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入厨动手,在烹调过程中悟出生活味道”,有家常菜式,有详细的烹调过程和图片分解,也有细腻的食味感受,既可作为无国界食谱书来照搬照做,更可看作一种美食哲学来细细体味。不但讲故事还传授技艺,真是既有阅读的享受,又得到技艺真传,同时还配上了工序图与精美的令人馋涎的菜品样式图可以说这是一部既实用又令人深感“活色生香”的书。
作者简介
相信旅行,钟情漫画,
关注设计,沉迷杂志,
狂恋影音,爱恨美食……
一路放肆贪玩,自然跨界破例。
自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获取荣誉学士及哲学硕士以来,
长期对现代家居生活、建筑设计潮流以及饮食文化趋势观察研究,
大量撰写相关评论推介文章,
发表于海峡两岸暨香港报章杂志,
出版生活写作系列,旁涉漫画创作。
近年积极参与饮食文化视频的拍摄制作,
创办“味道图书馆”及“半饱厨房”,
策划艺术主题餐宴活动,
活跃于自媒体平台,
进一步实践理想生活的全方位体验分享,
继续以“贪威识食,练精学懒”为原则宗旨。
目录
修订版总序 好奇再出发
序 天真少年
一年容易
无花成正果
炫耀时光
街头狗狗狗
当红小生
牛得起
贪新鲜
一试钟情
轻食世代
吃米长大
四季如春
乘除加减
芝麻心事
家传绝椒
岁月流沙
有饭食饭
热情如果
出得厅堂
粒粒皆兴奋
与蛋同在
一心一意
公平共享
以心传心
难得俗艳
解构还魂
各混其酱
无聊真好
有根有据
黑吃黑
下午早餐
巧克落力
引体上升
见微知著
原味觉醒
夏末滋味
清香如柚
素口素心
家传之宝
好作拌
温暖人心
后记 80前后
文摘
一年容易
每年到了差不多这个时候,大家惯性地嘻嘻哈哈聚首一堂,惯性地做出一个惊叹以至唏嘘的动作表情——噢,想不到这么快又一年了 — 又三年了,又五年了,又十年了……
其实时间的确是一分一秒地过,时钟分针秒针并没有越走越快,而想清楚一点你无论很努力还是很懒惰,都偷不到抢不到更储不起多一点时间。时间就是这样照样独立地存在,用它不用它都是在那里。……你可以说时间永远不够用,但时间也永远在等你用,这就是时间既奢侈又谦卑的所在。
所以在这把一切热闹、喜乐、消耗都集中在一起的年前年后的派对连场的几天,有人捧出好大一盘怪兽肢体似的阿拉斯加巨蟹脚,用牛油和现磨黑胡椒焗好,香嫩鲜美又够视觉震撼。有人巧手烤好一盘羊骨架,迷迭香气扑鼻而来。有位宅男生平第一次自制曲奇饼奉客,叫人不得不对这“处男作”捧场叫好。而我决定把时间都争取用来与大家高兴地聊天,所以提早偷步做一盘意日风味共融的番茄水牛乳酪配紫苏叶,以这种日人称作“大叶”的紫苏取代了在意式沙拉中常用的罗勒(Basil)叶,照样不吝啬地大洒上好橄榄油,撒上现磨黑胡椒和海盐,这个几乎不费神也不费力的懒招,就让我腾出多一点精神来瞻前顾后,好好旁观见证一年容易地来容易地去——
牛年到
我属牛,我是羊痴,我对真正有质素的黑猪肉从不抗拒,对鸡鸭鹅都有执着——
回到牛这一个范围,安格斯牛,和牛的种种等级评比固然要记住,一头牛从头到尾不同部位的中外叫法、肉质肌理、适合的烹调方式以至入口食味口感也是知识也是学问。不能忽视的还有众多乳类产品:牛奶、乳酪都自成一个系统,浓的淡的,稀的稠的,软的硬的,而乳酪当中最叫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那酥硬起沙的帕玛逊,一是那又黏又韧又滑,在糯米与豆腐之间摆荡,入口乳香由淡到浓的水牛乳酪mozzarella。
亲身闯入过意大利小城的制作水牛乳酪的工场,早晨八时师傅们已经身着一身洁白制服在湿漉漉的工场里开工,早上新鲜送来的水牛奶加入凝乳酪形成像嫩豆腐一样的凝乳,切剖后加热轻拨,再用手拉捏成大小相若的圆球,既是人工手造,所以我们吃到的每一球乳酪都长得不大像。新鲜食用当然是最好,稍加烟熏又别具特色,我们隔十万八千里的,就只能在高档超市买那种浸在盐水中的空运版本,所费不菲地过过口瘾。不能不说的是正宗的 pizza 也该是放上正宗的水牛乳酪才会有那拉出来黏黏的“橡筋”,只是为了节省,也常常以牛乳制品“fior di latte”(乳之花)代替。
材料(两人份)
?意大利水牛乳酪
(mozzarella) 两球
?番茄 四个
?新鲜紫苏叶(大叶)
(日系超市有售) 十二片
?橄榄油 适量
?现磨黑胡椒 少许
?海盐 少许
按部就班
1. 先将水牛乳酪切片。(三分钟)
2. 再将番茄洗净切厚片。(两分钟)
3. 紫苏叶洗净以厨纸拭干。(一分钟)
4. 在碟上把几种材料依次排列好。(三分钟)
5. 浇上橄榄油。(半分钟)
6. 撒上现磨黑胡椒。(半分钟)
7. 最后撒上少量海盐提味,无难度视觉系意日美味登场,
一年容易又一年。(半分钟)
冷热小知识
正如黑胡椒粒该在应用时才研磨成细粉,保持其完整的香气与风味,粗粒的海盐也可放进研磨瓶中即用即磨,研磨瓶中放进几粒米,避免盐粒遇上蒸汽变潮湿。
无花成正果
在我三十岁之前,我所认识的无花果都是干的。当然这些无花果干,有软软的干、硬硬的干以及不软也不硬的干。
家里厨房橱柜里某个密封的罐子里常备的是长辈用来煲汤用的无花果干,长相比较丑,摸来软软的,煲汤后都残缺不成形,没得吃,都化作汤水中的清甜。间或出现的糖渍无花果干甜得厉害,不软不硬,吃来把嘴巴都粘住。还有那些据说有点昂贵,来自土耳其的直接就可以当零食的无花果干,就比较硬,有嚼劲,一吃就十来颗不停口,吃到身边有人要瞪眼喊“停”。
至于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新鲜的无花果出现,嘴馋贪吃如我自出娘胎三十年来也竟没有问,保留一个神秘的空白。 直至三十岁左右有回去探在巴黎念书的老友,才在她住处楼下的水果杂货店门口见识到那长得小小的、外皮紫紫黑黑附有一抹灰白的新鲜无花果,拿起来软软沉沉的,仿佛一碰就会破。后知后觉的我终于明白这入口清甜细滑、果肉纤维丰富奇特的无花果实在纤弱,不能奔波上路,所以也很难光着身老远跑到湿热的香港。
自此一直都乘外游机会在外地大啖又便宜又好的新鲜无花果,一买就十几颗一口气吃个不亦乐乎。直到近年才偶尔在本地的高档超市和水果摊看到用特殊纸盒呵护着的新鲜无花果,而且售价奇高,要卖上二三十港币一小颗——无钱可花,不是经常可以成正果。
糖渍甜蜜蜜
儿时家里每年接近圣诞节时段,就会收到母亲的一位老师远从纽约邮递过来的一盒礼物。礼物极大极重,主角是用各种糖渍物加面粉烤成还浇进甜酒的圣诞大蛋糕,旁边放有独立包好的小食,当中就有黏黏软软的糖渍无花果,一吃甜得连牙齿都软了。
而这位送来物重情义重的礼物的长辈在联合国图书馆工作,是母亲儿时在日本的语言老师,之后各散东西但一直保持联络。作为后后辈的我也跟这位活泼开朗而且博学多才的老师有过接触,到纽约旅行的时候更是住在她曼哈顿的家中。家中布置素净,用餐的口味也偏向清淡,所以我也不太明白老师为什么会挑一份甜得这么厉害的圣诞礼物。当然不敢问,只在猜想大抵这也是生活在纽约几十年培养出的习惯吧。即使自家不嗜甜,送出一份传统礼物并想象远方的一家子吃得甜滋滋的,实在是一件美事。
这份通常会在厨房冰箱里留到下一年三四月的礼物,终于都会被我吃完吃光,而每次只能切小半颗,足够耐吃的,就是这糖渍的无花果。
材料(两人份)
?新鲜无花果 六个
?芝麻菜 一束
?意大利芫荽 一小束
?蜂蜜 两大匙
?英国芥末酱 一匙
?初榨橄榄油 适量
?现磨黑胡椒 少许
按部就班
1. 先取芥末酱一匙。(十秒)
2. 再加入两匙蜂蜜。(二十秒)
3. 加入适量橄榄油。(二十秒)
4. 拌至均匀呈稠状。(一分钟)
5. 将新鲜无花果洗净,部分对切成半,部分切成四份。(三分钟)
6. 芝麻菜及芫荽洗净拭干,芫荽摘叶,共铺于碟上,再铺放上切好
的无花果。(四分钟)
7. 将调好的酱汁轻浇其上。(一分钟)
8. 再现磨少许黑胡椒提味,新鲜甜点轻盈凉拌迎战炎夏。(半分钟)
冷热小知识
芝麻菜也就是火箭生菜(rocket),字根 roc 是拉丁文“粗涩”的意思。味辛辣,风味浓郁独特,可在素菜群中扮演“肉”的角色,与风干火腿同吃更是旗鼓相当。
“入厨动手,在烹调过程中悟出生活味道”,有家常菜式,有详细的烹调过程和图片分解,也有细腻的食味感受,既可作为无国界食谱书来照搬照做,更可看作一种美食哲学来细细体味。不但讲故事还传授技艺,真是既有阅读的享受,又得到技艺真传,同时还配上了工序图与精美的令人馋涎的菜品样式图可以说这是一部既实用又令人深感“活色生香”的书。
作者简介
相信旅行,钟情漫画,
关注设计,沉迷杂志,
狂恋影音,爱恨美食……
一路放肆贪玩,自然跨界破例。
自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获取荣誉学士及哲学硕士以来,
长期对现代家居生活、建筑设计潮流以及饮食文化趋势观察研究,
大量撰写相关评论推介文章,
发表于海峡两岸暨香港报章杂志,
出版生活写作系列,旁涉漫画创作。
近年积极参与饮食文化视频的拍摄制作,
创办“味道图书馆”及“半饱厨房”,
策划艺术主题餐宴活动,
活跃于自媒体平台,
进一步实践理想生活的全方位体验分享,
继续以“贪威识食,练精学懒”为原则宗旨。
目录
修订版总序 好奇再出发
序 天真少年
一年容易
无花成正果
炫耀时光
街头狗狗狗
当红小生
牛得起
贪新鲜
一试钟情
轻食世代
吃米长大
四季如春
乘除加减
芝麻心事
家传绝椒
岁月流沙
有饭食饭
热情如果
出得厅堂
粒粒皆兴奋
与蛋同在
一心一意
公平共享
以心传心
难得俗艳
解构还魂
各混其酱
无聊真好
有根有据
黑吃黑
下午早餐
巧克落力
引体上升
见微知著
原味觉醒
夏末滋味
清香如柚
素口素心
家传之宝
好作拌
温暖人心
后记 80前后
文摘
一年容易
每年到了差不多这个时候,大家惯性地嘻嘻哈哈聚首一堂,惯性地做出一个惊叹以至唏嘘的动作表情——噢,想不到这么快又一年了 — 又三年了,又五年了,又十年了……
其实时间的确是一分一秒地过,时钟分针秒针并没有越走越快,而想清楚一点你无论很努力还是很懒惰,都偷不到抢不到更储不起多一点时间。时间就是这样照样独立地存在,用它不用它都是在那里。……你可以说时间永远不够用,但时间也永远在等你用,这就是时间既奢侈又谦卑的所在。
所以在这把一切热闹、喜乐、消耗都集中在一起的年前年后的派对连场的几天,有人捧出好大一盘怪兽肢体似的阿拉斯加巨蟹脚,用牛油和现磨黑胡椒焗好,香嫩鲜美又够视觉震撼。有人巧手烤好一盘羊骨架,迷迭香气扑鼻而来。有位宅男生平第一次自制曲奇饼奉客,叫人不得不对这“处男作”捧场叫好。而我决定把时间都争取用来与大家高兴地聊天,所以提早偷步做一盘意日风味共融的番茄水牛乳酪配紫苏叶,以这种日人称作“大叶”的紫苏取代了在意式沙拉中常用的罗勒(Basil)叶,照样不吝啬地大洒上好橄榄油,撒上现磨黑胡椒和海盐,这个几乎不费神也不费力的懒招,就让我腾出多一点精神来瞻前顾后,好好旁观见证一年容易地来容易地去——
牛年到
我属牛,我是羊痴,我对真正有质素的黑猪肉从不抗拒,对鸡鸭鹅都有执着——
回到牛这一个范围,安格斯牛,和牛的种种等级评比固然要记住,一头牛从头到尾不同部位的中外叫法、肉质肌理、适合的烹调方式以至入口食味口感也是知识也是学问。不能忽视的还有众多乳类产品:牛奶、乳酪都自成一个系统,浓的淡的,稀的稠的,软的硬的,而乳酪当中最叫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那酥硬起沙的帕玛逊,一是那又黏又韧又滑,在糯米与豆腐之间摆荡,入口乳香由淡到浓的水牛乳酪mozzarella。
亲身闯入过意大利小城的制作水牛乳酪的工场,早晨八时师傅们已经身着一身洁白制服在湿漉漉的工场里开工,早上新鲜送来的水牛奶加入凝乳酪形成像嫩豆腐一样的凝乳,切剖后加热轻拨,再用手拉捏成大小相若的圆球,既是人工手造,所以我们吃到的每一球乳酪都长得不大像。新鲜食用当然是最好,稍加烟熏又别具特色,我们隔十万八千里的,就只能在高档超市买那种浸在盐水中的空运版本,所费不菲地过过口瘾。不能不说的是正宗的 pizza 也该是放上正宗的水牛乳酪才会有那拉出来黏黏的“橡筋”,只是为了节省,也常常以牛乳制品“fior di latte”(乳之花)代替。
材料(两人份)
?意大利水牛乳酪
(mozzarella) 两球
?番茄 四个
?新鲜紫苏叶(大叶)
(日系超市有售) 十二片
?橄榄油 适量
?现磨黑胡椒 少许
?海盐 少许
按部就班
1. 先将水牛乳酪切片。(三分钟)
2. 再将番茄洗净切厚片。(两分钟)
3. 紫苏叶洗净以厨纸拭干。(一分钟)
4. 在碟上把几种材料依次排列好。(三分钟)
5. 浇上橄榄油。(半分钟)
6. 撒上现磨黑胡椒。(半分钟)
7. 最后撒上少量海盐提味,无难度视觉系意日美味登场,
一年容易又一年。(半分钟)
冷热小知识
正如黑胡椒粒该在应用时才研磨成细粉,保持其完整的香气与风味,粗粒的海盐也可放进研磨瓶中即用即磨,研磨瓶中放进几粒米,避免盐粒遇上蒸汽变潮湿。
无花成正果
在我三十岁之前,我所认识的无花果都是干的。当然这些无花果干,有软软的干、硬硬的干以及不软也不硬的干。
家里厨房橱柜里某个密封的罐子里常备的是长辈用来煲汤用的无花果干,长相比较丑,摸来软软的,煲汤后都残缺不成形,没得吃,都化作汤水中的清甜。间或出现的糖渍无花果干甜得厉害,不软不硬,吃来把嘴巴都粘住。还有那些据说有点昂贵,来自土耳其的直接就可以当零食的无花果干,就比较硬,有嚼劲,一吃就十来颗不停口,吃到身边有人要瞪眼喊“停”。
至于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新鲜的无花果出现,嘴馋贪吃如我自出娘胎三十年来也竟没有问,保留一个神秘的空白。 直至三十岁左右有回去探在巴黎念书的老友,才在她住处楼下的水果杂货店门口见识到那长得小小的、外皮紫紫黑黑附有一抹灰白的新鲜无花果,拿起来软软沉沉的,仿佛一碰就会破。后知后觉的我终于明白这入口清甜细滑、果肉纤维丰富奇特的无花果实在纤弱,不能奔波上路,所以也很难光着身老远跑到湿热的香港。
自此一直都乘外游机会在外地大啖又便宜又好的新鲜无花果,一买就十几颗一口气吃个不亦乐乎。直到近年才偶尔在本地的高档超市和水果摊看到用特殊纸盒呵护着的新鲜无花果,而且售价奇高,要卖上二三十港币一小颗——无钱可花,不是经常可以成正果。
糖渍甜蜜蜜
儿时家里每年接近圣诞节时段,就会收到母亲的一位老师远从纽约邮递过来的一盒礼物。礼物极大极重,主角是用各种糖渍物加面粉烤成还浇进甜酒的圣诞大蛋糕,旁边放有独立包好的小食,当中就有黏黏软软的糖渍无花果,一吃甜得连牙齿都软了。
而这位送来物重情义重的礼物的长辈在联合国图书馆工作,是母亲儿时在日本的语言老师,之后各散东西但一直保持联络。作为后后辈的我也跟这位活泼开朗而且博学多才的老师有过接触,到纽约旅行的时候更是住在她曼哈顿的家中。家中布置素净,用餐的口味也偏向清淡,所以我也不太明白老师为什么会挑一份甜得这么厉害的圣诞礼物。当然不敢问,只在猜想大抵这也是生活在纽约几十年培养出的习惯吧。即使自家不嗜甜,送出一份传统礼物并想象远方的一家子吃得甜滋滋的,实在是一件美事。
这份通常会在厨房冰箱里留到下一年三四月的礼物,终于都会被我吃完吃光,而每次只能切小半颗,足够耐吃的,就是这糖渍的无花果。
材料(两人份)
?新鲜无花果 六个
?芝麻菜 一束
?意大利芫荽 一小束
?蜂蜜 两大匙
?英国芥末酱 一匙
?初榨橄榄油 适量
?现磨黑胡椒 少许
按部就班
1. 先取芥末酱一匙。(十秒)
2. 再加入两匙蜂蜜。(二十秒)
3. 加入适量橄榄油。(二十秒)
4. 拌至均匀呈稠状。(一分钟)
5. 将新鲜无花果洗净,部分对切成半,部分切成四份。(三分钟)
6. 芝麻菜及芫荽洗净拭干,芫荽摘叶,共铺于碟上,再铺放上切好
的无花果。(四分钟)
7. 将调好的酱汁轻浇其上。(一分钟)
8. 再现磨少许黑胡椒提味,新鲜甜点轻盈凉拌迎战炎夏。(半分钟)
冷热小知识
芝麻菜也就是火箭生菜(rocket),字根 roc 是拉丁文“粗涩”的意思。味辛辣,风味浓郁独特,可在素菜群中扮演“肉”的角色,与风干火腿同吃更是旗鼓相当。
ISBN | 9787108062116,7108062119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 欧阳应霁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