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丝绸之路全长七千多公里,起始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成于公元前二世纪与公元一世纪间,直至十六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西汉以长安为起点,东汉以洛阳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这条古道不仅是东方丝绸的出境线,也是东方饮食与西方饮食的传播线,在这条古道上还保留着各地的特色美食。
巴陵著的《丝绸之路上的味道(精)》从中选取洛阳、长安(西安)、宝鸡、天水、兰州、凉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格尔木、吐鲁番、喀什、阿克苏等地,每个地方选择几种代表性美食,表达丝绸之路中国断的味道。
作者简介
方八另,笔名巴陵。男,湖南新化人,现居长沙,从事图书编辑和策划,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理事,职业书评人,旅游美食专栏作家,湖南省科技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曾主笔《湖南省旅游志》等史志专著;出版简体饮食随笔集《尝遍大中国》、《一本书吃遍中国》、《食全酒美》、《觅食——从南向北,边走边尝》、《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妈妈的味道》、《遍地炊烟》等,出版繁体饮食随笔集《尝遍大中国》、《尝遍大中国(二)》、《美食藏民间》等;出版散文随笔集《村庄散记》、《浮生物语》等;旅游散文集《纸上闲游》等,读书随笔集《书勤嫁翼》等。纪录片《行走的餐桌2》10集总顾问,多家电视台、电台美食栏目顾问,多家高档餐厅顾问。
目录
第一辑 洛阳三月花如锦
武皇迁都留盛宴于洛阳制水席
洛阳人早起喝碗汤
久远的胡食——胡辣汤
第二辑 豪家沽酒长安陌
肉夹馍
“天下第一碗”:牛羊肉泡馍
秦镇凉皮贯汉中
锅盔像锅盖
魏征长安城里吃醋芹
李白在长安以斗酒种诗情
用声音命名的“□□面”
丝路干粮石子馍
西安女人早餐首选甑糕
令人垂涎的葫芦头
第三辑 宝鸡道上冰雪晚
岐山臊子面
宝鸡社火与饮食
第四辑 金城置郡几星霜
金城坚固灰豆成汤
兰州黄河水八宝盖碗茶
丝绸之路一根面成就兰州拉面
商旅充饥烤出兰州羊羔肉
边角料酸辣羊蹄筋
冻梨喝汁,热后吃果
青稞甜醅
第五辑 张掖城头云正黑
搓鱼子似鱼非鱼
沙漠圣水杏皮茶
丝绸之路上的白玉飘带:酿皮
羊杂碎汤
第六辑 敦煌水涸龙驹伏
沙漠明珠敦煌面食
沿丝绸之路带入的洋芋粉
敦煌古城卤羊杂烩
枣香酒纯敦煌酒枣
长寿罗布麻茶
第七辑 青海道为天路起点
青海不可一日无茯茶
青海人的腊八粥:麦仁粥
格尔木上烤羊杂
第八辑 吐鲁番葡萄架下
三合一大盘鸡
不可一日无烤馕
馕坑烤肉格外香
馕饼上盛肉的馕包肉
风吹草低见烤全羊
序言
自从中学时代知道“丝绸之路”,我就对丝绸之路极其向往,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到河西走廊去看看。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千米,是一条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里的西北边塞和西北地理让我着迷,我常在脑海里描绘。受古典诗词的影响,我行走在丝绸之路上,与诗词共舞。
2007年年关将近,我陪妻子去西北,有幸见识了丝绸之路上各个驿站和城市的风景与美食,了解了丝绸之路上的味道。岳父母家在敦煌。敦煌地处甘肃、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省交界处,三省的很多美食都汇集到这里,应有尽有。每到一地,妻子就向我介绍当地的美食,那些当地特产,让我大开眼界。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对那些名小吃很感兴趣,有时还要去采购些当地的物产。当我见到敦煌的杏脯、葡萄干、夜光杯时,我想起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如果没有出游或者在家休息时,我就记录下这些丝绸之路上的美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写了兰州、敦煌、格尔木等地的十多篇美食文章和数篇游记。这次走的地方多,吃到的美食也多,对丝绸之路上的美食有了一个几近全面的了解。后来也写了不少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章。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便着手整理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旅行美食日记,结集成册。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通的大动脉,在这条古道上还保留着东西方饮食文化交融而形成的特色美食。我心中多次期盼把在丝绸之路上找到的美食尽快写出来,展示给喜欢和向往丝绸之路的读者。因为涉及的区域太多,还有国外部分我没有实地去过,就选取洛阳、长安(西安)、宝鸡、天水、兰州、凉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格尔木、吐鲁番、喀什、阿克苏等地作为我写《丝绸之路上的味道》的点,选择各地的代表性美食,表达丝绸之路中国段的味道。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写作,我终于完成了这部《丝绸之路上的味道》。
巴陵
2016年2月25日
文摘
“八冷盘”
“八冷盘”又称“前八品”,分为4道荤菜、4道素菜,或者每碟由3种荤菜或3种素菜拼起来,一共24样。8个冷盘里的食材要拼成花鸟图案,看上去色彩鲜艳,构思别致、新颖。现在流行的洛阳经典水席八冷盘有杜康醉鸡、五香牛肉、红油耳丝、椒盐鲫鱼、蒜泥黄瓜、菊花变蛋、姜汁脆莲、金钩芹菜。洛阳最传统的八冷盘有五香辣牛肉、美味熏鱼、家乡咸鸡、糖醋小排、蒜泥黄瓜、凉拌三丝、炝莲菜条、拌老虎菜。
“四镇桌”
“四镇桌”有“牡丹燕菜”、料子全鸡、西辣鲤鱼、蜜汁八宝饭等,也有“牡丹燕菜”“葱扒虎头鲤”“云罩腐乳肉”“海米升百彩”等。张元纯说:“燕菜实为素菜,在荤腥的肉菜之前先上,人们吃时很利口,以便吃下面的荤菜。第二道菜是尊敬长者和贵者的。到了第三道菜‘云罩腐乳肉’,需要坐在下首的人先动筷子。”
“牡丹燕菜”是洛阳水席的首席菜品,它的传说和洛阳牡丹一样,与武则天有着深厚的渊源。武则天称帝后风调雨顺、万民安康,常有“祥瑞之物”现世。洛阳百姓将关中一颗超大白萝卜当宝贝献给她,她认为天降奇瑞,令御厨将萝卜做成晚宴。这可难为了御厨,只好将众多山珍海味与萝卜混在一起乱炖,“萝卜开会”终于上桌了。武则天品尝“萝卜开会”后,发现萝卜的味道不输给她常吃的燕窝,就赐名“假燕菜”。武则天执政期间,“假燕菜”被皇家视为上品,与宫廷御宴相同。民间百姓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假燕菜”演变成“牡丹燕菜”。牡丹燕菜做工相当考究,萝卜要用刀切,不能用擦子擦,切出来的萝卜丝要细如发丝,根根均匀又不断,切好后放人冷水里浸泡一会儿,再用绿豆粉拌匀勾芡,摊开在笼屉上蒸熟。蒸好后取出萝卜丝,放凉之后,再放温开水中泡开,成为一根一根的,捞出萝卜丝,洒上调好的盐水,再端上蒸笼蒸透,取出放凉备用。接下来,用沸水焯肉丝,去尽猪肉的血水。再将鱿鱼丝、海带丝和萝卜丝一起放人沸水中稍稍焯一会儿,捞出控干水分待用。将海米放人绍酒中,涨发、泡软。把洗干净的炒锅放在火上,在锅里加入鸡汤,再放人肉丝、海米、蹄筋丝、玉兰片丝、海参丝、鱿鱼丝和紫菜丝等,稍煮片刻,加入绍酒煮沸。再加入萝卜丝、鸡丝及味精、盐等,然后把汤水烧沸,舀出盛人大海碗中,淋上香油,放香菜段和韭菜段,便可上桌。仅烹炸就需6次,自然远离萝卜本来的面目。烹饪好的萝卜细如银线,晶莹剔透,不断不碎,夹一筷子入口,慢慢细嚼,顿觉满口芳香,味道的确非同凡响。“牡丹燕菜”完全突出了洛阳水席素菜荤做的特点。
“牡丹燕菜”原名“洛阳燕菜”。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洛阳访问,下榻友谊宾馆。中午,周恩来宴请加拿大客人,席间上了几道洛阳水席的名菜,其中便有“洛阳燕菜”。周恩来看到“洛阳燕菜”中用蛋黄蒸糕精心雕琢的雍容艳丽的牡丹花时,风趣地说:“洛阳牡丹怎么飞到桌子上来了?”服务员介绍这是“洛阳燕菜”,周总理笑着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应该叫‘牡丹燕菜’。”满座的客人都鼓起掌来。从此“洛阳燕菜”改名为“牡丹燕菜”。
“葱扒虎头鲤”的食材鲤鱼用的是黄河孟津段所产的长须鲤鱼。做好的菜品装盘时做张口昂首上扑状。鱼头方向是上座的尊者或长者及贵朋,由坐在上首的人先动筷子。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礼貌。
“云罩腐乳肉”由在下首的客人先动筷子,这是礼节。相传,腐乳肉的来历与武则天有关,寓意了武则天对自己女儿太平公主的宠爱。腐乳肉肥而不腻,人口留香,深得一众食客的喜爱。
“海米升百彩”是虾米炖白菜,叫它“百彩”是为了图一个吉利,让武皇悦心。白菜是北方最多的素菜,吃白菜为前两道荤菜利口。武则天统治天下后,李家的旧臣不给她面子,想加以阻拦,有老臣换白衣素服上朝,为李唐悲,有人奏请治他们的罪,武则天没有治老臣们的罪,反倒说:“服有百彩之丽,爱卿何罪之有?”群臣闻听,皆击掌喝彩,“百彩”与“白菜”谐音,这就是“海米升百彩”的来历。
P9-11
丝绸之路全长七千多公里,起始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成于公元前二世纪与公元一世纪间,直至十六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西汉以长安为起点,东汉以洛阳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这条古道不仅是东方丝绸的出境线,也是东方饮食与西方饮食的传播线,在这条古道上还保留着各地的特色美食。
巴陵著的《丝绸之路上的味道(精)》从中选取洛阳、长安(西安)、宝鸡、天水、兰州、凉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格尔木、吐鲁番、喀什、阿克苏等地,每个地方选择几种代表性美食,表达丝绸之路中国断的味道。
作者简介
方八另,笔名巴陵。男,湖南新化人,现居长沙,从事图书编辑和策划,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理事,职业书评人,旅游美食专栏作家,湖南省科技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曾主笔《湖南省旅游志》等史志专著;出版简体饮食随笔集《尝遍大中国》、《一本书吃遍中国》、《食全酒美》、《觅食——从南向北,边走边尝》、《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妈妈的味道》、《遍地炊烟》等,出版繁体饮食随笔集《尝遍大中国》、《尝遍大中国(二)》、《美食藏民间》等;出版散文随笔集《村庄散记》、《浮生物语》等;旅游散文集《纸上闲游》等,读书随笔集《书勤嫁翼》等。纪录片《行走的餐桌2》10集总顾问,多家电视台、电台美食栏目顾问,多家高档餐厅顾问。
目录
第一辑 洛阳三月花如锦
武皇迁都留盛宴于洛阳制水席
洛阳人早起喝碗汤
久远的胡食——胡辣汤
第二辑 豪家沽酒长安陌
肉夹馍
“天下第一碗”:牛羊肉泡馍
秦镇凉皮贯汉中
锅盔像锅盖
魏征长安城里吃醋芹
李白在长安以斗酒种诗情
用声音命名的“□□面”
丝路干粮石子馍
西安女人早餐首选甑糕
令人垂涎的葫芦头
第三辑 宝鸡道上冰雪晚
岐山臊子面
宝鸡社火与饮食
第四辑 金城置郡几星霜
金城坚固灰豆成汤
兰州黄河水八宝盖碗茶
丝绸之路一根面成就兰州拉面
商旅充饥烤出兰州羊羔肉
边角料酸辣羊蹄筋
冻梨喝汁,热后吃果
青稞甜醅
第五辑 张掖城头云正黑
搓鱼子似鱼非鱼
沙漠圣水杏皮茶
丝绸之路上的白玉飘带:酿皮
羊杂碎汤
第六辑 敦煌水涸龙驹伏
沙漠明珠敦煌面食
沿丝绸之路带入的洋芋粉
敦煌古城卤羊杂烩
枣香酒纯敦煌酒枣
长寿罗布麻茶
第七辑 青海道为天路起点
青海不可一日无茯茶
青海人的腊八粥:麦仁粥
格尔木上烤羊杂
第八辑 吐鲁番葡萄架下
三合一大盘鸡
不可一日无烤馕
馕坑烤肉格外香
馕饼上盛肉的馕包肉
风吹草低见烤全羊
序言
自从中学时代知道“丝绸之路”,我就对丝绸之路极其向往,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到河西走廊去看看。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千米,是一条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里的西北边塞和西北地理让我着迷,我常在脑海里描绘。受古典诗词的影响,我行走在丝绸之路上,与诗词共舞。
2007年年关将近,我陪妻子去西北,有幸见识了丝绸之路上各个驿站和城市的风景与美食,了解了丝绸之路上的味道。岳父母家在敦煌。敦煌地处甘肃、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省交界处,三省的很多美食都汇集到这里,应有尽有。每到一地,妻子就向我介绍当地的美食,那些当地特产,让我大开眼界。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对那些名小吃很感兴趣,有时还要去采购些当地的物产。当我见到敦煌的杏脯、葡萄干、夜光杯时,我想起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如果没有出游或者在家休息时,我就记录下这些丝绸之路上的美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写了兰州、敦煌、格尔木等地的十多篇美食文章和数篇游记。这次走的地方多,吃到的美食也多,对丝绸之路上的美食有了一个几近全面的了解。后来也写了不少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章。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便着手整理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旅行美食日记,结集成册。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通的大动脉,在这条古道上还保留着东西方饮食文化交融而形成的特色美食。我心中多次期盼把在丝绸之路上找到的美食尽快写出来,展示给喜欢和向往丝绸之路的读者。因为涉及的区域太多,还有国外部分我没有实地去过,就选取洛阳、长安(西安)、宝鸡、天水、兰州、凉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格尔木、吐鲁番、喀什、阿克苏等地作为我写《丝绸之路上的味道》的点,选择各地的代表性美食,表达丝绸之路中国段的味道。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写作,我终于完成了这部《丝绸之路上的味道》。
巴陵
2016年2月25日
文摘
“八冷盘”
“八冷盘”又称“前八品”,分为4道荤菜、4道素菜,或者每碟由3种荤菜或3种素菜拼起来,一共24样。8个冷盘里的食材要拼成花鸟图案,看上去色彩鲜艳,构思别致、新颖。现在流行的洛阳经典水席八冷盘有杜康醉鸡、五香牛肉、红油耳丝、椒盐鲫鱼、蒜泥黄瓜、菊花变蛋、姜汁脆莲、金钩芹菜。洛阳最传统的八冷盘有五香辣牛肉、美味熏鱼、家乡咸鸡、糖醋小排、蒜泥黄瓜、凉拌三丝、炝莲菜条、拌老虎菜。
“四镇桌”
“四镇桌”有“牡丹燕菜”、料子全鸡、西辣鲤鱼、蜜汁八宝饭等,也有“牡丹燕菜”“葱扒虎头鲤”“云罩腐乳肉”“海米升百彩”等。张元纯说:“燕菜实为素菜,在荤腥的肉菜之前先上,人们吃时很利口,以便吃下面的荤菜。第二道菜是尊敬长者和贵者的。到了第三道菜‘云罩腐乳肉’,需要坐在下首的人先动筷子。”
“牡丹燕菜”是洛阳水席的首席菜品,它的传说和洛阳牡丹一样,与武则天有着深厚的渊源。武则天称帝后风调雨顺、万民安康,常有“祥瑞之物”现世。洛阳百姓将关中一颗超大白萝卜当宝贝献给她,她认为天降奇瑞,令御厨将萝卜做成晚宴。这可难为了御厨,只好将众多山珍海味与萝卜混在一起乱炖,“萝卜开会”终于上桌了。武则天品尝“萝卜开会”后,发现萝卜的味道不输给她常吃的燕窝,就赐名“假燕菜”。武则天执政期间,“假燕菜”被皇家视为上品,与宫廷御宴相同。民间百姓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假燕菜”演变成“牡丹燕菜”。牡丹燕菜做工相当考究,萝卜要用刀切,不能用擦子擦,切出来的萝卜丝要细如发丝,根根均匀又不断,切好后放人冷水里浸泡一会儿,再用绿豆粉拌匀勾芡,摊开在笼屉上蒸熟。蒸好后取出萝卜丝,放凉之后,再放温开水中泡开,成为一根一根的,捞出萝卜丝,洒上调好的盐水,再端上蒸笼蒸透,取出放凉备用。接下来,用沸水焯肉丝,去尽猪肉的血水。再将鱿鱼丝、海带丝和萝卜丝一起放人沸水中稍稍焯一会儿,捞出控干水分待用。将海米放人绍酒中,涨发、泡软。把洗干净的炒锅放在火上,在锅里加入鸡汤,再放人肉丝、海米、蹄筋丝、玉兰片丝、海参丝、鱿鱼丝和紫菜丝等,稍煮片刻,加入绍酒煮沸。再加入萝卜丝、鸡丝及味精、盐等,然后把汤水烧沸,舀出盛人大海碗中,淋上香油,放香菜段和韭菜段,便可上桌。仅烹炸就需6次,自然远离萝卜本来的面目。烹饪好的萝卜细如银线,晶莹剔透,不断不碎,夹一筷子入口,慢慢细嚼,顿觉满口芳香,味道的确非同凡响。“牡丹燕菜”完全突出了洛阳水席素菜荤做的特点。
“牡丹燕菜”原名“洛阳燕菜”。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洛阳访问,下榻友谊宾馆。中午,周恩来宴请加拿大客人,席间上了几道洛阳水席的名菜,其中便有“洛阳燕菜”。周恩来看到“洛阳燕菜”中用蛋黄蒸糕精心雕琢的雍容艳丽的牡丹花时,风趣地说:“洛阳牡丹怎么飞到桌子上来了?”服务员介绍这是“洛阳燕菜”,周总理笑着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应该叫‘牡丹燕菜’。”满座的客人都鼓起掌来。从此“洛阳燕菜”改名为“牡丹燕菜”。
“葱扒虎头鲤”的食材鲤鱼用的是黄河孟津段所产的长须鲤鱼。做好的菜品装盘时做张口昂首上扑状。鱼头方向是上座的尊者或长者及贵朋,由坐在上首的人先动筷子。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礼貌。
“云罩腐乳肉”由在下首的客人先动筷子,这是礼节。相传,腐乳肉的来历与武则天有关,寓意了武则天对自己女儿太平公主的宠爱。腐乳肉肥而不腻,人口留香,深得一众食客的喜爱。
“海米升百彩”是虾米炖白菜,叫它“百彩”是为了图一个吉利,让武皇悦心。白菜是北方最多的素菜,吃白菜为前两道荤菜利口。武则天统治天下后,李家的旧臣不给她面子,想加以阻拦,有老臣换白衣素服上朝,为李唐悲,有人奏请治他们的罪,武则天没有治老臣们的罪,反倒说:“服有百彩之丽,爱卿何罪之有?”群臣闻听,皆击掌喝彩,“百彩”与“白菜”谐音,这就是“海米升百彩”的来历。
P9-11
ISBN | 9787564759568 |
---|---|
出版社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巴陵 著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