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宗教建筑 7508369726/97875083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澳门宗教建筑》以东方背景下的“西式教堂”和西方背景下的“中式庙宇”为写作对象,列举了大量澳门著名的宗教建筑实例,梳理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理想引导下,中国人和西方人有关生存方式的不同选择及其建筑表达,探索原本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差异极大的两种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存。
编辑推荐
《澳门宗教建筑》可供国内外城市规划工作者、建筑师、历史学者参考,也可供一般旅游爱好者阅读。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澳门的地理和历史概况 二、澳门宗教文化的历史渊源 第1章 澳门的教堂 1.1 澳门欧洲中世纪城市空间的形成 1.2 澳门耶稣会的圣保禄学院与教堂 1.3 澳门耶稣会的其他教堂 1.4 澳门天主教的其他教堂 1.5 澳门天主教堂的建筑特点 1.6 澳门基督教新教教堂 第2章 澳门的妈祖庙 2.1 澳门的妈祖文化 2.2 澳门妈祖阁 2.3 澳门其他几座妈祖庙 第3章 澳门的佛教寺院 3.1 澳门的佛教文化 3.2 澳门普济禅院(观音堂) 3.3 澳门观音古庙与城隍庙 3. 4 澳门莲峰庙 第4章 澳门的其他中式庙宇 第5章 澳门的其他外来宗教建筑 第6章 澳门宗教建筑保护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文摘
插图: 第1章 澳门的教堂 1.1 澳门欧洲中世纪城市空间的形成 1.1.1 澳门教区的成立 葡萄牙和西班牙几乎同时展开通往东方新航路的探险。葡萄牙向东航行,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绕过非洲的女望角,发现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1500年以后,葡萄牙人定期驶往印度。1510年,葡萄牙人占领印度果阿(Goa),1511年夺取马来半岛的马六甲(Malacca)。与此同时,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1451-1506)向西航行,穿过太平洋,发现菲律宾群岛,然后一面和敌对的葡萄牙人作战,一面穿越印度洋,返回西班牙,首次实现环球航行。1517年西班牙人占领菲律宾的马尼拉城。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立即引起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间有关航海范围的争议。1494年6月7日两国缔结托尔德西雅斯条约(Treaty of Tordesillas),双方同意以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League,当时认为4英里等于1里格)的一条子午线为界,凡在分界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即非洲和亚洲(除菲律宾)归葡萄牙管辖;而分界线以西“新发现”的土地,包括美洲(除巴西)和太平洋诸岛属西班牙的热力范围。 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Alexander VI,1492-1503年)首先给予葡萄牙国王“保教权”(Patronatus Missionum),1514年,列奥十世(LeoX,1513-1521)将亚洲的保教权授予葡萄牙。保教权有以下几项内容:到东亚的传教士应向葡萄牙政府登记;应搭乘葡萄牙商船前往亚洲;东亚的主教应由葡萄牙国王向教皇推荐;当地为传教为生的交涉事务应由葡萄牙政府代理;在当地进行宗教仪式时,葡萄牙国王的代表应在各国代表之前;葡萄牙政府负责提供传教津贴。……
ISBN7508369726/978750836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许政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