵,感受到生命的尊严。
阅读《海底两万里》,就如同置身于神奇的海底世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海底旖旎梦幻的美景,更能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让我们沿着凡尔纳的脚步,继续探寻科学的奥秘吧!

文摘

第一章海怪传闻
1866年真是特别的一年!
那年的7月20日,一条船航行在澳大利亚东面的海岸时,船上的人突然发现前方有一个看起来很庞大的物体在海里游动,形状像纺锤,行动十分迅速,体积比鲸鱼还要大很多,有时还会发出磷光,可是不到三分钟那个大东西就消失在海面上不见了。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7月23日那天,在相隔很远的另外一个地方,又有人看见了这个外形看起来非常巨大的物体。
时间大概又过了半个月,有两艘船航行到大西洋海域,在这里,船上的人同时都看到了这个神出鬼没的大东西!看见的人都说这个东西比两条船加在一起还要长,大概有350英尺的样子!
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人们只知道它一会儿从这里冒出来,过一会儿又从那里钻出来。海里的这个大家伙太神秘了!
人们感到非常害怕,担心它会伤害到航行在海上的轮船,害怕它把船上的所有人都撞进大海里被鱼吃掉!因此都不约而同地把它称作“大海怪”。
谁也摸不透“大海怪”的行动规律,有时它会消失几个月不见踪影,有时会隔几天就冒出水面一次,不过还好,它从没有伤害过人们。
直到1867年4月的一天,“大海怪”把一条船弄坏了!这下人们的担忧变成了事实!
那天有一艘名字叫“斯各脱亚”号的轮船在半路上突然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船长赶紧派手下去查看,发现船底被撞出了一个大裂缝,裂缝大约有两米,海水已经顺着裂口涌进了船舱里!还好轮船的蒸汽炉没有被撞坏,船还能继续行驶。
到了8月5日,大概是早上5点的时候,另外一艘非常坚固的船也被撞坏了右边的船舷,这次撞击很厉害,船身发生了偏斜,差点儿就把船上的236名乘客都倒进大海里!可是船上的海员除了看到船后的海面留下一个巨大的漩涡之外,什么都没瞧见。
第二章远征
“海怪”传闻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刚从国外考察回来。我是阿龙纳斯,一名研究自然科学的副教授,在过去6个月的时间里收集到了很多矿物标本和很多动植物标本。
回国那几天刚好是“斯各脱亚”号碰见海怪的时间,我非常好奇,忍不住想去亲眼看一看那个 “海怪”是个什么样子。于是找了很多写海怪的文章来读,读完之后脑子里还是没有海怪的具体影像。
但又无法认同人们谈论的两种看法:一种说这是一个力气很大的怪物,而另一种认为这是一个有强大动力的“潜水艇”。
“林肯”号是一艘很大、很坚固的船,当它准备出发去寻找“海怪”的时候,舰长邀请我一起出海,我高兴地答应了。
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在神秘的海底世界,还有很多没有被人类探索过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奇特的生物在等待着我去发现,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呢!
于是我带上助手康塞尔,开始了一段奇特的海洋之旅。
我的助手康塞尔刚刚20岁,不太喜欢说话,也许是跟在我身边的时间太长了,他也渐渐懂得了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
我们出发的时候,海港的码头上来了很多人,他们纷纷向“林肯”号上的人挥手,还很隆重地放礼炮为出征的我们送行。
在人们的祝福和期待中,“林肯”号开始航行,慢慢地驶向大海深处……
第三章一场争论
1.“林肯”号
法拉古是一名优秀的舰长,他的身心都与“林肯”号融为了一体。他说,如果离开了大海和船,他的世界就会变得空空的。
法拉古舰长深信传说中的“海怪”肯定是一个怪物,不可能是巨大的鲸鱼。他发誓一定要把这个可怕的怪物从海里清除出去,不再让大家整天担惊受怕。
“林肯”号上的所有水手都争先恐后地要到桅顶的横木上去守候,想成为第一个发现大怪物的人,好从法拉古舰长那里领到2000美元的奖金(这是法拉古舰长当众向大家亲自承诺过的奖金)。
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下时,船桅边上挤满了人,大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眼睛都盯着海面,搜寻那个令人恐惧的“海怪”。
此时,我也站在大家中间,细心观察。
听舰长说在出发前已经把捕鱼用的各种装备都带上了,而且还有进攻型的武器,更妙的是还有一个叫尼德·兰的捕鱼能手,因为他捕鱼的本领非常高超,而且他总是拿着那把锋利的鱼叉捕鱼,因此大家都叫他“鱼叉手”。
听舰长讲,尼德·兰是加拿大人,虽然年近40岁,但他那6英尺高的身材显得很魁梧;健壮的体格,表情严肃,平时不喜欢说话,这个捕鱼人的脾气就跟他捕鱼的动作一样具有猛烈的爆发性,从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2.“怪物”是什么
这天,尼德·兰和我一起坐在甲板上,当时我们正在聊天。
“尼德·兰,”我说,“您为什么觉得我们要追击的那个怪物不是巨型鲸类动物呢?您产生这样的怀疑应该是有原因的吧?”
尼德·兰看了我好一会儿,然后用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闭上双眼想了一会儿。
说:“教授先生,我的鱼叉和我都见识过很多鲸科动物,而且也杀死过几条。不过不管那些鲸鱼怎么凶,力量有多么大,也不管它们的尾巴或是牙齿多么厉害,都无法弄坏一艘汽船的钢板。”
“难道您见过的独角鲸的牙齿不能在船底钻个窟窿出来吗?”我问道。
“木头船是可以的,但穿透钢板却不大可能。”他自信地说,“而且其他像长须鲸或者大头鲸的牙齿就更不可能穿透钢板了。至少在没有亲眼看见过之前,我是不会相信的。”
“我深信!”我肯定地说,“我深信深海里有一种哺乳动物,它们有着脊椎,又有一根角质长牙齿,这根牙齿有无比的威力,能够凿穿船的钢板。”
鱼叉手不愿意接受我的说法,可他又找不到更充分的理由来说服我。我想,只有把那东西捉住,解剖它,才能打消所有人的猜疑。
第四章发现目标
1.寻找“海怪”
这天,“林肯”号迎着晨曦再次出发,向着海岸线的西北方向前行,大家心里都知道,我们即将要进入广阔的太平洋了。这是上次“海怪”出没的地方,大家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
“大家睁大眼睛,注意海面!不要让‘海怪’溜掉!”船员们紧盯着碧蓝的海水,生怕一不留神就错过了发现“海怪”的机会。
我也站在大家中间,扶着船尾的栏杆,目不转睛地盯着海里。
说真的,不论是晴天还是下雨,我一刻都不愿意离开甲板;不管是夜晚还是清晨,我内心渴望着成为那个第一个发现“海怪”的人。
一连几天,我两只眼睛都死死地盯着无边无际、浪花翻滚的海面。
有时,某头鲸鱼会把灰黑色的脊背露出海面,船上的人就会激动地马上大叫起来。一听到叫声,船舱里的人也立刻涌上甲板,每个人都激动万分,睁着雪亮的眼睛注视着,大家都期望那灰黑色的东西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海怪”。
不过,欢喜过一阵之后,我们发现那其实只是一头很普通的长须鲸而已,要不就是一头大头鲸。大家小声地嘀咕着,很快就扫兴地散开去了,只留下执着的一小部分还扶着栏杆紧紧盯着海面。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地失去了热情,大家一个个显得无精打采。有人说这趟航行怕是白跑了,还是趁早回去吧。
但法拉古舰长不这么认为,他告诉大家:只有执着的人,才能有伟大的发现。
又转悠了一段时间,还是一无所获,法拉古舰长只好无奈地说,如果三天之内还没有发现“海怪”的影子,那么就掉头归航。
2.发现它了
这天晚上,刚好轮到尼德·兰值班。值班人员依旧像之前那样警戒到天明。
突然,尼德·兰在甲板上激动地大叫起来:“快看!船头斜对的方向,那个我们正在寻找的大家伙!大家快看!”
所有人听到叫喊都赶紧朝一个方向奔去,我的心跳更是厉害得像要蹦出胸膛似的,大伙儿顺着尼德·兰所指的方向望去,我们都看到啦!而且确信尼德·兰没有弄错,它的确是那个我们寻找了很久的大“海怪”!
那个大家伙距离我们大约只有370米,它的身子浸在海下几米深的地方,身上还发出闪亮的磷光,强大的光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光晕,这些光源把整个海面都照亮啦!
在震惊和惊奇中,我们猛然发现,那个大“怪物”在移动!它先向前移了移,随后又向后退了退,zui后居然朝着我们的方向冲过来!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快看那儿,那东西朝我们冲过来啦!”
第五章全力追击
1.发光的“海怪”
“大家不要慌!”法拉古舰长大声指挥着,“把船往左边转!”在紧要关头我们快速地躲开了那个发光的大怪物。可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它居然第二次向我们冲过来!
这下所有人都呆住了。它发出的光可真亮啊,神秘的光穿透海水形成一片神秘的光圈,让“林肯”号上的人都以为自己被吸进了一片白光当中。
只见它在快要撞上“林肯”号时,巧妙地往外一偏,就从我们身边绕过去,一路向前行进。
突然,那个大东西身上的光一下子消失了,海上变得黑漆漆的,什么动静也没有。大家谁也不敢说话。
没过多久,它又突然从“林肯”号的另一边冒出来,把船上的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
法拉古舰长冷静地说:“现在我们知道这个东西是一头带电的超大独角鲸了。”
2.战斗开始
这天夜里,所有人都无法入睡。舰长要求全体船员一整个晚上都要工作。我们把船开得很慢,那个大家伙也慢悠悠地跟在我们身后。
天亮了,每个人都做好了与海怪战斗的准备,一双双眼睛搜索着海面,想用zui快的速度捉到或者击毙这个叫人感到害怕的“海怪”。
舰长一声令下,战斗开始了。“林肯”号开足马力紧跟在“海怪”身后,可“海怪”却不紧不慢地跟我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尼德·兰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要一逮到时机,他就会用zui快的速度发起迅猛的攻击。一直追到中午,还是没有一点儿进展。
这时法拉古舰长准备采用大炮直接轰击,还说哪个先打中这个恶魔就奖励500美元。
一名很有经验的炮手走上前,瞄准海怪发射炮弹,可惜那炮弹只是顺着大怪物的身体滑向了海水深处,根本没有伤到海怪的半点皮毛,炮手气得跳起来。
舰长也更加恼火了,他发誓一定要追上这个可恶的大“海怪”。可是这个“海怪”好像不知道累似的,我们还是无法追上它。
到了晚上,它身上居然又发出强烈的光芒,然后一动不动地停了下来。
这可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慢慢地靠近它,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我屏住呼吸抓紧栏杆,看到尼德·兰将手中锋利的鱼叉狠狠地朝海怪身上投去。
鱼叉落到怪物身上时发出了一种撞击金属的声音,响声很大。我现在很确定那东西的外壳是一种非常坚硬的金属做成的。
突然,海怪的光熄灭了,它愤怒地喷着两股大水流,朝我们直直地冲过来。只听到一声巨响,“林肯”号的栏杆和绳索被撞断了,然后又猛撞了一下。
我失去了重心,没抓牢护栏,一下子被震飞出去,掉进了大海里。
第六章意外发现
1.呼救
泡在冰冷的海水里,我的衣服紧贴在身上。我没有力气了,全身好像被打了麻醉剂一样一动也不会动。我感到自己的身体好像在往下沉,我喘不过气来……
我肯定是死定了,我绝望地想。
正当我绝望万分又无能为力时,突然一只大手拉住了我,那只有力的大手一下子把我拉出了水面,[第六章,康塞尔救主]还在我的背上猛拍了一下,我才缓过气来。
这时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先生,您靠在我身上,我来拖着您。”
听到这个声音,我知道自己安全了,我激动得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用急切的声音问:“康塞尔!你也掉进海里了吗?”
康塞尔一边拖着我一边往前游,还回头对我说:“我没有掉进海里,先生!我是跳进水里救您来了。”
噢,我的伙伴!我zui忠实的助手!我内心充满了对他的感激之情。
也许我们已经游了太长时间,我感到越来越没有力气。
海水越来越冷了,我们的速度也越来越慢,我实在支撑不住了,我的腿脚开始痉挛,呼吸也困难起来。康塞尔赶紧拖住我,慢慢地往前游。
可是,他也没有力气了,因为我听到了他急促的喘息声。
我说:“康塞尔,你自己游走吧,不要再拖着我了。”“不,先生,不!”康塞尔急切地回答,“我们要一起游出去!”
忽然,我发现“林肯”号离我们不远,就在距这里大概5海里的地方。我喊不出声音,只好让康塞尔呼救。
可是,康塞尔扯着嗓子喊了很多遍,寂静的海上仍然没有半点儿回应。
我们都太累了,恍惚间听到人说话的声音,我想,可能是幻觉,也可能是那个巨型海怪。这样想着的时候突然感到有人猛拉了我一下,把我拖出水面。
我的身体碰到了硬邦邦的东西,我一下子昏了过去。
2.发现“海怪”的真相
当我醒过来的时候,除了康塞尔,身边居然还多了一个尼德·兰!“天哪!你也被撞到水里来了吗?”我惊叫着问他。
“是的,教授先生,不过我掉下来的时候直接就掉到了这个会游动的小岛上,比你们幸运多了吧?”尼德·兰微笑地看着我说。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发现自己身下的东西是钢板做成的,原来这个传说中的海怪并不是生物!而是舰艇!
让陆地上的专家伤透脑筋、困惑不解,又让全世界的人都感到恐惧的大“海怪”居然是人造出来的机器!既然是机器,那这个大机器里肯定是有人的,只要有人,我们就得救了!
想到这一点我简直高兴极了。可是尼德·兰说他在这个东西上已经待了三个多小时,它一直是一动不动的。正当我们说着话,它突然动了。一整晚,它都没有下沉,可快要天亮时,它却突然缓缓地开始下沉。
眼看我们又要掉进水里。尼德·兰非常愤怒地踢蹬着钢板,不停地叫喊:“快开门!你们这些无情的航海人!这不是航海人应有的行为!”
在螺旋桨轰鸣的巨响中,好像有人真的听到了尼德·兰的声音似的,脚下一块钢板从里面被掀了起来。一个人的脑袋伸出舱门望了望,看到我们时怪叫了一声就缩回去了。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舱门里出来八个壮汉,脸上都蒙了一块黑布。他们三下两下就把我们三人逮进了怪艇里。
被带进大机器的体内,我才吃惊地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在追击的大“海怪”,竟然是一艘了不得的潜水艇!
ISBN9787115449306,7115449309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儒勒·凡尔纳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