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丛书 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 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 胡克夫、陈旭霞 杜荣 978755450673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5401462 类别: 图书 历史 中国史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4506738
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
编辑推荐
《燕赵文化丛书·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 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从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四个专题角度论述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下的燕赵近代社会制度变革的演变形态,近代工业化与近代教育变革路径,揭示燕赵文化近代之演变及与近代文明对接的模式。商品详情

基本详情信息
书名燕赵文化丛书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


作者胡克夫、陈旭霞 杜荣泉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其他信息
纸张胶版纸
页数
尺寸开
版次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丛书燕赵文化丛书
分类历史
内容简介《燕赵文化丛书·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 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从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四个专题角度论述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下的燕赵近代社会制度变革的演变形态,近代工业化与近代教育变革路径,揭示燕赵文化近代之演变及与近代文明对接的模式。

目 录
导言
专题之一
近代燕赵社会制度变迁 清末变革与帝制的终结
一大裂变 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初级开放、相对开放
(一)多向互动 维新思潮与燕赵社会结构及文化结构的演变
近代社会机制 近代燕赵社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
强学会 张之洞与清末维新派重要政治团体
戊戌维新 燕赵区域近代社团的勃兴
近代传媒 近代燕赵新闻传播文化对时代变迁的冲击
(二)多元建构 维新思潮与戊戌西学的兴起
西学观 张之洞对近代中国和燕赵社会转型的重大影响
知识精英 戊戌时期燕赵地域对西学的系统传播及对社会
制度变迁的影响
二大质变 清末燕赵社会制度近代转型之阵痛导言
专题之一
近代燕赵社会制度变迁 清末变革与帝制的终结
一大裂变 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初级开放、相对开放
(一)多向互动 维新思潮与燕赵社会结构及文化结构的演变
近代社会机制 近代燕赵社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
强学会 张之洞与清末维新派重要政治团体
戊戌维新 燕赵区域近代社团的勃兴
近代传媒 近代燕赵新闻传播文化对时代变迁的冲击
(二)多元建构 维新思潮与戊戌西学的兴起
西学观 张之洞对近代中国和燕赵社会转型的重大影响
知识精英 戊戌时期燕赵地域对西学的系统传播及对社会
制度变迁的影响
二大质变 清末燕赵社会制度近代转型之阵痛
(一)清末改革核心人物 张之洞与清末“新政”
《江楚会奏变法》 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纲领
力行“新政” 制度层面的变革举措
(二)并人世界近代化发展格局 近代燕赵社会和文化的质变
分化与整合 燕赵社会阶层的近代演变
制度变迁 近代燕赵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制度
层面的典型变化

专题之二
近代燕赵工业化 经济制度变革与资本的角力
一中国早期工业化之路 从李鸿章到张之洞
(一)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二)李鸿章 初步努力及其工业化方案
(三)张之洞 登上中国近代化历史舞台
(四)一个新的近代工业化方案 从湖北走向全国
建立国有(官办)企业 为社会开风气为商民集资本
转变政府行为 围绕讲商、护商、兴商的改革
推动近代农业进步 在生产、经营、耕作等方面的示范和改革
培养近代经济人才 在举办和发展近代职业教育方面的开创及努力
《江楚会奏变法》 清末“新政”之范本
二两种中国近代工业化方案 燕赵近代化历史走向
(一)京畿之地 自上而下推行近代工业化
(二)李鸿章 治理直隶之举措
(三)袁世凯 在直隶力行“新政”
整饬吏治革新地方政治制度
创办近代实业发展新式经济
全面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和实业
大力推进面向近代化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张之洞 对推动直隶近代化的重要影响
三京汉铁路 近代燕赵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带动城市化的起步
(一)李鸿章与唐胥铁路 中国近
显示全部信息