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电气控制(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750258157X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一,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编写依据,在内容选择上结合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实际情况,简化了一些与电机实际应用关联不大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突出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养,还总结了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并引入了软启动器、变频器等新技术。 本书以教育部提出的高职高专三改二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将过去的《电机及拖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两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在编写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淡化理论,强化技能”的指导思想;以电机的应用为核心,理论方面以够用为度,强化了电机的维护、故障检查及试验等方面的内容。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直流电机、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变压器、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驱动和控制电机、常用低压电器、基本电气控制线路、常用机床的控制线路。 本书不仅适用于高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也可作为企业电气人员的培训教材。
编辑推荐
本书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一,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编写依据,在内容选择上结合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实际情况,简化了一些与电机实际应用关联不大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突出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养,还总结了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并引入了软启动器、变频器等新技术。
目录
绪论1 01电机及电力拖动系统概述1 011电机1 012电力拖动1 02电气控制2 03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3 04课程目标3 05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4 第1章直流电机5 11直流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5 111直流电机的主要结构5 112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7 113直流电机铭牌数据及主要系列8 12直流电机的绕组简介9 121电枢绕组基本知识9 122单叠绕组10 123单波绕组12 13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动势和电磁转矩13 131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动势13 132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13 14直流电机的换向13 141换向概述13 142改善换向的方法14 15直流发电机15 151直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15 152直流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式15 153他励发电机的运行特性17 154并励发电机的自励条件和外特性18 16直流电动机19 16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9 16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20 17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21 171直流电动机的保养22 172直流电动机的运行与维护23 173直流电动机的故障检查25 174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处理29 习题136 第2章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38 21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和负载转矩特性38 211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38 212负载转矩特性39 2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40 221机械特性的表达式40 222固有机械特性和人为机械特性41 223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42 2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43 231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44 232降压启动46 24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47 241能耗制动47 242反接制动49 243回馈制动51 244直流电动机的反转52 25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52 251调速指标的评价52 252调速方法53 253调速方式与负载类型的配合55 习题259 第3章变压器61 31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61 311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分类61 312变压器的基本结构62 313变压器的铭牌65 32变压器的运行特性66 321变压器的外特性与电压变化率66 322变压器的损耗、效率和效率特性67 33三相变压器68 331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系统68 332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别69 34变压器的并联运行72 341并联运行的理想状态72 342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73 35其他用途的变压器73 351自耦变压器73 352仪用互感器74 353电焊变压器76 36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维护77 361电力变压器的容量选择77 362电力变压器的运行标准77 363变压器的维护77 364变压器的异常运行及处理78 37变压器参数的测定78 371空载试验78 372短路试验79 373变压器的其他试验80 习题383 第4章异步电动机84 4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84 411基本结构84 412基本工作原理86 41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和主要系列89 42交流电机的绕组91 421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91 422三相单层绕组92 423三相双层绕组93 43交流电机绕组的感应电动势94 431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及短距系数94 432线圈组的感应电动势及分布系数96 433一相绕组中的基波感应电动势96 4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97 441空载运行时的电磁关系97 44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负载运行98 4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平衡、转矩平衡和工作特性100 451功率平衡和转矩平衡100 45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101 4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试验103 461空载试验103 462短路试验104 463电动机修理后的各项试验105 4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操作108 471选用电动机108 472电动机的运行要求110 473电动机启动前的检查111 474电动机启动后的检查112 475电动机运行中的检查112 48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114 481电动机带载启动114 482电动机负载运行故障116 483电动机故障停车119 484滚动轴承故障119 485绕组绝缘不良120 486绕组接地121 487绕组短路故障122 488绕组断路故障124 489绕组连接错误126 49单相异步电动机127 491单相异步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127 492单相异步电动机的主要类型129 习题4132 第5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134 5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34 511机械特性的表达式134 51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和人为机械特性136 5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138 521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138 522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142 523软启动器的应用简介145 5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148 531能耗制动148 532反接制动149 533回馈制动151 5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152 541变极调速153 542变频调速156 543变转差率调速158 544变频器的应用159 习题5165 第6章驱动和控制电机167 61测速发电机167 611直流测速发电机167 612交流测速发电机168 62伺服电机169 621直流伺服电机170 622交流伺服电机172 63步进电机173 631步进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73 632反应式步进电机的特性175 633驱动电源177 习题6180 第7章常用低压电器181 71刀开关和转换开关181 711刀开关181 712转换开关(组合开关)183 72自动开关183 721自动开关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83 722断路器的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185 73主令电器186 731控制按钮186 732行程开关186 74接触器187 741交流接触器187 742直流接触器189 743接触器的主要技术数据189 744接触器的选择、安装及使用注意事项189 75继电器191 751电磁式电流、电压和中间继电器191 752时间继电器192 753热继电器193 754速度继电器194 76低压熔断器194 761熔断器的结构及安秒特性194 762熔断器的技术参数195 763熔断器的型号195 764常用的熔断器简介195 765熔断器的选用196 766熔断器的安装196 习题7197 第8章基本电气控制线路198 81电气控制线路图的绘制198 811常用图形符号198 812电气控制系统图199 82基本电气控制线路201 821点动正转控制线路201 822正转控制线路202 823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路线203 824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降压启动线路205 825制动控制线路207 826能耗制动控制线路211 83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检查方法213 831故障查询213 832通电检查法214 833断电检查法215 834电压检查法216 835电阻检查法218 836短接检查法219 习题8220 第9章常用机床的控制线路222 91车床222 911车床的结构及运行222 912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223 913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图227 92钻床229 921钻床的结构229 922摇臂钻床的运行229 923电气控制线路分析230 93铣床235 931铣床的结构及运行235 932铣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236 习题9244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45 参考文献246
ISBN750258157X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袁维义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