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奇谈(情怀卷+命运卷)(套装共2册) 978990000848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高晓松,“文青翘楚、浪子班头”,音乐、影视、文艺 三栖才子,新浪微博粉丝超四千万。“晓松奇谈”系列之人文卷、世界卷销量已过50万册,“鱼羊野史”系列总销量已过200万册。
《晓松奇谈?命运卷》是高晓松“晓松奇谈”系列第三卷,是高晓松对古今中外不同时代背景下一些人物与国家命运起伏的全面解读。以高晓松的视角来看世界、观历史,风格轻松幽默,与死板的介绍人文风俗不同,有很多高晓松的个人见解和趣闻。
《晓松奇谈?情怀卷》是高晓松“晓松奇谈”系列的收官之作,是高晓松对古今中外颇具时代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形态的全面解读。以高晓松的视角来看世界、品情怀,风格轻松幽默,与死板的介绍人文风俗不同,呈现了很多高晓松的个人见解和趣闻。

作者简介

高晓松:
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电影导演、词曲创作者、写字者。
音乐代表作品:《同桌的你》《恋恋风尘》《万物生》《彼得堡遗书》《校园民谣》作品集、《青春无悔》作品集、《万物生长》作品集
电影代表作品:《那时花开》《我心飞翔》《大武生》《同桌的你》
文学代表作品:《写在墙上的脸》《如丧: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鱼羊野史》(第1卷~第6卷) 《晓松奇谈?世界卷》《晓松奇谈?人文卷》《晓松奇谈?命运卷》

目录

《晓松奇谈·命运卷》目录:
一、太平天国与南北战争
1.精英阶层的重要性
2.国际环境的丧失
3.意识形态的较量
4.失败的原因
5.两场内战的影响
二、口述历史之对谈张治中的女儿
1.保卫新疆,功不可没
2.仓促飞往北平
3.骨肉分离四十年
4.国共沟通的桥梁
5.张家人的房产
6.北戴河秘闻
7.和张阿姨一起护奥运火炬
8.虎将卫立煌
三、一个国家的诞生:伪装者
1.根正苗红的共产党人
2.伪装者
3.复杂的历史
4.十年浩劫
5.性格决定命运
6.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海子
四、小国寡民的理想圣地
1.天堂小国
2.......自由的大麻之城
3.大宗师的摇篮
4.领先的军事工业
5.身先士卒的古斯塔夫大帝
6.传奇的瑞典女王
7.什么是平等
8.高福利与低效率
五、文明与暴力的共同体
1.伟大的圣地
2.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
3.扫雷草和死海
4.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真实关系
5.犹太民族的语言
6.传统与开明的碰撞
7.犹太复国主义者
8.以色列的未来
六、揭秘国际纵队
1.冲上前线的左翼知识分子们
2.风流的白求恩医生
3.国际纵队里的中国战士
4.从ISIS 到丝绸之路
七、答读者问
2016,说说心里话
1.
2.
3.
4.
5.
6.
7.
8.
9.
……
《晓松奇谈·情怀卷》

文摘

4.第一个冲突和四个细节
下面开始正式介绍《清明上河图》里的戏剧故事。在我之前,有很多人都分析过《清明上河图》里的故事,他们基本上都是按照从右到左的展开顺序进行的,我也不例外。但我不会每个故事都面面俱到,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清明上河图》里的所有故事,我推荐大家去看搜狐推出的《一百〇一点》,那里面讲得比较详细。我只写一写里面的戏剧逻辑、人物,以及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我自己的看法,以及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或者是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首先整体介绍一下《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汴京,应该这么说,它只是汴京的一部分,是一片平民区,注意,是平民区,不是贫民区。等到这幅画到了最末尾的时候,大家就能看出来,整幅画呈现的城区,从城门进入后没走多远就结束了,其实并不是汴京的全部。但是跟《东京梦华录》做对比的话,还是能知道这条街叫什么名字,因为这条街上全是旅馆,根据《东京梦华录》里的记录,连着这条街的,差不多应该是东南方向的一个城门,因为汴河在哪里,大家都很清楚。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汴河在城门口拐了一个弯,流走了。从城门进去以后,就是这个所谓的平民区。在整幅长卷中,张择端别说没有画皇宫和卫戍区了,他甚至连一个达官贵人都没有画,至于王公贵族的宅院府邸更是一所都没有。画里所有的建筑都是平民建筑,据称,最豪华的建筑大概就是一座六品官员的宅院。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官本位社会,不同级别的官员都是有标配的。宋朝也是一样,从宅院门檐下面的标志就能看出官员的品级。除了一座六品官员的宅院之外,《清明上河图》里还画了一家诊所,是一位叫作赵太丞的太医开的,赵太丞大概也是六品级别。整幅画里只有这么两个六品级别的元素,六品以上的建筑和人完全没有出现。
今天,我们靠着大数据可以描绘出一个人的画像。而从这幅图画中,我们也可以渐渐刻画出张择端这个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生活在什么样地方的人,以及他在画画的时候,内心深处怀着怎样的情感。他愿意画平民,愿意画市井生活,但是不愿意画皇亲国戚,不愿意画皇宫和卫戍区。在《清明上河图》里,他画了数百名平民,从汴水来的平民,从南方来的商客,来参加科举的士子,这些人都集中在汴河这里下船、进城。城中画了很多的旅馆,基本上都是用来招待这些人。张择端在长长的一卷画里,就画了汴京城的这么一个聚集着平民的角落。
从小到大,我看过无数版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分析,关于画里究竟有多少人,每一个版本的计算结果都不一样。有五百一十五人版,有六百二十四人版,有人说里面有七百一十多人,还有人说有一千一百人,最邪乎的一个版本竟然说画里有一千五百人,比《三国演义》里的人还多,《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一共才一千出头,《水浒传》出场人物估计有七百多,《红楼梦》里有将近一千人。因为我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算出来的人数,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版本,所以至今我也不知道《清明上河图》里的准确人数。
各位读者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试着去数一下《清明上河图》里究竟有多少人,说不定能为本民族做一点贡献。百度百科里对于《清明上河图》里一共出现多少人,也没有定论。
《清明上河图》虽然是一幅画,但它实际上是时间艺术,靠着卷轴的一点点展开,逐渐看到画里的风光、故事和人物冲突。我从头说起,但大家要注意,跟据学术界现行研究结果,我们大致可以认为,现存的《清明上河图》的最右边是没有头的。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与推测,《清明上河图》的最右侧,应有宋徽宗盖的一枚双龙小印,但现在这个部分已经没有了。有专家推测,这是因为人们觉得这幅画的艺术价值不高,但是宋徽宗的题款和双龙小印很值钱,所以就把那部分裁了下去,接到其他的画上去了。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最右端,我觉得接下来的这种推测最为靠谱。因为古代的建筑受到梁架的限制,没有那么长的屋子,没有办法把整幅《清明上河图》全部展开来观赏,每次要看画的时候,只能拉开卷轴,从右到左慢慢欣赏。我们现在看书也是一样,都是从第一页开始看,所以书的开头几页磨损得会特别严重。《清明上河图》每次被展开,最右侧都要受到磨损,但可能展开一百次,才能有一次看到最左边,长此以往,画的头部已经磨烂了,尾部却还保存完好。于是,后期的裱画师在装裱的时候,为了美观,可能就把磨烂的头部截掉了,以至于现如今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没有头的画。
至于被截掉的部分究竟有多长,人们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截掉的仅仅是题字和双龙小印的那一小块儿,不会太多,因为现存的头部,其实已经称得上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不管是按照赋比兴的中式传统开头也好,还是按照西式的Third act(三幕戏)也好,或者叫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也好,目前这个开始的节奏都是比较好的。我接下来会介绍整幅图的构图中心,也就是虹桥和汴河形成的斜十字的交叉处,大家基本就能看出张择端的整个谋篇布局了。
ISBN9789900008484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高晓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