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斯宾王子/纳尼亚传奇 7534691249,978753469124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全球销量超过1亿册,好莱坞同名电影全球票房超过10亿元。
有评论家说:被称为幻想小说的作品,在C.S.刘易斯编著的《凯斯宾王子/纳尼亚传奇》前后都曾经出现过,但只有它和《指环王》成了幻想小说的里程碑式的作晶。日前,它与《指环王》《哈利·波特》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幻史诗巨著”。
获得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卡耐基文学奖。

作者简介

作者:(英)C.S.刘易斯 译者:董惠铭 译者:亚敏

目录

第一章海岛
第二章古老的宝库
第三章小矮人
第四章小矮人讲的故事
第五章凯斯宾深山探险
第六章森林里的隐居者
第七章纳尼亚危在旦夕
第八章他们如何离开海岛
第九章露西看到了什么
第十章狮王归来
第十一章阿斯兰的怒吼
第十二章巫木支持下的反叛
第十三章至尊王指挥战斗
第十四章所有入都忙得不可开交
第十五章阿斯兰打开一道天门

序言

两枚戒指,一枚黄的和一枚绿的,闪着美丽的光彩,更有着奇异的魔力。当你伸出手去触到那枚黄戒指时,很快,没有闪光,没有声音,你就会从我们的世界消失,去往另一个世界。
靠着这对奇异的戒指,男孩迪格雷和女孩波莉来到了一片神奇的绿色树林,那里没有鸟,没有虫,没有动物,也没有风,在这片最安静的树林里,你甚至能感觉到树木在生长。那儿就是世界(任何世界、所有世界!)的起点——有的世界是苍老的,太阳比我们的大得多也老得多,又大、又红、又冷,星星们多半也已死去消亡;有的世界像我们这个世界这样年轻一些,太阳小一些、黄一些,也暖和得多;还有刚刚诞生的、婴儿一般崭新芬芳的世界,你听——
远方,一个声音开始歌唱。这声音低沉得犹如大地发出的声音。没有歌词,也没有旋律,却是迪格雷听到过的最美妙的声音。
当声音最嘹亮最动听的时刻,太阳升起来了。一只毛发浓密、生气勃勃的巨狮,站在离他们约三百米的地方,面向太阳,张着大口在歌唱:“纳尼亚,纳尼亚,纳尼亚,醒来吧。去爱,去想,去说话。让树能走动,让野兽说话,让水变得神圣。”纳尼亚的缔造者
让纳尼亚世界诞生的这头金色鬃毛巨狮名叫阿斯兰。在阿斯兰纯净美妙的歌声中,纳尼亚诞生了:黑暗之中突然繁星闪烁,天空渐渐显现,太阳在天际升起;紧接着万物诞生,山河、树木、花草,会说话的兽类……所有生命都活泼泼地生长出来,一切都是那样新鲜、温热,令人激动,连泥土都是五颜六色的。
“阿斯兰”的名字,出自《天方夜谭》的作者莱恩的笔记中,是土耳其语里“狮子”的意思。这是1952年牛津大学一位大学者和一个小朋友的通信中所给出的解释,在信中,这位学者还说:“我自己对这个名字的发音是‘阿斯——兰’。当然,我是指犹大国的王。”这位学者名叫C。S。刘易斯——正是他,以浩瀚无比的想象写作了《纳尼亚传奇》系列,构建了这个无与伦比的奇境,他是纳尼亚的真正缔造者。
而这位天才的刘易斯,他本人又为人类世界留下了多少奇迹般的故事!1898年,C。S。刘易斯诞生于北爱尔兰的一个书香世家,他自幼便沉浸在父母的藏书堆中,也因大量阅读神话传奇故事而培养出对奇幻文学的莫大兴趣。一战期间,18岁的刘易斯考入牛津大学,第二年怀着一腔热血应征入伍,在前线受伤后才回到牛津继续学业。26岁,他登上牛津大学的教席,一直在那里任教长达29年,深受学生欢迎,他的教室为了接纳更多学生,学生们都只能站着上课。在他去世前,他又成为剑桥大学的文学教授。他是一名伟大的学者,他的学术著作至今仍然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必读书,书里含有复杂的论辩、未翻译的希腊语、拉丁语和中世纪英语。他最早的志向是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可一生丰厚的著述让他被誉为“三个C。S。刘易斯”:一个是杰出的文学史家和批评家,文学评论是世所公认的他的最好作品;一个是幻想文学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除了“纳尼亚七部曲”,他还创作了科幻作品“空间三部曲”(《沉寂的星球》《皮尔兰德拉星》和《黑暗之劫》);一个是神学家和演说家,二战期间,他受邀每天上午在BBC电台发表“超越个人”的广播讲话,给无数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1963年11月22日,刘易斯告别了他的传奇人生,只有30个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因为那一天正是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杀的日子,全世界都在铺天盖地报道美国总统的死讯。就这样,刘易斯默然辞世,可他永驻世人心间!到今天,《纳尼亚传奇》系列丝毫也没有丧失那牢牢地抓握住我们想像的魔力,依然是英美世界中家喻户晓的儿童读物,也被一些批评家、出版商和教育界人士公认为“20世纪最佳儿童图书之一”。在半个世纪里,纳尼亚系列图书的销售超过1亿册,被翻译成47种语言,其中的故事不仅被搬上了银幕风靡世界,有的还被改编成儿童剧和芭蕾舞剧长演不衰。在他逝世50周年之际,《基督邮报》还在专版整理报道了“关于C。S。刘易斯大家应该知道的10个事实”,其中有两个“事实”令人感佩:其一,他在离开人世之前,就为十年后才去世的挚友I.R.R托尔金写好了讣文;其二,他非常关心他人,把大部分收入捐给了有需要的人,凡写信给他,他一一耐心回复,在《纳尼亚传奇》系列第一部出版后的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和世界各地的小读者保持通信,最后一封信写在他去世的前一天。“第二世界”和“另一一时间”
在一个名为“吉光片羽(The In klings)”的读书会上,C.S.刘易斯遇到了他的一生挚友托尔金,两位旷世奇才在牛津大学旁的一个小酒馆里约定,要为英国的年轻人写一部好看的“传说故事集(1egendarium)”。托尔金走在了前面,他在学生试卷的空白处写下了一句话:“在地下的一个洞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这让他如有神助,于1937年创作完成《霍比特人》(“《魔戒》三部曲””的前传)。而此时的刘易斯脑海里还只有一个画面:“在白雪皑皑的树林中,一个小羊怪打着雨伞,背着包裹,匆忙前行。”这幅画面一直酝酿到他40岁的时候才奔涌而出,化作《纳尼亚传奇》系列中的《狮王、女巫与魔衣橱》。
《霍比特人》出版两年后,托尔金在《论童话》的文章中,初步阐发了自己的幻想文学理论,那就是著名的“第二世界”理论:
“真正发生的是,创作故事的人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亚创造者/次创造者(sub—creator)”。他创造出了一个“第二世界(Secondary World)”,让你的思想能够进入其中。在那里面,他所关联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它是按照那个世界自身的法则运作的。因此,当它存在,当你在它的空间里,你就会相信它的真实。”
也就是说,在作者所创造的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是“真实”的,需要读者有一种“暂时搁置怀疑的意愿(willing suspension of disbelief)”,从而进入一个“真实的”世界之中,同时也需要作者使用各种各样的技巧方式引领读者,说服读者,把他们送入那个世界。那个世界常常打破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可是那里的一切是严格按照自己独有的规则运作的。刘易斯在他的《纳尼亚传奇》系列中就忠实地执行了挚友的这一观念,成功地在魔衣橱中创造了一个“第二世界”——纳尼亚。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一种看得见的“真实”形象建构起来的,而纳尼亚的世界,也正是我们的这个“第一世界”的另一种真相。
纳尼亚世界中,一共有三个大的国家:纳尼亚王国、阿钦兰王国、卡乐门王国。
纳尼亚王国由伟大的狮王阿斯兰创造出来,它的疆界东边以东海为界,西边则是一条大山脉,北边以一条大河为界,南边和阿钦兰接壤。纳尼亚河从西北方流入纳尼亚境内,一直流入东海,在大河口上坐落着凯尔帕拉维尔城堡,旁边就是著名的海狸水坝。阿钦兰王国是与纳尼亚南部边境接壤的一个多山的国度,它的王都安瓦处于中心地带,这里被描述成山峦起伏,长满各种树木。阿钦兰和纳尼亚是盟友关系。卡乐门王国地处纳尼亚南方的沙漠地带,以大火山和大沙漠著名,横越该国北部的沙漠极其困难,因而阻挡了卡乐门对纳尼亚和阿钦兰的侵略。卡乐门王国的历代统治者都野心勃勃,想要一统纳尼亚世界,成为全世界的王。
在纳尼亚世界中,还有辽阔的东海,上面散布着许多岛屿和群岛,其中最出名的是“七岛群岛”和“独岛”,最尽头的海域被许多巨大的百合花覆盖。此外,在纳尼亚北部的埃丁斯荒原与北方荒原都居住着巨人,西部则是著名的灯柱野林。在纳尼亚地底深处有巨大的洞穴,据说在北方的洞穴中,沉睡着直到世界末日才会醒来的时间老人。
在纳尼亚,世界并不像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圆形星球,那里的世界是平的,你一直往某个方向走,就一定会到达边界。刘易斯本人还曾为纳尼亚绘制过地图,在当时的某些版本中,《凯斯宾王子》附有纳尼亚王国和国界外围的地图;《黎明踏浪号》附有海上旅行的地图;《银椅》附有北方和荒原的地图;《能言马与男孩》附有阿钦兰王国和卡乐门王国的地图。
在纳尼亚生活着各种奇异的生物。狮王阿斯兰创造纳尼亚的时候,曾在每一种物种中挑选出一对赋予它们说话和思想的能力,它们被称为“能言兽”。矮人是纳尼亚的原住民,被阿斯兰称作“大地之子”,矮人们都是技巧高超且富创造力的锻冶匠、矿工与木匠,在战斗中他们则是极具威胁性的弓箭手。纳尼亚的其他居民主要是由知名的神话或传说中的生物构成,如农牧神化身的半羊人、半人马、树精、地精、牛头人、独脚怪、水泽仙女、食人魔、飞马、独角兽、狼怪、大海蛇、巨人、人鱼等等。
正如托尔金所言,创作故事的人在创造“第二世界”时,务必会打开一扇通往“另一时间”(other Time)的大门,于是,哪怕只是短短一瞬间,我们就踏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时间,也许完全摆脱了时间、站在了时间之外。在纳尼亚这个“第二世界”里,摆脱时间、跨到纳尼亚世界的入口不止一个:在《魔法师的外甥》中,这个入口是一片完全静谧的树林和水塘,那里也是所有世界的起点;在《凯斯宾王子》中,这个入口是四个孩子留下的号角;在《黎明踏浪者号》中换成了一幅神奇的油画;在《银椅》中又成了学校树林边的一块荒地……它们都是链接“第一世界”(英国的现实生活)与“第二世界”(纳尼亚)的绝妙通道。当书中小主人公们在纳尼亚过了几十年再回到现实世界后,却发现一切仅发生在转瞬之间!
《纳尼亚传奇》系列当中,时间作为贯穿始末的线索,精准到足以为其建立详细的纳尼亚纪年表。在《魔法师的外甥》中,男孩迪格雷和女孩波莉无意中卷入到一场奇怪的实验并穿越时空,见证了纳尼亚的诞生。之后,迪格雷将带回来的苹果核埋在花园里,长大后的苹果树被飓风刮倒后制成衣橱,四个孩子由此进入纳尼亚的神奇国度……此后的每本书都有相应的纳尼亚纪年,《最后一战》的故事发生在纳尼亚2555年,老猿诡异假借阿斯兰之名、勾结卡乐门人攻陷了纳尼亚,尽管尤斯塔斯和吉尔合力救出国王帝廉,却无法阻止纳尼亚的末日来临。
关于纳尼亚世界的时间设置,刘易斯在与小读者长达20年之久的通信中这样解释:“我仍然觉得,让那些孩子们在纳尼亚里长大是对的。他们也会在这个世界里长大,而且你会读到。你知道,我并不觉得年龄有多大关系,这点我与他人不一样。我身上有一部分迄今仍然是12岁,而有些部分,在我12岁的时候就已经是50岁了。所以,我觉得让他们在纳尼亚里长大成人,而在英国还是孩子,并不是很奇怪。”
空间和时间这两个维度,就是这样彼此精细地缠绕在一起,使得纳尼亚系列故事展开的前后因果层次分明,七个故事既可独立成篇,亦相互关联,由此形成了一部雄伟浩大、扣人心弦的纳尼亚史诗。很久以来,对《纳尼亚传奇》系列一直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按照七本书的出版顺序;而另外一种则是根据纳尼亚世界的形成和发展顺序。也许,后一种更能让人体会到纳尼亚的恢弘和绵延。向更高、更深远处!
在《黎明踏浪号》出版以后,刘易斯已经造就了全部的纳尼亚世界,因为在1954年他已经写完了全部的七本书。他在这年4月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今年晚些时候,第5本《能言马与男孩》也会出版,而第6本《魔法师的外甥》也已经到了出版社(你不知道出版一本书要多长的周期)。第7本书已经写完了,但还没有打印,我也没有决定书名。有时,我想叫它《纳尼亚的末世王》(The Last King of Narnia),有时我想叫它《夜临纳尼亚》(Night Falls on Narnia)。”
尽管后来的评论家大多关注刘易斯在其作品中传递出来的宗教与神学思想,比如说,阿斯兰在纳尼亚世界的创世(《魔法师的外甥》)、阿斯兰为背叛者献出自己的鲜血以实现救赎(《狮王、女巫与魔衣橱》)、阿斯兰灭世并带领众人进入天国(《最后一战》)等等。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作家的主要创作目的还是为孩子们写出精彩的故事,写出一本“传说故事集”,而所有经典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何尝不是在传递宗教般的博爱和宽容精神呢?和所有的神话、童话一样,每一个纳尼亚故事都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线索展开,讲述孩子们一次次找到途径返回纳尼亚,经历新的冒险与奇遇,与暴君、女巫斗智斗勇来拯救纳尼亚的人们,讲述正与邪、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的斗争,其中寓意深刻,情节紧张,曲折动人,想象奇特、引人入胜。
而作者笔下的人物,更是个性鲜明,惹人喜爱。刘易斯深受英国儿童作家麦克唐纳和内斯比特的影响,他的不少想象来自幼时喜爱的一些书,如波特小姐笔下会说话的彼得兔、安徒生童话中的冰雪女王、德国古老神话中的小矮人、爱尔兰童话与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刘易斯把它们融汇到一起,创造出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幻想人物,比如善良的羊怪图姆纳斯先生、充满贵族精神的老鼠雷佩契普将军、小矮人特鲁普金、善解人意的海狸夫妇、勇敢帅酷的半人马伦威、敦厚朴实沼泽怪帕德尔格伦……等等。
在纳尼亚,真善美的至高代表是狮王阿斯兰,他在每一本书中都至关重要,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导师。而恶的一方的代表,主要是两位著名的女巫:白女巫(简蒂丝)和绿女巫(也叫绿衣夫人)。白女巫一直以亚当第一任妻子莉莉丝的后代自居,认为自己身上具有人类的血统,是纳尼亚名正言顺的女王。在纳尼亚王国诞生之初,白女巫就来到纳尼亚,后来逃到北方,在那里积蓄力量,最后侵略并征服纳尼亚王国,当上了女王,让纳尼亚长久处于冰封之中。而绿女巫是一条大蛇的化身,居住在北部荒原深深的地下世界中。她杀死了凯斯宾国王的王后,又诱骗了瑞廉王子,用魔法银椅将他束缚了十多年,企图把瑞廉王子和纳尼亚王国全变成她的奴隶。
刘易斯用这七部想象瑰丽、气度恢宏的作品圆满地构建出他心中的大宇宙。在《最后一战》中,他写到了纳尼亚世界被邪恶、欺骗、谎言覆盖之后的毁灭,以及在新的时空维度中新生。可以说,他所描摹出的世界仿佛俄罗斯套娃一般,可以一层一层打开,每一个世界里面都还有一个更新的、更精致奇妙的世界,所有善良、美好的生物都被召唤着,不断向着更高、更深远的地方去,向着真正的、纯粹的、极致的美丽世界行进。而每一个内核世界,都具有与外面的那一个世界一样的结构、分布和排列。然而,总有一些东西无法进入内核世界的那扇门——那些随着旧世界灭亡、消散、化作齑粉的,就是罪恶、残忍、死亡、黑暗。而阿斯兰所代表的美德,才是作者想要传递给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理符号,那就是真诚、勇敢、诚实、自信、尊重、牺牲、关爱、珍惜……萨
当孩子们受着召唤向着更高、更深远处行进的时候,他们何尝不是在追寻自身的精神成长,追寻性灵之美、灵魂之境的深远和高处呢?或许这才是《纳尼亚传奇》永远不朽的真正要义所在啊。

文摘

从前,有四个孩子,名叫彼得、苏珊、埃德蒙和露西。在另一本叫做《狮王、女巫与魔衣橱》的书里,曾经讲述过他们如何经历了一次精彩历险的故事。他们打开了一个有魔力的衣柜门,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与我们这里全然不同的世界。在那个不同的世界里,他们成了一个名叫纳尼亚的国家的国王和女王。当他们在纳尼亚的时候,他们好像统治了好多好多年。可是,当他们从那扇门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再次回到了英国,整个历险仿佛一点儿时间也没有花费一样。至少,没有人发现他们离开过。于是,他们对谁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情,只是告诉了一位见多识广的大人。
那是发生在一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他们四个人全都坐在火车站的一张椅子上,身边堆放着旅行箱和行李袋。事实上,他们这是在回学校去的路上。他们四人一起的旅行将在这个中转车站结束。几分钟之后,一列火车会到来,把姑娘们载向一所学校。再过大约半个小时,另一辆火车会到来,把男孩子们带去另一所学校。这旅程的第一段,他们所有人全都在一起,总好像是在度假一样。可是现在,当他们马上就要说再见,就要各奔东西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假期真的是结束了,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心情都相当郁闷,谁也想不起有什么话好说。而且露西这还是第一次上寄宿学校呢。
这是_个寂静的乡村小站,空荡荡的,站台上只有他们几个。突然,露西轻轻地尖叫了一声,像是被黄蜂蜇了一下似的。
“怎么了,露西?”埃德蒙问道。可是话音未落,他也发出了一个像是“啊唷”的声音。
“到底怎么……”彼得话没说完,也突然改变说,“苏珊,放手!你在干什么呀?你要把我拉到哪里去?”
“我没有碰你啊。”苏珊说,“有人在拉我。哦……哦……哦……别拉呀!”
每个人都注意到,其他人的脸色变得煞白。
“我也感觉有人在拉我。”埃德蒙大口喘着气说,“好像要把我拉向什么地方。太可怕了……啊!又拉了。”
“我也一样。”露西说,“哦,我受不了了。”
“当心!”埃德蒙喊道,“大家快拉起手来,不要松开。这是魔力……我感觉得出来。快!”
“对。”苏珊说,“拉起手来。哦,千万别再拉了……哦!”
紧接着,行李、椅子、站台、火车站全都消失了。四个孩子发现自己站在一片树林之中。他们手拉着手,气喘吁吁,树枝顶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几乎动弹不得。他们全都揉揉眼睛,深深地舒了口气。
“哦,彼得!”露西惊叫道,“你看我们是不是有可能回到纳尼亚了?”
“什么地方都有可能。”彼得说,“这么多的树,我都看不到一码①远的地方。咱们得想办法到空地上去……要是有空地的话。”
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顾荨麻刺和荆棘,终于挣扎着走出了茂密的树丛。接着,他们又是一阵惊讶,一切都变得更加明亮了。再走几步,他们发现自己来到了树林的边缘,下面是一片海滩。不远的地方,平静的大海落在沙滩上,波浪轻轻荡漾,轻得几乎没有一点儿声响。极目望去,看不到田地,天上万里无云,太阳挂在天空,看上去大约上午十点钟的样子。大海蓝得令人目眩。他们驻足在大海边,呼吸着海的气息。
“啊!”彼得说道,“这儿真是美极了。”
五分钟后,大伙儿都赤着脚,徜徉在清凉的海水中。
“这比呆在闷热的火车里,回去啃拉丁文、法文和代数要好多啦!”埃德蒙说道。接着,有好一会儿,大伙儿谁也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膛着水,寻找着虾和蟹。
然后,苏珊说:“咱们最好还是盘算盘算吧。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想要吃东西的。”
“我们有妈妈给我们带在路上吃的三明治。”埃德蒙说,“至少我有,在这儿。”

“我没有。”露西说,“我的放在小包里了。”
“我的也放在小包里了。”苏珊说。
“我的放在外衣口袋里,在那边,沙滩上。”彼得说,“两份午餐四个人用。这事儿可不怎么好玩。”
“这会儿,”露西说,“我倒不想吃什么东西,就是想喝水。”
这时,大伙儿都感觉口渴了。通常是这样子的,谁要是在烈日下咸咸的水里面蹚一会儿,都会口渴的。
“这有点儿像是航船失事吧。”埃德蒙一本正经地说,“看书里面,他们总能在岛上找到清澈的淡水。咱们最好也去找找。”
“这是不是说我们还得回到那茂密的树林里去?”苏珊问道。
“根本用不着。”彼得说,“要是有溪流,那就一定是流向大海的。我们只要沿着海滩走,准能碰上的。”P1-3
ISBN7534691249,9787534691249
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C.S.刘易斯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